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型凹槽防水圈及带有该防水圈的防水旋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6981阅读:1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V型凹槽防水圈及带有该防水圈的防水旋钮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圈及防水旋钮,尤其是涉及一种V型凹槽防水圈及带有该防水圈的防水旋钮。



背景技术:

旋钮开关产品被广泛用在机器、机床、电气柜、手持控制器、控制面板和控制箱等设备上,作为选择开关使用,对产品的防护等级有者较高的要求。防水圈是旋钮开关中的重要零部件,对旋钮开关的防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防水旋钮的防水圈主要采用O型结构,O型防水圈受到壳体与旋钮的压力可实现防水功能。但由于O型防水圈形变小,防水圈受到旋柄与壳体的摩擦力大,施加在旋柄上的操动力较大,经常操作容易导致O型防水圈的磨损,导致旋钮出现防水失效的情况,缩短防水旋钮的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CN 203743430U公开了一种防水圈,包括主体部和自该主体部的上部倾斜向上延伸的凸起部,凸起部具有上斜面和下斜面,该上斜面与下斜面相交于凸起部的顶部,该防水圈改善了旋钮开关操作器的防水防尘效果,但该防水圈结构比较复杂,生产制造起来比较麻烦,防水圈的耐磨性也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防水效果好的V型凹槽防水圈及带有该防水圈的防水旋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V型凹槽防水圈,所述的防水圈为圆环,该圆环的外环侧面设有V型凹槽。

所述的V型凹槽设在外环侧面的中间,上下对称。

所述的V型凹槽的深度与圆环的宽度比为1:2.5-4。

所述的V型凹槽的中间夹角为锐角。

所述的V型凹槽的中间夹角在20-50°。

所述防水圈的圆环宽度与厚度的比为1:1.5-3。

一种带有V型凹槽防水圈的防水旋钮,该防水旋钮包括转轴、壳体和V型凹槽防水圈,所述的壳体设有放置V型凹槽防水圈的凹槽,所述的转轴设在壳体中,所述的V型凹槽防水圈在转轴与壳体之间受到挤压。将带有V型凹槽的防水圈放置于壳体凹槽中,防水圈受到转轴与壳体的挤压变形,由于V型对称结构,防水圈上下两侧向内弹性变形,一边紧贴壳体平面,一边紧贴转轴平面,保证旋钮开关的防水能力;转动旋钮时,防水圈与壳体及转轴的摩擦力比较小,使得施加在旋柄上的操动力小,防水圈的磨损情况轻,提高旋钮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防水圈的材料和旋钮的产品结构,不增加制造成本的情况下,通过防水圈形状的设计,减小防水圈与旋钮开关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了使用寿命,降低维修维护成本,同时提高了防水性能,使防水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防水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水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水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轴;2-壳体;3-防水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带有V型凹槽防水圈的防水旋钮,如图1所示,包括转轴1、壳体2和防水圈3,壳体1设有放置防水圈3的凹槽,转轴1设在壳体2上,安装在壳体2凹槽中的防水圈3在转轴1与壳体2之间受到挤压变形起到防水作用。

防水圈3为圆环,该圆环的外环侧面设有V型凹槽,V型凹槽设在外环侧面的中间,上下对称,V型凹槽的深度与圆环的宽度比可以为1:2.5-4,本实施例为1:3,V型凹槽的中间夹角为锐角,在20-50°,本实施例采用40°,防水圈的圆环宽度与厚度的比可以为1:1.5-3,本实施为1:2.5。

具体使用时,将带有防水圈3放置于壳体2凹槽中,防水圈3受到转轴1与壳体2的挤压变形,由于V型对称结构,防水圈上下两侧向内弹性变形,一边紧贴壳体2平面,一边紧贴转轴1平面,保证旋钮开关的防水能力;转动旋钮时,防水圈3与壳体2及转轴1的摩擦力比较小,使得施加在旋柄上的操动力小,防水圈的磨损情况轻,提高旋钮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