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高传输效率的RJ45网络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2836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可提高传输效率的RJ45网络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连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网络连接配件,特别涉及可提高传输效率的RJ45网络连接器。



背景技术:

RJ45是布线系统中信息插座(即通信引出端)连接器的一种,连接器由插头(接头、水晶头)和插座(模块)组成,这两种元器件组成的连接器连接于导线之间,以实现导线的电气连续性。

CAT6,是指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六类非屏蔽双绞线的各项参数都有大幅提高,传输频率也扩展至250MHz或更高。

现有插座的CAT 5E的端子,均采用单层结构,单层结构的端子容易受高频干扰,在数据传输时效率不高,传输数据准确性较差,而且传输不完整,无法达到CAT 6的规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可提高传输效率的RJ45网络连接器,其可减少干扰,提高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可提高传输效率的RJ45网络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支架和端子,连接器外壳的内部设有用于配对安装支架的方形空腔,支架从方形空腔的后端配对插入,方形空腔的前端设有用于配对插入水晶头的连接开口,使水晶头从连接开口插入后与支架进行配对连接,连接器外壳的底部设有用于进行定位安装的连接座,支架包括纵向支撑座和横向支撑座,纵向支撑座与横向支撑座组合形成L字形结构,端子包括向前延伸的接触平台和向上延伸的插脚,插脚向纵向支撑座的顶部延伸穿出纵向支撑座的顶部,接触平台用于与水晶头进行配对接触,接触平台夹紧在横向支撑座上,端子共设有八根,包括四根上折弯端子和四根下折弯端子,四根上折弯端子与四根下折弯端子进行相互间隔排列,上折弯端子的接触平台的底部向上折弯形成上凹槽,上折弯端子的插脚的中部向前折弯形成前凹槽,下折弯端子的接触平台的底部向下折弯形成下凹槽,下折弯端子的插脚的中部向后折弯形成后凹槽。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方形空腔的左右内侧面均设有内凹卡槽,支架的纵向支撑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配对卡入内凹卡槽的外凸卡块。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外凸卡块进行横向设置,且外凸卡块的前端沿后端逐渐增厚。

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方形空腔的左右内侧面均设有横向滑槽,支架的纵向支撑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配对滑入横向滑槽内的横向滑柱。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端子包括四根上折弯端子和四根下折弯端子,上折弯端子的接触平台的底部向上折弯形成上凹槽,上折弯端子的插脚的中部向前折弯形成前凹槽,下折弯端子的接触平台的底部向下折弯形成下凹槽,下折弯端子的插脚的中部向后折弯形成后凹槽,将端子分成上下两层结构,上凹槽与下凹槽配对组合,前凹槽与后凹槽配对组合,使组合后的端子整体覆盖的面积更大,可减少干扰,从而可提高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同时还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以达到CAT 6的传输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折弯端子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折弯端子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折弯端子与下折弯端子排列组合后的侧视图;

图中,1为连接器外壳,2为支架,3为端子,4为方形空腔,5为横向支撑座,6为纵向支撑座,7为外凸卡块,8为横向滑槽,9为横向滑柱,10为上凹槽,11为前凹槽,12为下凹槽,13为后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参照图1~4,其具体实施的可提高传输效率的RJ45网络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1、支架2和端子3,连接器外壳1的内部设有用于配对安装支架2的方形空腔4,支架2从方形空腔4的后端配对插入,方形空腔4的前端设有用于配对插入水晶头的连接开口,使水晶头从连接开口插入后与支架2进行配对连接,连接器外壳1的底部设有用于进行定位安装的连接座。

支架2包括纵向支撑座6和横向支撑座5,纵向支撑座6与横向支撑座5组合形成L字形结构,端子3包括向前延伸的接触平台和向上延伸的插脚,插脚向纵向支撑座6的顶部延伸穿出纵向支撑座6的顶部,接触平台用于与水晶头进行配对接触,接触平台夹紧在横向支撑座5上。

如图1所示,方形空腔4的左右内侧面均设有内凹卡槽,支架2的纵向支撑座6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配对卡入内凹卡槽的外凸卡块7,外凸卡块7进行横向设置,且外凸卡块7的前端沿后端逐渐增厚。方形空腔4的左右内侧面均设有横向滑槽8,支架2的纵向支撑座6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配对滑入横向滑槽8内的横向滑柱9。

端子3共设有八根,包括四根上折弯端子和四根下折弯端子,四根上折弯端子与四根下折弯端子进行相互间隔排列,如图2所示,上折弯端子的接触平台的底部向上折弯形成上凹槽10,上折弯端子的插脚的中部向前折弯形成前凹槽11,如图3所示,下折弯端子的接触平台的底部向下折弯形成下凹槽12,下折弯端子的插脚的中部向后折弯形成后凹槽13,由于插脚的末端组成8PIN针结构,因此上折弯端子的插脚及下折弯端子的插脚的末端均有部分折弯,以错开PIN针的排列位置。

将端子分成上下两层结构,上凹槽10与下凹槽12配对组合,前凹槽11与后凹槽13配对组合,使组合后的端子整体覆盖的面积更大,可减少干扰,从而可提高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同时还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以达到CAT 6的传输要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