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绝缘封闭式开关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709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绝缘封闭式开关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全绝缘封闭式开关设备。



背景技术:

开关设备(即配电设备)是在电力系统中对高压配电柜,隔离开关、空气开关、电力线路、断路器,低压开关,配电盘,开关箱,控制箱等配电设备的统称。

目前,有灭弧装置的低压开关设备,被广泛用于500V以下的交、直流装置中,在电路中作接通、分断和承载额定工作电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接线孔内的接线端子为裸露状态,很容易导致触电和线路短路、跳闸,严重时造成火灾危害人身健康,有的低压开关设备为气体绝缘,采用SF6气体作为高压带电部分的绝缘和开断介质,但是SF6气体在开断后分解出有毒气体,且容易泄露,对箱体的密封要求高并且工艺复杂,导致气体绝缘维护检测较复杂,需要定期检漏并补充气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全绝缘封闭式开关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全绝缘封闭式开关设备,包括开关壳体和后盖板,所述开关壳体的端部设置有进线孔,所述进线孔的一侧进线固定螺钉,所述进线固定螺钉的底部设置有受力台,所述受力台的内部设置有开关装置,所述受力台的底部设置有出线固定螺钉,所述出线固定螺钉的一侧设置有出线孔,所述开关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后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关壳体和后盖板均为PC阻燃环氧树脂材料注塑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关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绝缘垫,所述绝缘垫分别与进线孔、开关装置和出线孔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线固定螺钉和出线固定螺钉的底部均设置有绝缘弹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开关壳体和后盖板均采用PC热性阻燃环氧树脂材料注塑而成,且端口处还设置有绝缘密封垫,有效的避免了开关内部因进线端口及出线端口的裸露对开关内部的压片及弹簧的侵蚀,避免了因端子的裸露而导致触电和线路短路等安全问题的发生,不但密封绝缘性好同时还延长了开关整体的使用寿命,且耐高温、阻燃性能加,机械性能好,适合不同使用环境,实用性强,可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开关壳体;2、进线孔;3、进线固定螺钉;4、受力台;5、开关装置;6、出线固定螺钉;7、出线孔;8、凹槽;9、后盖板;10、密封绝缘垫;11、绝缘弹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绝缘封闭式开关设备,包括开关壳体1和后盖板9,开关壳体1的端部设置有进线孔2,进线孔2的一侧进线固定螺钉3,进线固定螺钉3的底部设置有受力台4,受力台4的内部设置有开关装置5,受力台4的底部设置有出线固定螺钉6,出线固定螺钉6的一侧设置有出线孔7,开关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8,凹槽8的内部设置有后盖板9。

进一步的,开关壳体1和后盖板9均为PC热性阻燃环氧树脂材料注塑而成,适合批量生产,PC热性阻燃环氧树脂材料密封效果佳绝缘性好,耐高温、阻燃性能加,机械性能好。

开关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绝缘垫10,密封绝缘垫10分别与进线孔2、开关装置5和出线孔7相连接,有效的避免了开关内部因进线端口及出线端口的裸露对开关内部的压片及弹簧的侵蚀。

进线固定螺钉3和出线固定螺钉6的底部均设置有绝缘弹垫,防灰防尘的同时有效绝缘。

具体的,开关壳体1和后盖板9均采用PC热性阻燃环氧树脂材料注塑分别而成,耐高温、阻燃性能加,机械性能好,先将开关内部所需的压片、压簧、弹簧、磁芯、保险及端子按开关需求布置于开关壳体1的内部,然后将密封绝缘垫10安置于各个进出线端口处,最后将后盖板9扣压入开关壳体1的凹槽8内,密封绝缘性好,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开关壳体1和后盖板9均采用PC热性阻燃环氧树脂材料注塑而成,且端口处还设置有绝缘密封垫10,有效的避免了开关内部因进线端口及出线端口的裸露对开关内部的压片及弹簧的侵蚀,避免了因端子的裸露而导致触电和线路短路等安全问题的发生,不但密封绝缘性好同时还延长了开关整体的使用寿命,且耐高温、阻燃性能加,机械性能好,适合不同使用环境,实用性强,可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