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压式安全用电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1812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压式安全用电插座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压式安全用电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用的电气部件,需要用电时都要将用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中与市电连接供电。

由于市电供电采用的是220V的高压电,用电的安全关系到电器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现有技术的电插座安全性都比较差,只是单纯地将市电与用电器连接,达到供电目的。但插座的火线插口依然有机会与人体接触,产生触点危险。尤其是对于例如婴儿或幼童等无法自理的人,存在较大的触电隐患,插头插入插座的过程中也有触电的风险。

也有加装开关以提高安全性的插座产品,但鉴于一般人的用电习惯,平时不会主动关闭开关,因此这种开关式的插座与普通的插座并没有本质区别,依然存在安全隐患。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触压式安全用电插座,能保障用电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触压式安全用电插座,包括相互组合安装的前盖和盒体;盒体呈方形盒状,盒体的背面设有线孔;前盖包括盖板和触压开关装置;盖板呈方形,盖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内凹陷且沿轴向贯通的柱状的凹腔,触压开关装置沿轴向伸缩安装于凹腔的内部,且触压开关装置常开设置,其前端凸出于前盖的前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触压开关装置包括活动壳体、活动单元、底盖、导电片、弹簧和锁定锲块;活动壳体的外形与凹腔的内壁形状相配合,活动壳体沿轴向滑动插接在凹腔的内部,活动壳体的前端面上设有与两脚插头或三脚插头相匹配的电插孔,活动壳体的背侧外壁上均布设有向外延伸的限位端子,限位端子挡设于凹腔的外壁背面用于限位,活动壳体的内壁上沿轴向延伸设有滑动轨道,滑动轨道成对设置组成一组,两条滑动轨道之间组成一道滑动通道,且每组滑动轨道之间均布设置,其排列分布与限位端子相互错开设置,每条滑动通道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锁定锲块的第一通孔;活动单元的侧壁上设有轴向延伸且与滑动轨道相配合的滑槽,滑槽套接在滑动轨道上使活动单元与活动壳体沿轴向滑动连接,滑槽的末端设有一个可与滑动轨道末端抵触的端面;底盖固定盖设于凹腔的背侧,其底面开设有与活动单元前端面相配合的电片连接孔,底盖的外壁上沿轴向开设有与限位端子相配合的活动槽道;导电片分别独立插接于电片连接孔,并通过螺钉与底盖固定连接,导电片的前端通过电片连接孔插接入底盖的内部;活动单元的背面与底壳的表面之间抵设有弹簧;盖板的凹腔侧壁上对应均布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活动单元的前端设有向内凹陷的开锁凹槽,开锁凹槽与活动单元的后端外壁平滑过渡,每个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插接有一个锁定锲块,锁定锲块的侧壁滑动插接于滑动通道内,且锁定锲块的内侧抵设于活动单元的表面,使活动单元轴向滑动的过程中,锁定锲块在活动单元的后端外壁和开锁凹槽的作用下伸缩活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单元上设有与两脚插头或三脚插头相匹配的插槽;每个插槽的尺寸小于两脚插头或三脚插头对应端子的尺寸,且插槽的外侧开放设置,使插槽的底面可部分抵触于两脚插头或三脚插头的对应端子端面,形成一个轴向的受力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的内侧前端设有逐渐向外倾斜的引导斜面,引导斜面的尾端与两脚插头或三脚插头的各个端子内侧之间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片的前端向内U形弯曲,形成一个弹性接合端;各个导电片的弹性接合端对应于活动单元各个插槽的外侧,使活动单元轴向滑动伸出时各个导电片的弹性接合端正对于各个插槽的外侧,与两脚插头或三脚插头的对应端子外侧面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小于锁定锲块的外径,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等于锁定锲块的外径,且锁定锲块的外侧设有与第二通孔相配合的倒角或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倒扣牙,所述盒体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倒扣牙相匹配的第一牙槽,第一倒扣牙扣合于第一牙槽上使盖板与盒体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底盖设有第二倒扣牙,所述盖板的凹腔侧壁上设有与第二倒扣牙相匹配的第二牙槽,第二倒扣牙扣合于第二牙槽上使底盖与凹腔背侧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触压式安全用电插座卷,具有以下优点:

插座的通电使用完全满足普通使用者的日常用电习惯,确保不会在插入插头的过程中或不插插头的状态下发生触电,也无需进行额外的操作;

结构简单,容易生产组装,成本较低,具备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触压式安全用电插座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触压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触压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盒体 2、前盖

3、盖板 4、凹腔

5、第二通孔 6、活动壳体

7、第一通孔 8、滑动轨道

9、限位端子 10、活动单元

11、滑槽 12、开锁凹槽

13、引导斜面 14、底盖

15、电片连接孔 16、活动槽道

17、导电片 18、弹性接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压式安全用电插座,包括相互组合安装的前盖2和盒体1;盒体1呈方形盒状,盒体1的背面设有线孔;前盖2包括盖板3和触压开关装置;盖板3呈方形,盖板3上设有至少一个向内凹陷且沿轴向贯通的柱状的凹腔4,触压开关装置沿轴向伸缩安装于凹腔4的内部,且触压开关装置常开设置,其前端凸出于前盖2的前表面。

本实用新型外观上与普通的插座没有区别,一般也是安装于建筑墙体,前盖2是外露的部分。

一般使用者需要使用电器时,就会对应将插头插入插座中通电,但这个过程中如果不慎接触到插头的火线端子,市电就会与人体通电,产生触电危险。对于幼童等生活尚无法自理的人来说,这种风险是致命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触压开关装置来完成通电动作。

请参阅图2,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触压开关装置包括活动壳体6、活动单元10、底盖14、导电片17、弹簧和锁定锲块;活动壳体6的外形与凹腔4的内壁形状相配合,活动壳体6沿轴向滑动插接在凹腔4的内部,活动壳体6的前端面上设有与两脚插头或三脚插头相匹配的电插孔,活动壳体6的背侧外壁上均布设有向外延伸的限位端子9,限位端子9挡设于凹腔4的外壁背面用于限位,活动壳体6的内壁上沿轴向延伸设有滑动轨道8,滑动轨道8成对设置组成一组,两条滑动轨道8之间组成一道滑动通道,且每组滑动轨道8之间均布设置,其排列分布与限位端子9相互错开设置,每条滑动通道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纳锁定锲块的第一通孔7;活动单元10的侧壁上设有轴向延伸且与滑动轨道8相配合的滑槽11,滑槽11套接在滑动轨道8上使活动单元10与活动壳体6沿轴向滑动连接,滑槽11的末端设有一个可与滑动轨道8末端抵触的端面;底盖14固定盖设于凹腔4的背侧,其底面开设有与活动单元10前端面相配合的电片连接孔15,底盖14的外壁上沿轴向开设有与限位端子9相配合的活动槽道16;导电片17分别独立插接于电片连接孔15,并通过螺钉与底盖14固定连接,导电片17的前端通过电片连接孔15插接入底盖14的内部;活动单元10的背面与底壳的表面之间抵设有弹簧;盖板3的凹腔4侧壁上对应均布设有与第一通孔7相匹配的第二通孔5,活动单元10的前端设有向内凹陷的开锁凹槽12,开锁凹槽12与活动单元10的后端外壁平滑过渡,每个第一通孔7与第二通孔5之间插接有一个锁定锲块,锁定锲块的侧壁滑动插接于滑动通道内,且锁定锲块的内侧抵设于活动单元10的表面,使活动单元10轴向滑动的过程中,锁定锲块在活动单元10的后端外壁和开锁凹槽12的作用下伸缩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将用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孔时,活动壳体6内部的活动单元10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正常位,具有向前滑动的趋势,并且滑槽11的端面作用下,对活动壳体6也产生向前滑动的趋势,因而在常态下,活动壳体6总是凸出于盖板3的表面的。并且在锁定锲块的作用下,活动壳体6整体被锁定,不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向内滑动。而此时能够接通市电的部分仅仅是底盖14上的各片导电片17,导电片17显然无法与外界接触,因而不存在触电危险。

当使用者将电插头插入插孔中时,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首先是插头的端子进入插孔,此时端子是依然无法接触到导电片17,不能够正常通电,所以此时即使使用者不慎接触到端子也不可能发生触电。

然后随着电插头继续插入,端子就会与活动单元10发生接触。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单元10上设有与两脚插头或三脚插头相匹配的插槽;每个插槽的尺寸小于两脚插头或三脚插头对应端子的尺寸,且插槽的外侧开放设置,使插槽的底面可部分抵触于两脚插头或三脚插头的对应端子端面,形成一个轴向的受力平面。且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插槽的内侧前端设有逐渐向外倾斜的引导斜面13,引导斜面13的尾端与两脚插头或三脚插头的各个端子内侧之间过盈配合。电插头的端子在引导斜面13的引导下正确进入插槽,且端子的端面部分压在插槽的底面上,同时,引导斜面13尾端的过盈配合产生了一定的摩擦力,帮助提高电插头端子与活动单元10之间的有效接触。以本实施例中针对两脚插头而设计的触压开关装置而言,活动单元10的插槽宽度大约只有标准电插头端子的厚度的一半,引导斜面13尾端的过盈配合起到很好的着力作用。随着电插头继续插入,活动单元10在活动壳体6内部克服弹簧的弹力向后滑动,直到电插头的端面完全贴合在活动壳体6的前端面上、电插头的端子完全插入插孔之内遮蔽为止。

此时,活动单元10对锁定锲块就好像凸轮一样,最终由于开锁凹槽12的作用使锁定锲块产生向内收缩的趋势。为了配合这一运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通孔5的孔径小于锁定锲块的外径,所述第一通孔7的孔径等于锁定锲块的外径,且锁定锲块的外侧设有与第二通孔5相配合的倒角或圆角。锁定锲块在滑动通道和第一通孔7的导向作用下可自由滑动,第二通孔5的孔径小于锁定锲块的外径可避免锁定锲块从第二通孔5处滑出。同时,锁定锲块外侧的倒角或圆角能够在活动壳体6产生向内滑动趋势的情况下,提供轴向的分力迫使锁定锲块向内收缩。一旦锁定锲块收缩,那么整个活动壳体6就相当于被“解锁”,可以进一步向内滑动了。而这个“解锁”动作中,电插头的端子就相当于是“钥匙”。

当整个活动壳体6向内滑动,电插头的端子外侧就会与导电片17接触通电。由于电插头的端子是先完全插入插孔内部遮蔽,然后再完成通电的,因此在通电以前使用者无论如何的不可能再接触到电插头的端子,已经杜绝触电的危险了。

由于活动单元10与底盖14之间始终有弹簧产生复位作用力,如果导电片17与电插头的端子之间摩擦力不足,就很难使电插头保持通电状态。一旦电插头的端子自动退出,呢么这个“钥匙”的“解锁”作用就会失效,所有部件都会逐一复位,并且电插头的端子会最终失电。为了增加导电片17与电插头端子之间的有效接触,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片17的前端向内U形弯曲,形成一个弹性接合端18;各个导电片17的弹性接合端18对应于活动单元10各个插槽的外侧,使活动单元10轴向滑动伸出时各个导电片17的弹性接合端18正对于各个插槽的外侧,与两脚插头或三脚插头的对应端子外侧面电连接。当电插头的端子插入时,弹性接合端18会被横向压缩,依靠其自身弹性不仅能够确保与端子的接触良好,而且还能提高摩擦作用。

相对于普通的插座而言,本实用新型的部件数量还是偏多的。为了降低组装难度,作为优选,所述盖板3上设有第一倒扣牙,所述盒体1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倒扣牙相匹配的第一牙槽,第一倒扣牙扣合于第一牙槽上使盖板3与盒体1连接固定。所述底盖14设有第二倒扣牙,所述盖板3的凹腔4侧壁上设有与第二倒扣牙相匹配的第二牙槽,第二倒扣牙扣合于第二牙槽上使底盖14与凹腔4背侧连接固定。利用倒扣牙扣合的安装方式最大限度提高了组装的效率,安装也基本无需借助工具。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唯一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是针对三脚插头而做的设计,其基本的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在部件的形状上作了适应修改。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三脚插头而设计的触压开关装置,多了连接地线的导电片17,插槽的排布也有相应的变化。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触压式安全用电插座,插座的通电使用完全满足普通使用者的日常用电习惯,确保不会在插入插头的过程中或不插插头的状态下发生触电,也无需进行额外的操作。而且结构简单,容易生产组装,成本较低,具备市场竞争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