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安型检测仪器用控制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1983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本安型检测仪器用控制软电缆。



背景技术:

石化、矿山、煤气工程等大部分是可燃性气体、蒸气、雾、纤维或粉尘等场所,当这些物质的危险浓度和数量在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场所时,这些场所应用的电路必须是本质安全电路,否则将具有引燃而产生爆炸的可能性,本安电仪设备通过限制电气设备电路的各种参数或采取保护措施来限制电路的火花放电能量和热能,使其在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周围环境的爆炸性混合物,从而实现电气防爆。因此,本质安全电路连接的电缆,必须符合以下的要求:首先 ,要求电缆具有低电容和低电感,电缆本身所带的电荷要少,不易产生电火花 ;其次,要求电缆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具有优良的抗外电磁场干扰及不产生对外的干扰,这就要求电缆具有“本质安全”的特性 。现有本安型检测仪器用控制软电缆不能满足相关要求。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本安型检测仪器用控制软电缆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本安型检测仪器用控制软电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本安型检测仪器用控制软电缆,包括绝缘导体,所述绝缘导体包括导体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裹在所述导体的外侧,两根所述绝缘导体对绞得到导体组,两根所述绝缘导体之间设置有对绞组填充物;所述导体组的外侧依次设置内绕包层、分项复合屏蔽层和中绕包层得到缆芯单元,多个所述缆芯单元和缆芯填充物绞合为缆芯,所述缆芯的外侧依次设置有外绕包层、内衬层、总屏蔽铠装层和外护套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具有优异的低电容、低电感和电性能及较好的柔软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对绞组填充物为阻燃无机纸绳对绞组填充物,所述缆芯填充物为阻燃无机纸绳缆芯填充物,所述内绕包层为两层聚酯带,所述中绕包层为两层聚酯带,所述外绕包层为高阻带外绕包层。采用阻燃无机纸绳双层填充并采用三层绕包,使产品结构紧凑圆整。

更进一步的,所述分项复合屏蔽层包括位于内侧的铜丝编织层和反向缠绕在外侧的涤纶纱线层,所述总屏蔽铠装层为镀锡铜丝编织总屏蔽铠装层。分项复合屏蔽层的这种结构适用于需要在小半径下弯曲或移动的场合。分项复合屏蔽层和总屏蔽铠装层使得产品具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能,同时使缆芯间电容分布更加均匀。采用镀锡铜丝编织总屏蔽铠装层,提升了产品的抗拉、小半径下弯曲及移动性能。

更进一步的,所述内衬层为挤包低烟无卤阻燃高聚物内衬层;所述外护套层为挤包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外护套层。具有优异的低烟、无卤、阻燃和本安性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本安型检测仪器用控制软电缆结构紧凑、圆整,具有优异的低电容、低电感、电性能和抗干扰性能,缆芯间电容分布均匀,并具有优异的低烟、无卤、阻燃和本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本安型检测仪器用控制软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体组,11-导体,12-绝缘层,13-对绞组填充物,2-内绕包层,3-分项屏蔽复合层,4-中绕包层,5-缆芯填充物,6-外绕包层,7-内衬层,8-总屏蔽铠装层,9-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本安型检测仪器用控制软电缆,包括绝缘导体,绝缘导体包括导体11和绝缘层12,绝缘层12包裹在导体11的外侧,两根绝缘导体对绞得到导体组1,两根绝缘导体之间设置有对绞组填充物13;导体组1的外侧依次设置内绕包层2、分项复合屏蔽层3和中绕包层4得到缆芯单元,多个缆芯单元和缆芯填充物5绞合为缆芯,缆芯的外侧依次设置有外绕包层6、内衬层7、总屏蔽铠装层8和外护套层9。导体11为符合标准 GB/T3956规定的第 5种镀锡铜导体束线结构。绝缘层12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具有优异的低电容、低电感和电性能及较好的柔软性。

优选的,对绞组填充物13为阻燃无机纸绳对绞组填充物,缆芯填充物5为阻燃无机纸绳缆芯填充物,内绕包层2为两层聚酯带,中绕包层2为两层聚酯带,外绕包层6为高阻带外绕包层。采用阻燃无机纸绳双层填充并采用三层绕包,使产品结构紧凑圆整。

优选的,分项复合屏蔽层3包括位于内侧的铜丝编织层和反向缠绕在外侧的涤纶纱线层,总屏蔽铠装层8为镀锡铜丝编织总屏蔽铠装层。分项复合屏蔽层的这种结构适用于需要在小半径下弯曲或移动的场合。分项复合屏蔽层和总屏蔽铠装层使得产品具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能,同时使缆芯间电容分布更加均匀。采用镀锡铜丝编织总屏蔽铠装层,提升了产品的抗拉、小半径下弯曲及移动性能。

内衬层7为挤包低烟无卤阻燃高聚物内衬层;外护套层为挤包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外护套层。具有优异的低烟、无卤、阻燃和本安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本安型检测仪器用控制软电缆结构紧凑、圆整,具有优异的低电容、低电感、电性能和抗干扰性能,缆芯间电容分布均匀,并具有优异的低烟、无卤、阻燃和本安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