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卡钩的后锁式FPC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1815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带卡钩的后锁式FPC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FPC连接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带卡钩的后锁式FPC连接器,该连接器可以将插入的FPC数据线锁定,防止FPC数据线脱落。



背景技术:

FPC数据线也称为柔性数据线(或柔性电路板),其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数据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目前FPC已经广泛应用在电子数码产品中。

由于FPC数据线较薄,当其插入FPC连接器的插槽后,如果没有锁定机构,FPC数据线容易由连接器的插槽内脱落。但是目前FPC连接器的锁定机构较为复杂,不便于操作,并且制作麻烦,不利于加工和使用。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快速对FPC数据线进行锁定、拔出的带卡钩的后锁式FPC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带卡钩的后锁式FPC连接器包括:基座,该基座开设有一个供FPC数据线插入的插槽,于该插槽内均匀分布的若干端子槽;对应每个端子槽内固定有一个端子;基座的上部形成有缺口,于该缺口处设置有一个锁盖,锁盖两端纵向枢接于基座上,实现锁盖的翻转;所述端子一体成型有一夹持部和焊接部,所述的夹持部由端子槽后端插入,且夹持部位于插槽处,所述的焊接部显露于基座后端面;所述的基座的插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插槽,该定位插槽内固定有一定位卡条,所述的定位卡条上形成有一卡钩,该卡钩与插入插槽内的FPC数据线上对应开设的定位凸片形成干涉。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定位插槽沿基座后端面向前开设,并于基座上的插槽连通;所述的定位卡条插入端的末端形成有显露于插槽中的卡钩。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上部相对缺口前端形成有一凸条,所述的端子槽包括:自基座前端面向后开设并贯穿基座的下槽、自凸条后侧壁向前开设的上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基座于纵向两端面形成有侧壁,凸条位于两侧壁之间,且凸条与两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该间隙与缺口之间通过连通槽连通。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于所述的基座两侧壁的后端面分别开设有侧槽,于侧槽内插接固定有一连接片,该连接片上成型有一第一延长臂,该第一延长臂自侧槽插入后显露于间隙内;所述的锁盖两端设置有枢接轴,该枢接轴自连通槽延伸间隙内,且枢接轴位于插入至间隙内的第一延长臂的下方,即所述的枢接轴通过第一延长臂限制在间隙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连接片向前形成有第一延长臂和第二延长臂,连接片底部向外形成有一弯折片,所述的第一延长臂和第二延长臂插入对应侧槽中,弯折片于侧槽底部显露出。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锁盖的下表面对应每个端子开设若干的盖槽;所述锁盖上表面自前向后开设有一锁盖缺口,所述的盖槽由该锁盖缺口显露;所述的枢接轴位于锁盖缺口前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锁盖两侧面设置有一定位卡点,所述基座两侧壁内侧面设置有与定位卡点对应的定位卡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子的夹持部包括:上臂、下臂,所述的焊接部由上臂和下臂结合部向后延伸;其中所述的上臂插入所述的上槽,所述的下臂插入所述的下槽;所述的定位卡条下臂的形状相对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臂的前端内表面形成有接触点,且下臂靠近焊接部的内表面形成有定位凸点。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锁盖掀开,将FPC数据线由基座的插槽插入,并且位于端子的夹持部中,然后将锁盖旋转,向下盖紧,并利用锁盖的枢接轴将FPC数据线的端部夹紧于夹持部中,同时FPC数据线上的接触部与端子接触,形成导电接触,与此同时,定位卡条上形成的卡钩与插入插槽内的FPC数据线上对应开设的定位凸片形成干涉,从而对FPC数据线形成进一步的限位,防止其由插槽脱落。当需要拔出FPC数据线时,只需要将锁盖掀开,作用在FPC数据线上的夹紧力消失,就可以轻松的将FPC数据线由本连接器中抽出。

相对于现有的同类产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并且使用方便的优点。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卡条的造型与下臂的形状相对应,其生产时,定位卡条可与端子共模生产,这样可节约模具的开发、使用成本,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座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端子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基座与端子配合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锁盖与端子、连接片配合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锁盖开启状态下与端子、定位卡条、FPC数据线配合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锁盖闭合状态下与端子、定位卡条、FPC数据线配合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卡钩的后锁式FPC连接器,其包括:基座1、端子2、锁盖3、连接片4、定位卡条5。

基座1采用绝缘塑胶材料注塑成型,基座1,该基座1前端面分别开设有一个供FPC数据线6插入的插槽11,于该插槽11内均匀分布的若干端子槽10。该端子槽10沿基座1横向贯穿,基座1纵向两端面形成有侧壁14,两侧壁14之间于基座1的上部由后端面向前位置形成有一缺口12。

所述基座1上部相对缺口12前端形成有一凸条13,所述的端子槽10包括:自基座1前端面向后开设并贯穿基座1的下槽101、自凸条13后侧壁向前开设的上槽102。由于缺口13的存在,所以端子槽10下槽101的后部显露于基座1。

所述的基座1的插槽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插槽100,该定位插槽100 内固定有一定位卡条5,所述的定位卡条5上形成有卡钩51,该卡钩51与插入插槽11内的FPC数据线6上对应开设的定位凸片61形成干涉。

所述的定位插槽100沿基座1后端面向前开设,并于基座1上的插槽11连通;所述的定位卡条5插入端的末端形成有显露于插槽11中的卡钩51。

结合图3、4所示,所述凸条13位于两侧壁14之间,且凸条13与两侧壁14之间形成有间隙15,该间隙15缺口12之间通过连通槽16连通。该连通槽16将用于容置锁盖3枢接轴31的两端部。

结合图5所示,所述端子2采用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其包括:夹持部21和焊接部22,所述的夹持部21由端子槽10后端插入,且夹持部21位于插槽11处,所述的焊接部22显露于基座1后端面。

所述端子2的夹持部21包括:上臂211、下臂212,所述的焊接部22由上臂211和下臂212结合部向后延伸;其中所述的上臂211插入所述的上槽102,所述的下臂212插入所述的下槽101。

所述下臂212的前端内表面形成有接触点2121,且下臂212靠近焊接部22的内表面形成有定位凸点2122。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定位卡条5与端子2采用共模制造,即定位卡条5与下臂212的形状对应。端子2和定位卡条5均采用冲压结构,定位卡条5的造型与端子2中下臂212的造型基本类似,只是定位卡条5的上表面减少了定位凸点,所以在制作定位卡条5时,可直接利用制作端子2的相应模具,从而减少了模具开发和制造成本。

结合图6所示,安装端子2时,将端子2由端子槽10的后侧插入,令端子2的上臂211插入上槽102,下臂212插入下槽101。直至端子2完全插入,此时,通过端子2上的定位凸点2122与下槽101中对应的卡点配合,这样端子2就被固定在基座1上,基座1上的插槽11位于上臂2111和下臂212之间。

基座1上装配完端子2后,端子2的上臂211后段将显露于基座1的缺口12位置处,于该缺口12处设置有锁盖3,锁盖3两端纵向枢接于基座1上,实现锁盖3的翻转。具体结构如下:

所述基座1两侧壁14的后端面分别开设有侧槽17,于侧槽17内插接固定有一连接片4。所述的连接片4向前形成有第一延长臂41和第二延长臂42,连接片4底部向外形成有一弯折片43,所述的第一延长臂41和第二延长臂42插入对应侧槽17中,弯折片43于侧槽17底部显露出。

连接片4插入侧槽17内后,其第一延长臂41自侧槽17插入后显露于间隙15内。

结合图7、8所示,所述的锁盖3的下表面对应每个端子2开设若干的盖槽32;所述锁盖3上表面自前向后开设有一锁盖缺口33,所述的盖槽32由该锁盖缺口33显露;所述的枢接轴31位于锁盖缺口33前端。该枢接轴31的两端通过连通槽16伸入间隙15内,且枢接轴31端部位于插入至间隙15内的第一延长臂41的下方,即所述的枢接轴31通过第一延长臂41限制在间隙15中。这样锁盖3枢接轴31的两端就通过第一延长臂41被限制在连通槽16处,形成一种枢接结构。

安装时,需要先安装锁盖3,令锁盖3的枢接轴31卡嵌在连通槽16位置处,然后再将连接片4插接固定在侧槽17内,随着连接片4的不断插入侧槽17,第一延长臂41将由间隙15伸出,并正好将延伸到此的枢接轴31的端部压制在其下方。

锁盖3上的锁盖缺口33是为了令锁盖3在翻转过程中可以与凸条13形成避让。同样的,锁盖3上开设的盖槽32是为了与端子2的上、下臂211、212形成避让。

参见8、9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本实用新型将被固定在电路板等器件上,先将锁盖3旋转至开启的位置,然后将FPC数据线6由插入本实用新型插槽11中,FPC数据线6的接触部插入至端子2的夹持部21内。接着旋转锁盖3令其与基座1盖合。由于盖槽32的存在,锁盖3可以实现顺利的翻开或盖合。同时锁盖3的枢接轴31形成一个类似凸轮轴的结构,当锁盖3盖合在基座1上时,枢接轴31上设置盖槽32的区域直径增加,这样就对插槽11的入口形成干涉,令插槽11的入口宽度变窄,正好对插入插槽11中的FPC数据线6形成向下的压紧,从而令FPC数据线6的端部与锁盖32被压紧在端子2的下臂212上,并与端子下臂212上的接触点2121紧密接触,实现导电接触。与此同时,定位卡条5上形成的卡钩51与插入插槽11内的FPC数据线6上对应开设的定位凸片61形成干涉,从而对FPC数据线6形成进一步的限位,防止其由插槽11脱落。

当锁盖3翻开后,枢接轴31上设置盖槽32的区域直径减小,枢接轴31对FPC数据线6的压紧力小时,FPC数据线6在插槽11内具有一定的上下活动空间,卡钩51就可以与定位凸片61相互交错,使用者可以轻松的将FPC数据线拔出。

当锁盖3盖合时,为了确保锁盖3能够稳定盖合在基座1上,所述的锁盖3两侧面设置有一定位卡点34,所述基座1两侧壁14内侧面设置有与定位卡点34对应的定位卡槽18。当锁盖3盖合在基座1上市,所述的定位卡点34正好落入定位卡槽18内,从而对锁盖3形成卡嵌定位,防止其自行翻转。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