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锁紧式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813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连接器的结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锁紧式转接器。



背景技术:

图1是目前常用的转接插座与内部电路的连接示意图,转接插座1安装在面板2上,转接插座1的左端与外部插头连接,将内部的信号传递到外部。转接插座1的右端的导针3与柔性印制板4焊接,将内部的信号从转接插座1的右端传递到左端。该方案的缺点是:维修性较差,当需要维护转接插座1时,需要将导针3与柔性印制板4解焊,才能拆下转接插座1。

图2是一种改进的转接插座与内部电路的连接示意图,转接插座1安装在面板2上,转接插座1的左端与外部插头连接,将内部的信号传递到外部。转接插座1的右端的导针3与内置插头5连接,内置插头5的导针6再与柔性印制板4焊接,将内部的信号从右端传递到左端。同时,内置插头5上的两个螺钉7与面板2上的内螺纹相连接,起到锁紧内置插头5的作用。该方案的优点是:一旦维护转接插座1,只要松开螺钉7并拔掉内置插头5即可,无需接焊。其缺点是:连接和分离内置插头5时,需要旋转螺钉7,操作比较麻烦,维护效率低;且螺钉需要采取弹簧垫圈或其它防松措施,以保证内置插头5不松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快速锁紧式转接器,以便省略螺钉的装卸,简化操作,提高维护效率;并且省略弹簧垫圈或其它防松措施,确保转接插座1和内置插头5的可靠锁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锁紧式转接器,包括转接插座1和内置插头5,转接插座1安装在面板2上,转接插座1的左端与外部转接插头连接,将内部的信号传递到外部;转接插座1右端的导针3与内置插头5连接,内置插头5的导针6与柔性印制板4焊接,将内部的信号从转接插座1的右端传递到左端;其特征在于:在转接插座1的外壳上有两个沿圆周均布的凸起9,在内置插头5的外壳上有两个沿圆周均布的挂钩8,挂钩8是一个杆状结构,挂钩8的杆身中部与内置插头5的外壳连接为整体,挂钩8的左端有钩头,挂钩8的右端是按压柄;当内置插头5与转接插座1插合后,挂钩8的钩头勾住凸起9,实现转接插座1和内置插头5的快速锁紧;分离时,采用两个手指按压挂钩8右端的按压柄挂钩8的钩头向外运动,进而与转接插座1上的凸起9脱离,实现转接插座1与内置插头5快速的分离。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转接器插座及其快速锁紧式插头,省略了螺钉的装卸,简化了操作,提高了维护效率;并且省略了弹簧垫圈或其它防松措施,确保了转接插座1和内置插头5的可靠锁紧。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常用的转接插座与内部电路的连接示意图。其中右图是左图的左视图。

图2是一种改进的转接插座与内部电路的连接示意图。其中右图是左上图的左视图,左下图是左上图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下图是上图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转接插座1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凸起9。下图是上图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内置插头5的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挂钩8,左下图是左上图的俯视图。右图是左上图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3至图5,一种快速锁紧式转接器,包括转接插座1和内置插头5,转接插座1安装在面板2上,转接插座1的左端与外部转接插头连接,将内部的信号传递到外部;转接插座1右端的导针3与内置插头5连接,内置插头5的导针6与柔性印制板4焊接,将内部的信号从转接插座1的右端传递到左端;其特征在于:在转接插座1的外壳上有两个沿圆周均布的凸起9,在内置插头5的外壳上有两个沿圆周均布的挂钩8,挂钩8是一个杆状结构,挂钩8的杆身中部与内置插头5的外壳连接为整体,挂钩8的左端有钩头,挂钩8的右端是按压柄;当内置插头5与转接插座1插合后,挂钩8的钩头勾住凸起9,实现转接插座1和内置插头5的快速锁紧;分离时,采用两个手指按压挂钩8右端的按压柄挂钩8的钩头向外运动,进而与转接插座1上的凸起9脱离,实现转接插座1与内置插头5快速的分离。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转接插座1和内置插头5插合后,内置插头5上的两个挂钩8,与转接插座1上的凸起9相连接,起到锁紧作用。分离时,采用两个手指按压挂钩8右端的按压柄,则挂钩8的左端钩头向外运动,进而与转接插座1上的凸起9脱离,即可实现内置插头5与转接插座1之间的分离。本发明在维护转接插座1时,按压挂钩8,即可拔掉内置插头5;插合时,只需从右向左,插上内置插头5即可实现与转接插座1的可靠连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电连接器的结构技术,涉及一种快速锁紧式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在转接插座(1)的外壳上有两个沿圆周均布的凸起(9),在内置插头(5)的外壳上有两个沿圆周均布的挂钩(8)。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转接器插座及其快速锁紧式插头,省略了螺钉的装卸,简化了操作,提高了维护效率;并且省略了弹簧垫圈或其它防松措施,确保了转接插座1和内置插头5的可靠锁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永;王贯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0
技术公布日:2018.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