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连接件的抗拉编织铜绞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9688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带有连接件的抗拉编织铜绞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电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带有连接件的抗拉编织铜绞线。



背景技术:

铜编织线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智能电器、智能万能断路器、塑壳断路器等开关的连接线,现有的软圆铜编织线的连接片大多为U形,用螺钉或螺栓穿过U形连接片的凹槽,并固定在所需的连接部件上,当导线受到拉力时,U形连接片容易松动、脱落。同时,铜编织线采用的软铜绞线很多为普通的漆包软铜绞线,该种漆包软铜绞线仅仅在最外面有一个绝缘层,即漆膜,该层漆膜不仅耐压、耐磨性较差,而且耐热、耐湿性也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破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带有连接件的抗拉编织铜绞线。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连接件的抗拉编织铜绞线,包括铜编织线本体,在铜编织线本体的一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过连接片与铜编织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有一个倒置的钩形插入件,所述钩形插入件的下端通过转轴与连接片铰接,转轴的上方还设有回位弹簧,连接件的另一侧设有一个弹片,所述钩形插入件回位后与弹片组成一个封闭的拱形;所述铜编织线本体由三股以上的铜绞线编织而成网状或辫子状,所述铜绞线包括三股以上的线芯,每股线芯都有至少一根钢丝和两根铜丝绞合而成,线芯外部为绝缘层,各股线芯之间填充有保温层,所述线芯外包覆有抗氧化层、屏蔽层和护套层。

所述铜丝的表面设有抗氧化金属镀层。

所述抗氧化金属镀层为镀锡层或镀银层。

所述护套层为耐高温橡胶。

所述屏蔽层为包覆在抗氧化层外的金属丝网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铜编织线的连接不便,能够方便的采用连接件进行连接;

2.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单纯铜丝容易拉断的技术缺陷,且各股线芯之间填充有保温层,同时采用耐高温橡胶作为护套层,使得铜绞线不但防寒,还耐高温。采用屏蔽层,使得其电损率也能得到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连接件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铜绞线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图中,1为铜编织线本体,2为连接件,21为连接片,22为钩形插入件,23为转轴,24为回位弹簧,25为弹片,3为铜绞线,4为线芯,41为钢丝,42为铜丝,43为绝缘层,5为保温层,6为抗氧化层,7为屏蔽层,8为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3。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连接件的抗拉编织铜绞线,包括铜编织线本体1,在铜编织线本体1的一端设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通过连接片21与铜编织线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2的一侧设有一个倒置的钩形插入件22,所述钩形插入件22的下端通过转轴23与连接片21铰接,转轴23的上方还设有回位弹簧24,连接件2的另一侧设有一个弹片25,所述钩形插入件22回位后与弹片25组成一个封闭的拱形;所述铜编织线本体1由三股以上的铜绞线3编织而成网状或辫子状,所述铜绞线3包括三股以上的线芯4,每股线芯4都有至少一根钢丝41和两根铜丝42绞合而成,线芯外部为绝缘层43,各股线芯4之间填充有保温层5,所述线芯外包覆有抗氧化层6、屏蔽层7和护套层8。

所述铜丝42的表面设有抗氧化金属镀层。

所述抗氧化金属镀层为镀锡层或镀银层。

所述护套层8为耐高温橡胶。

所述屏蔽层7为包覆在抗氧化层外的金属丝网格。

本案带有连接件的抗拉编织铜绞线,可同时将待连接部位作出相应改进,设置为连接柱或者孔,通过插入件22插入直接连接,省去了现有技术的麻烦。

所述铜编织线由三股以上的铜股线编织而成网状或辫子状,所述每股铜股线均由至少两根铜丝和一根钢丝绞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铜绞线,每股线芯都采用铜线和钢丝绞合的方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单纯铜丝容易拉断的技术缺陷。且各股线芯之间填充有保温层3,同时采用耐高温橡胶作为护套层,使得铜绞线不但防寒,还耐高温。采用屏蔽层,使得其电损率也能得到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