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式塑壳断路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5426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式塑壳断路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式断路器控制单元放置在操作系统与中盖间,且一般通过控制器支架安装在底座或互感器支架上。传统电子式断路器包含控制单元在内的所有零部件都封于塑料外壳中,当遇到大的分断电流时,金属材料在电弧能量下会产生气体和金属粒子,气体通过气孔排出的过程中金属粒子在强气流作用下飞溅在控制单元的控制面板上破坏控制单元绝缘性,同时传统结构的电子式断路器控制单元由于塑料外壳内部结构非常紧凑基本无法检修,且传统结构电子式断路器通过支架安装在底座或互感器支架上,定位不可靠,导线容易因挤压破损甚至断裂,引发短路风险或致互感器与控制器间信号传输中断。由于控制单元定位不稳定,同时也导致人机交互面板处电位器(或拨码开关)上旋钮与中盖旋钮孔产生挤压,影响可调参数的正常指示甚至破坏电位器(或拨码开关)致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电子式断路器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定位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控制单元隔离功能、易于安装检修、定位可靠的电子式塑壳断路器结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式塑壳断路器结构,包括基座、中盖、控制单元、控制面板、可视面板和面盖,所述中盖安装在基座上,所述中盖中间设有放置所述控制单元的内凹腔,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内凹腔内,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控制单元上部,所述可视面板安装在控制面板上,所述面盖安装在中盖上并与基座紧固,将控制单元放置在中盖内凹腔内,隔离控制单元与基座的操作系统,能实现对控制单元的隔离保护功能,防止分断大电流时对控制单元元器件造成损伤,同时易于控制单元的装配、检修,且旋钮定位更精准。

进一步地,所述中盖设有定位螺孔,所述内凹腔内设有用于支撑控制单元的定位台、定位柱以及与基座相通的接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设有紧定孔和与定位柱相配合的定位孔,定位精准。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设有旋钮孔、定位边、定位柱,定位柱内设有螺钉紧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中盖、控制单元和控制面板通过依次穿过螺钉紧定孔、紧定孔以及定位螺孔的螺钉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内安装互感器、脱扣器、灭弧系统、触头系统、操作机构及连接导体,所述互感器与控制单元通过接插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盖与基座通过螺钉紧固,安装牢固、方便。

本发明将控制单元可靠定位在中盖上内凹腔的独立腔体内而不直接定位在基座或互感器上,避免大电流分断过程产生的金属粒子及碳粉对控制单元绝缘性能的破坏,实现对控制单元隔离保护功能。由于电子式塑壳断路器内部结构非常紧凑,中盖装配过程中装配在中盖与基座中间的零部件处于装配盲区,尤其是装配时需要整理的导线在中盖装配过程中容易被控制单元支架挤压致破损或断裂,本发明先装中盖后装控制单元定位,节省了装配过程中导线整理步骤,同时因中盖螺钉紧固后控制单元装配在一个独立腔体内避免互感器与控制单元连接导线在控制器紧固过程中与其它零部件产生挤压、断裂风险,实现控制单元装配简化的同时也避免了装配过程中导线破损、断裂引发的短路、断路风险。此外,在断路器控制单元需要检修时,不需要拆除中盖只需要拆开控制面板即可检修,实现控制单元易检修功能,同时避免检修过程对断路器内部其它零部件造成破坏。

本发明电子式断路器结构控制单元和控制面板以中盖为基准来定位,避免传统结构装配过程中定位基准不统一而产生累计装配公差超过装配间隙而导致的控制单元电位器(或拨码开关)旋钮与控制面板旋钮孔产生干涉并破坏电位器(或拨码开关)正常指示,实现控制单元电位器(或拨码开关)定位精准、指示可靠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塑壳断路器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中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5为本发明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塑壳断路器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中盖1、控制面板2、控制单元3、面盖4、可视面板5、基座6、内凹腔11、定位台12、定位柱13、定位螺孔14、接插孔15、旋钮孔21、螺钉紧定孔22、定位边23、定位柱24、紧定孔31、定位孔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电子式塑壳断路器结构,如图1-7,包括基座6、中盖1、控制单元3、控制面板2、可视面板5和面盖4,其特征在于,中盖1安装在基座6上,中盖1中间设有放置控制单元3的内凹腔11,控制单元3安装在内凹腔11内,控制面板2安装在控制单元3上部,可视面板5安装在控制面板2上,面盖4安装在中盖1上并与基座6紧固。其中,中盖1设有定位螺孔14,内凹腔11内设有用于支撑控制单元3的定位台12、定位柱13以及与基座6相通的接插孔15,控制单元3设有紧定孔31和与定位柱13相配合的定位孔32,控制面板2设有旋钮孔21、定位边23、定位柱24,定位柱24内设有螺钉紧定孔22,中盖1、控制单元3和控制面板2通过依次穿过螺钉紧定孔22、紧定孔31以及定位螺孔14的螺钉紧固,基座6内安装互感器、脱扣器、灭弧系统、触头系统、操作机构及连接导体,互感器与控制单元3通过接插件连接,中盖1与基座6通过螺钉紧固。

图8为现有塑壳断路器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控制单元3放置在操作系统与中盖1间,通过控制器支架安装在底座或互感器支架上,包含控制单元3在内的所有零部件都封于塑料外壳中,当遇到大的分断电流时,金属材料在电弧能量下会产生气体和金属粒子,气体通过气孔排出的过程中金属粒子在强气流作用下飞溅在控制单元3的控制面板上破坏控制单元3绝缘性,同时控制单元3由于塑料外壳内部结构非常紧凑基本无法检修,且定位不可靠,导线容易因挤压破损甚至断裂,引发短路风险或致互感器与控制器间信号传输中断。由于控制单元3定位不稳定,同时也导致人机交互面板处电位器(或拨码开关)上旋钮与中盖1旋钮孔产生挤压,影响可调参数的正常指示甚至破坏电位器(或拨码开关)致功能失效。

本发明将控制单元3可靠定位在中盖1上内凹腔11的独立腔体内而不直接定位在基座6或互感器上,避免大电流分断过程产生的金属粒子及碳粉对控制单元3绝缘性能的破坏,实现对控制单元3隔离保护功能。由于电子式塑壳断路器内部结构非常紧凑,中盖1装配过程中装配在中盖1与基座6中间的零部件处于装配盲区,尤其是装配时需要整理的导线在中盖1装配过程中容易被控制单元3支架挤压致破损或断裂,本发明先装中盖1后装控制单元3定位,节省了装配过程中导线整理步骤,同时因中盖1螺钉紧固后控制单元3装配在一个独立腔体内避免互感器与控制单元3连接导线在控制器紧固过程中与其它零部件产生挤压、断裂风险,实现控制单元3装配简化的同时也避免了装配过程中导线破损、断裂引发的短路、断路风险。此外,在断路器控制单元3需要检修时,不需要拆除中盖1只需要拆开控制面板即可检修,实现控制单元3易检修功能,同时避免检修过程对断路器内部其它零部件造成破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