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737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蓄电装置,具备:

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具有第一金属箔、以及通过在该第一金属箔涂敷第一活性物质而形成的第一活性物质层,并且该第一电极具有第一端部以及与该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端部形成有未涂敷所述第一活性物质而使所述第一金属箔露出的第一未涂装部,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层从该第一活性物质层与所述第一未涂装部的边界延伸到所述第二端部,

第一隔离部,该第一隔离部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面,

第二隔离部,该第二隔离部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在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一侧的第二面,以及

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具有第二金属箔、以及通过在该第二金属箔涂敷第二活性物质而形成的第二活性物质层,

通过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隔离部以及所述第二隔离部以层状重叠而形成电极组装体,

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第二隔离部分别具有将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第二隔离部相互接合的强接合部以及弱接合部,所述强接合部的接合强度比所述弱接合部的接合强度相对较强,

所述强接合部位于所述第一隔离部以及所述第二隔离部各自的所述第一端部的附近的部位并且沿所述第一端部延伸,

所述弱接合部位于所述第一隔离部以及所述第二隔离部各自的所述第二端部附近的部位并且沿所述第二端部延伸。

2.一种蓄电装置,具备:

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具有第一金属箔、以及通过在该第一金属箔涂敷第一活性物质而形成的第一活性物质层,

第一隔离部,该第一隔离部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面,

第二隔离部,该第二隔离部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在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一侧的第二面,以及

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具有第二金属箔、以及通过在该第二金属箔涂敷第二活性物质而形成的第二活性物质层,

通过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隔离部以及所述第二隔离部以层状重叠而形成电极组装体,

在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的情况下的发热量,大于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与第一端部相反侧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的情况下的发热量,

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第二隔离部分别具有将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第二隔离部相互接合的强接合部以及弱接合部,所述强接合部的接合强度比所述弱接合部的接合强度相对较强,

所述强接合部位于所述第一隔离部以及所述第二隔离部各自的所述第一端部的附近的部位并且沿所述第一端部延伸,

所述弱接合部位于所述第一隔离部以及所述第二隔离部各自的所述第二端部附近的部位并且沿所述第二端部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弱接合部彼此的接合面积比所述强接合部彼此的接合面积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强接合部以及所述弱接合部形成为沿着从所述第二端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方向具有规定的宽度的带状,

所述弱接合部的宽度比所述强接合部的宽度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隔离部以及所述第二隔离部通过将隔离部卷装切割来制造,该隔离部卷装由以具有规定的多孔度的方式形成有开口的聚烯烃系微多孔材料构成,

所述第一隔离部以及所述第二隔离部以制造所述第一隔离部以及所述第二隔离部时的机械方向沿着从所述第二端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方向延伸的方式覆盖所述第一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电极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部对应的第三端部、和位于该第三端部的相反侧且与所述第二端部对应的第四端部,

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从所述第一端部突出的第一突出部,

所述第二电极具有从所述第三端部突出的第二突出部,

所述第一突出部以及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别沿着从所述第二端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一方向突出,

所述强接合部以及所述弱接合部以在所述第一方向互相对置的方式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强接合部以及所述弱接合部通过熔敷而将所述第一隔离部与所述第二隔离部相互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蓄电装置为二次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

所述弱接合部具有第一接合部,

所述强接合部具有所述第一接合部以及第二接合部,该第二接合部的接合方式的种类与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接合方式的种类不同。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