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电池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7299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铝合金电池箱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合金电池箱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减少石油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下,纯电动车技术日新月异,电池箱的技术成长也在不断改变。铝合金电池箱重量轻,可以降低整车的重量,对续航里程有一定的效果;但现有的铝合金电池箱结构复杂,电池安装繁琐,并且结构强度难以达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合金电池箱结构,其便于电池安装,结构强度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铝合金电池箱结构,包括箱体和电池箱盖板,箱体的各个面板和电池箱盖板均为铝合金板结构,所述箱体内设有可取出的用于固定支撑电池的内框骨架,所述内框骨架为铝合金框架结构;所述电池箱盖板包括覆盖面板和设在覆盖面板四周的折边,所述折边上设有用于与箱体相连的螺栓孔,折边与箱体连接处设有密封胶;所述箱体包括底板和四周的立板,所述底板和立板为一体结构,相邻立面接触处满焊相连;所述框架结构为C型铝合金型材连接成的框架。

所述箱体的侧面上设有接线孔和散热格栅孔。

所述内框骨架包括上框体和下框体,所述上框体和下框体之间通过立板相连,立板和箱体上均设有相对应的连接孔。

所述箱体的底板外表面上设有便于安装电动车电池仓内的导轨导向板。

所述箱体的外部设有定位销,电动车的电池仓内设有与定位销相适配的销孔。

所述上框体和下框体上均设有相对应平行用于支撑电池的支撑板。

所述上框体上的支撑板为一对上支撑板,下框体上的支撑板为一对下支撑板,所述一对上支撑板和一对下支撑板之间设有用于定位电池的定位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铝合金电池箱结构设计合理,电池箱内部设有内框骨架,电池箱结构强度大,能达到保护内部电池的强度要求;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内部电池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框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内框骨架、101.立板、102.定位杆、103.定位板、104.下支撑板、105.上支撑板、

2.接线孔、3.散热格栅孔、4.箱体把手、5.骨架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铝合金电池箱结构,包括箱体和电池箱盖板以及设在箱体内用于固定支撑电池的内框骨架1,内框骨架1可从箱体内取出,内框骨架1用于支撑定位电池,内框骨架从箱体中取出后,在将电池放入内框骨架中,框架结构便于电池安装。

箱体的各个面板和电池箱盖板均为铝合金板结构,内框骨架1为铝合金框架结构。内框骨架1起支撑固定电池作用,同时对箱体进行支撑,并且对电池形成框架保护,重量轻,结构强度大。

框架结构为C型铝合金型材连接成的框架。C型铝合金型材通过模具挤出成型,结构简单,重量轻,结构强度大,成本低。C型铝合金型材有三个连接面,便于组装成框架结构,制作简便。

电池箱盖板包括覆盖面板和设在覆盖面板四周的折边,折边上设有用于与箱体相连的螺栓孔,电池箱盖板通过折边上的螺栓孔与箱体上边缘相连接,并在连接处打密封胶密封,安装拆卸简便。

箱体的侧面上设有接线孔2和散热格栅孔3,箱体上对应散热格栅孔设有挡板,箱体上的挡板的位置可进行调节,根据车辆实际使用气候进行调节。并在箱体的上箱体把手4,箱体把手4为一对,便于电池箱移动。

箱体包括底板和四周的立板,底板和立板为一体结构,相邻立面接触处满焊相连。箱体通过一张铝合金板剪裁折弯制成,形成四个立面和一个底面,立面接触处通过满焊处理密封。

箱体的底板外表面上设有便于安装电动车电池仓内的导轨导向板,导轨导向板为π形件,方便电池箱的安装。箱体的外部设有定位销,电动车的电池仓内设有与定位销相适配的销孔,定位电池箱的安装位置。

内框骨架包括上框体和下框体,上框体和下框体之间通过立板101相连,立板101和箱体上均设有相对应的连接孔,箱体上的连接孔即为骨架定位孔5,螺栓穿过连接孔对内框骨架定位;内框骨架的四周与箱体内侧相贴合,保证箱体的结构强度。

上框体和下框体上均设有相对应平行用于支撑电池的支撑板。具有为,上框体上的支撑板为一对上支撑板105,下框体上的支撑板为一对下支撑板104,一对上支撑板和一对下支撑板之间设有用于定位电池的定位板103,定位板通过端部的定位杆102与支撑板相连。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