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电极预燃室火花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5836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多电极预燃室火花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电极火花塞,特别涉及一种多电极预燃室火花塞。



背景技术:

火花点燃式发动机采用稀释混合气燃烧来提高效率,比如采用大比例废气再循环,分成充量稀薄燃烧。采用这些技术手段会使缸内燃烧速度减缓,点火不可靠。天然气发动机采用稀薄燃烧,而天然气本身又需要较高的火焰温度来保证充分燃烧。预燃室式火花塞被认为可以有效改进天然气发动机的点火过程并加快燃烧。被动式预燃室火花塞在放电端安装端盖形成一个局部的小预燃室。火花放电首先点燃预燃室内的混合气使预燃室内温度压力升高,高温火焰从预燃室喷孔喷出点燃发动机气缸内的混合气。这种方法可以加快点火后缸内混合气的燃烧,对于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特别有利。然而,由于受到预燃室端盖的隔离,预燃室内换气不彻底。发动机上一循环燃烧的废气会残留在预燃室内,导致下一循环的点火不可靠,特别是当采用稀薄燃烧时,更容易造成预燃室内点火失败。此外,大型天然气发动机对连续运行的耐久性有很高要求,火花塞需要达到连续运行5000小时以上的耐久性。减小到火花放电间隙可以降低火花击穿电压,从而减少电极烧蚀。但是较小的放电间隙会降低点火的可靠性。这是本申请需要着重改善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提高预燃室内火花点火可靠性,延长火花塞的使用寿命的多电极预燃室火花塞。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电极预燃室火花塞,所述多电极火花塞在放电端安装端盖形成预燃室,预燃室端盖的周向钻有多个用以产生向四周火焰射流的小孔,预燃室端盖的端面上钻有三个产生火花塞轴向火焰射流的小孔,此三个孔与高压电极错位。高压电极向预燃室端盖内壁放电,形成火核,火焰向预燃室内传播并提高预燃室内压力,高温火焰从预燃室喷孔喷出点燃发动机气缸内的混合气。

所述高压电极放置在绝缘体上的三个通孔中。绝缘体为氧化铝陶瓷。

所述高压电极分为两段,放电段细电极和供电段粗电极之间通过一个电阻元件连接,放电段细电极由陶瓷绝缘体的内孔台阶面定位,供电段粗电极与绝缘体陶瓷之间采用高温粘结材料紧固。

所述绝缘体上临近放电端一侧的一个斜面与金属壳体配合形成密封面,两者之间设有铜垫片,绝缘体临近供电端的台阶面被金属壳体缩口抱紧从而对绝缘体定位紧固。

放电地极由预燃室端盖内壁形成壁面电极,壁面电极与高压电极形成火花间隙。

所述预燃室端盖内壁与三个高压电极相对面设有凸出的柱状电极,柱状电极与高压电极形成火花间隙。

所述预燃室端盖内壁焊接一个圆环,环状电极与三个高压电极形成火花间隙,环状电极下端面开有斜口,加快火核向下传播。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功效在于:

1)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个电极的多电极点火,提高预燃室内点火的成功率,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着火可靠性;

2) 本实用新型的三个电极可以轮流循环放电,极大提高火花塞电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电极预燃室火花塞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电极预燃室火花塞的火花间隙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电极预燃室火花塞的火花间隙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电极预燃室火花塞的火花间隙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预燃室; 2—高压电极;

3—电阻元件; 4—喷孔A;

5—安装螺纹; 6—陶瓷绝缘体;

7—喷孔B; 8—壁面电极;

9—柱状电极; 10—环状电极;

11—火花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向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电极预燃室火花塞,所述多电极火花塞在放电端安装端盖形成预燃室1,预燃室1端盖的周向钻有六个用以产生向四周火焰射流的喷孔B7,预燃室端盖的端面上钻有三个产生火花塞轴向火焰射流的喷孔A4,喷孔A4与高压电极2错位。高压电极2向预燃室1端盖内壁放电,形成火核,火焰向预燃室内传播并提高预燃室内压力,高温火焰从预燃室喷孔喷出点燃发动机气缸内的混合气。

所述高压电极2放置在氧化铝陶瓷绝缘体6上的三个通孔中。

所述高压电极分为两段,放电段细电极和供电段粗电极之间通过一个电阻元件3连接,放电段细电极由陶瓷绝缘体6的内孔台阶面定位,供电段粗电极与绝缘体陶瓷之间采用高温粘结材料紧固。

所述供电段粗电极不伸出绝缘体右端面,其沉孔深度可以保证在连接高压接头后,各电极之间不跳火花。

所述陶瓷绝缘体6上临近放电端一侧的一个斜面与金属壳体配合形成密封面,两者之间设有铜垫片,陶瓷绝缘体6临近供电端的台阶面被金属壳体缩口抱紧从而对陶瓷绝缘体定位紧固。

如图3所示,放电地极由预燃室1端盖内壁形成壁面电极8,壁面电极8与高压电极2形成火花间隙11。此结构用于燃烧初期的火焰发展,优点是加工难度较低,工序较少。

如图4所示,所述预燃室1端盖内壁与三个高压电极2相对面设有凸出的柱状电极9,柱状电极9与高压电极2形成火花间隙11。此结构可以使点火初期的火焰传播更平顺,由于电极散热减少,从而提高了点火可靠性。

如图5所示,所述预燃室1端盖内壁焊接一个圆环形成环状电极10,环状电极10与三个高压电极2形成火花间隙11,环状电极10下端面开有斜口,加快火核向下传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