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组装插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0484阅读:1478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组装插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组装插排。



背景技术:

随着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的普及,插排(或插座)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终端供电装置之一。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插排通常都是将插排与插排线连为一体的一体式插排,根据不同距离的需求,用户可以选择不同长度插排线的插排,这种传统的一体式插排单独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固定长度插排线的插排只能满足线长以内的需求,而对于线长以外的使用则显得有点捉襟见肘,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常用的解决办法为多个插排组合使用或者更换新插排,甚至私接加长插排线,这些解决方法,安全性差,操作麻烦,还增加了使用成本,此外,传统的一体式插排若有一部分损坏则需要更换整个插排,对于用户来说也十分不经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组装插排,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插排由于插排线长度固定所造成的使用局限性较大以及由于需要统一更换所造成的成本浪费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组装插排,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排单元和第一插排线单元,所述插排单元上设有插孔,所述第一插排线单元的一端设有插头,另一端通过可拔插连接结构与所述插排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可拔插连接结构包括通过可拔插形式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面设有凸台,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端面设有与所述凸台对应的凹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面设有三个圆柱状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外侧为金属贴片,三个所述凸台分别接零线、火线和地线,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端面设有三个圆形的凹口,所述凹口的内侧为金属贴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排线单元的表层为万向软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排线单元端部的插头为三相插头。

优选地,所述插排单元上设有一个或多个三项插孔、一个或多个两相插孔以及一个或多个开关。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插排线单元,所述第二插排线单元的两端能够通过所述可拔插连接结构与所述插排单元及第一插排线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插排线单元的表层为万向软管。

优选地,所述插排单元和第二插排线单元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组装插排将插排单元与插排线单元分离,通过将插排单元与不同长度的插排线单元配合使用,达到一个插排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距离的目的,且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减少多余插排线长度的浪费,另外。插排单元和插排线单元均可单独替换,可以实现对损坏部分的单独替换,而并非像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插排若有一部分损坏则需要更换整个插排,能更充分的利用插排单元和插排线单元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整体使用成本,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化组装插排的插排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化组装插排的第一插排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化组装插排的第二插排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块化组装插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排单元;2:第一插排线单元;3:第二插排线单元;11:插口;12:第一连接端;21:第二连接端;22:插排线;23:插头;31:第二连接端;32:插排线;33:第一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模块化组装插排包括:插排单元1和第一插排线单元2,插排单元1上设有与用电器插头对应的插孔11,第一插排线单元2的一端设有与插座插孔对应的插头23,另一端通过可拔插连接结构与插排单元1连接。还可以包括第二插排线单元3,第二插排线单元3的两端能够通过所述可拔插连接结构与插排单元1及第一插排线单元连接2。所述可拔插连接结构包括:通过可拔插形式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面设有凸台,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端面设有与凸台对应的凹口。其中,插座线22和插座线32的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值。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插排线单元3位于插排单元1和第一插排线单元2之间;插排单元1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端12;第二插排线单元3插排线32的一端为与插排单元1对应的第二连接端31,另一端为与第一插排线单元2对应的第1连接端33;第一插排线单元2的插排线22的一端为与第二插排线单元3对应的第二连接端21,另一端为插头23。

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面设有三个圆柱状的凸台,凸台的外侧为金属贴片,三个凸台分别接零线、火线和地线,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端面设有三个圆形的凹口,凹口的内侧为金属贴片;第一插排线单元2端部的插头23为三相插头;插排单元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三项插孔、一个或多个两相插孔以及一个或多个开关。

第一插排线单元2的插排线22的表层为万向软管;第二插排线单元3的插排线32的表层为万向软管。第一插排线单元2和第二插排线单元3可以都采用万向软管,也可以其中之一采用万向软管,采用万向软管可以使用户自己控制插排线的布置位置和方向,如将插排直立空中。

本实施例的模块化组装插排中的插排单元1和第二插排线单元3还可以为多个,以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形成不同组合、不同功能的插排,如依次连接的插排单元、第二插排线单元、插排单元、第二插排线单元和、第一插排线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组装插排将插排单元与插排线单元分离,通过将插排单元与不同长度的插排线单元配合使用,达到一个插排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距离的目的,且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减少多余插排线长度的浪费,另外。插排单元和插排线单元均可单独替换,可以实现对损坏部分的单独替换,而并非像现有技术中的一体式插排若有一部分损坏则需要更换整个插排(例如,传统的一体式插排的插排线与插排的连接处在使用中容易裸露断裂致使产品损坏,无法使用,并且插座在使用过程中,插口有时会因为没有良好接触而异常发热导致烧坏也使得产品无法使用,本产品则可以针对损坏部位进行单独替换,从而大量减少插座使用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能更充分的利用插排单元和插排线单元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整体使用成本,经济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