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连接端子及其应用的LED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1199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一种PCB板连接端子及其应用的LED灯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适用性广的PCB板连接端子,以及应用此连接端子的LED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LED灯具(包括灯管和灯泡)的电源连接大多是利用导线来实现,即将导线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光源板上或者光源板和驱动板上,实现为光源板上的LED芯片供电。这种电连接操作十分麻烦,造成LED灯具组装成本高,无法实现自动化组装。

后有业者研发了各种直插式结构,即在光源板上安装连接器,在对应的光源板或驱动板上安装插针,借助插针插入连接器中可以代替导线连接,简化了LED灯具的光源板之间或者光源板和驱动板之间的电连接结构,连接操作更加方便,组装加工更加容易,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

但是,现有的直插式结构各式各样,不同的直插式结构一般是适用于不同布置状态的光源板和驱动板,换句话说,每个直插式结构的适用范围小,不具有通用性,实际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B板连接端子,使其结构更简单,安装结构更容易,适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具,使其结构更简单,安装结构更容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PCB板连接端子,包括基板和胶芯;基板的底边向下延伸形成焊脚,基板的前边向前延伸并弯折形成弹片,且弹片的前端再反方向弯折形成横向导入片供插脚水平插入,弹片的下方或上方具有弯折的纵向导入片供插脚竖直插入;胶芯的底部具有安装柱,胶芯的内部具有贯通的容置腔供基板安装,焊脚从容置腔伸出,弹片与容置腔的内壁之间形成弹性夹供夹紧插脚,容置腔的前端对应弹片的横向导入片开设前喇叭口,容置腔的下方和上方对应弹片的纵向导入片分别开设竖喇叭口和竖通口。

所述弹片朝弹性夹的一侧形成凸点。

所述基板的边缘形成与容置腔紧配合的倒齿。

所述胶芯的内部并排形成两个以上容置腔,每个容置腔都对应形成前喇叭口、竖喇叭口和竖通口。

所述胶芯的后端形成嵌槽供焊脚嵌入固定。

所述焊脚呈一字,且垂直于基板的底边;或者,所述焊脚弯折呈L型,且一边垂直于基板的底边。

所述基板及焊脚、弹片由一片材冲压后弯折而成。

一种LED灯具,在LED灯具的内部安装驱动板和至少一个光源板,当相邻的两个板处于一个平面上,一个板上安装上述的一种PCB板连接端子,连接端子的焊脚与此板电连接,相邻的另一个板上安装水平插脚,水平插脚通过连接端子的横向导入片由前端水平插入弹性夹中,实现处于同一个平面的相邻两个板之间的电连接;当相邻的两个板处于两个平面上,一个板上安装上述的一种PCB板连接端子,连接端子的焊脚与此板电连接,此板对应PCB板连接端子的纵向导入片开设开口,相邻的另一个板上安装竖直插脚,竖直插脚通过开口和连接端子的纵向导入片由下方竖直插入弹性夹中,实现处于两个平面的相邻两个板之间的电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利用基板后边的焊脚与一个板(如光源板)实现电连接,利用基板前边弹片的横向导入片和纵向导入片分别提供另一个板(如光源板或驱动板)上插脚的水平插入和竖直插入,使相邻的两个板(两个光源板之间,或者光源板与驱动板之间)实现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同一产品具有两个方向的直插形态,适用范围更广,结构更简单,安装结构更容易。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基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右视图;

图1-3是图1-1的仰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2-1是图2的右视图;

图2-2是图2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胶芯的立体示意图;

图3-1是图3仰视的立体示意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胶芯的平面示意图;

图3-3是图3-2的后视图;

图3-4是图3-2的仰视图;

图3-5是图3-2的俯视图;

图3-6是图3-5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4-1是图4仰视的立体示意图;

图4-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平面示意图;

图4-3是图4-2的后视图;

图4-4是图4-2的仰视图;

图4-5是图4-2的俯视图;

图4-6是图4-2的剖视图;

图4-7是图4-5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不同平面使用状态图;

图5-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不同平面使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同一平面使用示意图;

图6-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同一平面使用剖视图;

图7是插脚形态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插脚形态二的立体示意图。

标号说明

连接端子100:基板10,焊脚11,弹片12,横向导入片13,纵向导入片14,凸点15,倒齿16;胶芯20,安装柱21,容置腔22,前喇叭口23,竖喇叭口24,竖通口25,嵌槽26;

水平插脚200;

竖直插脚30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PCB板连接端子100的二个实施例,包括基板10和胶芯20。

基板10的底边向下延伸形成焊脚11;实施例一的焊脚11呈一字,且垂直于基板10的底边,实施例一适合于具有孔的光源板,将焊脚11插入对应的光源板的孔中再实施焊接固定;实施例二的焊脚11弯折呈L型,且一边垂直于基板10的底边,实施例二的焊脚11则适合于直接焊接在光源板上固定。

基板10的前边向前延伸并弯折形成两个弹片12(弹片12的个数不限于两个,可依需要设计),且两个弹片12的前端再反方向弯折形成横向导入片13供后述插脚水平插入(配合图6和图6-1所示),两个弹片12的下方(也可以是上方)具有弯折的纵向导入片14供后述插脚竖直插入(配合图5和图5-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基板10及其上的焊脚11、弹片12可以由一片材冲压后弯折而成,进一步方便加工成型。

胶芯20的底部具有安装柱21,胶芯20的内部具有贯通的容置腔22供基板10安装,焊脚11从容置腔22伸出,两个弹片12与容置腔22的内壁之间形成弹性夹供夹紧后述插脚,容置腔22的前端对应弹片12的横向导入片13开设前喇叭口23,容置腔22的下方对应弹片12的纵向导入片14开设竖喇叭口24,容置腔22的上方对应弹片12的纵向导入片14开设竖通口25(若纵向导入片14位于弹片12的上方,则竖喇叭口24和竖通口25的位置对换)。

为了使基板10安装更牢固,而不至于脱出,基板10的顶边和/或底边还形成倒齿16与容置腔22紧配合。为了进一步方便多个端子的连接,胶芯20的内部可以并排形成两个以上容置腔22,每个容置腔22都对应形成前喇叭口23、竖喇叭口24和竖通口25。进一步,胶芯20的后端形成嵌槽26供焊脚11嵌入固定。

为了使电连接更稳定,弹片11朝弹性夹的一侧形成凸点15。

本实用新型因为具有横向导入片13和纵向导入片14与弹片12和弹性夹对应,可以提供水平和竖直两种插入方式,即同一产品具有两个方向的直插形态,适用范围更广,结构更简单,安装结构更容易。具体运用如图5和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可以运用于LED灯具(包括灯管或灯泡)。LED灯具的内部安装驱动板和至少一个光源板。一般来说,灯泡中具有一个驱动板和一个光源板,灯管中具有一个驱动板和一个或更多个光源板。为了叙述方便,将光源板和驱动板都称为板,即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相邻两个板(两个光源板之间,或者光源板和驱动板之间)的电连接。

如图5和图5-1所示,当相邻的两个板处于两个不同平面上,一个板上安装上述PCB板连接端子100,胶芯20通过安装柱21固定在板上,连接端子100基板10上的焊脚11焊接在此板上形成电连接,此板对应PCB板连接端子100的纵向导入片14开设开口,相邻的另一个板上安装竖直插脚300,此处竖直插脚300如图7所示类似L字型,竖直插脚300通过板上的开口、竖喇叭口24和纵向导入片14由连接端子100的下方竖直插入弹性夹中与弹片12接触,实现处于两个平面的相邻两个板之间的电连接。

如图6和图6-1所示,当相邻的两个板处于一个平面上,一个板上安装上述PCB板连接端子100,胶芯20通过安装柱21固定在板上,基板10上的焊脚11焊接在板上形成电连接,相邻的另一个板上安装水平插脚200,此处水平插脚200如图8所示类似Z字型,水平插脚200通过前喇叭口23和横向导入片13由连接端子100的前端水平插入弹性夹中与弹片12接触,实现处于同一个平面的相邻两个板之间的电连接。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