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型按键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9620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型按键开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开关,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型按键开关。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很多操作需要使用到按键开关作为输入手段,按键开关的好坏决定了输入设备的体验,这就需要按键开关具有良好的手感和声感。现有采用金属片作为动触片的薄型按键开关,因为开关内部空间的限制,始终无法像大按键开关一样具有按压手感。同时,由于内部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按压稳定性差,导致使用不顺畅,影响正常使用。

因此,由于按键开关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在满足按压手感及按压稳定性的情况下,现有按键开关无法满足薄型化设计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型按键开关,结构设计合理,减小厚度,提高按压平衡性与按压稳定性,增强按压手感。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薄型按键开关,包括一基座、及盖合于基座上的盖子,该盖子上开设有一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基座上的导芯、扭簧、导通组件与导芯滑块,其中,所述基座上端中心位置处向上凸设有一导向柱,该导向柱中心向下开设有一导向孔,该基座上一端设置有供导通组件插入的导通组件插槽,另一端设置有供扭簧插入的扭簧插槽;所述导芯滑块位于导芯侧边,所述导芯下端开设有一环形插槽,该环形插槽中部向下凸设有一插柱,该插柱插入基座的导向孔中,同时使基座的导向柱插入环形插槽中,该导向柱与插柱外侧套设有一弹簧;将所述导芯下端面开设一挖槽,使该导芯下端面形成若干导芯凸角;在所述基座上且位于导向柱外侧,开设有供导芯凸角伸入的若干让位槽,或供导芯凸角穿过的若干让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基座上端边缘开设有一环形容置槽,该环形容置槽中设置有一平衡杆组件,该平衡杆组件主要由分体式的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交叉形成,该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均卡设于导芯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均呈U状,且该第一平衡杆的开口端与第二平衡杆的开口端相互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平衡杆包括第一横置杆、及分别连接于第一横置杆两端的第一纵置杆,该第一纵置杆端部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第一弯钩;所述第二平衡杆包括第二横置杆、及分别连接于第二横置杆两端的第二纵置杆,该第二纵置杆端部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二弯钩;该第一横置杆位于导芯一侧下端,该第二横置杆位于导芯另一侧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芯的插柱上端开设有一安装孔,该安装孔中安装有LED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通组件包括静片与动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导芯凸角与让位槽或让位孔的配合设计,让位槽或让位孔作为基座的避位,为导芯凸角提供让位空间,使导芯与基座之间相互滑动前的配合长度加长,导芯按压不会产生卡涩感;同时,降低了按键开关的高度,使按键开关整体厚度更薄;

(2)内置分体式的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在导芯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使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上下摆动并达到按压平衡,按压平衡性与按压稳定性显著提高;

(3)通过扭簧的设置,增强按压手感,发出按压声音。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平衡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芯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基座底部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基座底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处于自由状态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处于自由状态的一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处于自由状态的另一剖面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下压状态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下压状态的一剖面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下压状态的另一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超薄型按键开关,包括一基座1、及盖合于基座1上的盖子2,该盖子2上开设有一开口21,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基座1上的导芯3、扭簧4、导通组件5与导芯滑块6,其中,所述基座1上端中心位置处向上凸设有一导向柱11,该导向柱11中心向下开设有一导向孔12,该基座1上一端设置有供导通组件5插入的导通组件插槽14,另一端设置有供扭簧4插入的扭簧插槽15;所述导芯滑块6位于导芯3侧边,所述导芯3下端开设有一环形插槽31,该环形插槽31中部向下凸设有一插柱32,该插柱32插入基座1的导向孔12中,同时使基座1的导向柱11插入环形插槽31中,该导向柱11与插柱32外侧套设有一弹簧7;将所述导芯3下端面开设一挖槽,使该导芯3下端面形成若干导芯凸角33。同时,通过两种方式为导芯凸角33提供让位空间,其中一种方式为:在所述基座1上且位于导向柱11外侧开设有供导芯凸角33伸入的若干让位槽16,且该让位槽16的深度正好等于导芯凸角33的高度;另一种方式为:在所述基座1上且位于导向柱11外侧开设有供导芯凸角33穿过的若干让位孔16'。

如图1-4所示,在所述基座1上端边缘开设有一环形容置槽13,该环形容置槽13中设置有一平衡杆组件8,该平衡杆组件8主要由分体式的第一平衡杆81与第二平衡杆82交叉形成,该第一平衡杆81与第二平衡杆82均卡设于导芯3下端。

如图1、图3所示,所述插柱32上端开设有一安装孔321,该安装孔321中安装有LED灯10,实现中间发光功能。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平衡杆81与第二平衡杆82均呈U状,且该第一平衡杆81的开口端与第二平衡杆82的开口端相互交叉设置。同时,所述第一平衡杆81包括第一横置杆811、及分别连接于第一横置杆811两端的第一纵置杆812,该第一纵置杆812端部设置有向外弯折的第一弯钩813;所述第二平衡杆82包括第二横置杆821、及分别连接于第二横置杆821两端的第二纵置杆822,该第二纵置杆822端部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二弯钩823;该第一横置杆811位于导芯3一侧下端,该第二横置杆821位于导芯3另一侧下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通组件5包括静片51与动片5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如图11至图13所示,当向下按压导芯3时,使导芯3的插柱32插入基座1的导向孔12中,导芯3下端的导芯凸角33插入基座1的让位槽16或让位孔16'中,同时使基座1的导向柱11插入导芯3的环形插槽31中,并压缩弹簧7,触使导通组件5的静片51与动片52相接触,实现按键开关的导通功能;与此同时,导芯3下端分别对第一平衡杆81的第一横置杆811与第二平衡杆82的第二横置杆821施加向下的作用力,第一平衡杆81与第二平衡杆82上下摆动,保持按压平衡。

如图8至图10所示,当按压导芯3的作用力消失时,在弹簧7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导芯3向上复位,上端穿出盖子2的开口21,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与此同时,导通组件5的静片51与动片52相分离,实现按键开关的断开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主要在于:

(1)通过导芯凸角与让位槽或让位孔的配合设计,让位槽或让位孔作为基座的避位,为导芯凸角提供让位空间,使导芯与基座之间相互滑动前的配合长度加长,导芯按压不会产生卡涩感;同时,降低了按键开关的高度,使按键开关整体厚度更薄;

(2)内置分体式的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在导芯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使第一平衡杆与第二平衡杆上下摆动并达到按压平衡,按压平衡性与按压稳定性显著提高;

(3)通过扭簧的设置,增强按压手感,发出按压声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