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玻光伏组件用反光焊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3366阅读:1043来源:国知局
双玻光伏组件用反光焊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片: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它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光伏组件:由太阳能电池片通过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的组件。

焊带在双玻光伏组件中主要起电气连接作用,将太阳能电池片主栅收集的电流通过焊带传输出去。

为了减少焊带遮挡对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光伏企业、焊带厂家及一些研究开始对焊带的这部分遮光面积进行研究,通过对造成这部分遮光面积的焊带表面的结构设计及处理,减少遮挡对电池片光电效率的影响。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反光焊带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将焊带遮挡的太阳能光反射回电池表面,提高电池片的光利用率。采用这些结构的焊带虽然在常规光伏组件的提高光能利用率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双玻光伏组件的具体特点,在焊带的设计上仍有如下缺点:电池片背面焊带结构未做优化,因此从背面进入双玻光伏组件的光线,入射到焊带表面后,又被重新反射回空气中。

反光焊带替代普通焊带,增加了电池片对光的吸收。其工作原理是:太阳光透过光伏组件的玻璃入射到反光焊带表面,由于反光焊带表面的V 型或弧形微观结构的影响,改变了焊带表面太阳光的反射路径,在反射光由光密介质(玻璃)进入光疏介质(空气)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太阳光经界面全反射重新射向电池片,增加了电池片对太阳光采光效率。但是现有反光焊带的设计只是在局限于正面电池片的焊带表面。

双玻光伏组件是通过背玻璃替代背板对组件进行封装,所以光线可以同时从正面玻璃和背面玻璃进入双玻光伏组件内部。现有技术中的反光焊带设计,可以增加从正面玻璃进入组件内部的光利用率。

现有技术的反光焊带设计,虽然可以增加从正面玻璃进入组件内部的光利用率。但由于没有考虑双玻光伏组件的特点,电池片背面焊带表面未做优化,从而造成从背面玻璃进入组件内部的光在焊带遮挡的区域,被焊带反射回空气。这样就降低了从背面玻璃进入组件的光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玻光伏组件用反光焊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满足双玻光伏组件的反光需要,提高双玻光伏组件的光利用率,同时不会损伤电池片,可靠性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铜基体,铜基体上表面和下表面上都设有结构面和非结构面,且结构面和非结构面间隔设置;上表面的结构面和下表面的非结构面上下对应,上表面的非结构面和下表面的结构面上下对应。

作为优选,铜基体表面设有涂层。

作为优选,结构面上涂层厚度为4-7微米,非结构面上涂层厚度设置为13-27微米。

作为优选,涂层为锡铅合金。

作为优选,结构面为均匀的向上凸起,非结构面为平滑面。

作为优选,结构面的凸起为V形或弧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铜基体上表面和下表面都设有结构面,提高了双玻光伏组件正面和反面入射到组件内的光的利用率,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铜基体上表面和下表面都设有非结构面,保证了焊带与电池片主栅接触面为平滑的,使本实用新型与电池片接触的应力减小,保证电池片不被损坏;上表面的结构面和下表面的非结构面上下对应,上表面的非结构面和下表面的结构面上下对应;既方便将电池片串联起来,又保证正反面进入玻璃光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铜基体;2、结构面;3、非结构面;4、涂层;5、电池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玻光伏组件用反光焊带的一个实施例,包括铜基体1,铜基体1上表面和下表面上都设有结构面2和非结构面3,且结构面2和非结构面3间隔设置;上表面的结构面2和下表面的非结构面3上下对应,上表面的非结构面3和下表面的结构面2上下对应。

铜基体1上表面和下表面上都设有结构面2和非结构面3,可以将双玻光伏组件正反面进入到玻璃体内的光都进行反射,增加正反面玻璃进入组件内部的光利用率,提高组件整体输出功率;考虑双玻光伏组件的特点,如果电池片5背面焊带表面未做优化,从而造成从背面玻璃进入组件内部的光在焊带遮挡的区域,被焊带反射回空气,这样就降低了从背面玻璃进入组件的光利用率;上表面的结构面2和下表面的非结构面3上下对应,上表面的非结构面3和下表面的结构面2上下对应,既能保证与电池片5串联起来,也能保证进入玻璃正反面的光都能被反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满足双玻光伏组件的反光需要,提高双玻光伏组件的光利用率,同时不会损伤电池片,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铜基体1表面设有涂层4,涂层4对铜基体1有保护作用,防止铜基体1暴露在空气中,防止铜基体1氧化生锈。

作为优选,结构面2上涂层4厚度为4-7微米,非结构面3上涂层4厚度设置为13-27微米;结构面2如果太薄不能将铜基体1完全覆盖。

作为优选,涂层4为锡铅合金,锡铅合金的涂层4有反光作用,对光有反射作用,涂层4还有辅助焊接的作用,非结构面3与电池片5焊接时,涂层4起到辅助焊接作用,有利于将反光焊带和电池片5结合。

作为优选,结构面2为均匀的向上凸起,非结构面3为平滑面,结构面2用于反射进入到双玻组件的光,非结构面3用于与电池片5连接,结构面2设为凸起的,有利于光的反射,非结构面3为平滑的为了减小接触面的应力,避免反光焊带损坏电池片5,如果非结构面3也为凸起状,则电池片5破碎几率大。

作为优选,结构面2的凸起为V形或弧形,其中V形最好,V形能将最大的反射。

使用过程:

将反光焊带设置在电池片主栅上,非结构面与电池片主栅相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