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96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片(1)、负极片(2),正极片位于正极材料(3)中,负极片位于负极材料(4)中,所述的正极片连接有正极耳(101),负极片连接负极耳(201),正负极之间设有隔膜(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周围外壳(5),所述的外壳和电池之间设有缓冲散热层(6),所述的缓冲散热层由含有导热粒子的聚氨酯弹性性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粒子为金粒子、银粒子、铜粒子、铁粒子、铝粒子的一种,质量占比为5%-5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膜包括增强膜和基膜,所述的基膜为含苯环的聚酰亚胺基膜,所述的增强膜为无纺布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膜由含苯环的二胺单体和二酐单体原料制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苯环的二胺单体选自2-甲基对苯二胺、对苯二胺、4-氯-1,2-苯二胺、4-硝基邻苯二胺、间苯二胺、5-三氟甲基-1,3-苯二胺、4-溴-1,2-苯二胺、3-硝基-1,2-苯二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隔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将含苯环的二胺单体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加入都高沸点质子溶剂当中,搅拌使得对二胺单体完全溶解,之后加入二酐单体,所述的含苯环的二胺单体和二酐单体摩尔比为1:1,其中所述的二酐单体在半小时之内分2-5次每次等量加入,,在低温60℃-80℃的温度下反应2-10小时,得到聚酰胺酸溶液,其中聚酰胺酸质量浓度为10%-50%;

步骤2:将步骤1后的聚酰胺酸溶液加入无机纳米成孔物质,搅拌;

步骤3:将步骤2后的物质进行静电纺丝,其中增强膜接收,其中纺丝温度为30 ℃-60 ℃,纺丝时间为2-10小时;

步骤4:纺丝完成后的膜进行热亚胺化,并进行成孔,得到所述的复合隔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沸点质子溶剂为二甲基乙酰胺、六甲基亚膦酰三胺、六乙基亚磷酰三胺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无机纳米成孔物质为碳化硼、碳化钨、碳化硅、碳化钛、氮化硅、氮化钛、氮化铝、氮化硼、硫酸钡、硫化镉、硫化铜、硫酸钙、硫化锌、氧化锌、氧化硅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