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型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0620阅读:950来源:国知局
船型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型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船型开关一般包括有外壳和按钮,按钮的中部铰接固定在外壳上,人们按下按钮的一端,打开开关;人们按下按钮的另一端,开关关闭,但由于现有的按钮按压后不会自动复位,因此致使在现有的船型开关上,人们无法实现常开或常闭的点动操作,因而也就使得现有的船型开关无法适用在一些需要开关保持常开或常闭的电路上,存在一定局限性。此外,现有的船型开关还存在装配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型开关,该船型开关不仅装配方便,而且安装后能实现常开或常闭的点动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型开关,包括有外壳和按钮,所述外壳的上端面设有向下延伸的容腔,所述按钮的中部铰接固定在外壳容腔的上端口上,按钮的中部还设有向下贯通的凹腔,所述的凹腔内装设有弹簧和滑子,弹簧的上端与凹腔顶部抵接,弹簧的下端抵压在滑子上,所述容腔的底面中部插装有中针,中针的上端部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滑子之间夹设有V形接触片,V形接触片的两端均固定有一动触点,每个动触点的下方均设有一个可与其构成接触配合的边针,所述的边针插装在外壳容腔的底面上,所述V形接触片的其中一端外架设有一倒U形托架,外壳容腔内设有与倒U形托架的下端构成抵接的台阶,倒U形托架的上端与按钮一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外壳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便于中针、边针及V形接触片装配到外壳内的开口,所述的开口上可拆卸封闭有侧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外壳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便于中针、边针及V形接触片装配到外壳内的开口,因此安装起来更加方便。装配完成后,人们按压按钮的一端,将带动滑子在V形接触片上滑移,从而使V形接触片的两端以支架为支点如跷跷板一样发生升降,V形接触片下降的那端动触点将与其下方的边针发生接触,从而使开关被打开或关闭,由于本实用新型还增设了倒U形托架和复位弹簧,因此按钮按压后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船型开关能实现常开或常闭的点动操作,进而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船型开关能适用在一些需要开关保持常开或常闭的电路上。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的开口内设有插柱,所述的侧盖上对应设有与所述插柱构成插接配合的插孔,所述的外壳上还设有卡接孔,所述的侧盖上对应设有与所述卡接孔构成卡接配合的卡接凸块。通过上述设置,可使侧盖能可拆卸地安装固定到外壳开口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U形托架的两端开设有定位插槽,所述外壳容腔内对应设有与所述定位插槽构成插接配合的凸筋,所述倒U形托架的上端部对应设有与所述复位弹簧构成插接定位的凸柱。通过定位插槽与凸筋的插接配合,可更好的固定定位倒U形托架;通过设置凸柱,则可更好的安装定位复位弹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侧盖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倒U形托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所示给出了一种船型开关,包括有外壳1和按钮2,所述外壳1的上端面设有向下延伸的容腔11,所述按钮2的中部铰接固定在外壳容腔11的上端口上,按钮2的中部还设有向下贯通的凹腔21,所述的凹腔21内装设有弹簧22和滑子23,弹簧22的上端与凹腔21顶部抵接,弹簧22的下端抵压在滑子23上,所述容腔11的底面中部插装有中针12,中针12的上端部固定有支架13,所述支架13与滑子23之间夹设有V形接触片3,V形接触片3的两端均固定有一动触点4,每个动触点4的下方均设有一个可与其构成接触配合的边针14,所述的边针14插装在外壳容腔11的底面上,所述V形接触片3的其中一端外架设有一倒U形托架5,外壳容腔11内设有与倒U形托架5的下端构成抵接的台阶15,倒U形托架5的上端与按钮2一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6,所述倒U形托架5的上端部对应设有与所述复位弹簧6构成插接定位的凸柱51,所述倒U形托架5的两端开设有定位插槽52,所述外壳容腔11内对应设有与所述定位插槽52构成插接配合的凸筋16,所述外壳1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便于中针12、边针14及V形接触片3装配到外壳1内的开口17,所述的开口17上可拆卸封闭有侧盖7,所述外壳1的开口17内设有插柱18,所述的侧盖7上对应设有与所述插柱18构成插接配合的插孔71,所述的外壳1上还设有卡接孔19,所述的侧盖7上对应设有与所述卡接孔19构成卡接配合的卡接凸块72。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船型开关不仅装配方便,而且安装后能实现常开或常闭的点动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