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2671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背景技术: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可防止电器或导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部绝缘损坏而引起漏电故障,避免由此而引起触电或电气火灾现象的发生,当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因导电线路出现剩余电流而动作断开后,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方能使断路器可靠合闸,否则,即使让断路器合上闸,因漏电故障未清除,断路器还会很快断开,造成电器及配电线路无法正常使用,而在有些情况下是不允许线路中断的,有时会由于长时间停电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解除漏电保护功能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中的接线端子110、操作机构120、电磁继电器130、互感器140和漏电检测用的线路板150,还包括切换按钮300,切换按钮300接入为线路板150供电的回路中,切换按钮300包括与电源连接的第一导电柱组310和与线路板150连接的第二导电柱组320。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中的P极和N极,N极相邻设置在P极的一侧,所述接线端子110、操作机构120、电磁继电器130、互感器140和线路板150设置在P极中,切换按钮300设置在N极中。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还包括依次相邻设置在壳体1中的A极、B极、C极和N极,所述第一导电柱组310包括第一A相导电柱311、第一B相导电柱312和第一C相导电柱313,所述第二导电柱组320包括与第一A相导电柱311、第一B相导电柱312和第一C相导电柱313分别对应设置的第二A相导电柱321、第二B相导电柱322和第二C相导电柱323,第一A相导电柱311、第一B相导电柱312和第一C相导电柱313通过引线分别与A极、B极、C极的第一接线端子111、第二接线端子112、第三接线端子113连接,第二A相导电柱321、第二B相导电柱322和第二C相导电柱323通过引线与线路板150连接。

可选的,所述切换按钮300靠近线路板150的端部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A相导电柱311的引线和第二A相导电柱321的引线上设有颜色相同的第一辨识层,第一B相导电柱312的引线和第二B相导电柱322的引线上设有颜色相同的第二辨识层,第一C相导电柱313的引线和第二C相导电柱323的引线上设有颜色相同的第三辨识层。

可选的,所述切换按钮300包括外壳330和设置在外壳330一端的钮帽340,第一导电柱组310和第二导电柱组320设置在外壳330的另一端,外壳330内设有与钮帽340对应设置的触片。

可选的,所述壳体1包括底座100和盖板200,所述切换按钮300的外侧设有固定件350,盖板200上设有环形结构的固定槽,外壳330的一端设有可以卡在固定槽一侧的凸缘,固定件350可从切换按钮300的另一端旋至固定槽的另一侧将切换按钮300与固定槽固定。

可选的,所述操作机构120与电磁继电器130相邻设置,所述互感器140设置在接线端子110与电磁继电器130之间,线路板150设置在互感器140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切换按钮300的一侧还设有测试按钮360,测试按钮360用于控制试验回路模拟出测试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通过按动切换按钮可以接通和断开为线路板供电的回路,不仅可以实现常规的漏电保护功能,还可以在不能断开主回路的情况下解除对主回路的漏电保护功能。此外,通过将切换按钮设置在N极中,可以使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可靠性更高,切换按钮也不会与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内的其它机构产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切换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切换按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5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中的接线端子110、操作机构120、电磁继电器130、互感器140和漏电检测用的线路板150,还包括切换按钮300,切换按钮300接入为线路板150供电的回路中,切换按钮300包括与电源连接的第一导电柱组310和与线路板150连接的第二导电柱组320。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通过按动切换按钮可以接通和断开为线路板供电的回路,不仅可以实现常规的漏电保护功能,还可以在不能断开主回路的情况下解除对主回路的漏电保护功能。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一种实施例,断路器包括底座100和盖板200拼合而成的壳体1,以及设置在底座100中的P极和N极,N极相邻设置在P极的一侧,P极中设有接线端子110、操作机构120、电磁继电器130、互感器140和线路板150,所述N极中在靠近线路板150端部的位置上设有切换按钮300,切换按钮300接入为线路板150供电的回路中,切换按钮300包括与接线端子110连接的第一导电柱组310和与线路板150连接的第二导电柱组320,通过按动切换按钮可以接通和断开为线路板150供电的回路,线路板150上设有漏电检测电路,与互感器140和电磁继电器130连接,当不需要漏电保护功能时,可按下切换按钮断开线路板150的供电电路,漏电断路器将没有漏电保护功能,当需要漏电保护功能时,可再按动切换按钮闭合线路板150的供电电路,恢复漏电断路器漏电保护功能,不仅可以实现常规的漏电保护功能,还可以在不能断开主回路的情况下解除对主回路的漏电保护功能,此外,通过将切换按钮300设置在N极中,可以使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可靠性更高,切换按钮300也不会与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内的其它机构产生干涉。

结合图1-2所示的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为四极结构,其包括依次相邻设置在壳体1中的A极、B极、C极和N极,所述第一导电柱组310包括第一A相导电柱311、第一B相导电柱312和第一C相导电柱313,所述第二导电柱组320包括与第一A相导电柱311、第一B相导电柱312和第一C相导电柱313分别对应设置的第二A相导电柱321、第二B相导电柱322和第二C相导电柱323,第一A相导电柱311、第一B相导电柱312和第一C相导电柱313通过引线分别与A极、B极、C极的第一接线端子111、第二接线端子112、第三接线端子113连接,第二A相导电柱321、第二B相导电柱322和第二C相导电柱323通过引线与线路板150连接,通过切换按钮300可以同时接通换断开A极、B极、C极三相的电路,当然也可以适用于二极、三极结构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A相导电柱311的引线和第二A相导电柱321的引线上设有颜色相同的第一辨识层,第一B相导电柱312的引线和第二B相导电柱322的引线上设有颜色相同的第二辨识层,第一C相导电柱313的引线和第二C相导电柱323的引线上设有颜色相同的第三辨识层,可以便于装配、维护以及优化断路器内部的结构配合。当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也可以适用于2极或3极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如图3-5所示,所述切换按钮300的一端伸出盖板200外供操作,另一端伸入N极中与引线电连接,切换按钮300包括外壳330和设置在外壳330一端的钮帽340,第一导电柱组310和第二导电柱组320设置在外壳330的另一端,外壳330内设有与钮帽340对应设置的触片和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按钮300的外侧设有固定件350,盖板200上设有环形结构的固定槽,外壳330的一端设有可以卡在固定槽一侧的凸缘,固定件350可从切换按钮300的另一端旋至固定槽的另一侧将切换按钮300与固定槽固定。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操作机构120与电磁继电器130相邻设置,所述互感器140设置在接线端子110与电磁继电器130之间,线路板150设置在互感器140的一侧,在切换按钮300的一侧还设有测试按钮360,测试按钮360用于控制试验回路模拟出测试信号。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