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开关的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9951发布日期:2018-10-09 22:00阅读:8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地开关的器具,尤其涉及一种接地开关的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接地开关,如中压接地开关的合分操作主流的原理是:以弹簧装配的弹簧过死点方式实现,即对中压接地开关主轴进行储能,当弹簧位于死点状态时,再继续旋转微小角度,储能弹簧就会释能,带动中压接地开关的动触头装配快速转动,实现中压接地开关的合闸或分闸。具体结构中:中压接地开关操作机构,包括安装座、动触头装配和弹簧装配,该安装座上设有能转动的主轴,该弹簧装配包括弹簧,该动触头装配包括动触头。该主轴处安装有一个带有让位槽的拨动块,该拨动块与主轴固定连接;该动触头与主轴旋转连接;该弹簧一端通过销与动触头旋转连接,另一端通过销与安装座旋转连接。当主轴旋转时,带动拨动块一起旋转,并通过弹簧与动触头的连接销对弹簧储能;当弹簧达到死点位置时,主轴再旋转微小角度,弹簧就会释放能量,带动触头快速转动,实现中压接地开关的合闸或分闸。弹簧快速转动时,因弹簧与动触头的连接销会在拨动块内的让位槽运动,并不会带动拨动块运动,因此主轴也不会跟着运动,从而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具体结构的中压接地开关操作机构因设有带有让位槽的拨动块,因此存在有如下不足:增加零部件,提高成本,结构复杂,装配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接地开关的操作机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接地开关的操作机构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接地开关的操作机构,包括安装座(1)、动触头装配(2)、弹簧装配(3)、能转动连接在安装座(1)的主轴(4)和能相对安装座(1)转动的操作轴(5);还包括驱动轮(6),该动触头装配(2)固设在主轴(4)上;该驱动轮(6)内孔壁设有若干凸台(62)及介于每相邻两凸台(62)间的配合槽(61),该主轴(4)上凸设有若干凸键(41),该驱动轮(6)内孔套接在主轴(4)外,该若干凸键(41)分别位于若干配合槽(61)内且凸键(41)圆心角小于配合槽(61)圆心角;该操作轴(5)传动连接驱动轮(6)以带动驱动轮(6)转动,该驱动轮(6)通过凸台(62)顶抵凸键(41)带动主轴(4)转动,该主轴(4)转动带动弹簧装配(3)蓄能,该弹簧装配(3)释能带动主轴(4)转动以驱动动触头装配(2)实现合闸或分闸。

该弹簧装配(3)包括储能拐臂(31)和弹簧部分(32),该储能拐臂(31)固接在主轴(4)上,该弹簧部分(32)一端转动连接安装座(1),另一端转动连接储能拐臂(31)。

该弹簧部分(32)包括两连接头(321)及连接在两连接头(321)之间的弹簧(322),该两连接头(321)分别转动连接安装座(1)和储能拐臂(31)上。

该操作机构还包括有固接在安装座(1)上的储能拐臂限位销(311),该储能拐臂(31)凸设有两间隔布置的限位部(312),该储能拐臂限位销(311)位于两限位部(312)之间,通过储能拐臂限位销(311)和限位部(312)接触顶抵实现储能拐臂(31)转动限位。

该操作轴(5)上设有主动轮(51),该主动轮(51)和驱动轮(6)配合成涡轮蜗杆机构或锥齿轮机构。

该主轴(4)为花键轴,该花键轴包括一圆柱部分(42)和若干环形阵列凸设在圆柱部分(42)之上且沿平行圆柱部分(42)轴线布置的齐端凸条(43),该圆柱部分(42)上的每相邻两齐端凸条(43)之间还凸设有沿平行圆柱部分(42)轴线布置的内缩凸条(44);该齐端凸条(43)第一端延至圆柱部分(42)第一端面,该内缩凸条(44)第一端和圆柱部分(42)第一端面间隔,该齐端凸条(43)之对应内缩凸条(44)第一端和圆柱部分(42)第一端面间距的部分构成上述的凸键(41)。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手动操作接地开关时,操作轴带动驱动轮旋转,驱动轮旋转某个角度后,凸台与主轴的凸键接触顶抵,并带动主轴旋转,主轴旋转同时对弹簧装配储能;当弹簧装配运动到弹簧死点位置时,再过微小角度后,弹簧装配释放能量并带动主轴旋转,带动动触头装配一起旋转达到合闸或分闸位置,释能带动主轴转动过程中,因凸键圆心角小于配合槽圆心角,故凸键与凸台分离后会在配合槽内空转(空转角度为两圆心角差),不会带动驱动轮转动,不会带动操作轴转动,起到保护操作人员的作用,而且也节省了背景技术中的拨动块,零部件数量减少、装配效率提高、材料成本降低,降低了接地开关生产成本。

动触头装配与接地开关主轴固定连接,主轴转动和动触头装配转动实现同步,结构简单、紧凑,合闸和分闸准确性高。

弹簧装配包括储能拐臂和弹簧部分,储能拐臂固接在主轴上,弹簧部分一端转动连接安装座,另一端转动连接储能拐臂,储能拐臂和主轴同步转动,结构简单、紧凑。

操作轴上设有主动轮,主动轮和驱动轮配合成涡轮蜗杆机构或锥齿轮机构,布局合理,结构紧凑。

齐端凸条第一端延至圆柱部分第一端面,内缩凸条第一端和圆柱部分第一端面间隔,齐端凸条之对应内缩凸条第一端和圆柱部分第一端面间距的部分构成上述的凸键,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接地开关的操作机构处于合闸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接地开关的操作机构处于合闸状态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接地开关的操作机构处于合闸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接地开关的操作机构的花键轴和驱动轮相配合局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驱动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花键轴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接地开关的操作机构处于分闸过程的死点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接地开关的操作机构处于合闸过程的死点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至图8,中压接地开关的操作机构,包括安装座1、动触头装配2、弹簧装配3、驱动轮6。该安装板1固定安装在开关柜上,该安装座1如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安装板。该安装座1上设有能转动穿过该些安装板的主轴4和能相对安装座1转动的操作轴5,图中该主轴4和操作轴5相交,该相交如垂直相交布置。

该动触头装配2包括动触头,该动触头固设在主轴4上。该弹簧装配3包括储能拐臂31和弹簧部分32,该储能拐臂31固接在主轴4上,该弹簧部分32一端转动连接安装座1的安装板,另一端转动连接储能拐臂31。该弹簧部分32包括两连接头321及连接在两连接头321之间的弹簧322,该两连接头321通过转动销333、334分别转动连接安装座1的安装板和储能拐臂31上。

该操作轴5上设有主动轮51,该驱动轮6连接在主轴4,该主动轮51和驱动轮6配合成涡轮蜗杆机构。具体结构中:该主动轮51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板52上,该第一安装板52能相对安装座1固定,该操作轴5和主动轮51同轴布置;该驱动轮6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板63上,该第二安装板63能相对安装座1固定。该驱动轮6内孔壁设有若干凸台62及介于每相邻两凸台62间的配合槽61,该主轴4上凸设有若干凸键41,该每相邻两凸键41之间形成让位槽45,该驱动轮6内孔套接在主轴4外,驱动轮6和主轴4同轴布置;该若干凸键41分别位于若干配合槽61内且凸键41圆心角小于配合槽61圆心角,该凸台62插入让位槽45内,该凸台62圆心角小于让位槽45圆心角。该操作轴5通过主动轮51传动连接驱动轮6以带动驱动轮6转动,该驱动轮6通过凸台62顶抵凸键41带动主轴4转动,该主轴4转动带动弹簧装配3的弹簧322蓄能,该弹簧装配3的弹簧322释能带动主轴4转动以驱动动触头装配2实现合闸或分闸。

该主轴4为花键轴,该花键轴包括一圆柱部分42和若干环形阵列凸设在圆柱部分42之上且沿平行圆柱部分42轴线布置的齐端凸条43,该圆柱部分42上的每相邻两齐端凸条43之间还凸设有沿平行圆柱部分42轴线布置的内缩凸条44;该齐端凸条43第一端延至圆柱部分42第一端面,该内缩凸条44第一端和圆柱部分42第一端面间隔,该齐端凸条43之对应内缩凸条44第一端和圆柱部分42第一端面间距的部分构成上述的凸键41。图中,花键轴4为六角花键轴,所述让位槽44为花键轴削去三条相隔120°的凸条部分(对应内缩凸条44第一端和圆柱部分42第一端面的间隔)。采用花键轴不仅便于加工出凸键和让位槽,而且还便于装配动触头装配、储能拐臂等。

该操作机构还包括有固接在安装座1的安装板上的储能拐臂限位销311,该储能拐臂31凸设有两间隔布置的限位部312,该储能拐臂限位销311位于两限位部312之间,通过储能拐臂限位销311和限位部312接触顶抵实现储能拐臂31转动限位。

分闸操作:接地开关位于图2所示的合闸状态时,操作轴5通过主动轮51带动驱动轮6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驱动轮6的凸台62与主轴4的凸键41接触,并带动主轴4旋转,主轴4带动动触头装配2逆时针方向运动。当动触头装配2运动到图7所示的死点位置时,驱动轮6再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微小角度,使弹簧322过死点后释放能量,快速带动动触头装配2沿逆时针方向运动,主轴4的凸键41与驱动轮6的凸台62分离,并在配合槽61处空转,当储能拐臂31的限位部312与储能拐臂限位销311接触时,完成分闸操作并保持分闸位置。

合闸操作:接地开关位于图3所示的分闸状态时,操作轴5通过主动轮51带动驱动轮6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驱动轮6的凸台62与主轴4的凸键41接触,并带动主轴4旋转,主轴4带动动触头装配2顺时针方向运动。当动触头装配2运动到图8所示的死点位置时,驱动轮6再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微小角度,使弹簧过死点后释放能量,快速带动动触头装配2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主轴4的凸键41与驱动轮6的凸台62分离,并在配合槽61处空转,当储能拐臂31的限位部312与储能拐臂限位销311接触时,完成合闸操作并保持合闸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