变压器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843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8-2010)规定330kv及以上变压器、电抗器应进行热油循环并油箱内温度不应低于40度,当环境温度全天平均低于15度时,应对油箱采取保温措施。《1000kv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835-2013)规定要求热油循环过程中,当环境温度全天平均低于10度时,应对油箱采取保温措施,以保持器身温度。

因此,对于热油循环过程中,采取何种有效保温措施来保证油箱的温度或者是整个变压器的温度,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大多数情况只是采用在变压器覆盖棉被的方式来维持油箱温度,保温效果很不明显并且不利于变压器的检查。

变压器油箱上顶面附件及管路较多,其中温度计探头等是不能踩踏的,棉被覆盖变压器后部分重要顶面附件易被人误踩踏,也增加了人员高空滑倒跌落的不安全因素。变压器油箱侧壁采用悬挂棉被方式:1.油箱侧壁面积大,单个棉被面积小,需要上下多层悬挂;2.悬挂棉被数量多,效率低;3同时外观散乱,不利于文明生产;4.棉被接触油后保温性能下降;5.棉被是易燃物品,现场需要进一步加强防火措施。总之,变压器覆盖棉被方式繁杂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能方便调节变压器所在环境温度的变压器保温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变压器保温装置,气囊包覆在变压器外部,并且气囊连接鼓风机。

所述的气囊顶部设置有套管孔和油枕孔,套管穿过套管孔,套管与套管孔之间紧密配合;油枕在气囊外部,油枕的油管、支撑穿过油枕孔,油管、支撑与油枕孔之间紧密配合。这种紧密配合能保证气囊的密闭性,不会产生漏气等情况。

所述的气囊内部设置有压力表、温湿度表和温度调节器。

压力表、温湿度表收集到的信息发送到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调节温度调节器和鼓风机的的工作频率。

所述的套管孔和油枕孔的内壁为弹性收紧材料。

所述的套管孔和油枕孔的内壁为拉链结构。

所述的气囊为双层或单层气囊。

所述的气囊为透明材料。双层的气囊同时充气,可使其更加隔热稳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用气囊包覆变压器,给变压器提供了一种稳定的外部环境,当外部的温度产生变化不会剧烈改变变压器所在环境。并且根据变压器的情况可以调整尺寸大小,能起到保温的作用,适用性强。在气囊内设置传感器、温度调节器如空调等,可以进一步保证变压器所在温度的稳定性。在施工现场中能更好的适应低温环境,保证变压器热油循环的正常进行。可精确地调整内部环境温度,保证油箱内温度在要求范围内。气囊的材料简单,具有可靠性强、操作简便灵活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中,1、变压器;2、气囊;3、套管孔;4、油枕孔;5、套管;6、油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变压器保温装置,包括变压器1,还包括气囊2,气囊包覆在变压器1外部,并且气囊2连接鼓风机。

所述的气囊2顶部设置有套管孔3和油枕孔4,套管5穿过套管孔3,套管5与套管孔3之间紧密配合;油枕6在气囊2外部,油枕6的油管、支撑穿过油枕孔4,油管、支撑与油枕孔4之间紧密配合。这种紧密配合能保证气囊的密闭性,不会产生漏气等情况。

气囊2内部设置有压力表、温湿度表和温度调节器。

压力表、温湿度表收集到的信息发送到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调节温度调节器和鼓风机的的工作频率。

所述的套管孔3和油枕孔4的内壁为弹性收紧材料。

另外,套管孔3和油枕孔4的内壁也可以采用拉链结构。

在使用时,根据变压器的尺寸和温度要求,通过鼓风机来调整气囊2的充气程度。若鼓风机调节气囊2尺寸无法满足变压器1的温度要求,可以通过温度调节器来直接进行调节,实用性更强。

上述实施案例仅是为清楚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定。对属于本发明的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气囊严密的包覆在变压器外部,并且气囊连接鼓风机。本发明通过用气囊包覆变压器的箱体和散热器,给变压器提供了一种稳定的外部环境,当外部的温度产生变化不会剧烈改变变压器所在环境。并且根据变压器的情况可以调整尺寸大小,能起到保温的作用,适用性强。在气囊内设置传感器、温度调节器如空调等,可以进一步保证变压器所在温度的稳定性。在施工现场中能更好的适应低温环境,保证变压器热油循环工序的正常进行。气囊的材料简单,具有可靠性强、操作简便灵活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顺;史纪进;段晓明;张勇;付胜良;李本浩;姜彦壮;李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7.27
技术公布日:2018.02.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