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防触电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4732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防触电插座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领域,特指一种旋转防触电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的增多,许多人的家里都会安装有插座,而市面上的插座往往都没有设置开关,通常的电极片都是位于插孔下方,小孩总是带有好奇心,可能拿着导电体伸入插孔引发事故,报纸上也报导过关于小孩碰触插座发生漏电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防止小孩触碰发生漏电的新型插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防触电插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旋转防触电插座,包括:

一基座,该基座用于承载整个插座结构,基座为正方体或长方体,基座中间设置有提供插头安装的安装位,安装位设置有对插头限位的限位块;

一转动盖,该转动盖设置于基座安装位内,转动盖设置有插孔;

一电极片组,该电极片组设置于基座内;

一插头的插脚插嵌于插孔内,转动转动盖使插脚与电极片组电性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安装位为圆柱体凹槽,圆柱体凹槽直径为2.5CM到4CM。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安装位内壁设置有凹槽,转动盖直径大于安装位的直径,转动盖卡嵌设置于凹槽中,两者配合使转动盖自转。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限位块为安装位端面的内壁伸出的凸块。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极片组由支架、电极片、固定螺丝组成,支架均匀分布于基座内部,电极片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支架上。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插头侧壁设置有提供限位块移动的槽,槽呈L型,一端纵向贯通插头底部,一端呈横向设置于插头侧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转动盖,当插头从转动盖插入时并不能接触到电极片,须把转动盖转动到一定角度才能接触,所以即便小孩拿金属物不小心放进插孔也不会造成触电人员伤亡大大加强了其安全性能,还有在安装位设置的限位块,其作用在于,当插头旋转到一定角度时能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3;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4所示,一种旋转防触电插座,包括:基座1、转动盖2和电极片组3。

所述的基座1用于承载整个插座结构,基座1为正方体或长方体,基座1中间设置有提供插头安装的安装位12,安装位12设置有对插头限位的限位块13,当插头转动到某一角度才能通电,这里限定转动角度为90度,则,插头插入插孔21时,需要转动90度才能与电极片组3连接,限位块13是为了将插头固定到某一角度。所述的安装位12为圆柱体凹槽,圆柱体凹槽直径为2.5CM到4CM,这里设定为3.5cm。所述的限位块13为安装位内壁伸出的凸块,限位块13于安装位12上对称地设置有两块。

所述的转动盖2设置于基座安装位内,转动盖2呈圆形,于转动盖2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凸块12,转动盖2的端面上设置有贯通转动盖2上下表面的插孔21。转动盖2直径小于圆柱体凹槽直径,转动盖2侧壁设有凸块,安装位12内壁设有对应的凹槽,转动盖2通过凸块卡嵌安装于凹槽内,使转动盖2沿凹槽自转。

所述的电极片组3设置于基座1内。所述的电极片组3由支架31、电极片32、固定螺丝33组成,支架31均匀分布于基座1内部,电极片32通过固定螺丝33固定在支架31上。

所述的插头4侧壁设置有提供限位块13移动的槽41,槽41呈L型,一端纵向贯通插头4底部,一端呈横向设置于插头4侧壁。

使用时,配套的插头4上有槽41,插座4上设置有限位块13,将两者对准相接,转动插头4,转动时限位块13在插头4上的槽41滑动,当转动到一定角度时,限位块13移动到槽41尽头进行限位,当插头4转动到此角度时,插头4的插脚42碰触到电极片32,形成通电;当要拆下来时,插头4反方向转动,当转动盖2复位时,便可将插头4取出。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