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4387阅读:1239来源:国知局
水冷排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水冷排结构,尤指一种具有多元灵活设计及散热效果佳的水冷排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资讯等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扩大,电脑装置处理资料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目前电脑设备内部之电子元件的体积趋于微型化,积体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的密集度也相对增加,连带使得单位面积所产生之热量亦相对地增加。若不及时将电子元件产生的大量热能散除,将会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使电脑装置无法运作。

为了降低发热电子元件的工作温度,市面上出现一种水冷式装置由一水冷排透过二水导管连接一水泵(Pump)及一水冷头,透过水泵(Pump)驱使水冷液(或称工作液体)流动到水冷排上散热并不断地进行循环冷却,以快速散除热量。请参阅图19,已知水冷排4主要是由三个独立组件所组成,亦即由复数呈弯绕状的散热鳍片41、复数扁管42及二侧水箱43所组成,该等散热鳍片41设于该等扁管42彼此之间,且该等散热鳍片41呈弯绕状并以弯折点外侧与对应相邻该等扁管42的外侧透过焊接而成,二者仅有点接触,前述二侧水箱43与相焊接后的该等散热鳍片41与该等扁管42的两侧也是透过焊锡焊接而成,令该二侧水箱43与该等散热鳍片41及该等扁管42连接构成所述水冷排4,并其中一侧水箱43上设有一进水口431与一出水口432,该进水口431与出水口432分别用以连接相对二水导管(图中未示)。

虽然已知水冷排4的该等扁管42内的工作液体其上热量会传导至该等散热鳍片41上来散热,但却延伸出另一问题,就是工作液体的热量传导至该等散热鳍片41的热传效率不佳,因该等散热鳍片41与该等扁管42是两个独立组件透过焊锡焊接而成,所以该等散热鳍片41并不是该等扁管42本身的一部分,使得该等扁管42将热量传导至该等散热鳍片41之间会有热阻现象,以造成该等扁管42将吸收到水冷液的热量传导至两旁该等散热鳍片41上的热传导效率不佳,进而导致整个水冷排4的解热效能降低(或热交换效率降低)的问题。另外,由于该等散热鳍片41是透过弯折点的外侧与两旁的扁管42外侧相焊接,使该等散热鳍片41的中间部411位结构强度是较为薄弱,容易受到外力碰撞而损坏(如变形)的问题,且在该等扁管42与该等散热鳍片41之间的热传导效果也非常不尽理想。

再者,已知水冷排4是由三个独立组件来组成,使得在组装制程上繁杂且也相当花费时间及人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至此,为有效解决上述之问题,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多元灵活设计及解热效能佳的水冷排结构。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提升热传导效率及增加鳍片结构强度的水冷排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排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封闭件、至少一第二封闭件及复数第一散热件,该等第一散热件堆叠构成一第一水冷排本体,该每一第一散热件具有至少一第一开槽,该第一开槽贯穿在各该第一散热件上,且该等第一开槽堆叠形成至少一第一流道,并该第一、二封闭件的一侧分别连接在对应该第一水冷排本体的上侧及下侧,以封闭该第一流道的顶侧与底侧,至少一第一结合部选择设置在该第一封闭件或该第一流道的一端,至少一第二结合部选择设置在该第一封闭件或该第一流道的另一端,并该第一、二结合部连通相对该第一流道;透过本实用新型此结构的设计,使得有效达到解热效能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水冷排结构,包括至少一第一封闭件、至少一第二封闭件及复数第一散热件,该等第一散热件堆叠构成一第一水冷排本体,该每一第一散热件具有一第一连通孔、一第二连通孔及至少一第一开槽位于该第一、二连通孔之间且相连通,该第一开槽及该第一、二连通孔贯穿在各该第一散热件上,且该等第一开槽堆叠形成至少一第一流道,该等第一、二连通孔堆叠分别形成一第一储液室及一第二储液室,并该第一、二封闭件的一侧分别连接在对应该该第一水冷排本体之上侧与下侧,以封闭该第一流道的顶侧与底侧及该第一储液室及第二储液室的顶侧与底侧,且该第一储液室透过前述第一流道连通该第二储液室,至少一第一结合部选择设置在该第一封闭件或该第一水冷排本体相邻该第一储液室的一侧,至少一第二结合部选择设置在该第一封闭件或该第一水冷排本体相邻该第二储液室的一侧,并该第一、二结合部连通相对该第一、二储液室;透过本实用新型此结构的设计,使得有效达到解热效能佳的效果。

在一实施,该第二封闭件具有至少一第二流道封闭部、复数第三鳍片部及二相对的第二储液室封闭部,该第二流道封闭部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对应该第二储液室封闭部,该第二流道封闭部位于该第二储液室封闭部之间,该第二流道封闭部与第二储液室封闭部的一侧分别与对应该第一水冷排本体之下侧相接,且分别封闭相对该第一流道的底侧与该第一、二储液室的底侧,并该等第三鳍片部从该第二流道封闭部的侧边向外凸伸构成。

再一实施,该水冷排结构更包含复数第二散热件及至少一第三封闭件,该等第二散热件设置于该第二、三封闭件之间,该等第二散热件堆叠构成一第二水冷排本体,该每一第二散热件具有至少一第二开槽、一第三连通孔及一第四连通孔,该第二开槽及该第三、四连通孔贯穿在各该第二散热件上,该第二开槽位于该第三、四连通孔之间且相连通,且该等第二开槽堆叠形成至少一第二流道,该等第三、四连通孔堆叠形成一第三储液室及一第四储液室,并该第二封闭件的另一侧与该第三封闭件的一侧分别连接在对应该第二水冷排本体之上侧及下侧,以封闭该第二流道的顶侧与底侧及该第三储液室及该第四储液室的顶侧与底侧,且该第三储液室透过前述第二流道连通该第四储液室。

在一实施,水冷排结构更包含二相对的外壳,该外壳分别对接该水冷排本体的两侧边,且该外壳更具有复数凸卡部,该等凸卡部从该外壳的一侧向外凸伸构成,且抵靠贴在相对该第一、二封闭件的一侧上,藉由该外壳保护该水冷排本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散热件立体示意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散热件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之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流程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第一、二封闭件及复数第一散热件放置入该制具内之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制具的上压模朝相对该制具内堆叠的第一、二封闭件及复数第一散热件方向移动之示意图。

图5C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制具的上压模抵压该制具内堆叠的第一、二封闭件及复数第一散热件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之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之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之图6的另一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之组合侧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散热件另一态样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之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之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之另一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五实施例之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之第六实施例之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之第六实施例之组合侧视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一散热件另一态样立体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七实施例之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之第七实施例之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19为已知之水冷排组合立体示意图。

【符号说明】

水冷排结构…1

第一封闭件…11

第一流道封闭部…113

第一储液室封闭部…114

第二鳍片部…115

第二封闭件…12

第二流道封闭部…121

第二储液室封闭部…122

第三鳍片部…123

第一水冷排本体…14

第一散热件…14a

隔开部…140a

第一连通孔…141a

第二连通孔…142a

第一开槽…143a

第一流道…144a

第一储液室…145a

第二储液室…146a

第一鳍片部…147a

裸空部…148a

连接部…149a

第二水冷排本体…15

第二散热件…15a

第三连通孔…151a

第四连通孔…152a

第二开槽…153a

第二流道…154a

第三储液室…155a

第四储液室…156a

第一散热鳍片部…157a

散热裸空部…158a

连结部…159a

第三封闭件…17

流道封闭部…173

储液室封闭部…174

第二散热鳍片部…175

第一结合部…181

第一导水孔…1811

第二结合部…182

第二导水孔…1821

第三结合部…191

第三导水孔…1911

第四结合部…192

第四导水孔…1921

外壳…2

凸卡部…21

制具…3

上压模…3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之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之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排结构。请参阅图2、3,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之分解与组合立体示意图,并辅以参阅图1、2A;该水冷排结构1包括至少一第一封闭件11、至少一第二封闭件12、至少一第一结合部181、至少一第二结合部182及复数第一散热件14a,该等第一散热件14堆叠构成一第一水冷排本体14,该等第一散热件14a在本实施例表示为一金属材质制成(如铜、铝、不锈钢、镁铝合金、钛或其他延展性、导热性好之材料或其他复合材等)的片体,该每一散热件14a具有复数第一鳍片部147a及至少一第一开槽143a,该等第一鳍片部147a从相邻该第一开槽143a的各该第一散热件14a的两侧边向外凸伸构成,用以将吸收的热量向外散发出去,且该等第一鳍片部147a彼此之间形成有一裸空部148a,该裸空部148a用以供外面空气流体通过,使外面空气流体与对应的第一鳍片部147a迅速做热交换散热。并前述第一开槽143a在本实施例表示每一第一散热件14a其上有1个弯绕状的第一开槽143a,该第一开槽143a贯穿在各该第一散热件14a上,且该第一开槽143a的两端(即前端与末端)分别设于各该第一散热件14a的同一侧,该等第一开槽143a堆叠形成至少一第一流道144a,该第一流道144a在本实施例表示为1个弯绕状的第一流道144a。并于具体实施时,前述第一开槽143a可以事先根据散热及空间需求来设计调整第一开槽143a的数量如2个以上,且前述第一开槽143a的形状也可选择为一弧状、一W字形状、如V字形状或其他形状。

并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及该等第一散热件14a堆叠连接构成所述水冷排结构1,换言之,就是该第二封闭件12与该等第一散热件14a及该第一封闭件11依序由下至上堆叠经一热处理方式连接为一体构成所述水冷排结构1,并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的一侧是分别连接一体在对应该第一水冷排本体14之上侧及下侧,以封闭相对的该等第一流道144a的顶侧与底侧。在替代实施例也可设计为2个以上第一流道144a,且所述第一流道144的数量是跟随着每一第一散热件14a上的第一开槽143a的数量而界定形成的,如每一第一散热件14a其上有2条(或2个)第一开槽143a则堆叠形成有2条(或2个)第一流道144a,依此类推。

而前述第一结合部181选择设置在该第一封闭件11或该第一流道144a的一端,该第二结合部182选择设置在该第一封闭件11或该第一流道144a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之第一、二结合部181、182分别设置在该第一封闭件11上。该第一、二结合部181、182分别具有一第一导水孔1811及一第二导水孔1821,该第一、二导水孔1811、1821分别贯穿形成在该第一、二结合部181、182上,并该第一、二导水孔1811、1821在本实施例表示1个第一导水孔1811连通对应该第一流道144a的一端(即前端)及1个第二导水孔1821连通对应该第一流道144a的另一端(即末端),且第一、二导水孔1811、1821分别为一入水口与一出水口做说明,亦即该第一结合部181的第一导水孔1811(即入水口)用以引导该工作液体(如纯水或其他水冷液)流入到该第一流道144a的一端(即前端)内,然后沿着呈弯绕状的第一流道144a朝相对该第一流道144的另一端(即末端)方向流动,然后再从该第二结合部182的第二导水孔1821(即出水口)排出。在一实施,该第一、二结合部181、182也可选择分别设置在该第一流道144a的一端与另一端处,且该第一、二结合部181、182连通相对该第一流道144a。

并前述第一封闭件11为在本实施例表示为一金属材质制成(如铜、铝、不锈钢、镁铝合金、钛或其他延展性、导热性好之材料或其他复合材等)的片体,该第一封闭件11具有至少一第一流道封闭部113及复数第二鳍片部115,该第一、二结合部181、182分别设置在该第一流道封闭部113的前端与末端上,并该第一流道封闭部113对应该第一流道144a,且该第一流道封闭部113一侧分别与对应该第一水冷排本体14a之上侧相连接,以封闭相对该第一流道144a的顶侧,该等第二鳍片部115从该第一流道封闭部113的两侧边向外凸伸构成,且相对该等第一鳍片部147a。前述第二封闭件12在本实施例表示为一金属材质制成(如铜、铝、不锈钢、镁铝合金、钛等)的片体,且第二封闭件12具有至少一第二流道封闭部121与复数第三鳍片部123,该第二流道封闭部121对应该第一流道144a,该第二流道封闭部121的一侧则与对应该第一水冷排本体14之下侧相连接,以封闭相对该第一流道144a的底侧,并该等第三鳍片部123从该第二流道封闭部121的两侧边向外凸伸构成,且相对该等第一鳍片部147a。其中前述第二、三鳍片部115、123用以将吸收的热量向外散发出去。

在本实用新型实际实施时,该第一、二结合部181、182可透过二导水管(图中未示)分别与对应一水冷头(图中未示)的出口及进口相连接且连通,使该水冷头的一侧为吸热面接触吸收一发热元件(如中央处理器或图形显示晶片)的热量,此时该水冷头内的工作液体会吸收前述热量,并透过该水冷头内的一泵浦(或外设于水冷头的泵浦)带动带热量的工作液体通过该第一导水孔1111而流到该第一水冷排本体14的第一流道144a一端内,并沿着呈弯绕状的第一流道144a朝第一流道144a的另一端方向流动的同时,该工作液体其上吸收的热量会传导到该等第一、二、三鳍片部147、115、123上,而藉由该等第一、二、三鳍片部147、115、123散发出去,然后经冷却后的工作液体再由该第二结合部182的第二导水孔1121排出回流到水冷头内一直不断循环,来达到水冷散热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该水冷排结构1对接一风扇(图中未示),该风扇对接在相对该水冷排结构1的上方处,藉由该风扇对该水冷排结构1强制散热。

因此,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每一第一散热件14a本身上形成有前述第一开槽143a与该等第一鳍片部147a,以及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本身上形成有该等第二、三鳍片部115、123的设计,使工作液体的热量可由每一第一散热件14a直接传导到自身其上的该等第一鳍片部147a,及由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直接传导到自身其上的该等第二、三鳍片部115、123,以有效大幅提升整体热传效率,进而解热效率佳。此外,透过本实用新型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及该等第一散热件14a堆叠连接一体的设计,使得有效增加整个水冷排结构1的结构强度及散热效果佳。

此外前述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及第一散热件14a可为相同或不相同的金属材质互相搭配。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之流程示意图,并辅以参阅图2、3;该本实施例是前述第一实施例的水冷排结构的制造方法,亦即该水冷排结构制造方法包括:

(S1)提供至少一第一封闭件、至少一第二封闭件及复数散热件,其中该每一散热件上加工成型有至少一开槽,并该第一封闭件上加工成形有至少二结合部;

提供至少一第一封闭件11、至少一第二封闭件12及复数散热件(如前述第一散热件14a;如图5A),该每一散热件14a上已先加工成型有至少一开槽(如前述第一开槽143)与复数鳍片部(如前述第一鳍片部147a),该等鳍片部从相邻该开槽的各该散热件的侧边加工成型出来,用以将吸收的热量向外散发出去。在本实施例表示该每一散热件上的开槽及鳍片部是以机械加工(如冲压加工)方式成型出来的,但并不局限于此,于具体实施时,机械加工也可选择为如铣削加工方式在该等散热件上成型出所述开槽及鳍片部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例表示为1个弯绕状的开槽(如前述第一开槽143a)贯穿形在各该散热件(如前述第一散热件14a)上,并该第一封闭件11上已先加工成型有二结合部,该二结合部(即前述第一、二结合部181、182)用以分别与对应二导水管(图中未示)的一端相连接且连通,二导水管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且连通对应的水冷头(图中未示)的出口与进口。并该二结合部各设有一导水孔,该二结合部的导水孔在本实施例分别表示为入水口(即前述第一导水孔1111)与出水口(即前述第二导水孔1121),该入水口用以引导一工作液体(如纯水或其他水冷液)流入,该出水口用以供该工作液体流出。其中前述第一、二封闭件11、12及该等散热件(如前述第一散热件14a)在本实施例表示为一金属材质制成(如铜、铝、不锈钢、镁铝合金、钛等)的片体。此外,于具体实施时,前述开槽可以事先根据散热及空间需求来设计调整开槽的数量如2个以上,且前述开槽的形状也可选择为一弧状、一W字形状或其他形状(如V字或其它任意形状)。

(S2)将该第二封闭件与该等散热件及该第一封闭件依序堆叠放置在一制具内定位固定;

将该第二封闭件12与该等散热件(如前述第一散热件14)及该第一封闭件11依序由下至上堆叠放置在一制具3内定位固定(如图5A),且该制具3内的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分别位于堆叠后的等散热件的上侧与下侧,并藉由该制具3的一上压模31朝相对该第一封闭件11向下抵压固定(如图5B、5C)。

(S3)进行热处理,使于该制具内堆叠的该第一、二封闭件及该等散热件连接为一体构成一水冷排结构1,其中该等散热件堆叠成型一水冷排本体14,该等开槽堆叠成型出一流道,且该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相对二结合部。

进行热处理方法是经由一热处理炉(如一气氛炉或一真空炉具或其他依材料选择适当热处理方式)进行,热处理时将该制具3内定位固定堆叠的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及该等散热件(即前述第一水冷排本体14a)送入该热处理炉内进行热处理,使于该制具3内堆叠的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及该等散热件连接为一体而构成所述水冷排结构1(如图3)。并在本实施例表示每一散热件其上有1个弯绕状的开槽(如前述第一开槽143a)堆叠成型出1个弯绕状的流道(如所述第一流道144a),该流道的两端(即前端与末端)分别连通对应的二结合部(即前述第一、二结合部181、182)。并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的一侧是分别连接一体在对应该水冷排本体14上侧及下侧,以封闭相对的流道的顶侧与底侧,且该第一结合部181的第一导水孔1111(即入水口)引导工作液体(如纯水或其他水冷液)流入到该流道的一端内,然后沿着呈弯绕状的流道朝相对该流道的另一端方向流动,然后再从该第二结合部182的第二导水孔1121(即出水口)排出。

因此,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设计制出的水冷排结构1具有较佳的热传效率及散热效果佳的效果,进而还有效增加整体水冷排本体1结构强度的效果。此外,其更具有因应不同散热需求得以灵活设计流道变化之水冷排。

请参阅图6、8,本实用新型之第三实施例之分解立体与组合侧视之示意图,并辅以参阅图1A、7A、7B;该本实施例的结构及连结关及其功效大致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水冷排结构1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赘述,其两者差异在于:前述水冷排结构1更包含复数第二散热件15a、至少一第三结合部191、至少一第四结合部192及至少一第三封闭件17,该等第二散热件15在本实施例表示为一金属材质制成(如铜、铝、不锈钢、镁铝合金、钛等)的片体,且该等第二散热件15a设置于该第二、三封闭件12、17之间,该等第二散热件15a堆叠构成一第二水冷排本体15,该每一第二散热件15a具有至少一第二开槽153a与复数第一散热鳍片部157a,该等第一散热鳍片部157a从相邻该第二开槽153a的各该第二散热件15a的两侧边向外凸伸构成,用以将吸收的热量向外散发出去,且该等第一散热鳍片部157a彼此之间形成有一散热裸空部158a,该散热裸空部158a用以供外面空气流体通过,使外面空气流体与对应的第一散热鳍片部157a迅速做热交换散热。并前述第二开槽153在本实施例表示每一第二散热件15a其上有1个弯绕状的第二开槽153a,该第二开槽153a贯穿在各该第二散热件15a上,且该第二开槽153a的两端(即前端与末端)分别设于各该第二散热件15a的同一侧,该等第二开槽153a堆叠形成至少一第二流道144a,该第二流道144a在本实施例表示为1个弯绕状的第二流道144a。此外,于具体实施时,前述第二开槽153a可以事先根据散热及空间需求来设计调整第二开槽153a的数量如2个以上,且前述第二开槽153a的形状也可选择为一弧状、一W字形状、V字形状或其他形状。

并前述第一、二、三封闭件11、12、17及该等第一、二散热件14a、15a堆叠连接构成前述水冷排结构1,换言之,就是该第三封闭件17、该等第二散热件15、该第二封闭件12、该等第一散热件14及该第一封闭件11依序由下至上堆叠经热处理方式连接为一体构成所述水冷排结构1,并该第二封闭件12的另一侧与第三封闭件17的一侧是分别连接一体在对应该第二水冷排本体15之上侧及下侧,以封闭相对的第二流道154a的顶侧与底侧。其中在本实施例前述第二流道154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上述1个数量,在替代实施例也可设计为2个以上第二流道154a,且所述第二流道154a的数量是跟随着每一第二散热件15a上的第二开槽153a的数量而界定形成的,如每一第二散热件15a其上有2个第二开槽153a则堆叠形成有2个第二流道154a,依此类推。

而前述第三结合部191选择设置在该第三封闭件17或该第二流道154a的一端,该第四结合部192选择设置在该第三封闭件17或该第二流道154a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之第三、四结合部191、192分别设置在该第三封闭件17上。该第三、四结合部191、192分别具有一第三导水孔1911及一第四导水孔1921,该第三、四导水孔1911、1921分别贯穿形成在该第三、四结合部191、192上,并该第三、四导水孔1911、1921在本实施例表示1个第三导水孔1911连通对应该第二流道154a的一端(即前端)及1个第四导水孔1921连通对应该第二流道154a的另一端(即末端),且第三、四导水孔1911、1921分别为一入水口与一出水口做说明,亦即该第三结合部191的第三导水孔1911(如入水口)用以引导一工作液体(如纯水或其他水冷液)流入到该第二流道154a的一端内,然后沿着弯绕状的第二流道154a朝相对第二流道154a的另一端方向流动,然后再从该第四结合部192的第四导水孔172(如出水口)排出。此外前述该第一、二、三封闭件11、12、17及第一、二散热件14a、15a可为相同或不相同的金属材质互相搭配。在一实施,该第三、四结合部191、192也可选择分别设置在该第二流道154a的一端与另一端处,该第三、四结合部191、192连通相对该第二流道154a。

并前述第三封闭件17在本实施例表示为一金属材质制成(如铜、铝、不锈钢、镁铝合金、钛等)的片体,且其具有至少一流道封闭部173及复数第二散热鳍片部175,该第三、四结合部191、192分别设置在该流道封闭部173的前端与末端上,且前述流道封闭部173对应该第二流道154a,该流道封闭部173的一侧与对应该第二水冷排本体15之下侧相连接,以封闭相对该第二流道154a的底侧,并该第二流道154a透过该第二封闭件12与对应该第一流道144a相隔离且不连通。该等第二散热鳍片部175从该流道封闭部173的两侧边向外凸伸构成,用以将吸收的热量向外散发出去,且该等第二散热鳍片部175相对该等第一散热鳍片部157a。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际实施时并不局限于应用在上述具有两进口与两出口的水冷头,也可以根据散热需求及发热元件(如中央处理器)的多寡设计应用在如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第一、二结合部191、192连接前述水冷头及第三、四结合部191、192连接另一水冷头,透过两水冷头分别吸收二发热元件的热量。

因此,透过本实用新型该第一、二、三封闭件11、12、17及该等第一、二散热件14a、15a堆叠连接一体的设计,使得本创作具有多元灵活设计的特性及有效增加整个水冷排结构的结构强度及散热效果佳,且还有效提升热传效率。

请参阅图10、11,本实用新型之第四实施例之分解与组合立体之示意图,并辅以参阅图9;该本实施例主要是将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散热件14a的结构改设计更具有第一、二连通孔141a、142a与连接部149a。亦即该等第一散热件14a堆叠构成一第一水冷排本体14,前述每一第一散热件14a具有一第一连通孔141a、一第二连通孔142a、至少一第一结合部181、至少一第二结合部182、至少一连接部149a、复数第一鳍片部147a及至少一第一开槽143a,该本实施例的该等第一鳍片部147a大致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该等第一鳍片部147a的结构其连结关系及功效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赘述。而本实施例的第一开槽143a主要是将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弯绕状的第一开槽143a改设计表示为5个长条状的第一开槽143a,该等第一开槽143a及该第一、二连通孔141a、142a贯穿在各该第一散热件14a上,且该等第一开槽143a位于该第一、二连通孔141a、142a之间且相连通,该等第一开槽143a堆叠形成至少一第一流道144a,该等一、二连通孔141a、142a堆叠分别形成一第一储液室145a及一第二储液室146a,并该第一流道144a与第一、二储液室145a、146a在本实施例表示5个长条状的第一流道144a及各1个第一、二储液室145a、146a(如第10图)。此外,于具体实施时,前述第一开槽143a可以事先根据散热及空间需求来设计调整第一开槽143a的数量如1个或2个以上,且前述第一开槽143a的形状也可选择为一弯绕状或一弧形状或其他形状(如辐射状)。

另外,前述连接部149a在本实施例表示为3个连接部149a,该等连接部149a一体连接在对应各该第一开槽143a两旁的各该第一散热件14a上,且该等连接部149a位于对应各该第一开槽143a的上方处。并前述第二封闭件12与该等第一散热件14及该第一封闭件11依序由下至上堆叠经一热处理方式连接为一体构成所述水冷排结构1,并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的一侧是分别连接一体在对应该第一水冷排本体14之上侧及下侧,以封闭相对的该等第一流道144a的顶侧与底侧及第一、二储液室145a、146a的顶侧与底侧。而前述第一储液室145a是透过该等第一流道144a连通该第二储液室146a。其中在本实施例前述第一流道144a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上述5个数量。

而本实施例的第一、二结合部181、182分别选择设置在该第一封闭件11上,该第一、二结合部181、182分别具有前述第一导水孔1811及第二导水孔1821,并该第一、二导水孔1811、1821在本实施例表示1个第一导水孔1811连通对应该第一储液室145a及1个第二导水孔1821连通对应该第二储液室146a,且第一、二导水孔1811、1821分别为一入水口与一出水口做说明,亦即该第一导水孔1811(即入水口)用以引导该工作液体(如纯水或其他水冷液)流入到该第一储液室145a内,然后通过该等第一流道144a流入至该第二储液室146a,再从该第二导水孔1821(即出水口)排出。在一实施,前述第一结合部181可选择设置在该第一水冷排本体14相邻该第一储液室145a的一侧,前述第二结合部182则选择设置在该第一水冷排本体14相邻该第二储液室146a的一侧。

本实施例的前述第一封闭件11主要是将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封闭件11的结构改设计更具有第一储液室封闭部114,以及将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二结合部181、182分别设置在该第一流道封闭部113上改设计成设置在第一储液室封闭部114上,亦即本实例的第一封闭件11具有至少一第一流道封闭部113、复数第二鳍片部115及二相对的第一储液室封闭部114,该第一、二结合部181、182分别设置在该第一储液室封闭部114上,并前述第一流道封闭部113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对应该第一储液室封闭部114,在本实施例表示5个第一流道封闭部113位于该第一储液室封闭部114之间,且对应该等第一流道144a,该等第一流道封闭部113与第一储液室封闭部114的一侧分别与对应该第一水冷排本体14之上侧相连接,且分别封闭相对该等第一流道144a的顶侧与该第一、二储液室145a、146a的顶侧,该等第二鳍片部115从各该第一流道封闭部113的两侧边向外凸伸构成,且相对该等第一鳍片部147a。

另外,本实施例的前述第二封闭件12主要是将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封闭件12的结构改设计更具有第二储液室封闭部122,亦即本实施例的第二封闭件12具有至少一第二流道封闭部121、复数第三鳍片部123及二相对的第二储液室封闭部122,该第二流道封闭部121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对应该第二储液室封闭部122,在本实施例表示5个第二流道封闭部121位于该第二储液室封闭部122之间,且对应该等第一流道144a,该等第二流道封闭部121与第二储液室封闭部122的一侧分别与对应该第一水冷排本体14之下侧相连接,且分别封闭相对该等第一流道144a的底侧与该第一、二储液室145a、146a的底侧,并该等第三鳍片部123从各该第二流道封闭部121的两侧边向外凸伸构成,且相对该等第一鳍片部147a。其中前述第二、三鳍片部115、123用以将吸收的热量向外散发出去。

在本实用新型实际实施时,该第一、二结合部181、182可透过二导水管(图中未示)分别与对应一水冷头(图中未示)的出口及进口相连接且连通,使该水冷头的一侧为吸热面接触吸收一发热元件(如中央处理器或图形显示晶片)的热量,此时该水冷头内的工作液体会吸收前述热量,并透过该水冷头内的一泵浦带动带热量的工作液体通过该第一导水孔1111而流到该第一水冷排本体14的第一储液室145内,并通过该等第一流道144a的同时,该工作液体其上吸收的热量会传导到该等第一、二、三鳍片部147a、115、123上,而藉由该等第一、二、三鳍片部147a、115、123散发出去,然后经冷却后的工作液体再由该第二结合部182的第二导水孔1121排出回流到水冷头内一直不断循环,来达到水冷散热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如图12,该水冷排结构1的两侧边分别对接对应的二相对的外壳2,且该外壳2具有复数凸卡部21,该等凸卡部21从该外壳2的一侧向外凸伸构成,且抵靠贴在相对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的外侧上,所以透过该外壳2可增加整体水冷排结构1的结构强度外,还能有效保护水冷排结构1避免受到损伤的效果。

在又一实施例,该水冷排本结构1对接一风扇(图中未示),该风扇对接在相对该水冷排结构1的第一封闭件11上方处,藉由该风扇对该水冷排结构1强制散热。

因此,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每一第一散热件14a本身上形成有该等第一开槽143a与该等第一鳍片部147a,以及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本身上形成有该等第二、三鳍片部115、123的设计,使工作液体的热量可由每一第一散热件14a直接传导到自身其上的该等第一鳍片部147a,及由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直接传导到自身其上的该等第二、三鳍片部115、123,以有效大幅提升整体热传效率,进而解热效率佳。此外,透过本实用新型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及该等第一散热件14a堆叠连接一体的设计,使得有效增加整个水冷排结构1的结构强度及散热效果佳。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之第五实施例之流程示意图,并辅以参阅图10、11;该本实施例是前述第四实施例的水冷排结构的制造方法,亦即该水冷排结构制造方法包括:

(S1)提供至少一第一封闭件、至少一第二封闭件及复数散热件,其中该每一散热件上加工成型有至少一开槽、一第一连通孔及一第二连通孔,该开槽位于该第一、二连通孔之间且相连通,并该第一封闭件上加工成形有至少二结合部;

提供至少一第一封闭件11、至少一第二封闭件12及复数散热件(如前述第一散热件14a),该每一散热件上已先加工成型有至少一开槽(如前述第一开槽143a)、一第一连通孔141a、复数鳍片部(如前述第一鳍片部147a)及一第二连通孔142a,该等鳍片部从相邻该开槽的各该散热件的侧边加工成型出来,用以将吸收的热量向外散发出去。在本实施例表示该每一散热件上的开槽、第一、二连通孔141a、142a及鳍片部是以机械加工(如冲压加工)方式成型出来的,但并不局限于此,于具体实施时,所述机械加工也可选择如铣削加工方式在该等散热件(如前述第一散热件14a)上成型出所述开槽、第一、二连通孔141a、142a及鳍片部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例表示为5个长条状的开槽(如前述第一开槽143a)与各1个第一、二连通孔141a、142a贯穿形在各该散热件(如前述第一散热件14a)上,且5个长条状的开槽位于该散热件上的第一、二连通孔141a、142a之间且相连通,并该第一封闭件11上已先加工成型有二结合部,该二结合部(即前述第一、二结合部181、182)用以分别与对应二导水管(图中未示)的一端相连接且连通,二导水管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且连通对应的水冷头(图中未示)的出口与进口。并该二结合部各设有一导水孔,该二结合部的导水孔在本实施例分别表示为入水口(即前述第一导水孔1111)与出水口(即前述第二导水孔1121),该入水口用以引导一工作液体(如纯水或其他水冷液)流入,该出水口用以供该工作液体流出。其中前述第一、二封闭件11、12及该等散热件在本实施例表示为一金属材质制成(如铜、铝、不锈钢、镁铝合金、钛等)的片体。此外,于具体实施时,前述开槽可以事先根据散热及空间需求来设计调整开槽143a的数量如1个或2个以上,且前述开槽143a的形状也可选择为一弯绕状或一弧形状或其他形状(如辐射状)。

(S2)将该第二封闭件与该等散热件及该第一封闭件依序堆叠放置在一制具内定位固定;

将该第二封闭件12与该等散热件(如前述第一散热件14a)及该第一封闭件11依序由下至上堆叠放置在一制具3内定位固定,且该制具3内的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分别位于堆叠后的该等散热件的上侧与下侧,并藉由该制具3的一上压模31朝相对该第一封闭件11向下抵压固定。

(S3)进行热处理,使于该制具内堆叠的该第一、二封闭件及该等散热件连接为一体构成一水冷排结构1,其中该等散热件堆叠成型一水冷排本体,该等开槽堆叠成型出一流道,该等第一、二连通孔分别堆叠成型出一第一储液室及一第二储液室,且该第一、二储液室分别连通相对该二结合部。

进行热处理方法是经由一热处理炉(如一气氛炉或一真空炉具或其他依材料选择适当热处理方式))进行,热处理时将该制具3内定位固定堆叠的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及该等散热件(即前述第一水冷排本体14)送入该热处理炉内进行热处理,使于该制具3内堆叠的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及该等散热件连接为一体而构成所述水冷排结构1(如图11)。并在本实施例表示每一散热件其上有5个长条状的开槽(如前述第一开槽143a)堆叠成型出5个长条状的流道(如前述第一流道144a),以及该等散热件的第一、二连通孔141a、142a分别堆叠成型出一第一储液室145a及一第二储液室146a(如图10),该第一、二储液室145a、146a分别连通二结合部(即前述第一、二结合部181、182),且该第二储液室146a透过该等流道连通该第一储液室145a。并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的一侧是分别连接一体在对应该水冷排本体之上侧及下侧,以封闭相对的该等流道的顶侧与底侧及第一、二储液室145a、146a的顶侧与底侧,且该第一结合部181的第一导水孔1111(即入水口)引导工作液体流入到相连通的第一储液室145a内,然后通过该等流道流入至该第二储液室146a内,再由与第二储液室146a连通的第二结合部182的第二导水孔1121(即出水口)排出。

因此,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设计制出的水冷排结构1具有较佳的热传效率及散热效果佳的效果,进而还有效增加整体水冷排本体1结构强度的效果。此外,其更具有因应不同散热需求得以灵活设计流道变化之水冷排。

请参阅图14、15,本实用新型之第六实施例之分解立体与组合侧视之示意图,并辅以参阅图9;该本实施例的结构及连结关系及其功效大致与前述第四实施例的水冷排结构1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赘述,其两者差异在于:前述水冷排结构1更包含复数第二散热件15a、至少一第三结合部191、至少一第四结合部192及至少一第三封闭件17,该等第二散热件15在本实施例表示为一金属材质制成(如铜、铝、不锈钢、镁铝合金、钛等)的片体,且该等第二散热件15a设置于该第二、三封闭件12、17之间,该等第二散热件15a堆叠构成一第二水冷排本体15,该每一第二散热件15a具有至少一第二开槽153a、一第三连通孔151a、复数第一散热鳍片部157a、至少一连结部159a及一第四连通孔152a,该等第一散热鳍片部157a从相邻该第二开槽153a的各该第二散热件15a的两侧边向外凸伸构成,用以将吸收的热量向外散发出去,且该等第一散热鳍片部157a彼此之间形成有一散热裸空部158a,该散热裸空部158a用以供外面空气流体通过,使外面空气流体与对应的第一散热鳍片部157a迅速做热交换散热。并前述第二开槽153a在本实施例表示每一第二散热件15a其上有5个长条状的第二开槽153a,该等第二开槽153a及该第三、四连通孔151a、152a贯穿在各该第二散热件15a上,且该等第二开槽153a位于该第三、四连通孔151a、152a之间且相连通,该等第二开槽153a堆叠形成至少一第二流道154a,该等第三、四连通孔151a、152a堆叠分别形成一第三储液室155a及一第四储液室156a,并该第二流道154a与第三、四储液室155a、156a在本实施例表示5个长条状的第二流道154a及各1个第三、四储液室155a、156a(如图16)。此外,于具体实施时,前述第二开槽153a可以事先根据散热及空间需求来设计调整第二开槽153a的数量如1个或2个以上,且前述第二开槽153a的形状也可选择为一弯绕状或一弧形状或其他形状(如辐射状)。

另外,前述连结部159a在本实施例表示为3个连结部159a,该等连结部159a一体连接在对应各该第二开槽153a两旁的各该第二散热件15a上,且该等连结部159a位于对应各该第二开槽153a的上方处。并前述第一、二、三封闭件11、12、17及该等第一、二散热件14a、15a堆叠连接构成前述水冷排结构1,换言之,就是该第三封闭件17、该等第二散热件15a、该第二封闭件12、该等第一散热件14a及该第一封闭件11依序由下至上堆叠经热处理方式连接为一体构成所述水冷排结构1,并该第二封闭件12的另一侧12与第三封闭件17的一侧是分别连接一体在对应该第二水冷排本体之上侧及下侧,以封闭相对的该等第二流道154a的顶侧与底侧及第三、四储液室155a、156a的顶侧与底侧。并前述第三储液室155a透过该等第二流道154a连通该第四储液室156a。

其中在本实施例前述第二流道154a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上述5个数量,在替代实施例也可设计为1个第二流道154a或2个以上第二流道154a,且所述第二流道154a的数量是跟随着每一第二散热件15a上的第二开槽153a的数量而界定形成的,如每一第二散热件15a其上有1个第二开槽153a则堆叠形成有1个第二流道154a,依此类推。

而本实施例之第三、四结合部191、192分别设置在该第三封闭件17上。该第三、四结合部191、192分别具有一第三导水孔1911及一第四导水孔1921,该第三、四导水孔1911、1921分别贯穿形成在该第三、四结合部191、192上,并该第三、四导水孔1911、1921在本实施例表示1个第三导水孔1911及1个第四导水孔1921,且第三、四导水孔1911、1921分别为一入水口与一出水口做说明,亦即该第三导水孔1911(如入水口)用以引导一工作液体(如纯水或其他水冷液)流入到该第三储液室155a内,然后通过该等第二流道154a流入至该第四储液室156a,再从该第四导水孔172(如出水口)排出。并该第三、四导水孔1911、1921分别连通对应的第三、四储液室155a、156a。在一实施,前述第三结合部191可选择设置在该第二水冷排本体15相邻该第三储液室155a的一侧,前述第四结合部结合部192则选择设置在该第二水冷排本体15相邻该第四储液室156a的一侧。

前述第三封闭件17在本实施例表示为一金属材质制成(如铜、铝、不锈钢、镁铝合金、钛等)的片体,且其具有至少一流道封闭部173、复数第二散热鳍片部175及二相对的储液室封闭部174,该第三、四结合部191、192分别设置在该储液室封闭部174上,并前述流道封闭部173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对应该储液室封闭部174,在本实施例表示5个流道封闭部173位于该储液室封闭部174之间,且对应该等第二流道154,该等流道封闭部173与储液室封闭部174的一侧分别与对应该第二水冷排本体15之底侧相连接,且分别封闭相对该等第二流道154a的底侧与该第三、四储液室155a、156a的底侧,并该等第二流道154a与第三、四储液室155a、156a透过该第二封闭件12与对应该等第一流道144a与第一、二储液室145a、146a相隔离且不连通。该等第二散热鳍片部175从该流道封闭部173的两侧边向外凸伸构成,用以将吸收的热量向外散发出去,且该等第二散热鳍片部175相对该等第一散热鳍片部157a。

在本实用新型实际实施时,前述第一封闭件11的第一、二结合部181、182透过二导水管(图中未示)分别与对应一水冷头(图中未示)的一出口及一进口相连接且连通,该第三封闭件17的第三、四结合部191、192透过另二导水管分别与对应该水冷头的另一出口及另一进口相连接且连通,所以当该水冷头的一侧为吸热面接触吸收该发热元件(如中央处理器或图形显示晶片)的热量时,该水冷头内的工作液体会吸收前述热量,并透过该水冷头内的一泵浦带动带热量的工作液体分别通过该第一导水孔1111流到该第一水冷排本体14的第一储液室145a,以及通过该第三导水孔1711流到该第二水冷排本体15的第三储液室155a内,并该第一储液室145a内带热量的工作液体会通过该等第一流道144a,使于该等第一流道144a内的工作液体其上吸收的热量会传导到该等第一、二、三鳍片部147a、115、123上向外散发出去,同一时间该第三储液室155a内带热量的工作流体会通过该等第二流道154a,使于该等第二流道154a内的工作流体其上吸收的热量会传导到该等第三鳍片部123与该第一、二散热鳍片部157a、175上向外散发出去,然后经冷却后的工作液体会分别由第二导水孔112与第四导水孔172排出回流到水冷头内一直不断循环,来达到水冷散热,故透过本实用新型此结构设计应用于具有两进口与两出口的水冷头上,可有效达到双重水冷散热的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际实施时并不局限于应用在上述具有两进口与两出口的水冷头,也可以根据散热需求及发热元件(如中央处理器)的多寡设计应用在如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第一、二结合部181、182连接前述水冷头及第三、四结合部191、192连接另一水冷头,透过两水冷头分别吸收二发热元件的热量。

因此,透过本实用新型该第一、二、三封闭件11、12、17及该等第一、二散热件14、15堆叠连接一体的设计,使得有效增加整个水冷排本体1结构强度的效果,且还有效提升热传效率。

请参阅图17、18,本实用新型之第七实施例之分解与组合立体之示意图,并辅以参阅图16;该本实施例的结构与连结关及其功效大致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赘述。该本实施例主要是将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散热件14a的结构改设计成更具有第一、二连通孔141a、142a。亦即该等第一散热件14a堆叠构成前述第一水冷排本体14,该第一散热件14a具有一第一连通孔141a、一第二连通孔142a、复数第一鳍片部147a及至少一第一开槽143a,该第一开槽143a及该第一、二连通孔141a、142a贯穿在各该第一散热件14a上,且在本实施例之第一、二连通孔141a、142a位于各该第一散热件14a的右半部彼此相邻,且该等一、二连通孔141a、142a堆叠分别形成一第一储液室145a及一第二储液室146a,以及该第一开槽143a则位于各该第一散热件14a的左半部,且该等第一开槽143a堆叠形成所述第一流道144a(如第17图)做说明,但并局限于此。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开槽143a主要是将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弯绕状的第一开槽143a的一端(即前端)连接且连通相对的第一连通孔141a,以及该第一开槽143a的另一端(即末端)连接且连通相对的第二连通孔142a。

并前述第一散热件14a的第一、二连通孔141a、142a之间具有一隔开部140a,该隔开部140a设于该第一、二连通孔141a、142a彼此相邻之间,以隔开该第一、二连通孔141a、142a直接相连通,该第一、二连通孔141a、142a是透过该第一开槽143a而间接连通。该本实施例的该等第一鳍片部147a大致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该等第一鳍片部147a的结构其连结关系及功效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赘述。另外,该第二封闭件12与该等第一散热件14a及该第一封闭件11依序由下至上堆叠经一热处理方式连接为一体构成所述水冷排结构1,并该第一、二封闭件11、12的一侧是分别连接一体在对应该第一水冷排本体14之上侧及下侧,以封闭相对的该等第一流道144a的顶侧与底侧及第一、二储液室145a、146a的顶侧与底侧。并前述第一储液室145a透过该等第一流道144a连通该第二储液室146a。

而本实施例的第一、二结合部181、182选择设置在该第一封闭件11上,该第一、二结合部181、182分别具有前述第一导水孔1811及第二导水孔1821,并该第一、二导水孔1811、1821在本实施例表示1个第一导水孔1811连通对应该第一储液室145a及1个第二导水孔1821连通对应该第二储液室146a,且第一、二导水孔1811、1821分别为一入水口与一出水口做说明,亦即该第一导水孔1811(即入水口)用以引导该工作液体(如纯水或其他水冷液)流入到该第一储液室145a内,然后通过该等第一流道144a流入至该第二储液室146a,再从该第二导水孔1821(即出水口)排出。在一实施,前述第一结合部181可选择设置在该第一水冷排本体14相邻该第一储液室145a的一侧,前述第二结合部182则选择设置在该第一水冷排本体14相邻该第二储液室146a的一侧。

本实施例的前述第一封闭件11主要是将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封闭件11的结构改设计更具有第一储液室封闭部114,以及将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二结合部181、182分别设置在该第一流道封闭部113上改设计设在第一储液室封闭部114上,亦即本实例的第一封闭件11具有至少一第一流道封闭部113、复数第二鳍片部115及一第一储液室封闭部114,该第一储液室封闭部114在本实施例表示位于该第一封闭件11的右半部且相对该第一、二储液室145、146。并该第一、二结合部181、182分别设置在该第一储液室封闭部114上,前述第一流道封闭部113在本实施例表示位于该第一封闭件11的左半部且对应该等第一流道144a,该第一流道封闭部113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对应该第一储液室封闭部114,前述第一流道封闭部113与第一储液室封闭部114的一侧分别与对应该第一水冷排本体14之上侧相连接,且分别封闭相对该第一流道144a的顶侧与该第一、二储液室145a、146a的顶侧,该等第二鳍片部115从各该第一流道封闭部113的两侧边向外凸伸构成,且相对该等第一鳍片部147a。

另外,本实施例的前述第二封闭件12主要是将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封闭件12的结构改设计更具有第二储液室封闭部122,亦即本实施例的第二封闭件12具有至少一第二流道封闭部121、复数第三鳍片部123及一第二储液室封闭部122,该第二储液室封闭部122在本实施例表示位于该第二封闭件12的右半部且相对该第一、二储液室145a、146a,而前述第二流道封闭部121在本实施例表示位于该第二封闭件12的左半部且对应前述第一流道144a,且该第二流道封闭部121的两端分别一体连接对应该第二储液室封闭部122,前述第二流道封闭部121与第二储液室封闭部122的一侧分别与对应该第一水冷排本体14之下侧相连接,且分别封闭相对所述第一流道144a的底侧与该第一、二储液室145a、146a的底侧,并该等第三鳍片部123从各该第二流道封闭部121的两侧边向外凸伸构成,且相对该等第一鳍片部147a。其中前述第二、三鳍片部115、123用以将吸收的热量向外散发出去。因此,藉由本实用新型此结构的设计,使得有效达到解热效能佳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