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化成小密铅酸蓄电池灌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7645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铅酸蓄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内化成小密铅酸蓄电池灌酸装置。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在内化成工艺中所用酸的密度较低,酸量较大,而小密电池内部空间较小,故现有小密内化成通常使用富液壶来盛装硫酸,在内化成过程中电池化成过程失水,硫酸浓度提高,富液壶内液态酸逐渐下沉入电池内部。目前一般采用真空负压灌酸机对电池进行灌酸,先将富液壶安装在电池上,灌酸机真空管抽出电池每个单体内的空气,使电池内部行程较大的负压环境,然后再由槽内负压将已定量好的酸吸入电池内部。但是在酸被吸入电池内部后,灌酸机还要再进行3次左右的抽真空过程,用以排出和酸一起吸如电池的空气,使更多的酸进入电池内,使得灌酸效率非常低;而且富液壶各腔室各接一个抽负压气管,会导致负压并不一致,使得灌酸后富液壶内的酸液面不一致,对电池化成一致性造成一定的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抽负压一致的内化成小密铅酸蓄电池灌酸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使用现有的灌酸机将硫酸灌注入电池内腔与富液壶内,但不进行再一步的抽真空步骤;

然后,将电池及富液壶转入本装置内,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本装置包括支撑架、气缸、夹爪机构、气管、负压斗、富液壶,所述气缸的一端安装在支撑架上,气缸的另一端与夹爪机构连接,负压斗通过夹爪机构夹紧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负压斗为连体式,负压斗上端与气管连接,负压斗下端通过漏嘴一插入富液壶的上端,富液壶下端通过漏嘴二插入电池壳体的电池注酸孔内,所述富液壶中设有与电池壳体各单元格对应的腔室。

进一步的,所述气管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采用安全阀。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灌酸和进一步的抽真空过程分解成并行的两个步骤,极大的提高了灌酸效率;负压斗采用连体式通过一根抽负压气管进行抽负压,保证了电池壳体内各单元格负压一致,从而保证了电池内灌酸后液面一致性,进一步保障了电池化成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架,2-气缸,3-夹爪机构,4-气管,5-负压斗,6-漏嘴一,7-富液壶,8-腔室,9-漏嘴二,10-电池注酸孔,11-电池壳体,1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1,一种用于内化成小密铅酸蓄电池灌酸装置,包括支撑架1、气缸2、夹爪机构3、气管4、负压斗5、富液壶7,所述气缸2的一端安装在支撑架1上,气缸2的另一端与夹爪机构3连接,负压斗5通过夹爪机构3夹紧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负压斗5为连体式,负压斗5上端与气管4连接,负压斗5下端通过漏嘴一6插入富液壶7的上端,富液壶7下端通过漏嘴二9插入电池壳体11的电池注酸孔10内,所述富液壶7中设有与电池壳体11各单元格对应的腔室8。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管4上设有阀门12。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门12采用安全阀。

工作过程中,将负压斗5通过夹爪机构3夹紧,通过气缸2向下运动,运动到最低点时负压斗5下端通过漏嘴一6插入富液壶7的上端,负压斗5通过漏嘴一6与富液壶7连通,打开阀门12通过负压斗5、富液壶7将电池内空气抽出,使得电池壳体11各单元格负压保持一致,灌酸后液面一致,然后负压斗5随气缸2向上运动返回原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