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5601发布日期:2019-05-15 21:5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接口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特别是一种可以配合插接至接口的线材,而自动切换不同接口的电路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



背景技术:

一般人生活的居家环境中,通常具有电话和电视;电话可借由具有rj11端子的线材而连接至外部网络,电视也可借由同轴电缆(coaxialcable)而连接至外部网络。因此,欲在家中装设网络的人,常会在家中再安装一网络基地台。网络基地台具有rj11端子连接槽、同轴电缆连接槽和至少一内部网络连接槽,rj11端子连接槽可以连接具有rj11端子的线材,同轴电缆连接槽可以连接同轴电缆;因此,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而选用具有rj11端子的线材或是同轴电缆和适当的连接槽,以连接至外部网络。内部网络连接槽则可以连接至一般计算机用的网络线,以使连接至该网络线的计算机可以顺利上网。

一般的同轴电缆具有中央金属线。同轴电缆连接槽则具有外露的金属圆筒,金属圆筒可以供同轴电缆的中央金属线插接,并且外露的金属圆筒的金属表面带有电力;借此,当中央金属线插接至金属圆筒时,金属圆筒会提供电力给同轴电缆,以使金属圆筒和中央金属线互相电性连接,并进而电性连接至外部网络。然而,当使用者碰触外露的金属圆筒时,金属圆筒的金属表面上的电力也会传导给使用者,而让使用者因触电而感到疼痛。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路板,其可以自动切换内部电路,以使同轴电缆连接槽在未被使用时,不会输出电力而让使用者触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可以配合插接至接口的线材,而自动切换不同接口的电路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用以连接第一传输线或第二传输线。自动切换式电路板包括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第一开关、处理器、电源模块和电路控制模块。第一插槽用以供第一传输线插接。第二插槽用以供第二传输线插接。第一开关连接第一插槽。电路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第一开关、处理器和电源模块,并用以控制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处理器和电源模块之间互相电性连接或断开电性连接。当第一传输线插接至第一插槽时,第一传输线推动第一开关,且电路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插槽电性连接至处理器和电源模块,并且断开第二插槽和电源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当第二传输线插接至第二插槽时,电路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插槽电性连接至处理器和电源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当第一传输线插接至第一插槽时,第一传输线推动第一开关并使第一开关产生第一切换信息;第一切换信息会被传输给电路控制模块。根据第一切换信息,电路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插槽电性连接至处理器和电源模块,并且断开第二插槽和电源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第一开关包括第一触发杆、第一弹性件和触发电路。第一触发杆连接第一弹性件,且第一触发杆可移动地连接第一插槽;当第一传输线插接至第一插槽时,第一传输线推动第一触发杆,使得第一触发杆触发第一触发电路而产生第一切换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电路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电性连接第一开关和处理器,并用以控制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和处理器之间互相电性连接或断开电性连接。第二继电器电性连接第一开关和电源模块,并用以控制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和电源模块之间互相电性连接或断开电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电路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电性连接第一开关、处理器和电源模块,并用以控制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处理器和电源模块之间互相电性连接或断开电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自动切换式电路板更包括第二开关,第二开关连接第二插槽。当第二传输线插接至第二插槽时,第二传输线推动第二开关并使第二开关产生第二切换信息。第二切换信息会被传输给电路控制模块。根据第二切换信息,电路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插槽电性连接至处理器和电源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第二开关还包括第二触发杆、第二弹性件和第二触发电路。第二触发杆的一端连接第二插槽,第二触发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触发电路,第二弹性件连接第二触发杆;当第二传输线插接至第二插槽时,第二传输线推动第二触发杆,使得第二触发杆触发第二触发电路而产生第二切换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当第一传输线插接至第一插槽,且第二传输线插接至第二插槽时,第一传输线推动第一开关而产生的第一切换信息和第二传输线推动第二开关而产生的第二切换信息,皆会传输给电路控制模块。接收到第一切换信息和第二切换信息的电路控制模块,仅会根据第一切换信息,而控制第一插槽电性连接至处理器和电源模块,并且断开第二插槽和电源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或者接收到第一切换信息和第二切换信息的该电路控制模块,仅会根据第二切换信息,控制第二插槽电性连接至处理器和电源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中第一传输线是具有rj45端子或rj11端子的网络线,第二传输线是同轴电缆(coaxialcable)。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传输线连接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传输线和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传输线和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部分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传输线连接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部分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继电器电性连接至第一插槽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系统架构图。

图6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继电器电性连接至第二插槽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系统架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系统架构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二传输线和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二传输线连接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系统架构图。

符号说明:

1、1a、1b自动切换式电路板

10第一插槽

20第二插槽

21导电接头

30第三插槽

40第一开关

41第一触发杆

42第一弹性件

43第一触发电路

50第二开关

51第二触发杆

52第二弹性件

53第二触发电路

531第一弹片

532第二弹片

60处理器

70电源模块

80、80a电路控制模块

81、81a第一继电器

82第二继电器

200第一传输线

210第一壳体

300第二传输线

310第二壳体

a弹力方向

b推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6a关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传输线连接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传输线和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传输线和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部分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传输线连接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部分剖面图;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继电器电性连接至第一插槽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系统架构图;图6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继电器电性连接至第二插槽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系统架构图。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自动切换式电路板1是应用于网络基地台的电路板,其可以连接第一传输线200或第二传输线300,并借由连接的第一传输线200或第二传输线300而电性连接至外部网络(图未示)。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传输线200具有第一壳体210,第一壳体210是rj11端子;但第一传输线200的第一壳体210的种类并不以此为限,其也可为rj45端子。第二传输线300是同轴电缆(coaxialcable),其具有第二壳体310。在本发明中,第一传输线200和第二传输线300的一端可插接至自动切换式电路板1,第一传输线200和第二传输线300的另一端则电性连接至外部网络。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之中,如图1至图3和图6所示,自动切换式电路板1包括第一插槽10、第二插槽20、第三插槽30、第一开关40、处理器60、电源模块70和电路控制模块80。第一插槽10是rj11端子插槽,用以供第一传输线200的rj11端子插接。第二插槽20是同轴电缆插槽,其具有筒状的导电接头21,导电接头21用以供第二传输线300的同轴电缆插接,并且导电接头21的表面带有电力,导电接头21可提供电力给第二传输线300。第三插槽30用以供网络线插接,自动切换式电路板1以通过该网络线而电性连接至其他需上网的电子设备,例如计算机(图未示);藉此,需上网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网络线而电性连接至自动切换式电路板1,再通过插接至自动切换式电路板1的第一传输线200或第二传输线300而电性连接至外部网络。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开关40是按压式的开关,其包括第一触发杆41、第一弹性件42和第一触发电路43。第一触发杆41连接第一弹性件42,且第一触发杆41可移动地连接第一插槽10。当第一传输线200插接至第一插槽10时,第一传输线200的第一壳体210会推动第一开关40的第一触发杆41,使得第一触发杆41沿着推动方向b移动。沿着推动方向b移动的第一触发杆41会碰到第一触发电路43,并触发第一触发电路43,使得第一触发电路43产生第一切换信息。当第一壳体210从第一插槽10移除后,第一弹性件42会沿着弹力方向a推动第一触发杆41,让第一触发杆41不接触第一触发电路43,使得第一触发电路43停止产生第一切换信息或者产生第二切换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之中,如图1和图6所示,处理器60例如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其用以控制和协调自动切换式电路板1的各个电子组件之间的信号传输,并且也可以控制第三插槽30和连接至第三插槽30的电子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借此,当第三插槽30插接网络线,且当第一插槽10插接第一传输线200或者当第二插槽20插接第二传输线300,需上网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自动切换式电路板1而传输信号至外部网络或者接收自外部网络的信号。电源模块70用以连接外部电源,以提供电力给自动切换式电路板1的各个电子组件。电路控制模块80包括第一继电器81和第二继电器82。本实施例的第一继电器81是用以传输信息类的电子信号,第一继电器81电性连接第一开关40和处理器60,并用以控制第一插槽10、第二插槽20和处理器60之间互相电性连接或断开电性连接;如此一来,可以让处理器60的信息类的电子信号传递至第一插槽10或第二插槽20。本实施例的第二继电器82是用以传输电力类的电子信号,第二继电器82电性连接第一开关40和电源模块70,并用以控制第一插槽10、第二插槽20和电源模块70之间互相电性连接或断开电性连接;如此一来,可以让电源模块70的电力类的电子信号传递至第一插槽10或第二插槽20。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当第一传输线200插接至第一插槽10,使得第一开关40产生第一切换信息,接收到第一切换信息后,电路控制模块80会根据第一切换信息,控制第一继电器81和第一插槽10之间的电路导通,使得第一插槽10电性连接至处理器60,并且电路控制模块80会根据第一切换信息控制第二继电器82和第一插槽10之间的电路导通,使得第一插槽10也电性连接至电源模块70;如此一来,可以让第一继电器81与第二继电器82和第二插槽20之间的电路断开,使得第二插槽20和处理器60与电源模块70之间的电性连接断开,使得第二插槽20无法与处理器60互相传输信息类的电子信号,也无法从电源模块70获得电力;并且也让第一插槽10可以与处理器60互相传输信息类的电子信号,也可以从电源模块70获得电力。另外,如图3和图6a所示,当第二传输线300插接至第二插槽20,且第一传输线200并未插接至第一插槽10时,第一触发电路43不会产生第一切换信息,也不会将第一切换信息传给电路控制模块80;此时,未收到第一切换信息的电路控制模块80会控制第一继电器81和第一插槽10之间的电路断开,也控制第二继电器82和第一插槽10之间的电路断开,并且让第一继电器81、第二继电器82和第二插槽20之间的电路导通,使得第二插槽20电性连接至处理器60和电源模块70,使得第二插槽20可以与处理器60互相传输信息类的电子信号,也可以从电源模块70获得电力。

当用户欲将自动切换式电路板1配合第一传输线200一起使用时,如图2、图4至图6所示,使用者可以将第一传输线200插接至第一插槽10。此时,第一传输线200的第一壳体210会推动第一开关40的第一触发杆41,被推动的第一触发杆41会触发第一触发电路43,使得第一触发杆41沿着推动方向b移动。沿着推动方向b移动的第一触发杆41会碰到发第一触发电路43,并触发第一触发电路43,使得第一触发电路43产生第一切换信息。第一触发电路43会将第一切换信息传输给处理器60,处理器60会再将第一切换信息传给电路控制模块80。如图6所示,电路控制模块80接收到第一切换信息时,电路控制模块80会根据第一切换信息,控制第一继电器81和第一插槽10之间的电路导通,使得第一插槽10电性连接至处理器60,并控制第二继电器82和第一插槽10之间的电路导通,使得第一插槽10电性连接至电源模块70;同时也会让第一继电器81和第二继电器82皆和第二插槽20之间的电路断开,使得第二插槽20和处理器60与电源模块70之间的电性连接断开。如此一来,第一传输线200可以使自动切换式电路板1电性连接至外部网络,且电源模块70的电力和处理器60的电子信号皆不会传导至第二插槽20,因此第二插槽20的导电接头21的表面不会带有电力,其可以避免使用者在碰触导电接头21时,发生触电等意外事件。

当用户欲将自动切换式电路板1配合第二传输线300一起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第二传输线300插接至第二插槽20,并且不让第一传输线200插接至第一插槽10。如图3和图6a所示,当第二传输线300插接至第二插槽20,且第一传输线200并未插接至第一插槽10时,第一触发电路43不会产生第一切换信息给电路控制模块80;此时,未收到第一切换信息的电路控制模块80会控制第一继电器81和第一插槽10之间的电路断开,并且控制第二继电器82和第一插槽10之间的电路断开,且让第一继电器81、第二继电器82和第二插槽20之间的电路导通,使得第二插槽20电性连接至处理器60和电源模块70。如此一来,第二传输线300可以使自动切换式电路板1电性连接至外部网络,并且当第二传输线300插接在第二插槽20之上时,第二传输线300的第二壳体310会环绕第二插槽20的导电接头21,因此第二壳体310可以避免使用者直接触碰到导电接头21,以防止发生触电等意外事件。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7至图8关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系统架构图。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在第二实施例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1a之中,电路控制模块80a只包括第一继电器81a,电路控制模块80a不包括第二继电器。第一继电器81a设计为可用以传输电子类和信息类的电子信号,第一继电器81a电性连接第一开关40、处理器60和电源模块70,并用以控制第一插槽10、第二插槽20、处理器60和电源模块70之间互相电性连接或断开电性连接。当第一传输线插接至第一插槽10,使得第一开关40产生第一切换信息时,电路控制模块80a会根据第一切换信息,控制第一继电器81a和第一插槽10之间的电路导通,使得第一插槽10电性连接至处理器60和电源模块70,并且让第一继电器81a和第二插槽20之间的电路断开,使得第二插槽20和电源模块70之间的电性连接断开。当第二传输线插接至第二插槽20,且第一传输线并未插接至第一插槽10时,第一触发电路43不会产生第一切换信息给电路控制模块80a;此时,未收到第一切换信息的电路控制模块80a会控制第一继电器81a和第一插槽10之间的电路断开,并且让第一继电器81a和第二插槽20之间的电路导通,使得第二插槽20电性连接至处理器60和电源模块70。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9至图11关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二传输线和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二传输线连接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的系统架构图。

如图9至图11所示,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在第三实施例中,自动切换式电路板1b还包括第二开关50。第二开关50是推动式的开关,其连接第二插槽20。第二开关50包括第二触发杆51、第二弹性件52和第二触发电路53。第二触发杆51的一端连接第二插槽20,第二触发杆5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触发电路53,第二弹性件52连接第二触发杆51和第二插槽20。第二触发电路53包括第一弹片531和第二弹片532。当第二传输线300插接至第二插槽20时,第二传输线300推动第二触发杆51,使得第二触发杆51触发第二触发电路53,让第一弹片531和第二弹片532互相碰触而产生一第二切换信息。根据第二切换信息,电路控制模块80会控制第一继电器81、第二继电器82和第一插槽10之间的电路断开,并且控制第一继电器81、第二继电器82和第二插槽20之间的电路导通,使得第二插槽20电性连接至处理器60和电源模块70。当第二传输线300从第二插槽20移除时,第二弹性件52会推动第二触发杆51,使得第二触发杆51不再让第一弹片531和第二弹片532互相碰触,以停止产生第二切换信息。

另外,当第一传输线200插接至第一插槽10,且第二传输线300同时也插接至第二插槽20时,第一传输线200推动第一开关40而产生的第一切换信息和第二传输线300推动第二开关50而产生的第二切换信息,皆会传输给电路控制模块80。接收到第一切换信息和第二切换信息的电路控制模块80,仅会根据第一切换信息,而控制第一继电器81、第二继电器82和第一插槽10之间的电路导通,使得第一插槽10电性连接至处理器60和电源模块70,并且断开第一继电器81、第二继电器82和第二插槽20之间的电路,使得第二插槽20断开和处理器60与电源模块70之间的电性连接。然而,同时插接第一传输线200和第二传输线300后的电路切换方式并不以上述为限,其也可设计为接收到第一切换信息和第二切换信息的电路控制模块80,仅会根据第二切换信息,控制第一继电器81、第二继电器82和第二插槽20之间的电路导通,让第二插槽20电性连接至处理器60和电源模块70。或者,自动切换式电路板1b可设计为具有软件控制接口,其可以让用户自由选择接收到第一切换信息和第二切换信息的电路控制模块80,根据第一切换信息或第二切换信息而做对应的电路切换。

借由本发明的自动切换式电路板1、1a、1b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连接的第一传输线200或第二传输线300而电性连接至外部网络,并且可以配合插接至插槽的第一传输线200或第二传输线300,而自动切换不同插槽的电路,以避免未被运用的插槽的外部表面电力外泄而造成使用者触电的意外。

需注意的是,上述仅为实施例,而非限制于实施例。譬如此不脱离本发明基本架构者,皆应为本专利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而应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