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极槽口天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237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极槽口天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极槽口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快速演进,带动了无限通讯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通讯装置的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内建天线与PCB基板上的电路板和电器元件整合为一体,减少占用空间,已成为目前一种非常重要的设计要求。在通讯装置的相关内建天线设计中,使用单极槽口天线逐渐演化为一种重要的的行业标准设计选择。然而单极槽口天线为了产生足够的操作频宽,只能配置于具有接地功能的基板的中央,这种配置方式限制了PCB板路上的相关电路及讯号线配置范围,使得其实际应用效果大打折扣。在现有单极槽口天线中,槽口馈入天线的长度直接决定了天线的频段的匹配程度,虽然可以通过适配不同形状尺寸的槽口来调节匹配度,但是应用到移动通讯装置时,开口槽口一般设置在PCB基板的边缘位置,由于PCB基板本身的尺寸限制,基板槽口一旦开出便无法在不拆机的情况下再进行改动,如果将槽口直接设置在设备边缘,匹配天线后需要考虑在外框上预留槽缝,极为影响设备的外观造型设计,也不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单极槽口天线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单极槽口天线装置包括接地介质基板、开设在接地介质基板上的单极槽口、微带线、信号源;所述微带线包括馈入固定段和自由旋转段,馈入固定段和自由旋转段通过一转轴连接,其中所述馈入固定段嵌入所述接地介质基板内,馈入固定段下端与所述信号源相连接;所述单极槽口为三个内角角度不都相同的三角形槽口,单极槽口最小内角顶点设置在所述转轴处。如此设计,通过PCB板上电连接一简单的控制模块,可以外部直接调节或内部程序自动调节转轴的角度,从而带动自由旋转段在三角形槽口内进行旋转,由于槽口三个角度不同,因此在自由旋转段旋转过程中,位于单极槽口内天线的馈入长度会随着旋转发生变化,从而激发不同频带的共振模态,从而达到多频操作频带天线相同的效果。

作为优化,所述单极槽口为一不等边的直角三角形槽口,其直角边与所述馈入固定段垂直设置,所述单极槽口剩余两非直角内角的角度分别为30度和 60度,所述自由旋转段与所述馈入固定段之间的角度为120度。

作为优化,所述单极槽口为一不等边的直角三角形槽口,其斜边与所述馈入固定段垂直设置,所述单极槽口剩余两非直角内角的角度分别为30度和60 度,所述自由旋转段与所述馈入固定段之间的角度为120度。

作为优化,所述单极槽口为一等边的直角三角形槽口,其直角边与所述馈入固定段垂直设置,所述单极槽口剩余两非直角内角的角度均为45度,所述自由旋转段与所述馈入固定段之间的角度为135度。

作为优化,所述单极槽口为一等边的直角三角形槽口,其斜边与所述馈入固定段垂直设置,所述单极槽口剩余两非直角内角的角度均为45度,所述自由旋转段与所述馈入固定段之间的角度为135度。

作为优化,所述单极槽口为一等边的三角形槽口,其斜边与所述馈入固定段垂直设置,所述单极槽口钝角顶点的角度为120度,剩余锐角顶点的内角角度均为30度,所述自由旋转段与所述馈入固定段之间的角度为120度。

作为优化,所述接地介质基板为一呈90度扇形的金属板。如此设计,最大程度的减小本装置所占用PCB板面的电路空间。

本实用新型单极槽口天线装置结构原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通过PCB 板上电连接一简单的控制模块,可以外部直接调节或内部程序自动调节转轴的角度,从而带动自由旋转段在三角形槽口内进行旋转,由于槽口三个角度不同,因此在自由旋转段旋转过程中,位于单极槽口内天线的馈入长度会随着旋转发生变化,从而激发不同频带的共振模态,从而达到多频操作频带天线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单极槽口天线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单极槽口天线装置实施方式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单极槽口天线装置实施方式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单极槽口天线装置实施方式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单极槽口天线装置实施方式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单极槽口天线装置实施方式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地介质基板、2-单极槽口、3-微带线、301-馈入固定段、302- 自由旋转段、4-信号源、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如图1所示,本单极槽口天线装置包括接地介质基板1、开设在接地介质基板1上的单极槽口2、微带线3、信号源4;所述如微带线3 包括馈入固定段301和自由旋转段302,馈入固定段301和自由旋转段302通过一转轴5连接,其中所述馈入固定段301嵌入所述接地介质基板内1,馈入固定段301下端与所述信号源4相连接;所述单极槽口2为三个内角角度不都相同的三角形槽口,单极槽口2最小内角顶点设置在所述转轴5处。通过PCB 板上电连接一简单的控制模块,可以外部直接调节或内部程序自动调节转轴的角度,从而带动自由旋转段在三角形槽口内进行旋转,由于槽口三个角度不同,因此在自由旋转段旋转过程中,位于单极槽口内天线的馈入长度会随着旋转发生变化,从而激发不同频带的共振模态,从而达到多频操作频带天线相同的效果。所述单极槽口2为一不等边的直角三角形槽口,其直角边与所述馈入固定段301垂直设置,所述单极槽口2剩余两非直角内角的角度分别为30度和60 度,所述自由旋转段302与所述馈入固定段301之间的角度为120度。所述接地介质基板1为一呈90度扇形的金属板。最大程度的减小本装置所占用PCB 板面的电路空间。

实施方式2:如图2所示:如图1所示,本单极槽口天线装置包括接地介质基板1、开设在接地介质基板1上的单极槽口2、微带线3、信号源4;所述如微带线3包括馈入固定段301和自由旋转段302,馈入固定段301和自由旋转段302通过一转轴5连接,其中所述馈入固定段301嵌入所述接地介质基板内1,馈入固定段301下端与所述信号源4相连接;所述单极槽口2为三个内角角度不都相同的三角形槽口,单极槽口2最小内角顶点设置在所述转轴5处。通过PCB板上电连接一简单的控制模块,可以外部直接调节或内部程序自动调节转轴的角度,从而带动自由旋转段在三角形槽口内进行旋转,由于槽口三个角度不同,因此在自由旋转段旋转过程中,位于单极槽口内天线的馈入长度会随着旋转发生变化,从而激发不同频带的共振模态,从而达到多频操作频带天线相同的效果。所述单极槽口2为一不等边的直角三角形槽口,其斜边与所述馈入固定段301垂直设置,所述单极槽口2剩余两非直角内角的角度分别为 30度和60度,所述自由旋转段302与所述馈入固定段301之间的角度为120 度。所述接地介质基板1为一呈90度扇形的金属板。最大程度的减小本装置所占用PCB板面的电路空间。

实施方式3:如图3所示,本单极槽口天线装置包括接地介质基板1、开设在接地介质基板1上的单极槽口2、微带线3、信号源4;所述如微带线3 包括馈入固定段301和自由旋转段302,馈入固定段301和自由旋转段302通过一转轴5连接,其中所述馈入固定段301嵌入所述接地介质基板内1,馈入固定段301下端与所述信号源4相连接;所述单极槽口2为三个内角角度不都相同的三角形槽口,单极槽口2最小内角顶点设置在所述转轴5处。通过PCB 板上电连接一简单的控制模块,可以外部直接调节或内部程序自动调节转轴的角度,从而带动自由旋转段在三角形槽口内进行旋转,由于槽口三个角度不同,因此在自由旋转段旋转过程中,位于单极槽口内天线的馈入长度会随着旋转发生变化,从而激发不同频带的共振模态,从而达到多频操作频带天线相同的效果。所述单极槽口2为一等边的直角三角形槽口,其直角边与所述馈入固定段 301垂直设置,所述单极槽口2剩余两非直角内角的角度均为45度,所述自由旋转段302与所述馈入固定段301之间的角度为135度。所述接地介质基板 1为一呈90度扇形的金属板。最大程度的减小本装置所占用PCB板面的电路空间。

实施方式4:如图4所示,本单极槽口天线装置包括接地介质基板1、开设在接地介质基板1上的单极槽口2、微带线3、信号源4;所述如微带线3 包括馈入固定段301和自由旋转段302,馈入固定段301和自由旋转段302通过一转轴5连接,其中所述馈入固定段301嵌入所述接地介质基板内1,馈入固定段301下端与所述信号源4相连接;所述单极槽口2为三个内角角度不都相同的三角形槽口,单极槽口2最小内角顶点设置在所述转轴5处。通过PCB 板上电连接一简单的控制模块,可以外部直接调节或内部程序自动调节转轴的角度,从而带动自由旋转段在三角形槽口内进行旋转,由于槽口三个角度不同,因此在自由旋转段旋转过程中,位于单极槽口内天线的馈入长度会随着旋转发生变化,从而激发不同频带的共振模态,从而达到多频操作频带天线相同的效果。所述单极槽口2为一等边的直角三角形槽口,其斜边与所述馈入固定段 301垂直设置,所述单极槽口2剩余两非直角内角的角度均为45度,所述自由旋转段302与所述馈入固定段301之间的角度为135度。所述接地介质基板 1为一呈90度扇形的金属板。最大程度的减小本装置所占用PCB板面的电路空间。

实施方式5:如图5所示,本单极槽口天线装置包括接地介质基板1、开设在接地介质基板1上的单极槽口2、微带线3、信号源4;所述如微带线3 包括馈入固定段301和自由旋转段302,馈入固定段301和自由旋转段302通过一转轴5连接,其中所述馈入固定段301嵌入所述接地介质基板内1,馈入固定段301下端与所述信号源4相连接;所述单极槽口2为三个内角角度不都相同的三角形槽口,单极槽口2最小内角顶点设置在所述转轴5处。通过PCB 板上电连接一简单的控制模块,可以外部直接调节或内部程序自动调节转轴的角度,从而带动自由旋转段在三角形槽口内进行旋转,由于槽口三个角度不同,因此在自由旋转段旋转过程中,位于单极槽口内天线的馈入长度会随着旋转发生变化,从而激发不同频带的共振模态,从而达到多频操作频带天线相同的效果。所述单极槽口2为一等边的三角形槽口,其斜边与所述馈入固定段301垂直设置,所述单极槽口2钝角顶点的角度为120度,剩余锐角顶点的内角角度均为30度,所述自由旋转段302与所述馈入固定段301之间的角度为120度。所述接地介质基板1为一呈90度扇形的金属板。最大程度的减小本装置所占用PCB板面的电路空间。

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或使用,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故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描述,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创造性特点的方法、工艺、产品,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