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化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2232发布日期:2018-07-13 21:15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化成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化成就是电池刚生产出来后,对其做一次充电,借以激活电池,其作用类似于对软盘的"格式化"。化成完成后电池才能开始正常的充放电。原理就是对电池第一次充电,让电池内的活性物质激活,同时在阳极表面生成一种致密的膜,借以保护整个化学界面。电池化成设备就是完成这整个过程的机械装置。实际给电池充电的机身形状类似柜子,机身内按行、列排布多个充电室,每个充电室内可充电一个电池。

现有技术中在电池化成结束后,往往是在电池化成机身旁边设置一行车,然后在行车上设置机械手,通过机械手将电池取出,由行车再将电池运送到传送带上,进行下一工序。这种电池化成设备存在以下缺陷:充电结束后一次只能取出一个电池,且需要转移到传送带后方能进行下一个电池的取出动作,不仅整体降低了从机身上转移电池的工作效率,而且会导致同一批次进入机身的电池的充电时间不一致,要么先取出的电池充电不足,要么后取出的电池过充电,影响电池的正常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化成设备,能同时取出同一批次进入机身充电的电池,有效提高从机身上转移电池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池化成设备,包括机身和传送带,还包括输送机构、转移机构和若干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盒,电池盒上固定连接有磁铁;输送机构包括循环套和若干用于让循环套呈s形循环输送的传送辊,循环套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可吸附磁铁的电磁铁,传送辊与机身转动连接;转移机构包括基板、导向板、用于取出电池盒中的电池的顶出杆和用于使取出电池后的电池盒与电磁铁分离的阻挡杆;基板固定在机身上;导向板位于循环套的下方,且导向板倾斜设置,导向板的高端与顶出杆连接,导向板的低端延伸至传送带;顶出杆和阻挡杆均固定在基板上,且顶出杆和阻挡杆均位于导向板的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固定连接有磁铁的电池盒以及循环套上固定连接的若干可吸附磁铁的电磁铁,使得在将电池装入电池盒内充电结束后,即可同时地、一次性地将同一批次进入机身充电的电池取出,避免电池因取出过程导致的充电时间不一致。

2、通过循环套和若干用于让循环套呈s形循环输送的传送辊,可以让若干电池被循环套呈流水线方式转移至传送带,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机械手一个一个地转移电池,有助于提高从机身上转移电池的工作效率。

3、通过顶出杆,可以使得电池盒中的电池在随着循环套移动的过程中即被自动取出,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取出过程简单、快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转移电池的效率。

4、通过阻挡杆,可以使得被取出电池后的电池盒在随着循环套继续移动的过程中与循环套上的电磁铁分离,便于回收利用电池盒,同时也方便循环套进行下一次的取出电池工序。

5、通过将导向板倾斜设置,且导向板的高端与顶出杆连接,导向板的低端延伸至传送带,不仅能将电池和电池盒直接转到传送带上,而且有助于缓冲电池和电池盒,避免电池和电池盒直接落入传送带,对电池和电池盒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顶出杆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杆、横轴杆和顶推杆,支撑固定在基板上,顶推杆与导向板连接,且横轴杆与推顶杆垂直。结构简单,而且将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的过程稳定。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方案,阻挡杆呈l形。结构简单,而且将电池盒从电磁铁上分离的过程稳定。

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机身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滑板,滑板远离机身的一端朝向循环套,且滑板的顶面与电磁铁的底面齐平。有助于在循环套上的电磁铁吸附电池盒上的磁铁时,保证电池盒能稳定地从机身转移到循环套上。

优选方案四,作为基础方案、优选方案二或者优选方案三的优选方案,传送带包括用于输送电池的电池传送带和用于输送电池盒的电池盒传送带。可以避免电池和电池盒混淆。

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四的优选方案,电池盒传送带上也设有电磁铁。可以快速分离开电池和电池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池化成设备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电池盒的前视图;

图4为图1中电池盒的后视图;

图5为图2中输送机构和转移机构(没有机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顶出杆推出电池盒中的电池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阻挡杆阻挡电池盒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身1、滑板10、充电室11、电池盒2、磁铁20、上挡片21、下挡片22、活动缝23、u形开口24、条形缝25、循环套3、水平传送辊30、转向传送辊31、转轴32、电磁铁33、基板4、导向板40、顶出杆41、支撑杆410、横轴杆411、顶推杆412、阻挡杆42、电池传送带5、电池盒传送带50、电磁铁二51。

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电池化成设备,包括机身1、传送带、输送机构、转移机构和若干电池盒2。如图2所示,机身1上设有若干呈行、列分布的充电室11,一个充电室11对应充电一个电池,为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中充电室11的行数为五,列数为六。

电池盒2用于放置电池,充电前,先将电池放入电池盒2内,然后再将电池盒2放置到充电室11内对电池进行充电。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呈长方体,其前侧面上粘接有条形的磁铁20;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分别铰接有上挡片21和下挡片22,且挡片与电池盒2内壁连接有拉簧,便于在挡片因外力发生转动之后还能复位,且上挡片21和下挡片22之间留有活动缝23;如图4所示,电池盒2的后侧面开有u形开口24,便于让电池的充电触点露出,从而让电池放置在电池盒2内后仍能完好充电;电池盒2的底部开有条形缝25。

如图5所示,输送机构包括循环套3和若干用于让循环套3呈s形循环输送的传送辊。应用到本实施例中,循环套3共有五行,并分别对应五行充电室11;循环套3的表面粘接有若干可吸附磁铁20的电磁铁33,应用到本实施例中,即每行有六片电磁铁33,且一个电磁铁33对应一个充电室11;传送辊的设置位置优选为在每行循环套3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传送辊(水平传送辊30),然后在转向的传送辊中部再设置一个传送辊(转向传送辊31);传送辊通过转轴32与机身1转动连接,具体让传送辊转动的装置可直接选择现有技术,例如电机;且所有传送辊的转动方向都一致,从而保证循环套3始终在一个方向上呈s形循环输送,如图5中箭头所指方向。

为了在循环套3上的电磁铁33吸附充电室11中的电池盒2上的磁铁20时,保证电池盒2能稳定地从充电室11转移到循环套3上,可在机身1上焊接若干滑板10,如图1所示,滑板10的右端朝向循环套3,且滑板10的顶面与电磁铁33的底面齐平。

如图5所示,转移机构包括基板4、导向板40、顶出杆41和阻挡杆42。基板4焊接在机身1上;导向板40位于循环套3的下方,顶出杆41和阻挡杆42均位于导向板40的上方;顶出杆41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杆410、横轴杆411和顶推杆412,支撑杆410铆接在基板4上,顶推杆412与导向板40连接,且横轴杆411与推顶杆垂直,当电池盒2在循环套3作用下朝向顶推杆412移动的时候,如图6所示,由于电池盒2的底部开有条形缝25,且电池盒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挡片又是铰接在电池盒2上的,所以顶推杆412和横轴杆411可以穿过电池盒2上的活动缝23,并通过条形缝25贯穿电池盒2,在这个过程中,电池被顶推杆412从电池盒2中推出;导向板40倾斜设置,导向板40的下端延伸至传送带,这样当电池被推出后即可通过导向板40落入传送带上。阻挡杆42呈l形,且阻挡杆42也铆接在基板4上,如图7所示,当电池盒2在循环套3的作用下翻转90°继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即被阻挡杆42的横向杆挡住,从而使取出电池后的电池盒2与电磁铁33分离开来,与电磁铁33分离的电池盒2也落入传送带。为了快速分离开电池和空的电池盒2,可以设置两个传送带,如图1所示:即用于输送电池的电池传送带5和用于输送电池盒2的电池盒传送带50,并在电池盒传送带50上粘接一层电磁铁二51,这样,当空的电池盒2落入电池传送带5后,即可被电池盒传送带50上的电磁铁33通过吸附电池盒2上的磁铁20而转移到电池盒传送带50上,从而快速分离开电池和空的电池盒2。

充电前,先将电池放入电池盒2中,然后再将电池盒2放入充电室11中进行充电。充电结束后,启动传送辊,给循环套3上的电磁铁33通电,电磁铁33将带有电池的电池盒2吸附到循环套3上,并随着循环套3一起传送到循环套3的底部(图5中每行电池盒2的传递先后顺序为:从上往下数第五行、第三行、第一行、第二行、第四行)。当电池盒2被传送到循环套3的底部,并朝向顶出杆41移动的时候,电池被顶出杆41推出,并沿着导向板40落到电池传送带5上,由电池传送带5输送到下一工序;当空的电池盒2随着循环套3继续上移时,电池盒2即被阻挡杆42挡落,也沿着导向板40落到电池传送带5上,此时,给电池盒传送带50上的电磁铁二51通电,将电池传送带5上的电池盒2吸附到电池盒传送带50上,便于下一次充电的重复利用。当所有电池盒2都从循环套3上分离下来后,表明电池也已经全部通过电池传送带5进入下一工序了,此时,即可停止传送辊,结束电池化成工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