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旋转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469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电旋转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实现电子装置全方位、无死角、360度空间范围内自由转动的电旋转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与工业中,旋转镜头、监控电子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如公共交通、机场、银行、商场、小区等,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防御安全,创建平安,还原某些事情真相,已在人们生产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

现行旋转镜头实现自行转动时,其旋转镜头与电子装置之间直接通过传输线连接实现旋转镜头360度空间范围旋转,而传输线也随着旋转镜头一起同步转动,多次来回转动后传输线撮合一起,出现旋转镜头卡死现象,无法连续实现电子装置全方位、无死角、360度空间转动,而导致有时关键镜头不能摄记下来,为将来举证带来不便。

基于由上所述,针对上述缺陷,有必要提出一种技术方案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全方位、无死角、360度空间范围自由转动的电旋转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电旋转连接器,其包括有一腔体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旋转部以及卡接在旋转部上的端子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由至少四个相同模块叠加组合而成的模组,其在模组的底端轴向设有轴心,而在模组的顶端多根线缆穿透伸出壳体外,所述端子组包括卡接在所述旋转部上的至少四个导电端子,所述旋转部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设置有圆环,该旋转部带着多根线缆在圆环作用下于壳体的腔体内自由转动,可令线缆无法卡死。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模块包括有圆环状的金属底盖、铆接在金属底盖上的线缆及与金属底盖配合的相同形状塑胶本体,所述金属底盖具有开口的环体,于环体上且正位于开口顶端具有铆接线缆的通孔,与金属底盖搭配的塑胶本体在通孔对应位置上设有线缆的让位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底盖的开口两侧边缘分别向前突设有固定塑胶本体的固持部,所述两固持部交错设置;所述塑胶本体具有与金属底盖对应的开口主体,听述固持部对应在塑胶本体表面位上设有固持部固定的深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塑胶本体的开口两侧边缘交错向固持部方向延伸但并不与固持部相干涉的扣持部,所述扣持部深埋在所述的轴心内。

进一步而言,所述模组的底端设有贯穿顶端收容轴心的收容空间,所述轴心包括有第一柱体、沿第一柱体延突伸出的第二柱体以及沿第二柱体突伸的第三柱体,所述第一柱体密封在模组的底端,所述第二柱体收纳在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三柱体穿过收容空间突伸出模组顶端并包裹多根线缆。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柱体上紧设有用于锁扣多根线缆的线缆锁环。

进一步而言,每一导电端子具有一缺口的圆环主体,所述圆环主体两侧正中分别向外折弯有用于焊接线缆的焊接部,位于焊接部正上方和正下方分别设有一对抵接在旋转部的金属底盖上的上压接弹片和下压接弹片,所述上下压接弹片向圆环主体轴线方向折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为二半式圆柱体结构,其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具有上腔体的上半柱体,所述下壳体具有下腔体的下半柱体,所述的上下腔体内设有端子组卡置的端子槽。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腔体二端形成有前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前侧壁上凹设有供旋转部转动的上半圆槽,于前侧壁二侧延伸突设有与下壳体扣合的卡扣部,所述的后侧壁向下壳体延伸设有封闭下壳体的挡壁,所述挡壁顺延设有扣合部;所述下腔体具有与上腔体前侧壁配合的前侧壁,所述下腔体的前侧壁凹设有供旋转部转动的下半圆槽,该下腔体的前侧壁两侧端部设有卡扣部扣合的凹槽,其下腔体另一端为开方式,所述挡壁密封在下壳体开放式一端,并于开放式一端设有扣合部相卡合的扣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壳体外围套设有用于防水的软塑胶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中的电旋转连接器通过旋转部一起带动线缆转动,其可实现电子装置全方位、无死角、无数次、360度空间范围内自由转动,可防止线缆在转动过程中不出现卡死现象,可提高电子装置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电旋转连接器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电旋转连接器中的模块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电旋转连接器模块组合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电旋转连接器多个模块组装时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电旋转连接器中的旋转部透视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电旋转连接器的旋转部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电旋转连接器中的单一圆环端子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电旋转连接器中导电端子焊接线缆后卡接在旋转部上的立体图;

图9是图8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电旋转连接器中上壳体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11是将图9中组装在下壳体内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电旋转连接器与软塑胶套组装时立体图;及

图1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电旋转连接器套上软塑胶套后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旋转连接器 1旋转部 11模块

12金属底盖 121环体 122开口

123通孔 124、125固持部 126连接部

13塑胶本体 131主体 132开口

133让位孔 134、135深槽 136、137左、右扣持部

14模组 15收容空间 16轴心

161第一柱体 162第二柱体 163第三柱体

17线缆锁环 2端子模组 21导电端子

22圆环主体 221缺口 223、224焊接部

225上压接弹片 226下压接弹片 3圆环

4上壳体 41上半柱体 42上腔体

421上端子槽 43前侧壁 431上半圆槽

44后侧壁 45挡壁 451扣合部

5下壳体 51下半柱体 52下腔体

521下端子槽 53前侧壁 531下半圆槽

532凹槽 7、8线缆 9软塑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图1所示,这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电旋转连接器100,其包括有一旋转部1、卡接在旋转部1上的端子组2、设于旋转部1两端的圆环3以及用于收容旋转部1的外壳体组成。

请一并结合图2-图5所示,旋转部1由至少四个模块11在同轴线上堆叠组合而成的模组14以及收容在模组14底端的轴心16构成,每一模块11包括有金属底盖12、与金属底盖12配合的塑胶本体13及一线缆7构成。所述每一金属底盖12呈圆环形状,其具有开口122的环体121,于环体121上正位于开口122顶端设置有铆接线缆7的通孔123,在开口122左、右两侧边缘向前突设有固定塑胶本体13的固持部124、125,所述两固持部124和125之间存有一定高度,以本实施例而言,其左边固持部124紧接近开口122底边边缘,右边固持部125紧接近于开口122上边边缘,左、右两边固持部设置可以互换,这样交错设置在于塑胶本体13组装时防止装反,另外,于环体121边缘向外突设有组装塑胶本体13的连接部126;所述塑胶本体13具有与金属底盖12相同的形状,该塑胶本体13具有开口132的主体131,其在主体131顶缘处开设有与通孔123相配合并提供线缆7的让位孔133,于主体131表面上设有与前述固持部124、125固定的深槽134、135,在开口132两侧边缘分别向金属底盖12的开口122延伸突设有左、右扣持部136、137,所述左、右扣持部136、137向开口122方向延伸时不能干涉固持部124、125,即所述塑胶本体13与所述金属底盖12搭配时,其两扣持部穿过金属底盖12的开口122时,其塑胶本体13所设的扣持部不能干涉到开口122两侧的固持部,否则无法实现模块11组装;另外,左、右扣持部136、137扣持部交错形成以便于一体成型于模组14内的轴心16具有更好的抓向力。

如图5、6所示,由多个模块11堆叠加组合构成模组1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由四个模块11堆叠加组构成模组14,所述模组14具有一顶端与一底端,组装时多根线缆7由开口122、132通过模组14的顶端,于所述模组14底端形成有贯通顶端用来收容轴心16的收容空间15,所述收容空间15包含由若干个开口122、132形成;所述轴心16以一体成型在收容空间15内,该轴心16为圆柱体状,包括有第一柱体161、沿第一柱体161突伸延出的第二柱体162以及沿第二柱体162突伸出的第三柱体163,所述的第一柱体161密封在模组14的底端,所述第二柱体162收容在收容空间15内,多个扣持部136、137埋在第二柱体162内以增强强第二柱体162在收容空间15的抓向力,以防于轴心16在收容空间15内松动,所述第三柱体163穿过收容空间15突伸出模组14顶端并包裹多根线缆7,以将多根线缆7汇集一束。

如图1、图7所示,所述端子组2包括有由多个导电端子21及多根线缆8,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端子组2包括有至少四个导电端子21及对应线缆8组成,每一导电端子21为圆环端子,具有一缺口221的圆环主体22,所述缺口221使导电端子21具有收缩性以方便卡接在旋转部1的金属底盖12上,于圆环主体22两侧正中分别向外折弯有用于焊接线缆8的焊接部223、224,所述圆环主体22上且位于焊接部正上方和正下方分别设有一对上压接弹片225和下压接弹片226,所述上下压接弹片225、226向圆环主体22轴线方向折弯形成,该上、下压接弹片225、226分别抵接在旋转部1的金属底盖12上以形成导通连接。

所述电旋连接器100包括有收容旋转部1的壳体,所述壳体可为整体式的圆柱结构,也可分二半式组装式圆柱结构。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图10所示,所述壳体由二半式组装结构,包括有上壳体4和下壳体5,所述上壳体4具有上腔体42的上半柱体41,所述上腔体42内对应设有多个导电端子21卡置的上端子槽421,于上腔体42二端形成有前侧壁43和后侧壁44,所述前侧壁43上凹设有供旋转部1转动的上半圆槽431,于前侧壁43两侧延伸突设有与下壳体5扣合的卡扣部432;所述后侧壁44向下壳体5延伸突设有封闭下壳体5的挡壁45,所述挡壁45顺延伸设有扣合部451。所述下壳体5具有下腔体52的下半柱体51,于所述下腔体52内对应设有多个导电端子21卡置的下端子槽521,所述下壳体5具有与上壳体4前侧壁43相配合的前侧壁53,所述前侧壁53上凹设有供旋转部1转动的下半圆槽531,另外,所述前侧壁53两侧端部设有卡扣部432扣合的凹槽532,所述下壳体5另一端为开放式,所述挡壁45密封在下壳体5开放式一端,并于开放式一端设有上壳体4扣合部451相卡合的扣孔54,所述上壳体4与下壳体5相组合时,其通过上下壳体两端所设置的卡扣结构达到固定组合。

所述上壳体4与下壳体5组合时,其上腔体42与下腔体52共同构成收纳旋转部1,卡接在旋转部1上的端子组2固定在上下端子槽421、521内,所述多根线缆7与多根线缆8分别伸出壳体外且方向相反,该多根线缆7与旋转镜头或是监控装置连接,其多根线缆8与外围电子元件连接以带动旋转部1在腔体内转动,因多根线缆8固定在端子组2上,且端子组2固定在上下腔体内的上下端子槽421、521内,端子组2不会随旋转部1一起转动,此时,旋转部1带动多根线缆7一起转动,以带动所连接的旋转镜头或是监控装置实现全方位、无死角、360度空间范围自由旋转,可防止旋转过程中线缆卡死现象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电旋转连接器100组装先后顺序如下:

如图2、图3所示,第一步,组装单一模块11,将线缆7一端铆接在金属底盖12的通孔123上,其线缆7另一端通过开口122并穿过塑胶本体13的开口132,将塑胶本体13与金属底盖12组装,所述金属底盖12的固持部124、125插入塑胶本体13的深槽134、135中以达到固定,以形成模块11结构,这样的模块11结构至少要组装四对;第二步,将至少四对模块11以堆叠方式加以扣合在一起以形成模组14,如图4所示;第三步,将模组14置放模具中一体成型轴心16构成旋转部1,在旋转部1具有线缆一端加一线缆锁环17锁紧线缆,再在旋转部1的两端组装上圆环3,如图6所示;第四步,将线缆8焊接在导电端子21两侧的焊接部223、224上固定,至少需要形成四对,再分别将焊有线缆8的导电端子21卡接在旋转部1的金属底盖12上,如图8、图9所示,导电端子上下压接弹片225、226抵接在金属底盖12上形成导通,同时,旋转部1沿着上下压接弹片转动;第五步,将第四步组装成的半成品置放在下壳体5中,再将上壳体4组装在下壳体5上,通过上、下壳体4、5两端所设的卡扣机构扣合达到固定,整个电旋转连接器100组装完成,如图11、图12所示;第6步,为了达到防水效果,使用时,其可在上下壳体接合处涂上防水胶密封,防止水在上下壳体接合处涉漏进去,为了达到更好防水效果,还可在电旋转连接器100外围套入软塑胶套9提高防水效果层级,如图13所示。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