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976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电池组。



背景技术:

目前产品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突然电压不足,可以马拆装更换,也可以增加一节铝筒电池组件半成品,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在此大背景下,锂电池在技术上逐步趋于成熟,并进入高速普及阶段。锂电池的安全性与一致性、锂电池的一次充电续行里程与锂电池的使用寿命、锂电池的轻量化、锂电池的智能化技术与传感技术等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随着锂电池产品的发展,锂电池产品也将逐渐走向成熟,因此,唯有掌握锂电池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其产品附加值。未来几年内,锂电将不断提升锂电产品档次,不断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内容。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电池组,其便于根据需要而进行扩展连接电池组主体部或更换电池组主体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电池组,包括有上下之间依次通过转动卡接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电池组头部1和若干的电池组主体部2,所述电池组头部1设有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源输入端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接触件11和第二电连接接触件12、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的电量输出接口13,所述第一电连接接触件11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头部1的下端面中央和所述第二电连接接触件12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头部1的下端面中央外,每个电池组主体部2中设有供电电池组单元20,所述电池组主体部2的上端面中央设有第三电连接接触件23和上端面中央外设有第四电连接接触件24,所述电池组主体部2的下端面中央设有第五电连接接触件25和下端面中央外设有第六电连接接触件26,所述第三电连接接触件23与所述第五电连接接触件25、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组单元20一电源输出端相电连接,所述第四电连接接触件24与所述第六电连接接触件26、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组单元20另一电源输出端相电连接;当上侧电池组头部1与下侧电池组主体部2转动卡接时,所述第一电连接接触件11与所述第三电连接接触件23相接触而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接触件12与所述第四电连接接触件24相接触而电连接,当上下两个电池组主体部2转动卡接时,上侧电池组主体部2的第五电连接接触件25与下侧电池组主体部2的第三电连接接触件23相接触而电连接、上侧电池组主体部2的第六电连接接触件26与下侧电池组主体部2的第四电连接接触件24相接触而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主体部2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三电连接接触件23和第四电连接接触件24的圆凸台状上盖21以及下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五电连接接触件25和第六电连接接触件26的圆凹槽状下盖22,所述圆凸台状上盖21设有上下转动卡接用的上盖错位卡槽211,所述圆凹槽状下盖22设有上下转动卡接用的下盖卡块221,所述电池组头部1下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电连接接触件11和第二电连接接触件12的圆凹槽状底座10,所述圆凹槽状底座10设有上下转动卡接用的底座卡块101。

如上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池组,所述上盖错位卡槽211、下盖卡块221、底座卡块101都分别为圆周阵列设置的n个,n为自然数且n≥2。

如上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池组,所述第一电连接接触件11、第三电连接接触件23、第五电连接接触件25都呈圆形状,所述第二电连接接触件12、第四电连接接触件24、第六电连接接触件26都呈弧形状或都呈圆环形状。

如上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池组,所述第一电连接接触件11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源正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连接接触件23与所述第五电连接接触件25、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组单元20电源正极输出端通过连接导线相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接触件12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源负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连接接触件24与所述第六电连接接触件26、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组单元20电源负极输出端通过连接导线相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一电连接接触件11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源负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连接接触件23与所述第五电连接接触件25、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组单元20电源负极输出端通过连接导线相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接触件12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源正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连接接触件24与所述第六电连接接触件26、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组单元20电源正极输出端通过连接导线相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案组合式电池组包括上下之间依次通过转动卡接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电池组头部和若干的电池组主体部,如此,便于根据需要向下转动卡接若干的电池组主体部以提高供电能力或者根据需要将电量不足的电池组主体部拆下来以更换上电量充足的电池组主体部,其使用灵活更换方便,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另,本案电池组主体部中第三电连接接触件与所述第五电连接接触件、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组单元一电源输出端相电连接,所述第四电连接接触件与所述第六电连接接触件、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组单元另一电源输出端相电连接,如此,便于保证电池组主体部上端面中央和下端面中央的接触片为同一种极性和保证电池组主体部上端面中央外和下端面中央外的接触片为另一种极性,其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如此,便于保证上下两电池组主体部转动卡接时供电电池组单元之间为并联连接。

2、当下侧电池组主体部与上侧电池组头部转动卡接时,下侧电池组主体部的圆凸台状上盖陷入至上侧电池组头部的圆凹槽状底座,以及圆凹槽状底座的底座卡块转动位卡接在圆凸台状上盖的上盖错位卡槽中,如此,便于下侧电池组头部上端部与上侧电池组头部的上端部紧密接合,组合后的电池组整体稳固,其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转动卡接结构不外露,便于整洁,同理,也便于上下两个电池组主体部之间紧密接合,另,由于所述电池组主体部下端设有圆凹槽状下盖,其向电池组主体部内凹,便于竖向放置。

3、所述第一电连接接触件、第三电连接接触件、第五电连接接触件都呈圆形状,所述第二电连接接触件、第四电连接接触件、第六电连接接触件都呈弧形状或都呈圆环形状,如此,便于转动卡接时,上下之间位中央的圆形接触片与位于中央外的弧形状或圆环形状接触片不易因为转动而接触到,避免发生短路,其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案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示图。

图3是本案的电池组头部。

图4是本案电池组主体部的一个立体图。

图5是电池组主体部的一个爆炸示图。

图6是本案电池组主体部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7是电池组主体部的另一个爆炸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到图7所示,一种组合式电池组,包括有上下之间依次通过转动卡接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电池组头部1和若干的电池组主体部2,所述电池组头部1设有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源输入端电连接的第一电连接接触件11和第二电连接接触件12、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的电量输出接口13,所述第一电连接接触件11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头部1的下端面中央和所述第二电连接接触件12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头部1的下端面中央外,每个电池组主体部2中设有供电电池组单元20,所述电池组主体部2的上端面中央设有第三电连接接触件23和上端面中央外设有第四电连接接触件24,所述电池组主体部2的下端面中央设有第五电连接接触件25和下端面中央外设有第六电连接接触件26,所述第三电连接接触件23与所述第五电连接接触件25、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组单元20一电源输出端相电连接,所述第四电连接接触件24与所述第六电连接接触件26、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组单元20另一电源输出端相电连接;当上侧电池组头部1与下侧电池组主体部2转动卡接时,所述第一电连接接触件11与所述第三电连接接触件23相接触而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接触件12与所述第四电连接接触件24相接触而电连接,当上下两个电池组主体部2转动卡接时,上侧电池组主体部2的第五电连接接触件25与下侧电池组主体部2的第三电连接接触件23相接触而电连接、上侧电池组主体部2的第六电连接接触件26与下侧电池组主体部2的第四电连接接触件24相接触而电连接。

如上所述,本案组合式电池组包括上下之间依次通过转动卡接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电池组头部1和若干的电池组主体部2,如此,便于根据需要向下转动卡接若干的电池组主体部2以提高供电能力或者根据需要将电量不足的电池组主体部2拆下来以更换上电量充足的电池组主体部2,其使用灵活更换方便,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另,本案电池组主体部2中第三电连接接触件23与所述第五电连接接触件25、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组单元20一电源输出端相电连接,所述第四电连接接触件24与所述第六电连接接触件26、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组单元20另一电源输出端相电连接,如此,便于保证电池组主体部2上端面中央和下端面中央的接触片为同一种极性和保证电池组主体部2上端面中央外和下端面中央外的接触片为另一种极性,其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如此,便于保证上下两电池组主体部2转动卡接时供电电池组单元20之间为并联连接。

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电池组主体部2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三电连接接触件23和第四电连接接触件24的圆凸台状上盖21以及下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五电连接接触件25和第六电连接接触件26的圆凹槽状下盖22,所述圆凸台状上盖21设有上下转动卡接用的上盖错位卡槽211,所述圆凹槽状下盖22设有上下转动卡接用的下盖卡块221,所述电池组头部1下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电连接接触件11和第二电连接接触件12的圆凹槽状底座10,所述圆凹槽状底座10设有上下转动卡接用的底座卡块101。

如上所述,当下侧电池组主体部2与上侧电池组头部1转动卡接时,下侧电池组主体部2的圆凸台状上盖21陷入至上侧电池组头部1的圆凹槽状底座10,以及圆凹槽状底座10的底座卡块101转动位卡接在圆凸台状上盖21的上盖错位卡槽211中,如此,便于下侧电池组头部1上端部与上侧电池组头部1的上端部紧密接合,组合后的电池组整体稳固,其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转动卡接结构不外露,便于整洁,同理,也便于上下两个电池组主体部2之间紧密接合,另,由于所述电池组主体部2下端设有圆凹槽状下盖22,其向电池组主体部2内凹,便于竖向放置。

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上盖错位卡槽211、下盖卡块221、底座卡块101都分别为圆周阵列设置的n个,n为自然数且n≥2,如此,便于上下之间更牢固的转动卡接。

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电连接接触件11、第三电连接接触件23、第五电连接接触件25都呈圆形状,所述第二电连接接触件12、第四电连接接触件24、第六电连接接触件26都呈弧形状或都呈圆环形状,如此,便于转动卡接时,上下之间位中央的圆形接触片与位于中央外的弧形状或圆环形状接触片不易因为转动而接触到,避免发生短路,其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如上所述,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电连接接触件11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源正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连接接触件23与所述第五电连接接触件25、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组单元20电源正极输出端通过连接导线相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接触件12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源负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连接接触件24与所述第六电连接接触件26、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组单元20电源负极输出端通过连接导线相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一电连接接触件11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源负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连接接触件23与所述第五电连接接触件25、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组单元20电源负极输出端通过连接导线相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接触件12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源正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连接接触件24与所述第六电连接接触件26、以及所述供电电池组单元20电源正极输出端通过连接导线相电连接。

如上所述,本案保护的是一种组合式电池组,一切与本案结构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都应示为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