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吹式抽酸吸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764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反吹式抽酸吸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铅酸蓄电池的工具,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酸吸嘴,特别是一种反吹式抽酸吸嘴。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内置的电解液是稀硫酸,注入的硫酸量和浓度直接决定铅酸蓄电池制造质量。批量生产的铅酸蓄电池除考核单件产品质量外,还得考核同批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主要由注酸工艺决定。本行业在制造过程中注酸和抽酸均采用同一根管道,所用管道按需截一段的商品软管就行。此种端部平头结构的管道来源广泛,使用便捷,具有很好的流通性。但是,端部平头管道在抽吸过程中需要人工手持,因为在负压作用下管道平头端部易与铅酸蓄电池内置隔膜表面相靠,甚至造成断流,易造成误操作。若抽酸量多了,则电池内置酸量少了而引发热失控问题。反之,抽酸量不足会导致电池充电不足提前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抽吸酸时不需要人工手持,确保抽吸酸稳定的反吹式抽酸吸嘴。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反吹式抽酸吸嘴,它由吸嘴和进气管组成。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吸嘴为一节圆直管,底端面壁上对称设置轴向内凹缺口,与内凹缺口中心线相距90°的壁上设有固定连接的进气管,两只进气管径向沟通吸嘴构成反吹结构。所述进气管是一种内置外大内小圆锥孔的构件,该圆锥孔的圆锥角度为锐角,进气管的轴线与吸嘴的轴线相垂直,进气管的轴线距吸嘴底面高度为H=20~40mm。

上述结构中,所述吸嘴底端面对称设置的内凹缺口为弧形或V形,两只内凹缺口总面积至少等于吸嘴内孔面积。

上述结构中,所述进气管内置圆锥孔的内端口径为Φ10~Φ15mm,进气管圆锥孔的圆锥角为28°~3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在吸嘴壁上安置进气管结构很简单、制作容易;

2、吸嘴底端面壁上对称设置的轴向内凹缺口自然形成通道,使用时不会发生吸嘴与电池内置隔膜完全靠实的问题,确保抽吸酸正常进行;

3、吸嘴和进气管组成轴向通道为主的反吹式通道,有利于提高抽酸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是一种用于铅酸蓄电池制造的反吹式抽酸吸嘴,它由吸嘴1和进气管2组成。所述吸嘴1为一节圆直管,上端设有用于外连接的螺纹接头,底端面壁上对称设置轴向内凹缺口1.1,本实施例中的轴向内凹缺口1.1为半圆形,其半径值等于吸嘴1内孔半径。与内凹缺口1.1中心线相距90°的壁上设有固定连接的进气管2,两只进气管2径向沟通吸嘴1构成反吹结构。为了提高进气管2反吹效果,所述进气管2是一种内置外大内小的圆锥孔,利用圆锥孔的扩散作用搅动电池内腔的稀硫酸,从而提高抽酸一致性。本实施例中的圆锥孔内端口径为10mm,圆锥孔的圆锥角度为28°。进气管2的轴线为横向线,吸嘴1的轴线与进气管2的轴线相垂直,而且进气管2的轴线距吸嘴1底端面高度为H=20mm。本实用新型从两个方面作了结构改进,首先在吸嘴1壁上增设径向通气管2,其次是在吸嘴1底端壁上对称设置轴向内凹缺口1.1,自然形成通道,使用时不会发生吸嘴1与电池内置隔膜完全靠实的问题,确保抽吸酸正常进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