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满阱容量的CCD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1237阅读:16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ccd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大满阱容量的ccd。



背景技术:

可见光帧转移结构的面阵ccd(下简称可见光面阵ccd)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光电传感器,在光谱测绘、图形扫描、快速扫描成像、定标测量等系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可见光面阵ccd具有很宽的光谱探测范围,对近紫外到近红外的光谱范围都有较好的响应。

虽然,可见光面阵ccd性能优良,但是,现有的可见光面阵ccd的满阱电子数一般在100ke-~500ke-范围内,其满阱容量较小,若将这种可见光面阵ccd用于卫星对地成像或者光谱扫描,由于成像区域较大,昼夜对比度大,光谱范围较宽,受器件满阱容量限制,图像的对比度和动态范围都较低,无法满足卫星对地成像或光谱扫描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满阱容量的ccd,所述ccd为多个像元构成的可见光帧转移结构的面阵ccd;其创新在于:单个像元包括四个转移控制栅、两个势垒区和两个势阱区;所述势垒区的周向轮廓为矩形,所述势阱区的周向轮廓为矩形;所述势垒区的左侧边所在方向记为a方向,与a方向垂直的方向记为b方向;势垒区和势阱区沿b方向排列:第一势垒区的右侧边与第一势阱区的左侧边相连,第一势阱区的右侧边与第二势垒区的左侧边相连,第二势垒区的右侧边与第二势阱区的左侧边相连,第二势阱区的右侧边形成像元的输出侧;两个势垒区和两个势阱区所组成的区域记为转移区,转移区的周向轮廓为矩形;第一转移控制栅设置在第一势垒区表面,第二转移控制栅设置在第一势阱区表面,第三转移控制栅设置在第二势垒区表面,第四转移控制栅设置在第二势阱区表面;单个势垒区在b方向上的尺寸为3μm,单个势阱区在b方向上的尺寸为52μm,转移区在a方向上的尺寸为62μm。

前述方案中设置了四个转移控制栅,实际应用时,四个转移控制栅作两相转移控制应用(即将将第一转移控制栅和第二转移控制栅短接作为一个转移相使用,将第三转移控制栅和第四转移控制栅短接作为另一个转移相使用),之所以制作四个转移控制栅,是为了使器件能够与现有的多次多晶硅工艺相兼容;

将第一势垒区的左侧边记为像元的输入侧;采用前述像元结构构成可见光面阵ccd时,将同一列上三个顺次排列的像元分别记为像元1、像元2和像元3,像元1的输出侧与像元2的输入侧相连,像元2的输出侧与像元3的输入侧相连,同一列中的多个像元按前述方式连接,多个转移区即形成一条转移通道;可见光面阵ccd工作时,其单个工作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光积分阶段,外部光线照射在像元上产生光生电子(光生电子存储在势阱区中);第二阶段是内部信号合并阶段,通过转移控制栅控制第一势阱区内的光生电子转移到第二势阱区中,从而将两个势阱区内的光生电子合并;第三阶段是转移阶段,仍然通过转移控制栅,按常规的垂直转移方式或水平转移方式,使多个像元内的光生电子沿转移通道顺次向外转移;

采用本发明方案后,像元内的势阱区面积较大,可以保证像元的满阱容量和平均量子效率都达到较高的水平,此外,由于单个像元内设置了两个势阱区,像元内信号向外转移前,能够先将两个势阱区内的光生电子进行信号合并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单个势阱区的满阱率,还有,势垒区的尺寸为3μm×62μm,势阱区的尺寸为52μm×62μm,二者的面积比为3︰52,相关尺寸为经多次试验验证后得到的最佳值,在相应尺寸条件下得到的像元,既可以保证满阱容量和平均量子效率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又可以保证势阱区之间的信号转移效率也保持在≥99.9995%的较高水平。

优选地,在转移区的下侧设置有两个蓝光窗口区;所述蓝光窗口区的周向轮廓为矩形;蓝光窗口区的上侧边与转移区的下侧边相连,第一蓝光窗口区的右侧边与第一势阱区的右侧边齐平,第二蓝光窗口区的右侧边与第二势阱区的右侧边齐平;单个蓝光窗口区在b方向上的尺寸为53μm、在a方向上的尺寸为40μm。由于势垒区和势阱区表面均设置有转移控制栅,外部光线照射时,光量有一定损失,为了进一步提高像元的量子效率,于是发明人在像元中又设置了蓝光窗口区,蓝光窗口区表面无阻挡物,可以有效提高像元的量子效率;器件工作时,在光积分阶段,由蓝光窗口区产生的光生电子也储存在对应的势阱区中;

基于本领域的常识可知,在像元周围还需设置相应的沟阻以防止信号窜扰,单个像元中的两个蓝光窗口区之间也需用沟阻进行隔离。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大满阱容量的ccd,该ccd具备较大的满阱容量,像元的量子效率也较高,可有效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动态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像元结构示意图一;

图2、本发明的像元结构示意图二(增加了蓝光窗口区后的方案);

图3、本发明的像元结构示意图三(增加了抗晕栅后的方案);

图4、同一转移通道上相邻两像元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记所对应的名称分别为:势垒区1、势阱区2、蓝光窗口区3、抗晕栅4、沟阻5。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大满阱容量的ccd,所述ccd为多个像元构成的可见光帧转移结构的面阵ccd;其创新在于:单个像元包括四个转移控制栅、两个势垒区1和两个势阱区2;所述势垒区1的周向轮廓为矩形,所述势阱区2的周向轮廓为矩形;所述势垒区1的左侧边所在方向记为a方向,与a方向垂直的方向记为b方向;势垒区1和势阱区2沿b方向排列:第一势垒区1的右侧边与第一势阱区2的左侧边相连,第一势阱区2的右侧边与第二势垒区1的左侧边相连,第二势垒区1的右侧边与第二势阱区2的左侧边相连,第二势阱区2的右侧边形成像元的输出侧;两个势垒区1和两个势阱区2所组成的区域记为转移区,转移区的周向轮廓为矩形;第一转移控制栅设置在第一势垒区1表面,第二转移控制栅设置在第一势阱区2表面,第三转移控制栅设置在第二势垒区1表面,第四转移控制栅设置在第二势阱区2表面;单个势垒区1在b方向上的尺寸为3μm,单个势阱区2在b方向上的尺寸为52μm,转移区在a方向上的尺寸为62μm。

进一步地,在转移区的下侧设置有两个蓝光窗口区3;所述蓝光窗口区3的周向轮廓为矩形;蓝光窗口区3的上侧边与转移区的下侧边相连,第一蓝光窗口区3的右侧边与第一势阱区2的右侧边齐平,第二蓝光窗口区3的右侧边与第二势阱区2的右侧边齐平;单个蓝光窗口区3在b方向上的尺寸为53μm、在a方向上的尺寸为40μm。采用带蓝光窗口区3的方案时,经试验验证,可见光面阵ccd的满阱容量可达到13000ke-的量级(1.30e+07e-),动态范围可达40000:1,峰值量子效率可达54.5%,400nm~900nm全谱段平均量子效率可达43%。

基于现有技术可知,在本发明的像元结构中,还可增加抗晕栅4,以使器件具备抗晕性能,本发明的图3提供了一种抗晕栅4方案,该方案中为两个势阱区2各配备了一个抗晕栅4。采用本发明的最优方案时,单像元尺寸为110μm×110μm。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满阱容量的CCD,所述CCD为多个像元构成的可见光帧转移结构的面阵CCD;其创新在于:单个像元包括四个转移控制栅、两个势垒区和两个势阱区;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出了一种大满阱容量的CCD,该CCD具备较大的满阱容量,像元的量子效率也较高,可有效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动态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东;汪朝敏;李佳;李博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11.10
技术公布日:2018.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