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7321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供电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问题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电池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大。

传统技术中,电池主要包括电池主体、设置于电池主体上的固定结构和连接于电池主体的正负极上的正负极引线,固定结构用于实现整个电池在用电设备上的机械固定,而正负极引线则用于实现电池与用电设备之间的电连接。

然而,由于上述正负极引线通常会占据电池内的一部分空间,导致电池的能量密度偏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用于安装于用电设备上,其包括电池主体和导电固定件,所述电池主体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所述正极端和所述负极端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导电固定件电导通,且所述电池用于通过所述导电固定件安装于所述用电设备上。

优选地,所述导电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正极端电导通,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负极端电导通。

优选地:

所述第一固定件至少为两个,各所述第一固定件间隔分布于所述电池主体上;

所述第二固定件至少为两个,各所述第二固定件间隔分布于所述电池主体上。

优选地,所述导电固定件包括板状件,所述板状件包括固定平板,所述固定平板上具有固定面,所述固定面用于与所述用电设备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板状件还包括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电池主体的正极端或者负极端电导通,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平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固定件包括板状件,所述板状件的相对两侧均与所述电池主体固定连接,且所述板状件上具有固定面,所述固定面用于与所述用电设备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板状件与所述电池主体之间形成间隙。

优选地,所述导电固定件包括板状件,所述板状件的末端为尖端结构,所述尖端结构用于与所述用电设备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固定件上具有卡接槽,所述导电固定件用于通过所述卡接槽固定于所述用电设备上。

优选地,所述卡接槽为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圆周面与所述电池主体的底面相平行。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通过导电固定件实现电池与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由于该导电固定件具有导电性,因此通过此导电固定件可以同时实现电池与用电设备之间的机械固定和电连接。所以,该电池中的至少一部分正负极引线可以省去,以此增大电池中的有效空间,使得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第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电池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第二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电池的主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电池的俯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第三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电池的主视图;

图9为图7所示电池的俯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第四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电池的主视图;

图12为图10所示电池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电池主体;

100-底面;

20-导电固定件;

200-第一固定件;

201-第二固定件;

202-固定平板;

203-L形连接板;

204-卡接槽。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可以是二次电池中的锂离子电池,其用于安装于用电设备上,此用电设备可以是大型用电设备,也可以是小型甚至微型用电设备,例如手表、腕带等消费电子/电器。此电池可包括电池主体10和导电固定件20,电池主体10包括正极端和负极端,此正极端和负极端可以分别位于电池主体10的相对两侧,两者中的至少一者与导电固定件20电导通,且电池用于通过该导电固定件20安装于用电设备上。

上述导电固定件20兼具导电性和固定功能,具体地,该导电固定件20可以用于将电池机械固定于用电设备上,使得电池相对于用电设备不容易脱落以及发生移动。此导电固定件20一般采用金属件,以使得导电固定件20可以实现电池与用电设备之间的电导通。可选地,导电固定件20可以仅设置一个,该导电固定件20与电池的正极端或者负极端电导通,以此实现正极端和负极端中的一者与用电设备之间的电连接,而另一者则可以通过引线与用电设备电连接。

由于上述导电固定件20具有导电性,因此通过此导电固定件20可以同时实现电池与用电设备之间的机械固定和电连接。所以,该电池中的至少一部分正负极引线可以省去,以此增大电池中的有效空间,使得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

另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后,电池与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操作比较简单,两者之间的结构也比较简单,可有将导电固定件20设计为标准元件,进而拓宽电池的应用范围。

为了进一步增大电池中的有效空间,导电固定件20可包括第一固定件200和第二固定件201,第一固定件200与正极端电导通,第二固定件201与负极端电导通。此种结构下,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均不需要采用引线与用电设备电连接,因此,基本可以省去大部分引线占用的空间,使得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固定件200可以设置为至少两个,各第一固定件200间隔分布于电池主体10上。由于各第一固定件200可以同时与电池的正极端相连通,且同时与用电设备电导通,因此电池与用电设备之间的机械固定和电连接的可靠性均有所提高。同理地,第二固定件201也可以设置为至少两个,各第二固定件201间隔分布于电池主体10上。

可以理解地,上述导电固定件20的结构形式比较多样化,只要能够实现其与电池的正极端或者负极端之间的电导通,同时能够将电池整体定位于用电设备上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供以下几种导电固定件20,当然,导电固定件20的结构形式并不限于下述几种。

第一种,如图1-3所示,导电固定件20可包括板状件,该板状件可包括固定平板202,该固定平板202上具有固定面,该固定面用于与用电设备固定连接。例如,需要将导电固定件20固定于用电设备的电路板上时,就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等方式将固定平板202固定于电路板上,固定平板202与电路板的结合面即为固定平板202上的固定面。

一般地,上述固定平板202的一侧可以与电池的正极端或者负极端电导通,另一侧可以固定于用电设备上,也就是说,固定平板202上的固定面位于固定平板202的边缘处。但考虑到此种方式会导致导电固定件20与用电设备之间的固定强度偏低,因此可将固定平板202整个固定于用电设备上,此时固定平板202上的固定面即为固定平板202的单侧表面。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前述板状件还可以包括L形连接板203,该L形连接板203的一端与电池主体10的正极端或者负极端电导通,另一端与固定平板202固定连接。

第二种,如图4-6所示,导电固定件20可包括板状件,该板状件的相对两侧均与电池主体10固定连接,且板状件上具有固定面,该固定面用于与用电设备固定连接。也就是说,该板状件从电池主体10的一处绕到电池主体10的另一处。此种结构可以适用于通过回流焊等方式将导电固定件20固定于用电设备上。另外,由于上述板状件的相对两侧均与电池主体10固定,因此此种导电固定件20与电池主体的连接可靠性更高。

上述板状件可以与电池主体10的表面相贴合,但是为了增大板状件与用电设备之间的固定面积,可以适当增加板状件的尺寸,此时板状件与电池主体10之间将形成间隙,该间隙的具体大小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防板状件占用的空间过大。

第三种,如图7-9所示,导电固定件20可包括板状件,该板状件的末端为尖端结构,该尖端结构用于与用电设备固定连接。具体地,此处的板状件上用于与电池主体10的正极端或者负极端连接的一侧可以具有较大的尺寸,使得板状件与电池主体10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而板状件上形成尖端结构,则可适用于采用波峰焊等方式将导电固定件20固定于用电设备上。

第四种,如图10-12所示,导电固定件20上可以开设卡接槽204,该导电固定件20用于通过此卡接槽204固定于用电设备上。需要将电池安装于用电设备上时,直接驱使导电固定件20上的卡接槽204与用电设备上的对应结构相卡接即可,因此此种实施例可以简化电池的安装操作。

优选地,卡接槽204可以设置为环形槽,该环形槽的圆周面与电池主体10的底面100相平行。环形槽的圆周面指的是环形槽的环绕方向上所形成的圆周面,而电池主体10的底面100则指的是电池主体10上用于与用电设备相对的表面。采用环形槽后,电池与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面积会随之增加,以此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设计电池的结构时,如果将导电固定件20设置为多个,那么导电固定件20可以同时包含上述三种板状件和一种卡接结构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同时包含此四种结构与其他种类的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也就是说,导电固定件20设置为多个时,其包含的各部分的结构可以不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