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插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659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端子插针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子插针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端子插针方式一种是采用人工排插式进行单片插针,另一种是采用端子插针机来进行自动插针,而端子插针机通常包括直线进料器、错位机构、拨爪单元及插针机构,直线进料器先将插针对象输送至错位机构处,错位机构将插针对象错位移动至拨爪单元,拨爪单元再将插针对象移动至插针位置处,插针机构插针结束后,拨爪单元将插针对象移动至下一工站,而插针机构一般可为凸轮插针机构或气缸插针机构。当采用凸轮插针机构时,凸轮旋转插针时,拨爪单元同时进行移动,凸轮停止插针后拨爪单元移位,如此生产效率低、凸轮插针机构频繁启动,进而造成端子插针机的不稳定;当采用气缸插针机构时,气缸对单个穴位插针结束后拨爪移动一个穴位再给气缸插针直至该拨爪的全部穴位插针完毕,该种插针结构生产效率低、气源消耗大且插针机结构不稳定。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端子插针机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可提高插针效率的端子插针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子插针机,其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载台及插针机构,其中所述载台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端子插针机还具有设置于机架上的循环进料机构及移位机构,所述移位机构具有至少两个用以夹持插针对象的拨爪送料单元,其中所述拨爪送料单元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列且在所述载台上进行上料动作及插针动作,每一拨爪送料单元可彼此独立地移动以退离所述载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其中一个所述拨爪送料单元将插针对象移动至所述载台位于前方的插针位置并由插针机构进行插针动作时,另一个所述拨爪送料单元在所述载台位于后方的上料位置进行上料动作以接收来自循环进料机构传送的插针对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位于载台的插针位置的所述拨爪送料单元携带的插针对象完成插针动作后,该拨爪送料单元向上或向下移动以错位离开插针位置,在上料位置接收完插针对象的所述拨爪送料单元在动力单元的驱动下移动至所述插针位置以进行插针动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拨爪送料单元具有用于接收并夹持插针对象的夹持部,在上料位置接收插针对象前,所述夹持部呈远离载台的缩回状,在接收插针对象时呈靠近载台的伸出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拨爪送料单元具有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所述夹持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进料机构包括直线进料器及与所述直线进料器相连的旋转进料机构,其中所述旋转进料机构将从直线进料器上接收到的插针对象输送至载台的上料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进料机构与所述载台垂直设置,且以与所述载台延伸方向平行的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进料机构的外周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抓取插针对象的卡位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进料机构转动以使所述卡位槽依次与直线进料器对接以接收来自直线进料器传送的插针对象,并在所述旋转进料机构继续转动时将接收到的插针对象旋转至所述载台上的上料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进料机构呈圆盘状,所述卡位槽均匀分布于所述旋转进料机构的外周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针机构及所述循环进料机构位于所述载台的同一侧,所述移位机构位于所述载台相对设置的另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端子插针机具有交替进行上料与插针的拨爪送料单元,可连续插针以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减少等待时间、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端子插针机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图1所示端子插针机将盖板移除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端子插针机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所示端子插针机中循环进料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循环进料机构中旋转进料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端子插针机中移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子插针机100,其包括机架1、载台2、插针机构3、循环进料机构4及移位机构5,所述载台2、插针机构3、循环进料机构4及移位机构5均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插针机构2、循环进料机构4及移位机构5均与载台2相连。

所述载台2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具有位于前方的插针位置及位于后方的上料位置,在同一载台2上可完成上料与插针两套动作,端子插针机100的结构简单、定位简单方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针机构3及所述循环进料机构4位于所述载台2的同一侧,所述移位机构5位于所述载台2相对设置的另一侧,如此以在载台2的一侧进行上料及插针,移位机构5在另一侧进行插针对象6的循环移动,进而端子插针机100的结构紧凑、布局合理。

所述插针机构3为凸轮插针机构,且靠近所述载台2的插针位置设置,以将端子料带7上的相应端子插置于移位机构5送来的插针对象6内,从而完成插针动作。

请参照图2至图5所示,所述循环进料机构4包括直线进料器41及与所述直线进料器41对接相连的旋转进料机构42,其中所述旋转进料机构42将从直线进料器41上接收到的插针对象6输送至载台2的上料位置。

所述旋转进料机构42与所述载台2垂直设置,且以与所述载台2延伸方向平行的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进料机构42的外周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抓取插针对象6的卡位槽421。所述旋转进料机构42转动以使所述卡位槽421依次与直线进料器41对接以接收来自直线进料器41传送的插针对象6,并在所述旋转进料机构42继续转动时将接收到的插针对象6旋转至所述载台2上的上料位置。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进料机构42呈圆盘状,所述卡位槽421均匀分布于所述旋转进料机构42的外周缘,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卡位槽421的数量为四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其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所述旋转进料机构42转动的过程中,依次对转动至直线进料器41的对接位置的卡位槽421进行上料动作,对转动至载台2的上料位置的卡位槽421进行下料动作,其中位于所述直线进料器41的对接位置的所述卡位槽421为所述旋转进料机构42的上料口,位于所述载台2的上料位置的卡位槽421为所述旋转进料机构的下料口,所述上料口与下料口对称设置于所述旋转进料机构42的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卡位槽421的上料和下料可同时进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请参照图2、3及图6、7所示,所述移位机构5具有至少两个用以夹持插针对象6的拨爪送料单元51及位于上方的盖板52,其中所述拨爪送料单元51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列且在所述载台2上进行上料动作及插针动作,每一拨爪送料单元51可彼此独立地向上或向下移动以退离所述载台2,如此使得拨爪送料单元51的自插针位置向上料位置的运动不会受到其他拨爪送料单元51的妨碍,两个或多个拨爪送料单元51可交替循环进行上料、插针动作,。

其中一个所述拨爪送料单元51将插针对象6移动至所述载台2位于前方的插针位置21并由插针机构3进行插针动作时,另一个所述拨爪送料单元51在所述载台2位于后方的上料位置进行上料动作以接收来自循环进料机构传送的插针对象。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插针位置的一个拨爪送料单元51与位于上料位置的另一个拨爪送料单元51呈翻转而成的反向设置状态(如图6所示)。

当位于载台2的插针位置的所述拨爪送料单元51携带的插针对象6完成插针动作后,该拨爪送料单元51向上或向下移动以错位离开插针位置,在上料位置接收完插针对象6的所述拨爪送料单元51在动力单元的驱动下移动至所述插针位置以进行插针动作。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拨爪送料单元51向上或向下翻转运动以使其离开所述载台2的插针位置。

请参照图6及图7所示,所述拨爪送料单元51具有用于接收并夹持插针对象6的夹持部511,在上料位置接收插针对象6前,所述夹持部511呈远离载台2的缩回状(如图7中所示状态),在接收插针对象6时呈靠近载台2的伸出状。

所述拨爪送料单元51还具有与所述夹持部511相连的连接部512及与所述连接部512活动连接的枢转部513,所述夹持部511可在连接部512绕枢转部513转动的同时伸出或缩回。

每一所述拨爪送料单元51具有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所述夹持部511,可同时夹持多个插针对象6,以实现插针机构3连续对多个插针对象6进行插针。本实施例所展示的所述拨爪送料单元51具有四个夹持部511,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有其他数量的夹持部。当插针机构3旋转插针时,位于插针位置的所述拨爪送料单元51同时进行小距离移动,以实现插针机构3对拨爪送料单元51的多个夹持部511所携带的插针对象的连续插针。

本发明的端子插针机100启动工作时,循环进料机构4的直线进料器41将插针对象6逐个移位至旋转进料机构42处,所述旋转进料机构42的卡位槽421将接收到的插针对象6旋转至位于载台2的上料位置的拨爪送料单元51,待该拨爪送料单元51的各夹持部511均完成接收插针对象6后,该拨爪送料单元51向前水平移动至载台2的插针位置,插针机构3启动,并对拨爪送料单元51所携带的多个插针对象6进行旋转插针,该拨爪送料单元51同时向前移动,以实现插针机构3的不间断旋转插针。

当位于载台2前方插针位置的拨爪送料单元51进行插针动作的同时,位于载台2后方上料位置的拨爪送料单元51同时重复前方拨爪送料单元51之前的上料动作,两个拨爪送料51交替循环上料、插针。当前方的拨爪送料单元51全部插针完毕后,其将组装完成的插针对象移动至下一工位,并向上或向下翻转移动以离开载台2并让位给后方即将进行插针动作的拨爪送料单元51,且运动归位至载台2的上料位置以进行上料动作,两个及以上拨爪送料单元51持续往复进行上述上料及插针动作,解决了多个拨爪送料单元轮流上料的等待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插针机构3可保持不停机状态以保证其稳定性。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