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件及电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8796发布日期:2018-10-16 20:2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可用于电连接电池芯的电连接件及电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电连接件,能够实现不同电子部件之间的电连接。电连接部件与其他部件的配合组装关系直接影响到整个电连接组件的组装效率及连接稳定性。特别是在需要大量采用电连接件实现电连接的电连接组件中,如何实现电连接件的便利组装、连接稳定是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譬如,诸如应用在电动汽车的电池芯上的电连接组件,如何降低电连接组件的生产成本、增强稳固电连接性能对于电动汽车的长期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通用灵活性强、连接稳定且使用寿命长的电连接件及电连接组件。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及保持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彼此连接一体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突出端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彼此连接一体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突出端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为独立成型件。所述保持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连接成一体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第一突出端部突出于所述保持件设置,以用于与第一对配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第二突出端部突出于所述保持件设置,以用于与第二对配连接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不同的金属材质构造。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铝材一体件,以用于与铝材构造的第一对配连接件电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铜材一体件,以用于与铜材构造的第二对配连接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连接本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突出端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的两端。

优选地,至少部分所述连接本体的一端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径向突出于所述第一突出端部设置。所述第一突出端部与所述连接本体之间设置一支撑台阶。所述支撑台阶可用于支撑第一对配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由孔壁围成。所述第一连接部插设至所述连接孔内,并与所述孔壁、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接触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自由端设置有阻挡壁。所述阻挡壁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径向突出延伸,并可与第二连接部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向阻挡配合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阻挡壁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焊接一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壁沿所述连接孔的径向突出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所述连接孔的周向延伸设置,并突出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壁。

优选地,所述第二突出端部为压配端,以可与第二对配连接件压配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接触设置,并形成接合边。所述保持件包裹所述接合边设置。

优选地,所述保持件包裹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保持件为防水密封结构。

优选地,所述保持件为注塑件、硅胶固化一体件或橡胶一体件。

优选地,所述保持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构造为嵌入式注塑一体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嵌件。

优选地,所述的电连接件用于电池包中,以可电连接汇流排和电路板。所述第一突出端部可与汇流排电连接。所述第二突出端部可与电路板电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连接组件。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对配连接件、第二对配连接件及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件。所述第一对配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第一突出端部电连接。所述第二对配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第二突出端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对配连接件为汇流排。所述汇流排与所述第一突出端部为相同的金属材质,并与该第一突出端部焊接一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突出端与所述第二对配连接件具有相同的金属材质,并与该第二对配连接件压配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对配连接件设置有安装孔。所述保持件上突出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与所述第二突出端部同向延伸,且间隔设置。至少部分所述安装柱容置在所述安装孔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对配连接件为电路板。

优选地,所述的电连接组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电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槽前端壁、槽侧壁、槽后端壁及槽底壁。所述槽前端壁、所述槽侧壁与所述槽后端壁围成一安装凹槽。所述保持件容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槽侧壁上设置有止挡臂。所述止挡臂突出延伸至所述安装凹槽内,且可与所述保持件阻挡配合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保持件的一侧壁或两侧壁设置有阻挡台阶。所述阻挡台阶可与所述止挡臂阻挡配合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槽前端壁与所述槽后端壁沿所述保持件的纵向间隔设置。所述槽后端壁与所述止挡臂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保持件的纵向长度。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支撑悬臂,所述支撑悬臂的自由端设置有止退部。所述止退部与所述槽前端壁间隔设置,并可分别与所述保持件阻挡配合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悬臂自所述槽后端壁连续延伸,并与所述槽底壁间隔设置。所述止退部突出设置在所述支撑悬臂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对配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对配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第一突出端部电连接,并可用于与电池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对配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二对配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第二突出端部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连接件作为一个模块化的组件能够应用于多种场合,根据需要的数量及配对的位置而选择,具有极高的通用灵活性。而且,所述电连接件不需要预先与其他对配的结构预先进行配合的设计,降低了制造及设计难度,从而节省了制造成本。特别地,在需要同时将多个所述电连接件与对配结构组装一体时,采用单个模块化的所述电连接件能够避免装配公差的累积极大增大组装难度,避免多个所述电连接件之间因装配产生的应力对整体结构及电连接稳定性造成的损害。所述保持件不仅增强了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安全、稳固电连接性能,还使得所述电连接件稳固的保持一体。特别地,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为不同金属之间的连接时,所述保持件能够避免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部分的电化学腐蚀,极大延伸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连接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电连接件的投影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电连接件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2的电连接件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电连接件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包括有图8中示出的电连接件的电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图9中示出的第一对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示出的第二对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包括有图1示出的电连接件的电连接组件的立体局部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示出的支撑架的立体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连接件101。所述电连接件101可用于电池模组(图中未示出)内,并可分别与作为一种连接件实施方式的汇流排及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连接件101包括彼此接触电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30,及密封包裹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保持件50。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所述第一突出端部12突出于所述保持件50设置。所述第一突出端部12用于电连接下述第一对配连接件60。所述第一突出端部12的具体形状及结构只要能够满足相应的电连接需要即可。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一突出端部12具有小于所述连接本体15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突出端部12与所述连接本体15形成支撑台阶13。所述第一突出端部12可插设至第一第一对配连接件60的连接通孔68内,并与该第一对配连接件60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突出端部12可与第一对配连接件60焊接一体。所述支撑台阶13用于支撑第一对配连接件60。也即是,所述第一突出端部12插设至对应的连接通孔68内时,所述支撑台阶13突出连接通孔68的孔壁,从而可支撑第一对配连接件60。所述第一突出端部12的具体形状、尺寸规格只要能够实现连接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利插接,所述第一突出端部12为圆柱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本体15也为圆柱状。相应地,为了给第一对配连接件60提供稳固、均匀的支撑,所述支撑台阶13为圆环形台阶。也即是,所述支撑台阶13围绕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一端延伸呈一整圈。

所述第一连接部16与所述连接本体15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6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接触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6的具体形状及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电连接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稳固连接性能,所述第一连接部16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铆接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部16插设至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连接孔36内。所述第一连接部16的自由端突出设置有阻挡壁17。所述阻挡壁17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64阻挡配合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阻挡壁17为铆接结构。所述阻挡壁17沿所述连接孔36的径向延伸设置,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底面30a接触连接。为了增强均匀地稳固保持性能,所述阻挡壁17沿所述连接孔36的周向环绕一整圈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16可以设置为与所述连接孔36的孔壁接触。为了继续增强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稳固连接性能,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焊接连接。具体地,所述阻挡壁17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底面30a铆接之后,再激光焊接一体。

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具体材质及各部分组成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电连接即可。为了便利于实现与对应部件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0采用与第一对配连接件60相同的金属材质结构。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为铝材结构。为了便利于制造及提升稳固性能,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为一体件。所述第一连接件10整体轴向延伸呈柱状。

请一并参阅图7,所述第二连接件3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接触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0包括第二突出端部32。所述第二突出端部32突出于所述保持件50设置。所述第二突出端部32可用与下述第二对配连接件70电连接。所述第二突出端部32的具体形状及构造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电连接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第二连接件30与第二对配连接件70的组装效率及稳固电连接性能,所述第二突出端部32为压配端子。也即是,所述第二突出端部32与第二对配连接件70压配(英文名称为:pressfit)电连接。所述第二突出端部32的具体数量根据需要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所述第二突出端部32、32b分别与第二对配连接件70压配电连接,且彼此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连接件30还包括第二连接部34。所述第二连接部34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突出端部32。所述第二连接部34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电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部34设置有连接孔36。所述连接孔36可以为通孔或盲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36为圆形通孔。为了增加所述第二连接部34的机械强度,所述第二连接部34的两侧壁设置有延伸部38、38b。所述延伸部38、38b围绕所述连接孔36突出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34大致为l型板状。所述第二突出端部32与所述第一突出端部12同向突出延伸,且间隔设置。

所述连接孔36由孔壁围成。所述孔壁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30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6接触电连接。当然,为了增强电连接性能,所述第二连接部34的上和/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6接触电连接。为了便利于组装,所述孔壁上设置有缺口(图中未标号)。在本实施例中,一对缺口沿所述第二连接部34的长度方向正对设置。

为了便利于制造及提升机械强度,所述第二连接件30为一体件。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具体材质只要满足相应的电连接需要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与第二对配连接件70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0为第二金属材质结构。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接件30采用与第二对配连接件70的铜箔相同的金属铜材制造。

为了提升密封电连接性能,所述第一连接件10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6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所述第二连接部34接触设置,并形成接合边25、25b、25c。所述结合边25、25b、25c即两个接触的连接部开始分开处分界线。为了提升所述接合边25、25b、25c密封防水、防腐蚀的性能,所述保持件50包裹所述接合边25、25b、25c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三个所述接合边25、25b、25c围成槽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6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4在上下方向均接触设置,并形成位于上下方向的所述接合边25、25c。位于周侧的围成所述连接通孔34的孔壁与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16接触,形成所述接合边25b。

所述保持件50用于至少密封所述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30的连接部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持件50包裹所述第一突出端部1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连接通孔34。所述保持件50为防水密封结构,能够阻止水汽与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30的连接部分接触,从而能够避免产生电化学腐蚀。特别地,在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彼此采用不同金属材质制造时容易因不同金属之间的连接加剧电化学腐蚀的情况下,所述保持件50的防护性能尤佳。

所述保持件50的具体材质及构造只要能够符合相应的密封保持要求即可。为了便利于制造、容易获得预设的形状且获得较佳的密封防护性能,所述保持件50为注塑件。进一步地,所述保持件5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及第二连接件30为嵌入式注塑一体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连接部分为嵌件(即镶件)。也即是,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连接部分预先置于模具内,然后通过注塑形成密封包裹所述第一连接件1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连接部分所述保持件50。作为变形,所述保持件50还可以为硅胶固化结构。或者,所述保持件50还可以为橡胶固化结构等可以密封保持所述第一连接件1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连接部分的结构。所述保持件50的具体形状只要符合相应的应用要求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持件50大致为矩形块状。为了便利于稳固地安装至相应的安装结构(譬如下述的支撑架80)上,所述保持件50的两侧壁设置有限位部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52为台阶状。当然,根据应用的不同,所述限位部52也可以为卡扣等保持结构。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8,作为实施例一的变形,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电连接件101b。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电连接件101b包括与实施例一记载的所述保持件50不同的保持件50b。

所述保持件50b的具体形状根据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持本体50b大致为矩形块状。为了便利于将所述电连接件101b整体与下述第二对配连接件70连接,所述保持件50还包括安装柱58。所述安装柱58突出设置在所述保持本体54上。所述安装柱58可插设在第二对配连接件70的安装孔74内,从而提供将所述电连接件101b与第二对配连接件70稳固机械连接一体的支撑。为了便利于组装,所述安装柱58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第一突出端部32、32b的突出方向相同。为了进一步便利于组装,所述安装柱58相较于所述第一突出端部32、32b突出设置,从而可以将所述电连接件101b预组装在第二对配连接件70上。然后,根据需要再将使得所述第一突出端部32、32b压配进入所述第二对配连接件70上的对配孔7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柱58为所述保持本体54为注塑一体件。所述安装柱58的具体形状及构造只要能够满足的连接支撑即可。为了便利于插接,所述安装柱58为圆柱状。为了提供相应的导向使得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第一突出端部32、32b准确压配至第二对配连接件70的对应对配孔72内,一对所述安装柱58、58b间隔设置,从而避免所述电连接件101b发生偏转。所述安装柱58的设置,能够省略其他支撑结构,譬如下述支撑件80。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组件103b。所述电连接组件103b包括第一对配连接件60、第二对配连接件70及如实施例一记载的所述电连接件101或实施例二记载的所述电连接件101b。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组件103b包括实施例二记载的所述电连接件101b。相应地,所述第一连接件10与所述第一对配连接件60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0与所述第二对配连接件70电连接。组装时,为了提升稳固保持一体的性能,所述安装柱58插设在下述第二对配连接件70的安装孔74内。

请一并参阅图10,所述第一对配连接件60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0及电池芯(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对配连接件60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电连接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大电流传输性能,所述第一对配连接件60为汇流排(英文名称为:bus-bar)所述第一对配连接件60的具体形状及规格根据应用需要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配连接件60包括对配本体62及连接臂64。所述对配本体62大致为矩形板状。所述对配本体62用于与电池芯电连接。为了充分利用空间且便利于电连接,所述连接臂64突出所述对配本体62设置。为了增强所述连接臂64抗振动的性能,所述连接臂64为弹性形变结构。具体地,所述连接臂64呈“s”状延伸。也即是,所述连接臂6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接臂64与所述对配本体62基本同平面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对配连接件60的材质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电连接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配连接件60为铝材结构。具体地,所述第一对配连接件60采用铝板制成一体件。所述连接臂64上设置有连接通孔68。所述连接通孔68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突出端部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通孔68为焊接通孔。也即是,在所述第一突出端部12插设至所述连接通孔68内时,所述第一对配连接件60与所述第一突出端部12焊接连接一体。

请一并参阅图11,所述第二对配连接件70与所述第二突出端部3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利于电信号的传输,所述第二对配连接件70为电路板(英文全称为printedcircuitboard,简称pcb)。所述第二对配连接件70可用于承载相应的电子部件(图中未示出),也可以传输相应的电信号、电流等。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可以通过在所述第二对配连接件70设置温度传感器、电流检测部件、电压检测部件,从而获得电池芯的相应温度、电流、电压参数。为了实现相应的对配连接,所述第二对配连接件70上设置有对配孔72。所述对配孔72用于与所述第二突出端部32连接。所述第二对配连接件70上设置有安装孔74。所述安装孔74用于容置所述安装柱58。所述安装孔74可以为盲孔或通孔,只要其深度及孔径满足与所述安装柱58的连接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所述安装孔74为通孔。所述第二对配连接件70包括背对设置的元件面70a及焊接面70b。所述第二对配连接件70在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0连接时,所述元件面70a正对所述保持本体10设置。所述第二突出端部32自元件面70a一侧延伸至所述焊接面70b的铜箔焊接电连接。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连接组件103。为了便利于设置其他对配部件以提升通用性能,所述电连接组件103还可以包括支撑架80。所述支撑架80可用于支撑所述电连接件101(或101b)。当然,根据需要,所述支撑架80还可以支撑所述第一对配连接件60和/或所述第二对配连接件70。所述支撑架80的具体形状及结构只要满足相应的支撑需要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80的引线框架(英文名称为:leadframe)。

请一并参阅图13,为了稳固支撑所述电连接件101(或101b),所述支撑架80具有安装槽84。具体地,所述安装槽84设置在所述支撑架80的上表面80a上。所述安装槽84只要能够容置所述保持件50即可。所述支撑架80包括槽前端壁84a、槽后端壁84d、一对槽侧壁84b、84c及槽底壁84e。所述槽前端壁84a、槽后端壁84d及一对槽侧壁84b、84c围成所述安装槽84。所述安装槽84的数量及具体分布根据应用需要而选择。

为了进一步使得所述电连接件101稳固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80上,所述一个或两个所述槽侧壁84b、84c上突出设置有止挡臂86。在本实施例中,一对所述止挡臂86、86b对向(即相面对)突出设置。所述止挡臂86可与所述保持件50沿所述安装槽84的深度方向阻挡配合。所述一对槽侧壁84b、84c和/或所述止挡臂86可以形变至使得所述保持件50能够容纳至所述安装槽84内。为了便利于所述保持件50的安装,所述安装槽84的长度大于所述保持本体50的长度。具体地,所述槽后端壁84b到所述止挡臂86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保持件50即可。具体地,所述止挡臂86与所述保持件50的限位部52阻挡配合地设置。

为了进一步稳固的保持所述电连接件101,所述支撑件80还包括止退部87。所述止退部87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84内,并沿所述第二突出端部32的突出方向突出设置。所述止退部87与所述槽前端壁84a间隔设置,以可分别阻挡保持所述保持件50。在所述保持件50插入所述安装槽84内,并与所述止挡臂86阻挡配合时,所述止退部87避免所述保持件50自插入方向反向退出或松动。为了便于所述保持件50的拆装,所述止退部87沿所述第二突出端部32的突出方向可往复移动地设置。所述止退部87可以为弹性形变结构,从而沿可往复移动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止退部87突出设置在下述支撑悬臂88上。

为了精简所述止退部87的构造且便利于实现往复移动地设置,所述支撑件80还包括支撑悬臂88。所述支撑悬臂88自所述槽后端壁84d连续延伸设置。所述支撑悬臂88与所述安装槽84之间间隔设置,从而具有往复移动空间。所述支撑悬臂88为弹性形变结构,从而实现可往复移动。

为了在不增加所述支撑架80的厚度的同时增大所述支撑悬臂88的往复移动空间,所述安装槽84的底部84e设置有让位孔89。所述让位孔89与所述支撑悬臂88正对设置,并可容置所述支撑悬臂88。为了尽快获得较大的空间,所述让位孔89为通孔。

为了便利于所述支撑件80的制造及获得稳固机械强度,所述支撑件80为一体件。具体地,所述支撑件80为注塑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80与所述电连接件101、101b分别独立成型,避免了将所述电连接件101、101b作为嵌件与所述支撑件80注塑成一体件,从而不仅提升了通用性能,且降低了制造难度,避免了所述支撑件80产生较大的应力,降低对模具、工艺的要求。

为了便利于理解各个部件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在本发明中采用了彼此为相对概念的“左右”、“前后”、“上下”等。其中,图2中的的两侧为左右,也即是横向。相应地,纵向为图2中的上下方向。所述第第二连接部34的上下表面即为图3及图4中的上下方向上的两个表面。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发明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