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可再充电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931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柔性可再充电电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描述的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柔性可再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针对柔性显示装置的技术的发展,对作为能源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的需求已经增加。

通常,通过将通过交替地堆叠正极和负极并且隔板插入其间形成的电极组件插入到袋中,然后密封袋来制造堆叠式电池。

然而,当传统的袋式电池被反复地弯曲(例如,被反复地弯曲以具有恒定的曲率半径)时,因为电池不是柔性的,所以它会易受压应力和拉应力的影响并且会被损坏。

提供在此背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以增强对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含不形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的弯曲和折叠特性的可再充电电池。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可再充电电池,所述柔性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第一导电基板;第二导电基板,面对第一导电基板;密封剂,位于第一导电基板和第二导电基板的边缘处。第一导电基板包括从可再充电电池的第一侧向内顺序地堆叠的第一树脂层、第一阻挡层、第二树脂层、第一电极集流体层和第一电极涂覆层,第二导电基板包括从可再充电电池的第二侧向内顺序地堆叠的第三树脂层、第二阻挡层、第四树脂层、第二电极集流体层和第二电极涂覆层。

柔性可再充电电池还可以包括在第一导电基板与第二导电基板之间的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内电极、第二内电极和在第一内电极与第二内电极之间的隔板。

第二树脂层和第四树脂层中的至少一层可以包括穿过其中的多个开口。

密封剂可以位于第一电极集流体层的边缘处以及位于第二电极集流体层、第四树脂层、第二阻挡层和第三树脂层中的至少一层的边缘处。

密封剂可以位于第二树脂层的边缘处以及位于第二电极集流体层、第四树脂层、第二阻挡层和第三树脂层中的至少一层的边缘处。

密封剂可以位于第一阻挡层的边缘处以及位于第二电极集流体层、第四树脂层、第二阻挡层和第三树脂层中的至少一层的边缘处。

密封剂可以位于第一树脂层的边缘处以及位于第二电极集流体层、第四树脂层、第二阻挡层和第三树脂层中的至少一层的边缘处。

第一树脂层、第二树脂层、第三树脂层和第四树脂层中的至少一层可以包括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聚醚酰亚胺(PEI)、聚碳酸酯(PC)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第一树脂层和第二树脂层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

第三树脂层和第四树脂层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

第一阻挡层和第二阻挡层中的至少一层可以包括导电金属。

密封剂可以包括具有与第一树脂层、第二树脂层、第三树脂层和第四树脂层中的至少一层相同的热膨胀率的材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还可以包括在第一导电基板和第二导电基板中的至少一层的外表面上的电路膜。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柔性可再充电电池作为单元电池的电池组。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电池组作为电源的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即使被重复地弯曲或被折叠时也可以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除了前述描述之外,可以从下面参照附图描述的内容获得本公开的另外的方面和特征。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沿图1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4至图8分别是根据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公开的方面,其中,示出了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修改描述的实施例。

附图和描述被视为在本质上是示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在附图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易于描述,可以任意地表示示出的元件的尺寸和/或厚度,这样,本公开不限于此。在整个说明书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本发明的特定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如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一种”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另外,除非明确地描述为相反,词语“包括”和“包含”将被理解为表示包括描述的元件而不排除任何其他的元件。

将理解的是,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或层。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或层。例如,当第一元件被描述为“结合”或“连接”到第二元件时,第一元件可以直接地结合或连接到第二元件,或者第一元件可以经由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间接地结合或连接到第二元件。如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的任何和所有组合。此外,当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时,“可以”的使用涉及“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位于一系列元件之后时,修改整列元件而不是修改该列元件的单个元件。此外,术语“示例性”意图表示示例或说明。如这里使用的,术语“使用”可以被视为分别与“利用”同义。

将理解的是,虽然这里可以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该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区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在不脱离示例性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说明,可以夸大各种元件、层等的尺寸。

为了易于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可以在这里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在…上方”和“上”等的空间相对术语。将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意图包含除了在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随后被定位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方”或“之上”。因此,术语“在……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装置可以被另外定位(旋转90度或在其他方位处),相应地解释在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示出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沿图1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3,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100包括设置为彼此面对的第一导电基板111和第二导电基板112。第一导电基板111和第二导电基板112经由位于第一导电基板111和第二导电基板112的边缘上的密封部30(例如,密封剂)彼此附着并密封。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基板111和第二导电基板112可以用作彼此不同的电极。例如,当第一导电基板111用作正极时,第二导电基板112可以用作负极。当第一导电基板111用作负极时,第二导电基板112可以用作正极。

第一导电基板111可以包括从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外表面顺序地沉积(例如,顺序地堆叠)的第一树脂层22、第一阻挡层23、第二树脂层24、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和第一电极涂覆层111b。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第一树脂层22和第二树脂层24可以包括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聚醚酰亚胺(PEI)、聚碳酸酯(PC)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者可以由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聚醚酰亚胺(PEI)、聚碳酸酯(PC)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然而,本公开不具体地限于此。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树脂层22和第二树脂层24可以包括不同的材料(或者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然而,当第一树脂层22和第二树脂层24包括相同的材料(或者由相同的材料制成)时,因为在制造期间可以不改变(或专门地改变)条件,所以其沉积更容易并且存在工艺优点。

第一阻挡层23可以形成在第一树脂层22与第二树脂层24之间。第一阻挡层23可以包括导电金属(或者可以由导电金属制成)。第一阻挡层23可以防止外部湿气渗透到可再充电电池100中。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导电金属可以是铜、铝、镍和/或不锈钢,但导电金属不限于此。第一阻挡层23的材料可以与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的材料相同或不同;然而,第一阻挡层23的材料不限于此。

在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第一阻挡层23可以由镍或不锈钢制成。

此外,第一阻挡层23可以形成为形成在第一树脂层22的一个表面上的金属涂覆层或者形成为附着到第一树脂层22的一个表面的金属箔,但第一阻挡层23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树脂层24可以具有包括多个孔的多孔结构(例如,第二树脂层24可以具有穿过其中的多个开口)。多孔结构形成第一导电部24a(例如,一个第一导电开口或多个第一导电开口),第一导电部24a使第一阻挡层23与后面将进一步描述的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之间导电(例如,电学导电)(例如,使第一阻挡层23与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之间电连通)。当第一导电部24a被包括在第二树脂层24中时,第一电极接线片51可以附着到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和/或第一阻挡层23。

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形成在第二树脂层24上。

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可以包括例如铝、铜、镍铝、不锈钢、钛和/或它们的合金(或者可以由例如铝、铜、镍铝、不锈钢、钛和/或它们的合金形成)。当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包括铝、铜或不锈钢时,可以在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施加碳、镍和/或钛的表面处理;然而,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不限于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导电基板111用作负极时,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可以由铜材料制成。

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可以具有网格结构或者可以是金属箔。

第一电极涂覆层111b可以形成在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上。

第一电极涂覆层111b可以包括诸如结晶碳、非晶碳、碳复合材料、碳纤维等的碳材料、锂金属、金属氧化物和/或锂合金(可以由诸如结晶碳、非晶碳、碳复合材料、碳纤维等的碳材料、锂金属、金属氧化物和/或锂合金形成),但第一电极涂覆层111b不限于此。

第二导电基板112可以包括从可再充电电池100的最外侧向内顺序地堆叠的第三树脂层25、第二阻挡层26、第四树脂层27、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和第二电极涂覆层112b。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第三树脂层25和/或第四树脂层27可以包括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聚醚酰亚胺(PEI)、聚碳酸酯(PC)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者可以由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聚醚酰亚胺(PEI)、聚碳酸酯(PC)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然而,第三树脂层25和第四树脂层27不限于此。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三树脂层25和第四树脂层27可以包括不同的材料(或者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然而,当第三树脂层25和第四树脂层27由相同的材料制成时,因为在制造期间可以不改变条件,所以沉积更容易并且存在工艺优点。

第二阻挡层26可以形成在第三树脂层25与第四树脂层27之间。第二阻挡层26可以包括导电金属(或者可以由导电金属制成)。第二阻挡层26可以防止或基本防止外部湿气渗透到可再充电电池100中。

导电金属可以包括铜、铝、镍和/或不锈钢(或者可以由铜、铝、镍和/或不锈钢制成),但导电金属不限于此。第二阻挡层26的材料可以与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的材料相同或不同;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阻挡层26可以由镍或不锈钢制成。

第二阻挡层26可以形成为形成在第三树脂层25的一个表面上的金属涂覆层或者形成为附着到第三树脂层25的一个表面的金属箔,但第二阻挡层26不限于此。

第四树脂层27可以具有包括多个孔的多孔结构(例如,第四树脂层27可以具有穿过其中的多个开口)。多孔结构形成第二导电部27a(例如,一个第二导电开口或多个开口),第二导电部27a使第二阻挡层26与后面将进一步描述的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之间导电(例如,电学导电)(例如,使第二阻挡层26与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之间电连通)。当第二导电部27a被包括在第四树脂层27中时,第二电极接线片52可以附着到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和/或第二阻挡层26。

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形成在第四树脂层27上。

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可以包括例如铝、铜、镍、不锈钢、钛和/或它们的合金(或者可以由例如铝、铜、镍、不锈钢、钛和/或它们的合金形成),当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包括铝、铜和/或不锈钢时,可以在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施加碳、镍和/或钛的表面处理;然而,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不限于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导电基板112用作正极时,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可以由铝材料制成。

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可以具有网格结构或者可以是金属箔。

第二电极涂覆层112b可以形成在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上。

第二电极涂覆层112b可以包括例如金属(诸如钴、锰和/或镍)、锂过渡金属氧化物(诸如钴酸锂、镍酸锂、镍钴酸锂、镍钴铝酸锂、镍钴锰酸锂、锰酸锂、磷酸锂)、硫化镍、硫化铜、硫、氧化铁、氧化钒或它们的组合和/或含锂复合氧化物(或者可以由其形成)。然而,第二电极涂覆层112b不限于此。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涂覆层可以形成在第二电极涂覆层112b的表面上,例如,形成在金属和/或含锂复合氧化物的表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金属和/或含锂复合氧化物以及在金属和/或含锂复合氧化物的表面上的涂覆层可以彼此混合。在此实施例中,形成在金属和/或含锂复合氧化物的表面上的涂覆层可以包括诸如涂覆元素的氧化物、涂覆元素的氢氧化物、涂覆元素的羟基氧化物、涂覆元素的碳酸氧盐(oxycarbonate)和/或涂覆元素的羟基碳酸盐的涂覆元素化合物。涂覆元素化合物可以是非晶的或结晶的。

如图2中所示,隔板13位于第一导电基板111与第二导电基板112之间。

隔板13将第一导电基板111与第二导电基板112分开并为锂离子提供移动路径。可以使用在锂电池中使用的任何合适的隔板。例如,可以使用对电解液的离子迁移具有相对低的阻力和优异的加湿能力的隔板。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隔板可以包括(或者可以是)玻璃纤维、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PTFE)或它们的组合并且可以是无纺织物或纺织物。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中,可以使用诸如聚乙烯和聚丙烯等的聚烯烃类聚合物隔板、包括陶瓷组分或包括其以提供耐热性和增加的机械强度的聚合物材料的涂覆隔板和/或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的隔板。

如上所述,因为用作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包装材料的第一导电基板111和第二导电基板112包括第一树脂层22、第二树脂层24、第三树脂层25和第四树脂层27,第一树脂层22、第二树脂层24、第三树脂层25和第四树脂层27中的每层包括聚合物树脂(或者由聚合物树脂制成),所以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柔性是优异的。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的剖视图。

如图4中所示,根据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电极组件包括关于隔板13交替地布置(或沉积)(例如,关于隔板13的边界交替地沉积)并在第一导电基板111与第二导电基板112之间的第一内电极11和第二内电极12。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极组件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内电极11和多个第二内电极12。在图4中,为了便于理解,示出了包括一个第一内电极11和一个第二内电极12的电极组件;然而,可以关于隔板13布置多个第一内电极11和多个第二内电极12。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内电极11可以是负极并且可以包括第一内电极集流体层11a和形成在第一内电极集流体层11a上的第一内电极涂覆层11b。

第一内电极集流体层11a可以包括(或者可以是)铜膜、镍膜、不锈钢膜、钛膜、镍泡沫、铜泡沫、涂覆有导电金属的聚合物基板或它们的组合,但第一内电极集流体层11a不限于此。

第一内电极涂覆层11b可以包括具有位于(或涂覆在)第一内电极集流体层11a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的负极活性材料的组分(或者可以通过使用包括位于第一内电极集流体层11a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的负极活性材料的组分形成)。作为负极活性材料,可以使用可以执行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材料、锂金属、锂金属的合金、掺杂或未掺杂锂的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或它们的组合。第一内电极涂覆层11b(例如,用于形成第一内电极涂覆层11b的组分)还可以包括粘合剂、导电材料和/或增稠剂以及负极活性材料。

第二内电极12可以是正极并且包括第二内电极集流体层12a和形成在第二内电极集流体层12a上的第二内电极涂覆层12b。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第二内电极集流体层12a可以包括(或者可以是)铝膜、镍膜、不锈钢膜、钛膜、镍泡沫、铝泡沫、涂覆有导电金属的聚合物基板或它们的组合,但第二内电极集流体层12a不限于此。

第二内电极涂覆层12b可以包括具有位于第二内电极集流体层12a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的正极活性材料的组分(或者可以通过使用包括位于第二内电极集流体层12a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上的正极活性材料的组分形成)。正极活性材料可以包括(或者可以是)能够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化合物(例如,嵌锂化合物),但正极活性材料不限于此。第二内电极涂覆层12b(例如,用于形成第二内电极涂覆层12b的组分)还可以包括粘合剂、导电材料和/或增稠剂以及正极活性材料。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导电基板111与第二导电基板112用作可再充电电池100的电极和包装材料从而可以不包括单独的包装材料。因此,与传统的可再充电电池相比,,可以提供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相同的面积(例如,相同的表面积)和相同的容量(例如,相同的电池容量)的可再充电电池,而可以显著地或明显地减小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厚度。此外,当弯曲或折叠可再充电电池时,即使当压应力和拉应力被反复地施加到可再充电电池时,也可以显著地或明显地减小施加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力,从而可以容易地保持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稳定性。

接下来,将进一步描述密封部30。图3和图5至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具有不同的密封部30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的剖视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密封部30可以位于第一导电基板111的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和第二导电基板112的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第四树脂层27、第二阻挡层26和/或第三树脂层25的边缘上(或者沿第一导电基板111的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和第二导电基板112的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第四树脂层27、第二阻挡层26和/或第三树脂层25的边缘定位)。例如,密封部30可以位于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和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的边缘上,密封部30可以位于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和第四树脂层27的边缘上,密封部30可以位于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和第二阻挡层26的边缘上,和/或密封部30可以位于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和第三树脂层25的边缘上,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图3示出了密封部30位于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和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的边缘上的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涂覆层111b的水平截面面积(例如,x-y平面的面积,例如垂直于柔性可再充电电池的厚度方向的方向)比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的水平截面面积小。

此外,第二电极涂覆层112b的水平截面面积(例如,x-y平面的面积,例如垂直于柔性可再充电电池的厚度方向的方向)比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的水平截面面积小。

因此,包封区域30a(见图2)存在于彼此面对的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和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的表面的边缘上(例如,沿彼此面对的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和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的表面的边缘布置),密封部30形成在其上(例如,密封部30形成在包封区域30a处),从而包封第一导电基板111和第二导电基板112。

根据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密封部30可以位于第一导电基板111的第二树脂层24和第二导电基板112的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第四树脂层27、第二阻挡层26和/或第三树脂层25的边缘上。例如,密封部30可以形成在第二树脂层24和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的边缘上,密封部30可以形成在第二树脂层24和第四树脂层27的边缘上,密封部30可以形成在第二树脂层24和第二阻挡层26的边缘上,或者密封部30可以形成在第二树脂层24和第三树脂层25的边缘上,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图5示出了密封部30位于第二树脂层24和第四树脂层27的边缘上的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和第二电极涂覆层111b的水平截面面积(例如,x-y平面的面积,例如垂直于柔性可再充电电池的厚度方向的方向)比第二树脂层24的水平截面面积小。

此外,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和第二电极涂覆层112b的水平截面面积(例如,x-y平面的面积,例如垂直于柔性可再充电电池的厚度方向的方向)比第四树脂层27的水平截面面积小。

包封区域30a存在于彼此面对的第二树脂层24和第四树脂层27的表面的边缘上,密封部30形成在其上(例如,形成在包封区域30a处),从而包封第一导电基板111和第二导电基板112。

根据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密封部30可以形成在第一导电基板111的第一阻挡层23和第二导电基板112的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第四树脂层27、第二阻挡层26和/或第三树脂层25的边缘上。例如,密封部30可以形成在第一阻挡层23和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的边缘上,密封部30可以形成在第一阻挡层23和第四树脂层27的边缘上,密封部30可以形成在第一阻挡层23和第二阻挡层26的边缘上,或者密封部30可以形成在第一阻挡层23和第三树脂层25的边缘上,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图6示出了密封部30位于第一阻挡层23和第二阻挡层26的边缘上的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第一电极涂覆层111b和第二树脂层24的水平截面面积(例如,x-y平面的面积,例如垂直于柔性可再充电电池的厚度方向的方向)比第一阻挡层23的水平截面面积小。

此外,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第二电极涂覆层112b和第四树脂层27的水平截面面积(例如,x-y平面的面积,例如垂直于柔性可再充电电池的厚度方向的方向)比第二阻挡层26的水平截面面积小。

包封区域30a存在于彼此面对的第一阻挡层23和第二阻挡层26的表面的边缘上,密封部30形成在其上(例如,形成在包封区域30a处),从而包封第一导电基板111和第二导电基板112。

根据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密封部30可以位于第一导电基板111的第一树脂层22和第二导电基板112的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第四树脂层27、第二阻挡层26和/或第三树脂层25的边缘上。例如,密封部30可以形成在第一树脂层22和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的边缘上,可以形成在第一树脂层22和第四树脂层27的边缘上,可以形成在第一树脂层22和第二阻挡层26的边缘上,或者可以形成在第一树脂层22和第三树脂层25的边缘上,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图7示出了密封部30位于第一树脂层22和第三树脂层25的边缘上的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集流体层111a、第一电极涂覆层111b、第二树脂层24和第一阻挡层23的水平截面面积(例如,x-y平面的面积,例如垂直于柔性可再充电电池的厚度方向的方向)比第一树脂层22的水平截面面积小。

此外,第二电极集流体层112a、第二电极涂覆层112b、第四树脂层27和第二阻挡层26的水平截面面积(例如,x-y平面的面积,例如垂直于柔性可再充电电池的厚度方向的方向)比第三树脂层25的水平截面面积小。

包封区域30a存在于彼此面对的第一树脂层22和第三树脂层25的表面的边缘上,密封部30形成在其上(例如,形成在包封区域30a处),从而包封第一导电基板111和第二导电基板11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所述层的包封区域上通过涂覆并硬化粘合树脂组合物的方法、通过附着胶带或者通过布置诸如热熔片的粘合片的方法然后通过热熔密封所述层来形成密封部30。

当通过利用树脂形成密封部30时,密封部30可以包括具有与第一树脂层22、第二树脂层24、第三树脂层25和/或第四树脂层27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热膨胀率的材料(或者可以由具有与第一树脂层22、第二树脂层24、第三树脂层25和/或第四树脂层27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热膨胀率的材料制成)。例如,当密封部30形成在第一导电基板111的树脂层22和24中的一层与第二导电基板112的树脂层25和27中的一层之间时,并且当密封部30、树脂层22和24中的一层以及树脂层25和27中的一层由相同的材料制成时,因为密封的组件均由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热膨胀率的树脂制成,所以可以改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100在施加热的密封工艺期间的形状稳定性。

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剖视图。

参照图8,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100还可以包括沉积在第一导电基板111和/或第二导电基板112的外表面上的电路膜层120。由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标记相同的标记表示的组件与上述组件相同或基本相同或者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构造,可以省略其重复的描述。

电路膜层120可以包括电路图案和/或天线图案以实现用于施加有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100(或由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100供电)的装置的各种性能(或提供各种功能)。因为不需要单独的空间来构造(或容纳)上述在施加有柔性可再充电电池100(或由柔性可再充电电池100供电)的装置中的电路图案和/或天线图案,所以可以减小被柔性可再充电电池100占据的可用空间。因此,应用于装置的柔性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尺寸可以比传统的可再充电电池大,从而提供更大容量的电池。

如上所述,因为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具有作为包装材料和正极和/或负极两者的多层结构的第一导电基板111和第二导电基板112,所以柔性可再充电电池100不会由于反复地弯曲或折叠而被损坏,因为不需要单独的包装材料,在具有与传统的可再充电电池相比相同的面积和相同的容量的同时,柔性可再充电电池100可以是相对薄的。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柔性可再充电电池作为单元电池的电池组。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提供一种包括电池组作为电源的装置。所述装置可以是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电子装置,例如,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PC、智能平板电脑、智能本、电动车辆、混合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电动车辆和/或蓄电装置,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虽然已经结合目前被视为实际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将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意图覆盖包括在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

附图标记的描述

100:柔性可再充电电池

11:第一内电极

11a:第一内电极集流体层

11b:第一内电极涂覆层

12:第二内电极

12a:第二内电极集流体层

12b:第二内电极涂覆层

13:隔板

111:第一导电基板

111a:第一电极集流体层

111b:第一电极涂覆层

22:第一树脂层

23:第一阻挡层

24:第二树脂层

24a:第一导电部

112:第二导电基板

112a:第二电极集流体层

112b:第二电极涂覆层

25:第三树脂层

26:第二阻挡层

27:第四树脂层

27a:第二导电部

30:密封部

30a:包封区域

51:第一电极接线片

52:第二电极接线片

120:电路膜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