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170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蓄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蓄电装置,在容器的侧面上方部分形成凹部,将横跨部件(以下,记载为把手)的两端部在上下方向上可滑动地安装在该凹部的蓄电装置是公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其他蓄电装置,在形成于盖的上表面的凹部设置有能够以弯曲状态拉出的把持件(以下,记载为把手)的蓄电装置是公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5285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4089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蓄电装置中,把手不是安装在盖上,而是安装在容器侧。因此,在向内部插入蓄电元件之前不能预先装配把手,存在装配作业性差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蓄电装置中,把手从盖弯曲地拉出,在其与盖之间难以形成充足的空间。因此,存在难以顺利地抓住把手进行携带的问题。特别是由于把手的滑动方向和拿起方向正交,因此不适合重量平衡差的蓄电装置的携带。

于是,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装配作业性优异且携带时也容易握住的把手的蓄电装置。

作为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装体,其由主体和覆盖所述主体的开口的盖体构成;

蓄电元件,其被收容于所述外装体;

把手,其安装在所述盖体,

所述盖体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邻的第二面,

所述把手具有从一端侧延伸至另一端侧的把手主体和在所述把手主体的两端侧分别形成的滑动部,

在所述第一面配置有所述把手主体,

在所述第二面形成有可滑动地保持所述滑动部的滑动承受部。

根据该结构,只要握住把手主体拿起蓄电装置,滑动部就会在滑动承受部进行滑动,把手主体从盖体的第一面分开。把手能够预先安装在盖体上,装配性优异。

优选的是,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具有凸部,所述第一面为所述凸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面为所述凸部的侧面。

根据该结构,当握住把手拿起蓄电装置时,能够使该方向与在滑动承受部进行滑动的滑动部的移动方向一致,能够使动作顺畅地进行。

优选的是,俯视时,在所述凸部的侧面中,形成有所述滑动承受部的侧面形成于所述盖体的侧面的内侧。

根据该结构,把手没有自盖体的凸出部分,搬送时不容易碰到其他部分而发生损伤,安装到车辆上后也不会有妨碍。

优选的是,所述滑动承受部包含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向内表面侧凹陷的凹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可滑动地保持滑动部。另外,可确保把手的滑动量(行程),从而使其变得容易握住。

优选的是,所述滑动部由在所述把手主体的至少一端侧沿着与所述把手主体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分开配置的多个滑动部构成。

根据该结构,当握住把手将蓄电装置拿起时,能够将支点设为多个,从而以稳定的状态搬运。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滑动部距所述把手主体等距离地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经由滑动部的把手的支承状态稳定。

优选的是,所述滑动部具有槽,所述滑动承受部是可滑动地与所述槽卡合的爪部。

根据该结构,只需将爪部与长槽卡合,就能够容易地将把手安装成可相对于盖体滑动的状态。结构简单,不会使制造成本上升。

优选的是,所述滑动部具有被所述盖体可滑动地支承的第一滑动部和被所述第一滑动部可滑动地支承的第二滑动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加大握住把手拿起时的把手主体自盖体的移动距离。由此,可在盖体和把手主体之间形成充分的间隙,携带时能够牢牢地握住把手。

优选的是,所述盖体在所述第一面具备可收容所述把手主体的第一槽部,在所述第二面具备可滑动地保持所述滑动部而构成所述滑动承受部的第二槽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把手主体位于第一槽部内,从而消除盖体自第一面的凸出部分。另外,因为由形成于第二面的第二槽部构成滑动承受部,所以还能够消除滑动部的凸出部分。

优选的是,所述盖体在所述第一面具备与所述第一槽部相邻的第三槽部,在俯视所述第一面时,所述第三槽部具有比与所述把手主体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槽部的宽度大的宽度。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通过第三槽部抓住把手。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槽部比所述第一槽部的深度深。

根据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将手指插入第三槽部。

优选的是,在所述盖体,外部端子从上表面突出,所述外部端子自所述盖体的上表面的突出尺寸为所述凸部的突出尺寸以下。

根据该结构,外部端子不容易与其他部分接触,不会产生变形等不利情况。

优选的是,俯视时所述盖体为矩形,所述把手主体沿着所述盖体的短边方向配置。

根据该结构,与将把手主体沿着盖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情况相比,在握住把手拿起时,能够使其支承状态成为平衡良好的稳定状态。

根据本发明,因为将把手安装在盖体上,所以能够在蓄电装置的装配工序中预先完成安装作业,装配性优异。另外,因为是在与盖体的第一面相邻的第二面可滑动地支承把手,所以,即使蓄电装置是紧凑的结构,也能够容易地抓住把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蓄电装置的外壳主体、盖体及把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在图2所示的盖体上安装了把手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4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盖体及把手的组装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5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盖体及把手的组装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6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盖体及把手的组装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7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盖体及把手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盖体及把手的组装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9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盖体及把手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说明

1…外装体

2…蓄电元件

2a…外部端子

3…把手

4…外壳主体(主体)

5…盖体

6…底面部

7…侧面部

8…上方开口部

9…框体

10…突出部

10a…上表面

11…第一槽部

12…退避部

13…第一侧面

14…第二侧面

15…第二槽部

16…卡止爪部(滑动承受部)

17…卡止片

17a…卡止突部

18…第三侧面

19…第四侧面

20…卡止槽

21…第五侧面

22…凹部

23…通信用连接器

24…排气用导管

25…把手主体

26…滑动部

27…卡止承受部

28…卡止凹部

29…卡止孔

30…滑动部

31…第一滑动部

32…第二滑动部

33…平板部

34…第一卡止承受部

35…第一卡止凹部

36…第一卡止孔

37…第一卡止爪部

38…第二卡止爪部

39…第二卡止承受部

40…第二卡止凹部

41…第二卡止孔

42…把手主体

43…滑动部

44…第二槽部

45…滑动部

46…第一滑动部

47…平板部

48…卡止承受部

49…卡止凹部

50…卡止孔

51…卡止爪部

52…卡止爪部

53…第二滑动部

54…第三滑动部

55…引导凹部

56…滑动部

57…引导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需要使用表示特定方向或者位置的术语(例如,包括“上”、“下”、“侧”、“端”的术语),但这些术语的使用是为了使参照附图的发明的理解变得容易,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受这些术语的意思限定。另外,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不过是示例,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其范围或用途的限制性说明。进而,附图是示意性的,各尺寸的比例等与实际尺寸不同。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外观。该蓄电装置具备外装体1、收容在其内部的多个蓄电元件2、安装在外装体1上的把手3。

外装体1包括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外壳主体4和盖体5。

如图2所示,外壳主体4为有底筒状,由俯视时为矩形的底面部6和从其四边立起而成为筒状的四个侧面部7构成。由四个侧面部7在上端部分形成上方开口部8。

盖体5在俯视时为矩形,框体9从四边朝向下方延伸。盖体5将主体的上方开口部8封闭。在盖体5的上表面,作为凸部的一个例子,从外缘起的内侧部分形成有俯视时大致t字形的突出部10。

在突出部10的上表面10a(相当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中的“第一面”)中心部分形成有将突出部10一分为二的第一槽部11。在第一槽部11的中间部分形成有比该第一槽部11深一些的退避部12,两者连通。俯视时,退避部12从槽部朝两侧分别以半圆状扩展。

在与突出部10的上表面10a(第一面)正交相邻的第一侧面13(相当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中的“第二面”)及位于其相反侧的第二侧面14(相当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中的“第二面”),分别形成有供第一槽部11的两端部分连通的第二槽部15。与第一槽部11相比,第二槽部15充分扩宽,且从其底面(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侧面)两侧部分分别突出有作为滑动承受部的卡止爪部16。卡止爪部16由隔着规定间隔突出的一对卡止片17构成。卡止片17在前端外侧(相对面的相反侧)设置有卡止突部17a。各卡止片17可向内侧(相对侧)弹性变形。

在分别与突出部10的第一侧面13(第二面)正交的第三侧面18及第四侧面19,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卡止槽20。利用各卡止槽20安装有覆盖后述的外部端子2a的罩(未图示)。

在突出部10的与第二侧面14(第二面)正交的侧面一侧即第五侧面21,形成有被罩(未图示)覆盖的凹部22。在凹部22突出有通信用连接器23和排气用导管24。

在盖体5的上表面,在没有形成突出部10的两个部位的边角部分别形成有贯通孔(未图示)。从各贯通孔分别突出有未图示的螺栓。通过这些螺栓将外部端子2a固定。

虽未图示,蓄电元件2在长方体状的外壳内收容隔板、正极及负极、非水电解质。蓄电元件2以在宽度方向是排列设置有多个的状态被收容于外装体1内,通过与正极及负极连接的汇流条串联或并联连接。在汇流条上,在正极侧及负极侧分别连接有汇流条端子。外部端子2a经由螺栓固定在各汇流条端子上。

把手3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由从一端侧延伸至另一端侧的把手主体25和在其两端形成的滑动部26构成。作为把手3的结构,除图2及图3所示的结构以外,也可采用图4~图9所示的各种构成。

在图2及图3所示的把手3中,把手主体25为从一端侧延伸至另一端侧的直线状,其宽度、厚度及长度被设定成能够被收容到形成于盖体5上的第一槽部11的大小。滑动部26在两侧分别形成有卡止承受部27。各卡止承受部27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的卡止凹部28和在其底面中心形成的卡止孔29构成。形成于突出部10的卡止片17在朝相对方向发生弹性变形的同时插入到卡止孔29中,在卡止凹部28内形状复原,由此,卡止突部17a卡止。在该状态下,在卡止突部17a被卡止于卡止凹部28的状态下,卡止片17可在卡止孔29内沿上下方向移动。由此,把手3以相对于盖体5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被支承。

图4所示的把手3与图2所示的把手的区别在于,滑动部30为两段结构。因此,对于相应的部件,附图中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滑动部30由被盖体5支承的第一滑动部31和被该第一滑动部31支承的第二滑动部32构成。

第一滑动部31由平板部33和在其两侧形成的第一卡止承受部34构成。第一卡止承受部34与上述图2的卡止承受部27是相同的结构,形成有第一卡止凹部35和第一卡止孔36。形成于突出部10的具有与所述卡止爪部16相同结构的第一卡止爪部37卡止到第一卡止凹部35和第一卡止孔36中。由此,第一滑动部31以相对于盖体5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被支承。在平板部33的上方两侧,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卡止爪部16相同结构的第二卡止爪部38。

第二滑动部32在两侧具备第二卡止承受部39,配置于第一滑动部31的第一卡止承受部34之间。第二卡止承受部39为与所述卡止承受部27相同的结构,形成有第二卡止凹部40和第二卡止孔41。形成于第一滑动部31的第二卡止爪部38卡止在第二卡止凹部40及第二卡止孔41中。由此,第二滑动部32以相对于第一滑动部31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被支承。

这样,第一滑动部31以相对于盖体5的突出部10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被支承,第二滑动部32以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被该第一滑动部31支承,构成两段结构。因此,使得把手3自盖体5的拉出量增大,变得容易握住。

图5所示的把手3具备t字形的把手主体42。在把手主体42的三个端部分别形成有滑动部43。各滑动部43仅由图2所示的滑动部26的卡止承受部27构成。随之,在盖体5的突出部10,在第二侧面14(第二面)、第三侧面18(相当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中的“第二面”)及第四侧面19(相当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中的“第二面”)分别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槽部44,在这些部位,分别一个一个地形成有卡止爪部16。

图6所示的把手3与图5所示的把手的区别在于,具备两段结构的滑动部45。因此,对于相应部件,在附图中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突出部10的第三侧面18(第二面)及第四侧面19(第二面)分别配置有第一滑动部46。在第一滑动部46中,在平板部47的第一侧面13侧的一面半部形成有卡止承受部48。卡止承受部48与所述卡止承受部27同样,具有卡止凹部49和卡止孔50,形成于第三侧面18(第二面)及第四侧面19(第二面)的卡止爪部51分别卡止在此处。由此,第一滑动部46以相对于盖体5能够沿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被支承。另外,在平板部47的一面的剩余半部形成有卡止爪部52。

在突出部10的第二侧面14(第二面)配置有第二滑动部53。第二滑动部53具有与上述图4所示的第一卡止承受部34相同的结构。另外,具备与上述图5所示的把手同样的t字形的把手主体25,在各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三滑动部54。第三滑动部54具有与上述图5所示的滑动部43相同的结构。

图7所示的把手3与图2所示的把手的区别在于,为了加大滑动尺寸,形成有从盖体5的上表面超过下表面朝下方侧突出的凹部。因此,对于相应部件,附图中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盖体5形成有沿着分别形成于突出部10的第一侧面13(第二面)及第二侧面14(第二面)的第二槽部15自下表面侧突出的引导凹部55,即,引导凹部55从盖体5的上表面向内表面侧凹陷。与图2所示的长度量相比,滑动部56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变大相当于引导凹部55凹陷的长度量。由此,当握住把手主体25相对于盖体5提起把手3时,把手3的行程能够增大相当于借助引导凹部55而伸长的量,从而能够在突出部10的上表面10a(第一面)和把手主体25的下表面之间形成充分的空间。

图8所示的把手3与图6所示的把手的区别在于,第一滑动部46的卡止承受部48和第三滑动部54的位置成为相反。因此,对于相应部件,附图中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第一滑动部46配置于第一侧面13侧,第三滑动部54配置于与第一侧面13相反的一侧。根据该结构,当握住把手主体25拿起把手3时,能够使作为支点的第一滑动部46的位置成为接近第一侧面13侧而更远离第二侧面14(第二面)的位置。

图9所示的把手3与图5所示的把手的区别在于,为了加大滑动尺寸,形成有与图7所示的把手相同的凹部。因此,对于相应部件,附图中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盖体5上分别形成有沿着第二槽部44自下面侧突出的引导凹部57。根据该结构,与上述图7所示的把手3同样地,也能够使其行程充分加长。

在上述把手3中,在将蓄电装置相对于车辆进行装拆时,通过从盖体5拉出并握住把手3,能够容易地搬送蓄电装置。另外,把手3的拉出位置处于与排气用导管24的排气方向分开的位置,避免了在握住状态下热风吹到手上。

根据图2及图3所示的把手3,可经由退避部12(联系第一槽部11、第二槽部15,视为“第三槽部”)插入手指,握住把手主体25将其拿起。在俯视盖体5时,与把手主体25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退避部12的宽度比第一槽部11的宽度大。退避部12的深度可以设为与第一槽部11相同的深度,进而优选地,可以设为比第一槽部11更深。由此,使得容易将手指插入退避部12。另外,虽然在当前所有实施方式中退避部12都是隔着把手主体25在两侧形成,但也可以仅在二侧中任一方形成。进而,在俯视突出部10时,退避部12在当前所有实施方式中均为半圆形状,但也可以设为矩形等各种的形状。

当拿起把手主体25时,两端部的滑动部26沿着形成于第一侧面13(第二面)及第二侧面14(第二面)的第二槽部15向上方滑动。即,把手主体25的拿起方向和滑动部26的滑动方向一致,能够实现顺畅的动作。另外,支承把手3的位置是在设置于把手主体25的两端部的滑动部26两侧形成的卡止承受部27,共四个部位。因此,即使收容在外装体1内的蓄电元件2的重心位置发生偏离,也能够使握住把手3将其拿起的状态稳定。

根据图4所示的把手3,因为将滑动部26设为两段结构,所以与像图2那样设为一段结构的滑动部相比,能够充分加长握住把手主体25拿起把手时的行程。由此,能够在突出部10的上表面10a(第一面)和把手主体25的下表面之间形成充分的间隔。即,除图2所示的结构获得的效果之外,使用者能够容易插入手指,在握住的状态下手指不会与突出部10的上表面10a(第一面)接触,所以能够获得在蓄电装置的搬送中手指不易感到疼痛的效果。

根据图5所示的把手3,能够使支承位置分散在三个部位,从而能够使握住把手主体25拿起把手的状态稳定。因为能够采用一组卡止承受部27和卡止爪部16构成各支承位置,所以能够简化支承结构,不容易产生动作不良。

根据图6所示的把手3,能够以三个部位的稳定支承结构充分地取得行程,所以能够使握住把手主体25拿起把手的状态稳定,并且使得使用者容易插入手指,在握住的状态下手指不易感到疼痛。

根据图7所示的把手3,仅靠在盖体5形成引导凹部55这样的简单结构,就不再需要在把手侧设置如上所述的两段结构的复杂结构。由此,能够抑制成本,并且使把手3的行程变得充分,在使使用者容易插入手指的同时,能够使握住状态稳定。

根据图8所示的把手3,与图6所示的把手相比,能够使支承位置分开,使支承状态进一步稳定。具体地说,在t字型的把手主体25中相当于t字型的纵杆且与第三滑动部54连接的把手的一部分设置成比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把手3的一部分更长。由此,使得使用者容易用手抓住把手主体25。

根据图9所示的把手3,不必如图6或者图8那样将把手3侧的结构复杂化,而是仅靠在盖体5侧形成引导凹部57的简单结构,就能够增大上下方向的行程。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结构,可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把手主体25设为直线状或t字状,但也可以设为进一步分岔成h字状等的结构。据此,可以进一步增加支撑把手3的位置,在稳定的状态下搬送蓄电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滑动部26设置成一段或两段结构,但也可以设置成三段结构以上。据此,可进一步增大把手3在上下方向上的行程,能够更进一步容易地抓住把手搬送蓄电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