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警示的接地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842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带警示的接地线。



背景技术:

变电站设备的接地线也称为安全回路线,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具,危险时它就把高压直接转嫁到地面。

在变电站日常检修工作,特别是大型检修工作时,为保障电力供应,一般都安排在夜间进行,由于变电站内的高压设备数量较多、类型也较多,所以带电高压的设备接地线的数量也多,由于夜晚的光线不良造成工作人员的视野不佳,很容易发生误碰该类接地线的安全风险;另外,在对变电站设备停电检修时,为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会对线路进行接地处理,然而由于输配电走廊的交叉重叠,临近或交叉的带电线路仍然通过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会在停运的线路上产生感应电压、感应电流。所以亟需设计一种针对接电线进行警示的装置或系统。

申请公布号cn102969060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发光标识的接地线,包括铜芯导线、包覆在铜芯导线外面的绝缘层,在绝缘层外壁的整个环形面上涂敷有自发光材料层,自发光材料层沿绝缘层外壁每间隔一段距离呈段状分布;自发光材料层的长度为10-200毫米,厚度为1-200微米;自发光材料层是由碱土铝酸盐发光材料制成的涂层;在自发光材料层外部包覆有柔性透明塑料层。授权公告号cn105161870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接地线护套,包含可弯曲的护套本体,护套本体包含内层和外层,内层为绝缘材质制成的绝缘层,外层分为表层和底层,表层是由反光或夜光材质制成,底层为耐磨材质制成的耐磨层,表层和底层之间通过柔软弯曲部连接,并通过该柔软弯曲部实现外层和内层弯曲。该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发光材料层仅用于在有外部光源的情况进行警示,然而夜晚检修过程中的光照范围有限,依然存在误撞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带警示的接地线,通过反光漆搭配照明模块共同为变电站夜间进出检修场所提供便利,预防误撞误碰到接地线的现象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带警示的接地线,包括接地线本体和安装在接地线本体上的开关模块、电源模块、时钟模块、光照感应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和照明模块,时钟模块和光照感应模块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照明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接地线本体的外表面等间距喷涂环状反光漆。

进一步的,所述光照感应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之间设置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放大电路模块和a/d转换电路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为太阳能电源模块,太阳能电源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之间设置充放电保护模块,充放电保护模块上设置有备用电源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电源模块为高效单晶硅,纯度:99.999999999%,电压:15v,电流:90ma,使用寿命:40000小时。

进一步的,所述备用电源模块的电压:12v,容量4.5ah,整体设备工作电流小于90ma,静态电流:10ma。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线本体的上端设置挂钩,所述挂钩上设置推顶装置,所述推顶装置包括顶杆、弹簧和顶板,顶杆贯穿由下至上贯穿挂钩并伸入挂钩内,顶杆的上端设置顶板,弹簧套在顶杆外壁并位于顶板和挂钩之间,顶杆的下端设置拉环,拉环上设置拉绳。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线本体下端设置接地桩,所述接地桩外表面设置倒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使用时,在接地线本体的外表面等间距喷涂环状的反光漆,为工作人员进入现场的过程提供警示,而且环状喷涂比整体全涂更醒目,不容易和金属体反光混淆;进入现场后,打开开关模块,电源模块提供电力供应,时钟模块和光照感应模块的共同作用下,用于统计当前时间点的光照强度,并传送信号给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对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当时钟模块和光照感应模块的任意一个的数值达到了预设值时,控制照明模块进行工作,为夜间工作人员进出施工现场提供警示和照明;

综上,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反光漆搭配照明模块共同为变电站夜间进出检修场所提供便利,预防误撞误碰到接地线的现象发生。

2.本发明中的电源模块为太阳能电源模块,备用电源模块可以采用可充放电的蓄电池,晴天的白天,太阳能电源模块用于储能,多余的电能为备用电源模块进行充电,夜晚太阳能电源模块作为电能能源,当遇到连阴雨天气时,备用电源模块作为电能能源,而且,太阳能电源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之间设置有充放电保护模块,充放电保护模块可以保证太阳能电源模块的正常充电不会出现反冲的现象。

3.接地线本体的上端设置挂钩,挂钩上设置推顶装置,推顶装置包括顶杆、弹簧和顶板,顶杆贯穿由下至上贯穿挂钩并伸入挂钩内,顶杆的上端设置顶板,弹簧套在顶杆外壁并位于顶板和挂钩之间,顶杆的下端设置拉环,拉环上设置拉绳;

使用时通过拉绳拉动拉环使顶杆向下运动,此时位于顶板和挂钩之间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挂钩挂在变电设备的挂点后,松开拉绳,弹簧回复形变使顶板将对挂点进行压紧,本结构设计不仅提高了接地线与变电设备连接的便捷性,而且提高了两者连接的紧密度,预防接地线脱落的问题发生,特别是针对临时搭接的接地线,进一步增加了作业安全系数。

4.接地线本体下端设置接地桩,接地桩外表面设置倒刺,本结构有效提高接地线下端与地面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挂钩和推顶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接地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接地线本体,2-开关模块,3-电源模块,4-时钟模块,5-光照感应模块,6-中央处理模块,7-照明模块,8-充放电保护模块,9-备用电源模块,10-环状反光漆,11-放大电路模块,12-a/d转换电路模块,13-挂钩,14-顶杆,15-弹簧,16-顶板,17-拉环,18-拉绳,19-接地桩,20-倒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接地线本体1和安装在接地线本体1上的开关模块2、电源模块3、时钟模块4、光照感应模块5、中央处理模块6和照明模块7,电源模块3为太阳能电源模块,太阳能电源模块为高效单晶硅,纯度:99.999999999%,电压:15v,电流:90ma,使用寿命:40000小时,太阳能电源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6之间设置充放电保护模块8,充放电保护模块8上设置有备用电源模块9,备用电源模块的电压:12v,容量4.5ah,整体设备工作电流小于90ma,静态电流:10ma,时钟模块4和光照感应模块5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模块6的输入端相连接,中央处理模块6的输出端与照明模块7的输入端相连接;接地线1本体的外表面等间距喷涂环状反光漆10。

本发明在使用时,在接地线本体的外表面等间距喷涂环状的反光漆,为工作人员进入现场的过程提供警示,而且环状喷涂比整体全涂更醒目,不容易和金属体反光混淆;进入现场后,打开开关模块,电源模块提供电力供应,时钟模块和光照感应模块的共同作用下,用于统计当前时间点的光照强度,并传送信号给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对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当时钟模块和光照感应模块的任意一个的数值达到了预设值时,控制照明模块进行工作,为夜间工作人员进出施工现场提供警示和照明;

综上,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反光漆搭配照明模块共同为变电站夜间进出检修场所提供便利,预防误撞误碰到接地线的现象发生;

电源模块为太阳能电源模块,备用电源模块可以采用可充放电的蓄电池,晴天的白天,太阳能电源模块用于储能,多余的电能为备用电源模块进行充电,夜晚太阳能电源模块作为电能能源,当遇到连阴雨天气时,备用电源模块作为电能能源,而且,太阳能电源模块和备用电源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之间设置有充放电保护模块,充放电保护模块可以保证太阳能电源模块的正常充电不会出现反冲的现象。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接地线本体1和安装在接地线本体1上的开关模块2、电源模块3、时钟模块4、光照感应模块5、中央处理模块6和照明模块7,电源模块3为太阳能电源模块,太阳能电源模块为高效单晶硅,纯度:99.999999999%,电压:15v,电流:90ma,使用寿命:40000小时,太阳能电源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6之间设置充放电保护模块8,充放电保护模块8上设置有备用电源模块9,备用电源模块的电压:12v,容量4.5ah,整体设备工作电流小于90ma,静态电流:10ma,时钟模块4和光照感应模块5的输出端均与中央处理模块6的输入端相连接,光照感应模块5与中央处理模块6之间设置信号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6的输出端与照明模块7的输入端相连接;接地线1本体的外表面等间距喷涂环状反光漆1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光照感应模块5与中央处理模块6之间设置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放大电路模块11和a/d转换电路模块1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信号处理模块,减少模拟信号的衰减,提高信号传送过程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4所示,接地线本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挂钩13,挂钩13上设置推顶装置,推顶装置包括顶杆14、弹簧15和顶板16,顶杆14贯穿由下至上贯穿挂钩并伸入挂钩13内,顶板16固定连接在顶杆14的上端,弹簧15套在顶杆14外壁并位于顶板16和挂钩13之间,顶杆14的下端焊接拉环17,拉环17上设置拉绳18。

使用时,通过拉绳拉动拉环使顶杆向下运动,此时位于顶板和挂钩之间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挂钩挂在变电设备的挂点后,松开拉绳,弹簧回复形变使顶板将对挂点进行压紧,本结构设计不仅提高了接地线与变电设备连接的便捷性,而且提高了两者连接的紧密度,预防接地线脱落的问题发生,特别是针对临时搭接的接地线,进一步增加了作业安全系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如图5所示,接地线本体1下端通过螺栓固定接地桩19,接地桩19外表面焊接倒刺20。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