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接口、插头、插座、烟杆以及盒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4779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接口、插头、插座、烟杆以及盒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不燃烧烟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加热不燃烧烟杆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充电接口、插头、插座、烟杆以及盒体。



背景技术:

目前,加热不燃烧烟杆的充电接口多是采用对称触点、标准MINI USB等方式连接充电器。现有烟杆充电接口虽然能够满足正常的充电使用需求,但是,存在以下弊端:

(1)方向性:烟杆与充电器连接时,必须采用特定的一个角度(或两个角度)插接才能正常连接充电接口,采用其它角度接入,均会导致无法实现充电功能;

(2)安全性:现有的充电接口可能导致充电接口正负极反接,如果烟杆内部没有防反接电路,将导致烟杆损坏;

(3)扩展性:现有的充电接口正负极触点小,接触阻抗较大,这将限制充电电池的最大充电电流,进而限制新型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的扩展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接口、插头、插座、烟杆以及盒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烟杆的充电插接不便和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座,所述插座包括:外壳;形成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的底部贯通的空腔;相对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第一弹性电极触点和第二弹性电极触点,其中,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位于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的上方;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连接用于引导插头进入所述空腔的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分别与所述外壳和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以及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相连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的固定支撑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的一端延长线分别探出于所述固定支撑座形成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呈向外凸起相对的弯折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撑座和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以及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之间用于限制所述插头在所述空腔内位置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插头,所述插头包括:与插座中的空腔相匹配的柱状插头本体;环绕设置于所述柱状插头本体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上方;环绕设置于所述柱状插头本体上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绝缘层。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柱状插头本体顶端用于限制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座中深度的插头限位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包括如上所述的插座和如上所述的插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烟杆,所述烟杆的一端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插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盒体,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插头;其中:所述盒体内设有供烟杆插入的导轨,且在所述烟杆插入所述盒体中时所述盒体上的插头插入所述烟杆一端所连接的插座中。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充电接口、插头、插座、烟杆以及盒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充电接口无插入方向要求,任意角度接入均可连接,并可有效避免正负极反接导致的危险;触点通过弹性压接,增加接触面积,减小接触阻抗,提升最大充电电流。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接口、插座以及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烟杆和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 插座

101 外壳

102 空腔

103 第一弹性电极触点

104 第二弹性电极触点

105 第一引导槽

106 第二引导槽

107 第一限位槽

108 第二限位槽

109 第一接线头

110 第二接线头

20 插头

201 第一电极

202 第二电极

203 绝缘层

204 插头限位端

30 烟杆

40 盒体

401 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提供一种充电接口、插头、插座、烟杆以及盒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烟杆的充电插接不便和安全性差的问题。以下将详细阐述本实施例的一种充电接口、插头、插座、烟杆以及盒体的原理及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理解本实施例的一种充电接口、插头、插座、烟杆以及盒体。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接口,在不破坏烟杆充电电路和充电功能的前提下,避免现有充电接口的方向选择性问题,并提升最大支持的充电电流值。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充电接口包括:插座10和插头20。以下对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插座10和所述插头20进行详细说明。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座10包括:外壳101,形成于所述外壳101内并与所述外壳101的底部贯通的空腔102,相对设置于所述空腔102内的第一弹性电极触点103和第二弹性电 极触点104,设置于所述空腔102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103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104连接用于引导插头20进入所述空腔102的第一引导槽105和第二引导槽106。

其中,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104位于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103的上方,也就是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104与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103之间位于不同的高度,可有效避免正负极反接导致的危险。

具体地,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103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104中的触点呈向外凸起相对的弯折状。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103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104中的触点可通过簧片(或记忆材料)衔接,提高接触面积,降低接触阻抗,提升最大充电电流。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103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104中的一端向上延长形成连接线用于电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103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104采用黄铜作为基材,宽度为1.5毫米,表面采用二元镀层(镍、金),即以镍为底镀层,在黄铜基材表面先镀一层镍,厚度为2um,然后在镍镀层上再镀一层金,厚度为0.4um。

本实施例中,通过引导插头20进入所述空腔102的第一引导槽105和第二引导槽106,可以对插头20无插入方向要求,任意角度接入均可连接插入插座10中。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座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101内分别与所述外壳101和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103以及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104相连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103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104的固定支撑座。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103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104的一端延长线分别探出于所述固定支撑座形成第一接线头109和第二接线头110。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座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101内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撑座和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103以及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104之间用于限制所述插头20在所述空腔102内位置的第一限位槽107和第二限位槽108。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座10通过所述固定支撑座限制插头20的插入距离,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槽107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08以及第一引导槽105和第二引导槽106约束插头20插入插座10中的角度,确保插座10的电极触点能够与相应的插头20电极可靠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支撑座、所述第一限位槽107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08以及第一引导槽105和第二引导槽106均为PBT材料介电系数3.0,壁厚1.5mm以上,阻燃等级UL94-V0级。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触点103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触点104之间绝缘材料高度为5毫米,等效绝缘阻抗大于1000MΩ,绝缘电压大于100V。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头20包括:与插座10中的空腔102相匹配的柱状插头本体;环绕设置于所述柱状插头本体上的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2,其中,所述第二电极202位 于所述第一电极201的上方;环绕设置于所述柱状插头本体上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201和所述第二电极202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第一电极201和所述第二电极202的绝缘层203。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头2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柱状插头本体顶端用于限制所述插头20插入所述插座10中深度的插头限位端204。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头20采用同心环结构,所述第一电极201和所述第二电极202分别连接插座10的正、负两极(第一弹性电极触点103和第二弹性电极触点104),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所述第一电极201和所述第二电极202的极性定义方式。所述第一电极201和所述第二电极202(正负极)间通过绝缘材料(即绝缘层203)隔离,插头20顶端采用绝缘材料作为插头限位端204,避免插头20插入插座10过深导致电极错位。电极触点通过簧片(或记忆材料)衔接提高接触面积,降低接触阻抗,触点通过弹性压接,增加接触面积,减小接触阻抗,提升最大充电电流。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201和所述第二电极202为空心环状,所述第一电极201和所述第二电极202所采用的接触件材料为0.2毫米厚度的黄铜基材,表面采用二元镀层(镍、金)即以镍为底镀层,在黄铜基材表面先镀一层镍,厚度为2um,然后在镍镀层上再镀一层金,厚度为0.4um;所述第一电极201和所述第二电极202形成的电极环高度为4毫米。触点接触电阻控制在10毫欧以下,最大允许电流2A。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201和所述第二电极202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第一电极201和所述第二电极202的绝缘层203以及插头限位端204采用PBT作为绝缘材料(聚酯),介电系数3.0,壁厚1.5mm以上,阻燃等级UL94-V0级。绝缘层203的绝缘材料高度为5毫米,等效绝缘阻抗大于1000MΩ,绝缘电压大于100V。

此外,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烟杆30,所述烟杆30的一端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插座10。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盒体40,所述盒体40内设置有如上所述的插头20;其中:所述盒体40内设有供烟杆30插入的导轨401,且在所述烟杆30插入所述盒体40中时所述盒体40上的插头20插入所述烟杆30一端所连接的插座10中。所述盒体40优选为烟盒状。

所以本实施例中充电接口分为插头20和插座10两个部分,如图2所示,插头20装配在盒体40内,这样,所述盒体40构成一个随身充;插座10装配在烟杆30上,当烟杆30闲置时或烟杆30需要充电时,将烟杆30插入烟盒状的随身充中的插座10形成电气连接即可构成充电回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充电接口无插入方向要求,任意角度接入均可连接,并可有效避免正负极反接导致的危险;触点通过弹性压接,增加接触面积,减小接触阻抗,提升最大充电电流。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