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5761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插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特别涉及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气设备,其通常由前壳与后壳相互拼接而成,以形成完整的壳体,而前壳的端面开设有供电器插头插接的插孔,壳体内安装有相关的电气元件,以保证插座能够正常运行。

相关技术中,由于不同国家的电器标准不一致,导致不同国家间的电器插头和电源插座无法通用,不同国家间的插头标准差别较大,造成本国使用的插座无法在国外匹配使用。

然而生产制造不同标准的插座,由于插线孔的数量与规格并不一致,导致需要对整个插座的前壳重新开模,造成大量成本与时间上的浪费,因此现有的插座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座,其前壳能够匹配不同标准的插头,而无需重新开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插座,包括相互拼接以形成密闭壳体的前壳与后壳,还包括开设于所述前壳的安装槽和至少一个适应于安装槽形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供电器插头插接的插孔,至少一个安装板中的任一个与所述安装槽之间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在制造不同标准的插座时,只需更换前壳上的安装板便能改变安装板上插孔的规格,而无需对整个前壳进行重新开模,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能增加插座的适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的端面边缘向外延伸有抵接于前壳内壁的限位板,所述前壳的内壁上沿着安装槽的边沿方向排列有若干用于扣接限位板的卡扣组件。

采用上述方案,安装槽的边沿与卡扣组件能够分别限定限位板的两个端面,以使安装板能够牢牢固定于前壳上,并堵住安装槽。

作为优选,所述卡扣组件包括扣接于限位板的第一卡钩和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卡钩和前壳的内壁之间以使第一卡钩与限位板保持卡接状态的第一弹性件。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卡钩能够牢牢扣接在限位板上,以使安装板无法脱离前壳,第一弹性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不受外力的状态下,其能驱动第一卡钩扣接在限位板的板面上,且第一弹性件还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使第一卡钩能够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离开限位板的边缘,从而使安装板能够进行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卡钩的端部朝着靠近安装槽的中心并向着靠近第一弹性件的方向开设有引导斜面。

采用上述方案,在安装板进行安装时,当限位板的边沿抵接并挤压第一卡钩的引导斜面时,在引导斜面的作用下,限位板的边沿能够对第一卡钩产生沿安装板的板面方向并且向外的挤压力,使第一卡钩能够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而离开限位板,以使限位板解除锁定状态,从而使安装板能够进行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对应于第一卡钩的位置固定有端面抵接于第一卡钩的凸块。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限位板较薄,而第一弹性件的长度较长,当第一卡钩扣接于限位板时,会使第一卡钩与限位板之间产生间隙,从而使安装板容易在安装槽内发生晃动,影响了插孔的牢固性;而固定于限位板的凸块能够有效填补第一卡钩与限位板之间的间隙,使得安装板不易在安装槽内进行晃动,从而增加了插孔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的外缘并于第一弹性件的两侧均延伸有定位板。

采用上述方案,相邻定位板之间形成了定位槽,从而能够有效限定安装板的横向位置,使得安装板在进行安装时,第一卡钩能够更加准确地与凸块相抵接,从而提高了安装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前壳上还开设有指示灯孔。

采用上述方案,指示灯孔为插座内部的指示灯光提供了传输通道,使指示灯能够更加清楚地被识别。

作为优选,所述指示灯孔内卡嵌有适应于指示灯孔的可视窗。

采用上述方案,可视窗起防尘作用,能够有效避免灰尘等杂物通过指示灯孔进入到插座的前壳内。

作为优选,所述可视窗的盖合面的边缘沿垂直于可视窗的板面方向延伸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端部固定有扣接于指示灯孔边沿的第二卡钩。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卡钩能够牢牢扣接在指示灯孔的边缘位置,以使可视窗无法脱离前壳,第二弹性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不受外力的状态下,其能驱动第二卡钩扣接在指示灯孔的边缘,且第二弹性件还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使第二卡钩能够克服第二弹性件的弹力离开指示灯孔的边缘,从而使可视窗能够进行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前壳的外侧于靠近指示灯孔的位置向外延伸有凸柱,所述可视窗上开设有供所述凸柱插接的定位孔,所述凸柱的端面盖合有限位件,所述凸柱的端面还开设有穿孔,所述限位件的盖合面上固定有穿设于穿孔的插杆。

采用上述方案,凸柱与定位孔的插接配合使得可视窗在进行安装时方便定位,从而提高可视窗的安装效率,限位件能够进一步限定可视窗的轴向位置,从而使安装在前壳上的可视窗更加牢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安装于前壳上的安装板能够进行单独拆卸与更换,从而能够直接改变安装板上不同标准的电器插孔,而无需更换整个前壳,从而提高了前壳的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前壳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前壳与安装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前壳;2、后壳;3、安装槽;4、安装板;5、插孔;6、限位板;7、第一卡钩;8、第一弹性件;9、引导斜面;10、凸块;11、定位板;12、指示灯孔;13、可视窗;14、第二弹性件;15、第二卡钩;16、凸柱;17、定位孔;18、限位件;19、穿孔;20、插杆;21、定位槽;22、引导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插座,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拼接以形成密闭壳体的前壳1与后壳2,前壳1的端面用于插接电器插头,并用于盖合后壳2,以保护后壳2内的电子元件不受外界的干扰与破坏,优选通过螺钉将前壳1与后壳2进行固定。

如图2所示,还包括开设于前壳1的安装槽3和至少一个适应于安装槽3形状的安装板4,安装板4的形状优选为等腰三角形,且边角通过圆弧过渡,安装槽3的形状与安装板4相同,其大小正好与安装板4的外缘一致,使得安装板4能够正好镶嵌于安装槽3内,且与安装槽3之间不会产生间隙。

如图1所示,每块安装板4上开设有供电器插头插接的插孔5,且每块安装板4上的插孔5可以为不同国家标准的电器插孔5。至少一个安装板4中的任一个与安装槽3之间可拆卸连接,通过拆卸并安装带有不同插孔5的安装板4,能够直接更换前壳1的插孔5,而无需重新对整个前壳1进行更换或者重新开模,大大降低了更换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图2所示,安装板4的端面边缘向外延伸有抵接于前壳1内壁的限位板6,限位板6优选超出安装板4的边缘1mm,且与安装板4的板面方向一致,限位板6的贴合面低于安装板4的板面,以与安装板4之间形成阶梯状,使得安装板4由前壳1的内壁向外卡嵌至安装槽3时,其板面能够与前壳1的外端面平齐,而不会与安装槽3之间形成凹陷。前壳1的内壁上沿着安装槽3的边沿方向排列有若干用于扣接限位板6的卡扣组件,卡扣组件优选为五对,其中两对设置于呈等腰三角形的安装槽3的底边上,另外两对分别设置于安装槽3的两条腰上,而最后一对则设置于安装槽3的顶角上。

如图2所示,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钩7和第一弹性件8,第一弹性件8优选为塑料弹片,第一卡钩7用于扣接限位板6的板面,而第一弹性件8的一端固定于前壳1的内壁,另一端与第一卡钩7固定。第一弹性件8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其能驱动第一卡钩7始终与限位板6保持在扣接状态。第一卡钩7的端部朝着靠近安装槽3的中心并向着靠近第一弹性件8的方向开设有引导斜面9。限位板6对应于第一卡钩7的位置均固定有凸块10,当第一卡钩7扣接于限位板6上时,凸块10能够抵接于第一卡钩7的抵接面。

如图2所示,限位板6的外缘并于第一弹性件8的两侧均延伸有定位板11,相邻定位板11之间形成了与第一弹性件8位置相对的定位槽21,当安装板4在进行安装时,能够通过定位槽21与第一弹性件8的卡嵌配合,使安装板4快速完成定位,从而让第一卡钩7能够精准地抵接在对应凸块10的端面,提高了安装效率。

安装板4的具体拆装过程如下:

安装板4在进行安装时,先将前壳1翻至底面朝上的位置,然后将安装板4放入前壳1的容腔内,且安装板4上用来插接电器插头的端面朝向前壳1的内壁,接着分别将安装板4上的各个定位槽21对准安装槽3底边上的各个卡扣组件,使得每个卡扣组件上的第一卡钩7能够正好位于各定位槽21的下方,最后依次将定位槽21卡嵌至对应的第一卡钩7上,并向下压,使定位槽21的底边(即限位板6的边沿)能够挤压引导斜面9,以使第一卡钩7能够在安装板4的挤压下克服第一弹性件8的弹力向外移动,同时第一弹性件8发生相应的弹性形变,从而让安装板4能够顺利卡嵌至安装槽3内。当安装板4完全卡嵌至安装槽3内时,凸块10的端面正好与第一卡钩7的贴合面相平齐,这时第一卡钩7在第一弹性件8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以扣接至凸块10的端面。当所有的第一卡钩7都扣接至对应的凸块10上时,安装板4即完成了固定。

当需要拆卸安装板4时,只需将扣接于凸块10上的第一卡钩7在克服第一弹性件8的弹力作用下依次脱离凸块10和定位槽21,当所有第一卡钩7全都脱离对应的凸块10后,便能使安装板4解除锁定,使安装板4能够从前壳1上拆卸下来。

如图1所示,前壳1上还开设有指示灯孔12,指示灯孔12的数量优选为两个,分别间隔排列于前盖的端面上。指示灯孔12内卡嵌有适应于指示灯孔12的可视窗13,两个可视窗13呈一体设置,以使其能够同时盖住两个指示灯孔12。

如图1所示,可视窗13的盖合面的边缘沿垂直于可视窗13的板面方向延伸有第二弹性件14,第二弹性件14也优选为塑料弹片,第二弹性件14的端部固定有扣接于指示灯孔12边沿的第二卡钩15,第二卡钩15朝着指示灯孔12的边沿向外延伸。每个可视窗13上的第二弹性件14与第二卡钩15优选为两对,分别位于可视窗13的两侧,使可视窗13安装于指示灯孔12时受力能够更加平衡。第二卡钩15的端部开设有倾斜的引导面22。

如图1所示,前壳1的外侧于靠近指示灯孔12的位置向外延伸有凸柱16,凸柱16优选设置于两个指示灯孔12的中间位置,可视窗13上开设有供凸柱16插接的定位孔17,定位孔17优选设置于两个可视窗13的中间位置,凸柱16与定位孔17的配合使得可视窗13在安装时更加容易定位,提高了安装效率。其中凸柱16的截面形状优选为三角形,而定位孔17的形状也优选为与凸柱16的截面形状相匹配的三角形,使得凸柱16穿设于定位孔17上时,可视窗13无法在凸柱16上进行周向转动,进一步提升了可视窗13安装定位时的精度。

如图1所示,凸柱16的端面盖合有限位件18,凸柱16的端面还开设有穿孔19,限位件18的盖合面上固定有穿设于穿孔19的插杆20,插杆20与穿孔19过盈配合,使其能够更加牢固地插接于凸柱16上。限位件18呈板状,其板面大于凸柱16的截面。

可视窗13的具体安装过程如下:

在安装可视窗13时,先对准可视窗13与指示灯孔12之间以及定位孔17与凸柱16之间的位置,同时将凸柱16插接于定位孔17内,使可视窗13完成横向定位;然后驱动可视窗13沿着凸柱16的长度方向并朝着靠近前壳1的方向进行移动,直至第二卡钩15的引导面22抵接于指示灯孔12的边沿;接着将可视窗13继续向下压,使得第二卡钩15能够在指示灯孔12的挤压下并克服第二弹性件14的弹力向外张开,以使可视窗13能够继续移动,同时第二弹性件14能够发生相应的弹性形变,直至可视窗13安装到位,第二卡钩15的扣接面与前壳1的边缘内壁相平齐;这时,第二卡钩15在第二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以扣接到可视窗13的边沿上;当所有的第二卡钩15都扣接到可视窗13的边沿时,可视窗13便完成了固定;最后将限位件18的插杆20插入至凸柱16的穿孔19内,便能将限位件18固定到凸柱16上。

上述结构还可应用于WiFi智能插座当中,WiFi智能利用了现有家庭中的WiFi网络,让用户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在联网条件下,能通过App操作打开或者关闭指定的电器。而且由于智能插座能够做到让电器完全断电,对于电视机、电热水器等待机功率较大的电器,用智能插座控制后就能做到随用随开,每个月也能省下可观的电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