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鼻子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1346阅读:4547来源:国知局
线鼻子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接线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线鼻子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线鼻子常用于电缆末端的连接和续接,能让电缆和电器连接更牢固,更安全,个别地方俗称铜线耳。线鼻子上带有一个耳板状结构和一个套筒状结构,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电缆端部的绝缘皮剥除,然后插入套筒状结构中,最后用手钳将套筒状结构夹扁,使套筒状结构将电缆夹住,实现电缆和线鼻子的连接。

使用手钳安装电缆和线鼻子较为方便,但是还存在一个问题,工作人员使用时一天一般要接大量的线,而接线的过程一直要依靠大拇指和其余四个指头的挤压、开合手钳的动作来完成,这给工作人员带来了较大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鼻子夹紧装置,它具有使用省力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线鼻子夹紧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两个夹块、上压块、下压块以及下压组件,两个夹块固定连接于底座且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竖直向下的滑道,上压块和下压块滑移连接于所述滑道中且两者之间配合形成压型口,上压块的上表面高于或者平行于夹块顶面,下压组件包括竖直固定于底座上的竖杆、一端铰接竖杆的连杆以及固定连接于连杆上且与连杆组成倒三角结构的弯折压杆,弯折压杆的转折角位于滑道的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对连杆施加向下的力,弯折压杆的转折角将力传导至上压块,上压块向下滑动缩小压型口,进而将穿入压型口中的线鼻子挤压成多棱形结构,使得线鼻子和电缆有效连接。线鼻子压型结束后向上抬起连杆,将上压块向上拿起,将带有线鼻子的电缆抽出。相比工作人员使用手钳,本技术方案中,工作人员只需要手臂完成抬起和压下连杆的动作;同时因为连杆的力臂较长,所以抬起和压下连杆的动作也较为轻松,所以即使较长时间使用,工作人员的手部也不会过度疲劳,负担较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弯折压杆的转折角处铰接有压座,压座对应上压块的底面为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座相当于扩大了弯折压杆的施力面积,进而可以为上压块更为均匀的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连接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板和顶紧螺钉,夹板的横截面呈L行,夹板和底座固定连接且和底座形成U型夹口,顶紧螺钉与夹板螺纹连接且小端朝向底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加紧组件将线鼻子夹紧装置固定在桌面等部位使用,这时线鼻子夹紧装置的高度适合人施力,使用较为方便。如果现场没有桌子等物件,也可以拆除顶紧螺钉后直接将线鼻子夹紧装置放在地面上使用,这时夹板起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和竖杆的铰接部位处设置有设置有回位组件,回位组件包括限位板和扭簧,限位板倾斜固定在竖杆上端,限位板较高的一端朝向连杆的自由端,扭簧的环状部套在铰接处的转轴上,其两个支脚分别抵接于连杆和竖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限制后使得连杆只能在相对底座平面在0°到75°的角度内转动。扭簧的环状部套在铰接处的转轴上,其两个支脚分别抵接于连杆和竖杆上。这样每次压完连杆后,连杆会在扭簧的作用下向上抬起,进而工作人员可以较为方便的拿起下压块取出电缆。通过设置回位组件提高了电缆安装线鼻子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的自由端连接有延长组件,延长组件包括沿连杆轴向开设于连杆中的插孔以及穿设于连杆中的延长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长杆不使用时穿入插孔内,使用时抽出一部分,这样相当于延长了连杆的长度,进而使得工作人员用较小的力就可以完成线鼻子的压紧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长组件还包括顶紧螺钉,所述顶紧螺钉螺纹连接于连杆自由端且在拧紧时小端抵设于延长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避免延长杆在非正常使用时脱离连杆,在连杆自由端侧壁上开设螺纹孔并连接顶丝,顶丝拧紧时小端抵在延长杆上,进而可以阻止延长杆脱离插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对连杆施加向下的力,弯折压杆的转折角将力传导至上压块,上压块向下滑动缩小压型口,进而将穿入压型口中的线鼻子挤压成多棱形结构,使得线鼻子和电缆有效连接。线鼻子压型结束后向上抬起连杆,将上压块向上拿起,将带有线鼻子的电缆抽出。相比工作人员使用手钳,本技术方案中,工作人员只需要手臂完成抬起和压下连杆的动作;同时因为连杆的力臂较长,所以抬起和压下连杆的动作也较为轻松,所以即使较长时间使用,工作人员的手部也不会过度疲劳,负担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线鼻子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将上压块、下压块取出滑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线鼻子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中线鼻子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4中线鼻子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夹块;3、滑道;4、上压块;5、下压块;6、压型口;7、下压组件;70、竖杆;71、连杆;72、弯折压杆;8、压座;9、延长组件;90、插孔;91、延长杆;92、顶丝;10、回位组件;101、限位板;102、扭簧;11、夹紧组件;110、夹板;111、顶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线鼻子夹紧装置,参见图1、图2,包括板状底座1、夹块2、上压块4、下压块5以及下压组件7。

夹块2一共有两块,两块夹块2镜像设置并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夹块2的横截面呈“C”字型,两个夹块2的开口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竖直向下的矩形滑道3。

上压块4和下压块5的结构相同,两者为现有的结构,在上压块4和下压块5之间形成多棱型的压型口6;使用时下压块5以开口向上的角度放入矩形滑道3中,下压块5与矩形滑道3滑移配合,接下来将上压块4以开口向下的角度放入矩形滑道3中,上压块4的上表面高于夹块2的上表面。

下压组件7包括竖杆70、连杆71以及弯折压杆72。竖杆70位于底座1长度方向的一侧,并竖直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连杆71位于夹块2的正上方,连杆71的一端与竖杆70的上端铰接。弯折压杆72固定连接在连杆71的下方并与连杆71形成倒三角结构,弯折压杆72的转折角位于滑道3的中心位置。使用时,对连杆71施加向下的力,弯折压杆72的转折角将力传导至上压块4,上压块4向下滑动缩小压型口6,进而将穿入压型口6中的线鼻子挤压成多棱形结构,使得线鼻子和电缆有效连接。线鼻子压型结束后向上抬起连杆71,将上压块4向上拿起,将带有线鼻子的电缆抽出。

电缆直径不同时可以更换不同的上压块4和下压块5,上压块4和下压块5为现有结构,可以购买,也可以专门制造,更换后的上压块4和下压块5的外形依然与滑道3适配,只是两者之间形成的压型口6的大小不同,进而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缆。

为了使弯折压杆72下压时对上压块4的施力更均匀,在弯折压杆72的转折角处铰接压座8,压座8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压座8的底面为平面,压座8相当于扩大了弯折压杆72的施力面积,进而可以为上压块4更为均匀的施力。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参照图3,在底座1上连接有夹紧组件11,夹紧组件11包括夹板110和顶紧螺钉111。夹板110的横截面呈L行,夹板110和底座1固定连接且和底座1形成U型夹口。顶紧螺钉111一共有两个,顶紧螺钉111与夹板110螺纹连接且小端朝向底座1。使用时通过加紧组件将线鼻子夹紧装置固定在桌面等部位使用,这时线鼻子夹紧装置的高度适合人施力,使用较为方便。如果现场没有桌子等物件,也可以拆除顶紧螺钉111后直接将线鼻子夹紧装置放在地面上使用,这时夹板110起支撑作用。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参照图4,在连杆71和竖杆70的铰接部分处设置有设置有回位组件10,回位组件10包括限位板101和扭簧102。限位板101倾斜固定在竖杆70上端,限位板101较高的一端更为接近连杆71的自由端。限位板101限制后使得连杆71只能在相对底座1平面在0°到75°的角度内转动。扭簧102的环状部套在铰接处的转轴上,其两个支脚分别抵接于连杆71和竖杆70上。这样每次压完连杆71后,连杆71会在扭簧102的作用下向上抬起,进而工作人员可以较为方便的拿起下压块5取出电缆。通过设置回位组件10提高了电缆安装线鼻子的效率。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参照图5,连杆71的自由端连接有延长组件9,延长组件9包括沿连杆71轴向开设于连杆71中的插孔90以及穿设于连杆71中的延长杆91。延长杆91不使用时穿入插孔90内,使用时抽出一部分,这样相当于延长了连杆71的长度,进而使得工作人员用较小的力就可以完成线鼻子的压紧工作。为了避免延长杆91在非正常使用时脱离连杆71,在连杆71自由端侧壁上开设螺纹孔并连接顶丝92,顶丝92拧紧时小端抵在延长杆91上,进而可以阻止延长杆91脱离插孔90。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