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抗冲击弹片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128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矩形抗冲击弹片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片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矩形抗冲击弹片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电子设备,而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连接器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电流流通,从而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连接器形式和结构也是千变万化。现有技术中,尺寸小的连接器抗冲击能力弱、弹力不足;抗冲击能力强、弹力大的连接器尺寸又偏大,与连接器小型化发展方向不符。所以急需设计出一种尺寸小、弹力大、抗冲击能力强的连接器。

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57309.3专利公布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压接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该连接器在下侧平板部1b两相对边上延伸出两个L字形部1q,两个L字形部1q同时以螺旋形状朝中心同方向卷绕延伸,形成第一弹簧部1c和第二弹簧部1d。该方案制造方法是先将两个弹簧部卷绕成螺旋形状,然后将两个弹簧部弯折到地板上方相对于底板竖立。该方案有明显的缺陷,在弹簧部弯折竖立时,后弯折的弹簧部需要从先弯折好的弹簧部螺旋空隙中进入,这就要求螺旋空隙较大或者是弹簧部竖直宽度较小;空隙较大会导致弹簧部占据的水平面积大,不符合连接器小型化的要求;弹簧部竖直宽度小会导致连接器的弹力小,弹力就可能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尺寸小、弹力大、抗冲击能力强的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矩形抗冲击弹片连接器,包括上侧接触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S形上升力臂、第 二S形上升力臂和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与底板相连;第一S形上升力臂一端与上侧接触部相连,另一端与第一侧板一端相连;第二S形上升力臂一端悬空设置于上侧接触部下方,另一端与第二侧板一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矩形抗冲击弹片连接器,包括上侧接触部、第一侧板、第一S形上升力臂和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包括垂直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一部分和第一侧板第二部分,所述第一侧板第一部分为L形,其短边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其长边一端与所述第一S形上升力臂相连,其短边的外侧边与第一侧板第二部分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S形上升力臂结构与其它力臂结构相比具有相同单位体积弹力更大的优点,采用其提供弹力能减小连接器尺寸,使连接器小型化,形成Mini矩形抗冲击弹片连接器;侧板的设置能够为S形上升力臂提供保护满足其抗冲击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连接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连接器的底面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连接器正面偏上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连接器自由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连接器压缩状态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连接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三的连接器的整体示意图。

标号说明:

1、上侧接触部;

2、第一侧板第一部分;

3、第一侧板第二部分;

4、第二侧板第一部分;

5、第二侧板第二部分;

6、第一S形上升力臂;

7、第二S形上升力臂;

8、底板;

9、第三侧板;

10、第四侧板;

11、通孔;

12、弯折部;

13、凸点;

14、凸边;

15、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采用S形上升力臂结构,它与其它力臂结构相比具有相同单位体积弹力更大的优点,采用其提供弹力能减小连接器尺寸,使连接器小型化。

请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矩形抗冲击弹片连接器,包括上侧接触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S形上升力臂、第二S形上升力臂和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与底板相连;第一S形上升力臂一端与上侧接触部相连,另一端与第一侧板一端相连;第二S形上升力臂一端悬空设置于上侧接触部下方,另一端与第二侧板一端相连。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S形上升力臂结构与其它力臂结构相比具有相同单位体积弹力更大的优点,采用其提供弹力能减小连接器尺寸,使连接器小型化;侧板的设置能够为S形上升力臂提供保护满足其抗冲击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包括垂直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一部分和第一侧板第二部分,所述第一侧板第一部分为L形,其短边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其长边 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部分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侧板第二部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S形上升力臂相连;所述第二侧板包括垂直相连的第二侧板第一部分和第二侧板第二部分,所述第二侧板第一部分为L形,其短边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其长边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第二部分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侧板第二部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S形上升力臂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与底板的两相对边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位于第一侧板第二部分的外侧且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第四侧板位于第二侧板第二部分的外侧且与所述底板相连。

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对置双S形上升力臂结构,能够给接触部提供充足的弹力,将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设于力臂外侧有利于给S形上升力臂结构提供充足的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包括垂直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一部分和第一侧板第二部分,所述第一侧板第一部分为L形,其短边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其长边一端与所述第一S形上升力臂相连,其短边的外侧边与第一侧板第二部分相连;

所述第二侧板包括垂直相连的第二侧板第一部分和第二侧板第二部分,所述第二侧板第一部分为L形,其短边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其长边一端与所述第二S形上升力臂相连,其短边的外侧板与第二侧板第二部分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第二部分和第二侧板第二部分对应底板的同一边或相对边。

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对置双S形上升力臂结构,能够给接触部提供充足的弹力,力臂活动空间充足,降低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矩形抗冲击弹片连接器,包括上侧接触部、第一侧板、第一S形上升力臂和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包括垂直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一部分和第一侧板第二部分,所述第一侧板第一部分为L形,其短边一端与所述底板相连,其长边一端与所述第一S形上升力臂相连,其短边的外侧边与第一侧板第二部分相连。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S形上升力臂结构与其它力 臂结构相比具有相同单位体积弹力更大的优点,采用其提供弹力能减小连接器尺寸,使连接器小型化;侧板的设置能够为S形上升力臂提供保护满足其抗冲击的要求,同时采用单边S形上升力臂,可使连接器进一步小型化,满足更多的需求,适用范围更广。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

由上述描述可知,底板设置通孔能够防止虚焊,焊板后产品附着力明显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相连的连接处为圆角。

由上述描述可知,圆角的设置有利于消除弯折应力。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双边矩形抗冲击弹片连接器,优选为Mini矩形抗冲击弹片连接器,包括上侧接触部1、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S形上升力臂6、第二S形上升力臂7和与上侧接触部1平行的方形底板8,上侧接触部1的中心与方形底板8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上侧接触部1上表面的中心还有一凸点13,方便对其进行摁压,下表面外缘设有一圈朝向底板凸边14,所述底板8优选是正方形的,使得底部SMT焊接面积更大,让焊板后产品附着力明显提升,根据实际需求底板8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通孔,以防止虚焊情况的发生,本实施例选择的是在底板8中心设置一个通孔11。

所述S形上升力臂整体呈S形,其两端与底板之间的间距不同,也就是说,S形上升力臂以S形盘旋而上。

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与底板8的一组相对边相连,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底板的相连处优选位于底板的两相对角上;第一S形上升力臂6上端与上侧接触部1的一侧边通过一弯折部12相连,另一端与第一侧板一端相连,第二S形上升力臂7与第一S形上升力臂6关于连接器中心对称设置且其一端悬空设置于上侧接触部1下方且具有一延伸部15,使其在工作时能够更好的对上侧接触部1进行支撑,另一端与第二侧板一端相连。两个S形上升力臂的一个与上侧接触部相连,另一个则不相连,可避免两者下压变化不一致导致下压受 限。

所述第一侧板包括垂直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一部分2和第一侧板第二部分3,所述第一侧板第一部分2为L形,其短边一端(即短边的端部)与所述底板相连,其长边一端(即长边的端部)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部分3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侧板第二部分3另一端与所述第一S形上升力臂6相连。所述第二侧板包括垂直相连的第二侧板第一部分4和第二侧板第二部分5,所述第二侧板第一部分为L形,其短边一端(即短边的端部)与所述底板相连,其长边一端(即长边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侧板第二部分5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侧板第二部分5另一端与所述第二S形上升力臂7相连。所述第一侧板第一部分、第一侧板第二部分、第二侧板第一部分、第二侧板第二部分分别与底板的四边相对应。所述垂直相连的连接处为圆角,将连接处做成圆角有利于消除弯曲应力,提高连接处的强度。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弹片连接器还可包括第三侧板9和第四侧板10,所述第三侧板9位于第一侧板第二部分3的外侧且与所述底板8相连,所述第四侧板10位于第二侧板第二部分5的外侧且与所述底板8相连,四个侧板是四面抗冲击保护臂,有非常好的抗冲击能力,当连接器受到外力冲击时,四面抗冲击保护臂牢牢的保护住力臂不受挤压,从而起到很好的抗冲击作用。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弹片连接器自由状态示意图,此时,第二S形上升力臂的上端悬空,未接触上侧接触部1。当上侧接触部受力下压时,如图6,上侧接触部接触第二S形上升力臂,两个上升力臂均在压力下下移。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构造相同,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请参照图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结构不同,具体为:

所述第一侧板包括垂直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一部分2和第一侧板第二部分3,所述第一侧板第一部分2为L形,其短边一端(即短边的端部)与所述底板相连,其长边一端(即长边的端部)与所述第一S形上升力臂相连,其短边的外侧边与第一侧板第二部分3相连;

所述第二侧板包括垂直相连的第二侧板第一部分4和第二侧板第二部分5,所述第二侧板第一部分4为L形,其短边一端(即短边的端部)与所述底板相连,其长边一端(即长边的端部)与所述第二S形上升力臂相连,其短边的外侧板与第二侧板第二部分5相连。

如图7所示,第一侧板第二部分和第二侧板第二部分3和5与底板的同一边对应设置,可选的,也可分别底板的相对边对应设置。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提供一种单边矩形抗冲击弹片连接器,采用单S形上升力臂,适用于焊接区域更小的焊板,请参照图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为:

一种矩形抗冲击弹片连接器,包括上侧接触部1、第一侧板、第一S形上升力臂6和底板8;所述第一侧板包括垂直相连的第一侧板第一部分2和第一侧板第二部分3,所述第一侧板第一部分2为L形,其短边一端(即短边的端部)与所述底板相连,其长边一端(即长边的端部)与所述第一S形上升力臂相连,其短边的外侧边与第一侧板第二部分3相连。所述第一S形上升力臂通过一弯折部12与上侧接触部1相连。相应的,本实施例的底板和上侧接触部可为长方形,其大小和形状可根据单边S形上升力臂的大小相应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单边矩形抗冲击弹片连接器,进一步减小了连接器尺寸,使用范围更广,能满足更多的需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矩形抗冲击弹片连接器尺寸小、弹力大、抗冲击能力强,采用S形上升力臂结构在相同单位体积能够获得更大的弹力,从而使连接器小型化,侧板的设置能够为力臂提供足够的保护提高连接器抗冲击能力,底板设置通孔能够防止虚焊,焊板后产品附着力明显提升,圆角的设置有利于消除弯折应力,工艺简单、加工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