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481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插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插座,其由安装于印刷电路板的基座连接器和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该基座连接器连结并且在末端部侧具有使上部壳体成为立起状态和倒伏状态的平行曲柄机构的插口连接器构成。在使上部壳体向插口壳体的前方倒伏的状态下,能够将插口壳体收纳于箱体的内部,上部壳体、插口壳体以及基座壳体这些部件的两个面形成为平坦的板状。由此,有利于模块化插座高度降低。在将上部壳体从箱体的侧面拉出并使上部壳体在箱体的外部立起的状态下,插口连接器构成为能够与插头电连接。
【专利说明】模块化插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模块化插座。特别涉及模块化插座的结构,其中,模块化插座与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用的模块化插头连接,该模块化插座紧凑地安装于笔记本型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能够使电子设备高度降低。
【背景技术】
[0002]笔记本型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主体的侧面或者背面等配置有用于与LAN连接的LAN用的模块化插座。作为LAN用的模块化插头,具有8针触头的“RJ45”插头已经普及。因此,笔记本型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大多采用“RJ45”插座作为LAN用的模块化插座。
[0003]近些年,如上所述的模块化插座被安装于印刷电路板,并被装配于笔记本型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然而,现有技术的模块化插座存在如下缺点:由于该插座的厚度较厚,因此,在装配于笔记本型计算机的情况下,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厚度变大。
[0004]为了消除上述的缺点,例如公开有日本特开2000-92159号公报(下面,专利文献I)的模块化插座。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如下这样的模块化插座:其为通过将插头插入到在一个端部开口的插入开口而能够与插头电连接的插座,所述模块化插座具备:罩壳体;以及长方体状的壳体,其设有插头的插入开口并且具有插头收纳室。罩壳体能够使壳体的与插入开口相邻的一侧的侧面扩大,从而能够扩大插入开口,将插头插入到插头收纳室。
[0005]即,对于专利文献I的模块化插座,在将插头向插座插入之前的状态下,罩壳体侧面与壳体的侧面以规定量相互重叠,插座的高度(h)比插入了插头时的插座的高度(H)低。
[0006]然而,作为用于扩大插头的插入开口的、使壳体的与该插入开口相邻的一侧的侧面扩大的结构,专利文献I的模块化插座具有轴支承与所述插入开口相反侧的插头收纳室壁部所相邻的两侧面以使罩壳体能够转动的机构。由于具有这样的机构的插头收纳室和构成插头收纳室的壳体的厚度,存在着专利文献I的模块化插座的高度(h)高于与“RJ45”插头相当的插头的规定高度(Hp)的问题。
[0007]“RJ45”插座等LAN用的模块化插座被要求高度进一步降低。这是因为,通过使模块化插座的高度比“RJ45”插头的规定高度Hp低,能够使安装所述模块化插座的笔记本型计算机等电子设备高度降低。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正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更加降低的模块化插座,将所述模块化插座安装于笔记本型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能够使电子设备小型化。
[0009]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一种模块化插座,所述模块化插座供具有锁定杆的模块化插头电连接,所述模块化插座具备:基座连接器,所述基座连接器设于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在侧面具有开口 ;以及插口连接器,所述插口连接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基座连接器连接,并且所述插口连接器具有上部壳体和平行曲柄机构,所述上部壳体能够卡定于所述锁定杆,所述平行曲柄机构能够使所述上部壳体成为倒伏状态和立起状态,在所述上部壳体的所述倒伏状态下,所述上部壳体的前表面封闭所述开口,并且能够将所述插口连接器收纳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在将所述上部壳体从所述开口拉出并使所述上部壳体在所述箱体的外部立起的所述立起状态下,所述模块化插头能够经由所述锁定杆卡定于所述上部壳体,并且所述模块化插头能够与所述基座连接器电连接。
[0010]在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中,所述模块化插座还具备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将所述基座连接器安装到所述箱体内部的印刷电路板。
[0011]在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中,所述固定部件是设于所述基座连接器的侧壁部分的金属翼片。
[0012]在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中,所述基座连接器的具有所述金属翼片的侧壁被沿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缘部保持。
[0013]在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中,在更为详细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连接器包括:板状的基座壳体,所述基座壳体设有第一触头排列部和对置的一对引导臂,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位于比所述箱体的开口靠进深侧的位置,所述引导臂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朝向所述开口延伸;以及板簧状的多个第一触头,所述第一触头的末端部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突出到所述一对引导臂之间,所述第一触头的中间部固定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所述第一触头的基端部向与所述引导臂相反的一侧突出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接合,所述插口连接器包括:板状的插口壳体,所述插口壳体设有第二触头排列部和基部,所述第二触头排列部配置在所述插口连接器的基端部侧,所述第二触头排列部以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相重叠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嵌合,所述基部配置在所述插口连接器的末端部侧,所述基部的两侧面被所述一对引导臂的内壁引导,并且,构成所述平行曲柄机构的多个联板各自的一端部侧以能够转动自如的方式与所述基部的两侧面连结;以及板簧状的多个第二触头,所述第二触头排列在所述第二触头排列部,所述第二触头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触头的末端部接触,并且所述第二触头在末端部设有能够与对方侧触头连接的弯曲部。
[0014]在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中,在更为详细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连接器包括:矩形板状的基座壳体,所述基座壳体设有大致矩形的凹部和形成于所述凹部的底壁的第一触头排列部,所述凹部由对置的一对第一侧壁和将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部侧连结的第二侧壁包围而成;以及板簧状的多个第一触头,所述第一触头的末端部从所述凹部的底壁突出,所述第一触头的中间部固定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所述第一触头的基端部突出至所述基座壳体的第二侧壁的外部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接合,所述插口连接器包括:板状的插口壳体,所述插口壳体设有第二触头排列部和连结部,所述第二触头排列部配置在所述插口连接器的中央部,所述第二触头排列部以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相重叠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对置,构成所述平行曲柄机构的多个联板各自的一端部侧以能够转动自如的方式与所述连结部连结,所述插口壳体的两侧面被一对所述第一侧壁的内壁引导,并且所述插口壳体配置成被收纳于所述基座壳体的凹部;以及板簧状的多个第二触头,所述第二触头排列在所述第二触头排列部,所述第二触头与所述第一触头的末端部接触并且在末端部设有能够与对方侧触头连接的弯曲部。
[0015]在所述本发明的模块化插座的更为详细的所述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联板具有每组一对的两对联板,其中一方的一对联板具有引导片,所述引导片引导所述插头壳体的一对侧面。
[0016]在所述本发明的模块化插座的更为详细的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一对所述引导臂具有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侧至所述引导臂各自的末端的、相互对置的槽,所述插口壳体在所述基部的两端部具有被所述槽引导的、向相反的方向突出的一对突片,所述槽具有:从所述槽的底面突出的第一停止突起,所述第一停止突起卡定于所述突片来保持所述插口壳体相对于所述基座壳体的收纳状态;以及第二停止突起,所述第二停止突起卡定于所述突片来保持所述插口壳体相对于所述基座壳体的拉出状态。
[0017]在所述本发明的模块化插座的更为详细的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一对所述第一侧壁具有从所述第二侧壁至所述第一侧壁各自的末端的、相互对置的槽,所述插口壳体在所述插口壳体的两侧部具有被所述槽引导的、向相反的方向突出的一对突片,所述槽具有:从所述槽的底面突出第一停止突起,所述第一停止突起卡定于所述突片来保持所述插口壳体相对于所述基座壳体的收纳状态;以及第二停止突起,所述第二停止突起卡定于所述突片来保持所述插口壳体相对于所述基座壳体的拉出状态。
[0018]根据本发明的模块化插座,在使上部壳体向插口壳体的前方倒伏的状态下,能够将插口壳体收纳于箱体的内部,上部壳体、插口壳体以及基座壳体这些部件的两个面形成为平坦的板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中,(A)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收纳于箱体的状态图,(B)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所具备的插口连接器从箱体拉出的状态图,(C)是从(B)的状态起使插口连接器所具备的上部壳体立起的状态图,(D)是将模块化插头与(C)的状态的模块化插座连接起来的状态图。
[0020]图2中,(A)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收纳于箱体的状态图,将箱体以假想线示出,(B)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所具备的插口连接器从箱体拉出的状态图,将箱体以假想线示出,(C)是从(B)的状态起使插口连接器所具备的上部壳体立起的状态图,将箱体以假想线示出,(D)是将模块化插头与(C)的状态的模块化插座连接起来的状态图,将箱体以假想线示出。
[0021]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图,所述模块化插座与箱体的内部的印刷电路板对置配置。
[0022]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图,示出了基座壳体与插口连接器对置配置的状态。
[0023]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分解组装图。
[0024]图6中,(A)是模块化插头的主视图,(B)是模块化插头的俯视图,(C)是模块化插头的右侧视图,(D)是模块化插头的左侧视图,(E)是模块化插头的后视图,(F)是模块化插头的仰视图,(G)是模块化插头的立体图。
[0025]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纵剖视图,示出了将插口连接器收纳于箱体的状态。
[0026]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纵剖视图,示出了将插口连接器从箱体拉出的状态。[0027]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纵剖视图,示出了使插口连接器所具备的上部壳体立起的状态。
[0028]图10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纵剖视图,示出了将模块化插头与模块化插座连接起来的状态。
[0029]图11是示出图10的状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主视图,示出了使插口连接器所具备的上部壳体立起的状态。
[0030]图1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图,示出了将插口连接器从箱体拉出的状态。
[0031]图1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图,示出了将模块化插头与模块化插座连接起来的状态。
[0032]图14中,(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沿图7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B)是(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33]图15中,(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沿图8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B)是(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34]图1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沿图9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0035]图1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沿图10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0036]图18中,(A)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收纳于箱体的状态,(B)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所具备的插口连接器从箱体拉出的状态图,(C)是使插口连接器所具备的上部壳体从(B)的状态立起的状态图,(D)是将模块化插头与(C)的状态的模块化插座连接起来的状态图。
[0037]图19中,(A)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收纳于箱体的状态图,将箱体以假想线示出,(B)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所具备的插口连接器从箱体拉出的状态图,将箱体以假想线示出,(C)是从(B)的状态起使插口连接器所具备的上部壳体立起的状态图,将箱体以假想线示出,(D)是将模块化插头与(C)的状态的模块化插座连接起来的状态图,将箱体以假想线示出。
[0038]图2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图,所述模块化插座与箱体的内部的印刷电路板对置配置。
[0039]图21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图,示出了使构成模块化插座的基座壳体与插口连接器对置配置的状态。
[0040]图22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分解组装图。
[0041]图23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纵剖视图,示出了将模块化插座所具备的插口连接器收纳于箱体的状态。
[0042]图2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纵剖视图,示出了将模块化插座所具备的插口连接器从箱体拉出的状态。
[0043]图25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纵剖视图,示出了使插口连接器所具备的上部壳体立起的状态。
[0044]图2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纵剖视图,示出了将模块化插头与模块化插座连接起来的状态。
[0045]图27中,(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沿图23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B)是(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46]图28中,(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沿图24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B)是(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47]图2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沿图25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0048]图3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沿图26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0050]<第一实施方式>
[0051](模块化插座的结构)
[0052]首先,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图1的(A)?(D)是分别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图。(A)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收纳于箱体的状态图,(B)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所具备的插口连接器从箱体拉出的状态图,(C)是使插口连接器所具备的上部壳体从(B)的状态立起的状态图,(D)是将模块化插头与(C)的状态的模块化插座连接起来的状态图。
[0053]图2的(A)?(D)是分别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状态图,将箱体以假想线示出。(A)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收纳于箱体的状态图,(B)是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所具备的插口连接器从箱体拉出的状态图,(C)是使插口连接器所具备的上部壳体从(B)的状态立起的状态图,(D)是将模块化插头与(C)的状态的模块化插座连接起来的状态图。
[0054]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图,所述模块化插座与箱体的内部的印刷电路板对置地配置。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图,是使构成模块化插座的基座壳体与插口连接器对置配置的状态。
[0055]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分解组装图。图6的(A)?(G)是分别示出模块化插头的结构的图,(A)是主视图,(B)是俯视图,(C)是右侧视图,(D)是左侧视图,(E)是后视图,(F)是仰视图,(G)是立体图。
[0056](整体结构)
[0057]参照图1的(A)至图5,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下面,简称为插座)10具备基座连接器I和插口连接器3。基座连接器I安装于印刷电路板lp。印刷电路板Ip配置在平坦的箱体f I的内部,所述箱体f I在侧面具有矩形的开口 kl。箱体f I示出了电子设备的箱体的一部分。基座连接器I的侧壁被沿印刷电路板Ip的缘部保持。更为具体地来说,基座连接器I的侧壁被保持在印刷电路板Ip的狭槽用切口部Si,所述狭槽用切口部Si是将印刷电路板Ip以与开口 kl相对的方式切除而成的。狭槽用切口部Si将印刷电路板Ip切成七条边,具有前侧的前半部分和比前半部分宽度窄的里侧的后半部分。插口连接器3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基座连接器I连结。而且,插口连接器3在末端部侧具有平行曲柄机构Pcm0平行曲柄机构pcm能够使可卡定于锁定杆91r的上部壳体5成为倒伏状态或者立起状态。
[0058](模块化插头的结构)
[0059]参照图1的(D)或图6,模块化插头(下面,简称为插头)91示出为RJ45插头。插头91具有插头壳体91h、键91k以及作为对象侧触头的八个触头91c。插头壳体91h的外形形成为长方体状,其具有第一面911、第二面912、一个端面91a以及与它们相邻的一对侧面913、913。键91k从插头壳体91h的一个端面91a呈四棱柱状地突出。而且,键91k的一部分在插头壳体91h的第二面912延伸。
[0060]在插头壳体91h设有锁定杆91r。锁定杆91r配置于插头壳体91h的第二面912,且其基端部与键91k连续设置。而且,锁定杆91r具有一对卡定爪91n、91n。
[0061]在插头壳体91h的第一面911的端部形成有八个槽,所述八个槽形成为梳齿状。并且,在所述槽配置有板状的触头91c。触头91c的板厚面露出,以能够与图5所示的设于第二触头32的末〗而部的弯曲部32a接触。
[0062](模块化插座的结构)
[0063]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纵剖视图,示出了将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所具备的插口连接器收纳于箱体的状态。
[0064]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纵剖视图,示出了将模块化插座所具备的插口连接器从箱体拉出的状态。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纵剖视图,示出了使插口连接器所具备的上部壳体立起的状态。
[0065]图10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纵剖视图,示出了将模块化插头与模块化插座连接起来的状态。图11是示出图10的状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主视图,示出了使插口连接器所具备的上部壳体立起的状态。
[0066]图1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图,示出了将模块化插座所具备的插口连接器从箱体拉出的状态。图1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图,示出了将模块化插头与模块化插座连接起来的状态。
[0067](基座连接器的结构)
[0068]参照图3至图5,基座连接器I具备板状的基座壳体Ih和八个板簧状的第一触头11。在基座壳体Ih设有大致矩形的第一触头排列部12和一对对置的引导臂13、13。第一触头排列部12配置在狭槽用切口部Si的里侧(参照图2的(A)~(D))。一对引导臂13、13从第一触头排列部12朝向开口 kl延伸(参照图2的(A))。
[0069](基座壳体的结构)
[0070]参照图3至图5,基座壳体Ih由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成形而成。在基座壳体Ih的第一触头排列部12的底面设有槽部12d,所述槽部12d具有形成为梳齿状的八个槽(参照图4或者图5)。第一触头11的中间部Ilb被压入于槽部12d中(参照图5)。
[0071]而且,在基座壳体lh,在槽部12d的两侧形成有一对对置的方形槽121、121。一对方形槽121、121引导后述的第二触头排列部31的两侧面使其能够滑动(参照图4或图5)。
[0072]在一对引导臂13、13设有相互对置的槽13d、13d,所述槽13d、13d从第一触头排列部12侧至所述引导臂13、13的末端。另一方面,插口壳体3h在基部33的两侧部具有一对突片331、331。一对突片331、331向相反的方向突出,并被一对引导臂13、13的槽13d、13d所引导。一对引导臂13、13将插口壳体3h的基部33的两侧部保持成能够滑动,由此,插口连接器3仅被容许进退运动。
[0073](第一触头的结构)
[0074]参照图3至图5,第一触头11由具有导电性的弹片式触头(bellows contact)构成,是通过对导电性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或者弯折加工而得到的预期形状的多个导电性部件。考虑到加工的容易性、弹性特性、导电性等,优选第一触头11采用铜合金,但并不限定于铜合金。
[0075]参照图3至图5和图7,第一触头11由下述部分构成:末端部11a,其成为弹性臂;中间部11b,其成为固定臂;以及基端部11c,其成为引线端子。在中间部11b,导电性部件呈直线状地延伸,中间部Ilb被压入于第一触头排列部12的槽部12d (参照图5)。基端部Ilc向与引导臂13相反的一侧突出。基端部Ilc插入于在印刷电路板Ip设置的通孔sh,成为供钎焊接合的引线端子(参照图3)。
[0076]参照图5,在中间部Ilb的末端部侧,导电性部件弯曲成钝角而成的末端部Ila伸出。末端部Ila从第一触头排列部12突出至一对引导臂13、13之间。并且,第一触头11的末端部Ua能够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第二触头32接触,所述第二触头32排列于第二触头排列部31 (参照图7).[0077](加强翼片的结构)
[0078]参照图3至图5,基座连接器I还具备每组一对的加强翼片14和一对带引导弹簧的加强翼片15a、15b作为金属翼片。加强翼片14是弯曲成曲柄状的金属板。并且,加强翼片14的一侧被压入于基座壳体lh,另一端侧插入于在印刷电路板Ip设置的通孔并且被钎焊接合。由此,基座连接器I被固定于印刷电路板lp。
[0079]而且,一对带引导弹簧的加强翼片15a、15b与加强翼片14同样地是用于将基座连接器I固定于印刷电路板Ip的金属板。加强翼片15a、15b通过将一对引导弹簧151、151与一对引导臂13、13的末端部侧对置地配置,从而能够与一对导电部件35a、35b接触。
[0080](插口连接器的结构)
[0081]参照图3至图5,插口连接器3具备板状的插口壳体3h和八个板簧状的第二触头32。插口壳体3h具有大致矩形的第二触头排列部31和大致矩形的基部33。第二触头排列部31配置在插口壳体3h的基端部侧(参照图5)。并且,第二触头排列部31能够以与第一触头排列部12相重叠的方式与第一触头排列部12嵌合(参照图3)。
[0082](插口壳体的结构)
[0083]参照图3至图5,插口壳体3h由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成形而成。在插口壳体3h的上表面设有槽部32d,所述槽部32d具有形成为梳齿状的八个槽(参照图4或图5)。第二触头32被压入于槽部32d (参照图5)。
[0084]基部33配置在插口壳体3h的末端部侧(参照图5)。而且,基部33的两侧部被一对引导臂13、13的内壁所引导。并且,构成平行曲柄机构pcm的多个联板5a、5b、5c、5d各自的一端部侧以能够转动自如的方式与基部33连结。多个联板5a、5b、5c、5d由一方的每组一对的联板5a、5b和另一方的每组一对的联板5c、5d构成。
[0085](平行曲柄机构的结构)
[0086]参照图3至图5,平行曲柄机构pcm由基部33、上部壳体5和联板5a、5b、5c、5d连接构成。在基部33的两侧面压入有轴销5p,联板5a、5b、5c、5d各自的一端部侧以能够转动自如的方式与所述基部33的两侧面连结。另一方面,在上部壳体5的两侧面压入有轴销5p,联板5a、5b、5c、5d各自的另一端部侧以能够转动自如的方式与所述上部壳体5的两侧
面连结。
[0087]基部33和上部壳体5由平行曲柄机构pcm连结起来,因此上部壳体5相对于基部33始终维持平行状态。并且,如图3或图7和图12所示,在使上部壳体5倒伏在基部33的前方的倒伏状态下,插口连接器3能够收纳在箱体f I的内部(参照图7 ),并且也能够从箱体n拉出(参照图12)。
[0088]另一方面,如图9所不,在将上部壳体5从开口 kl拉出,并使上部壳体5在箱体fl的外部立起的立起状态下,插头91能够插入到基部33与上部壳体5之间,能够将插头91与插座10电连接(参照图10或者图11和图13)。
[0089]参照图3或图11,在多个联板5a、5b、5c、5d中,在一方的一对联板5a、5b设有对置的引导片51、51。所述引导片51、51能够引导插头壳体91h的一对侧面913、913 (参照图6)。由此,插头91被一对引导片51、51限制,从而能够与插座10准确地连接。
[0090](第二触头的结构)
[0091]参照图3至图5,第二触头32由具有导电性的弹片式触头构成。第二触头32的主体部排列在第二触头排列部31,所述主体部由多个导电性部件呈直线状地延伸。第一触头11的末端部Ila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第二触头32的主体部接触(参照图7或图8)。
[0092]在第二触头32的末端部设有弯曲部32a,所述弯曲部32a通过将导电性部件以翻转的方式弯曲并排列而成(参照图4)。并且,插头91插入于基部33与上部壳体5之间时,作为对象侧触头的触头91c可与弯曲部32a接触(参照图6或图10)。
[0093](导电部件的结构)
[0094]参照图5,插口连接器3还具备一对导电部件35a、35b。在一对导电部件35a、35b中,各自的基端部嵌合于插口壳体3h,且与一对加强翼片15a、15b各自的引导弹簧151、151接触。另一方面,一对导电部件35a、35b各自的末端部351、351从插口壳体3h的前表面稍稍突出(参照图13)。当人体与一对导电部件35a、35b的末端部351接触时,能够使人体所带的电荷经由加强翼片15a、15b流到印刷电路板lp。
[0095](模块化插座的作用)
[0096]下面,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座10的结构进行补充,并且在说明插座10的动作的同时,说明插座10的作用和效果。
[0097]图14中,(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沿图7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B)是(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15中,(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沿图8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B)是(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98]图1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沿图9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图1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沿图10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0099]如图1的(A)或图2的(A)所示,通常,插座10被收纳在箱体fl的内部。在箱体fl的侧面设置的开口 kl由上部壳体5的前表面封闭。
[0100]在图1的(A)或图2的(A)所示的状态下,插口连接器3嵌合于基座连接器I (参照图3或图7)。参照图14的(B),在引导臂13的槽13d的进深侧设有第一停止突起131。通过利用第一停止突起131将突片331卡定,从而保持插口壳体3h相对于基座壳体Ih的收纳状态。当用能够使突片331越过第一停止突起131的强力相对于基座壳体Ih拉动插口壳体3h时,插口壳体3h能够被从基座壳体Ih拉出。
[0101]在将插头91与插座10连接的情况下,首先,将插口连接器3从箱体n拉出。在该情况下,如图7或图8所示,在上部壳体5的底面设有凹陷,因此容易将插口连接器3拉出。
[0102]图1的(B)或图2的(B)和图8是将插口连接器3从箱体fl完全拉出的状态图。在该情况下,如图15的(B)所示,在槽13d的入口侧设有第二停止突起132。由此,突片331被卡定于第二停止突起132。由此,插口壳体3h相对于基座壳体Ih的拉出状态被保持在稳定的位置。当用能够使突片331越过第二停止突起132的强力相对于基座壳体Ih拉动插口壳体3h时,对插口壳体3h的拉出状态的稳定的保持被解除。由此,例如能够防止基座连接器I的破损。
[0103]当从图1的(B)或图2的(B)和图8所示的状态起,如图1的(C)或图2的(C)所示地使上部壳体5向一个方向旋转时,能够形成上部壳体5在箱体fl的外部立起的立起状态(参照图9或图11和图13)。由此,插头91能够插入到基部33与上部壳体5之间,能够将插头91与插座10电连接(参照图1的(D)或图2的(D))。
[0104]在图1的(D)或图2的(D)所示的状态下,插头91的一对卡定爪91n、91n卡定于在上部壳体5设置的切口槽5k (参照图13)。由此,插头91可被锁定于插口连接器3。而且,在图1的(D)或图2的(D)所示的状态下,经由按照触头91c —第二触头32 —第一触头11的顺序的路径,插头91与印刷电路板Ip电连接。
[0105]在解除插头91的连接的情况下,能够按照与前述的步骤相反的步骤释放插头91,插口连接器3能够收纳于箱体fI的内部。
[0106]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座10构成为,在使上部壳体5倒伏在插口壳体3h的前方的状态下,能够将插口连接器3收纳于箱体n的内部。S卩,在上部壳体5的倒伏状态下,上部壳体5、插口壳体3h以及基座壳体Ih这些部件的两个面形成为平坦的板状。由此,插座10能够提供能使电子设备小型化的、高度更低的模块化插座。
[0107]〈第二实施方式〉
[0108](模块化插座的结构)
[0109]首先,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图18的(A)?(D)是分别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图。(A)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收纳于箱体的状态图,(B)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所具备的插口连接器从箱体拉出的状态图,(C)是使插口连接器所具备的上部壳体从(B)的状态立起的状态图,(D)是将模块化插头与(C)的状态的模块化插座连接起来的状态图。
[0110]图19的(A)?(D)是分别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状态图,将箱体用假想线示出。(A)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收纳于箱体的状态图,(B)是将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所具备的插口连接器从箱体拉出的状态图,(C)是使插口连接器所具备的上部壳体从(B)的状态立起的状态图,(D)是将模块化插头与(C)的状态的模块化插座连接起来的状态图。
[0111]图2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图,所述模块化插座与箱体的内部的印刷电路板对置地配置。图21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图,是使构成模块化插座的基座壳体与插口连接器对置配置的状态。图22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立体分解组装图。
[0112](整体结构)
[0113]参照图18至图22,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20具备基座连接器2和插口连接器4。基座连接器2安装于印刷电路板2p。印刷电路板2p配置在平坦的箱体f2的内部,所述箱体f2在侧面具有矩形的开口 k2。箱体f2示出了电子设备的箱体的一部分。基座连接器2的侧壁被沿印刷电路板2p的缘部保持。更为具体地来说,基座连接器2的侧壁被保持在印刷电路板2p的狭槽用切口部s2,所述狭槽用切口部s2是将印刷电路板2p以与开口k2相对的方式切除而成的。狭槽用切口部s2将印刷电路板2p切成三部分,并且具有矩形形状。插口连接器4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基座连接器2连接连结。而且,插口连接器4在末端部侧具有平行曲柄机构pcm。平行曲柄机构pcm能够使可卡定于锁定杆91r的上部壳体6成为倒伏状态或者立起状态。
[0114](模块化插座的结构)
[0115]图23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纵剖视图,示出了将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所具备的插口连接器收纳于箱体的状态。
[0116]图2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纵剖视图,示出了将模块化插座所具备的插口连接器从箱体拉出的状态。
[0117]图25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纵剖视图,示出了使插口连接器所具备的上部壳体立起的状态。图2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纵剖视图,示出了将模块化插头与模块化插座连接起来的状态。
[0118](基座连接器的结构)
[0119]参照图20至图22,基座连接器2具备矩形板状的基座壳体2h和八个板簧状的第一触头21。在基座壳体2h设有大致矩形的凹部22和第一触头排列部23。凹部22由一对对置的第一侧壁22a、22b和将所述第一侧壁22a、22b的一端部侧连结起来的第二侧壁22c包围。第一触头排列部23形成于凹部22的底壁的中央部(参照图22)。
[0120](基座壳体的结构)
[0121]参照图21或者图22,基座壳体2h由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成形而成。在基座壳体2h凹部22的底面设有槽部23d,所述槽部23d具有形成为梳齿状的八个槽。槽部23d的一个部位从凹部22的底面贯通基座壳体2h的底面,并且也贯通第二侧壁22c。第一触头21的中间部21b被压入于槽部23d (参照图22)。而且,基座壳体2h的周围的三个方向由狭槽用切口部s2包围。
[0122]在一对第一侧壁22a、22b设有相互对置的槽22d、22d,所述槽22d、22d从第二侧壁22c至所述第一侧壁22a、22b各自的末端。另一方面,插口壳体4h在其两侧部具有一对突片431、431。一对突片431、431朝相反的方向突出,并且由基座壳体2h的第一侧壁22a、22b的槽22d、22d引导。一对第一侧壁22a、22b将插口壳体4h的两侧部保持成能够滑动,由此,插口连接器4仅被容许进退运动。
[0123](第一触头的结构)
[0124]参照图21或图22,第一触头21由具有导电性的弹片式触头构成,是通过对导电性金属板进行冲裁加工或者弯折加工而得到的预期形状的多个导电性部件。考虑到加工的容易性、弹性特性、导电性等,优选第一触头21采用铜合金,但并不限定于铜合金。
[0125]参照图22或图24,第一触头21由下述部分构成:末端部21a,其成为弹性臂;中间部21b,其成为固定臂;以及基端部21c,其成为引线端子。在中间部21b,导电性部件呈直线状地延伸,中间部21b被压入于第一触头排列部23的槽部23d (参照图22)。基端部21c向第二侧壁22c的外部突出。基端部21c插入于在印刷电路板2p设置的通孔sh,从而成为供钎焊接合的引线端子(参照图20)。
[0126]参照图22或图24,在中间部21b的末端部侧,导电性部件朝上弯曲成钝角而成的末端部21a伸出。末端部21a从凹部22的底壁突出出来(参照图21)。并且,第一触头21的末端部21a能够与第二触头42接触,所述第二触头42排列在第二触头排列部41 (参照图 24)。
[0127](加强翼片的结构)
[0128]参照图20至图22,基座连接器2还具备每组一对的加强翼片24、24和一对带引导弹簧的加强翼片25a、25b作为金属翼片。加强翼片24是弯曲成曲柄状的金属板。并且,力口强翼片24的一侧被压入于基座壳体2h,另一端侧插入于在印刷电路板2p设置的通孔并且被钎焊接合。由此,基座连接器2被固定于印刷电路板2p。
[0129]而且,一对带引导弹簧的加强翼片25a、25b与加强翼片24同样地是用于将基座连接器2固定于印刷电路板2p的金属板。加强翼片25a、25b通过将一对引导弹簧251、251与一对第一侧壁22a、22b的末端部侧对置地配置,从而能够与一对导电部件45a、45b接触。
[0130](插口连接器的结构)
[0131]参照图20至图22,插口连接器4具备板状的插口壳体4h和八个板簧状的第二触头42。在插口壳体4h的中央部配置有第二触头排列部41。在第二触头排列部41排列有第二触头42。而且,在插口壳体4h,在第二触头排列部41的两侧部设有连结部43、43。并且,第二触头排列部41以与第一触头排列部23相互重叠的方式与第一触头排列部23对置(参照图22)。
[0132](插口壳体的结构)
[0133]参照图21至图22,插口壳体4h由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成形而成。在插口壳体4h的上表面设有槽部42d,所述槽部42d具有形成为梳齿状的八个槽(参照图22)。第二触头42被压入于槽部42d (参照图22)。
[0134]参照图20至图22,连接部43配置在插口壳体4h的两侧部。而且,连接部43的两侧面由基座连接器2的一对第一侧壁22a、22b的内壁引导。并且,构成平行曲柄机构pcm的多个联板5a、5b、5c、5d各自的一端部侧以能够转动自如的方式与连结部43连结。多个联板5a、5b、5c、5d由一方的每组一对的联板5a、5b和另一方的每组一对的联板5c、5d构成。
[0135](平行曲柄机构的结构)
[0136]参照图20至图22,平行曲柄机构pcm由连结部43、上部壳体6和联板5a、5b、5c、5d连接构成。在连结部43的两侧面压入有轴销5p,联板5a、5b、5c、5d各自的一端部侧以能够转动自如的方式与所述连结部43的两侧面连结。另一方面,在上部壳体6的两侧面压入有轴销5p,联板5a、5b、5c、5d各自的另一端部侧以能够转动自如的方式与所述上部壳体6的两侧面连结。另外,第一实施方式的上部壳体5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上部壳体6是相同的,为了说明方便而改变标号加以区别。
[0137]连结部43和上部壳体6由平行曲柄机构pcm连结起来,因此上部壳体6相对于连结部43始终维持平行状态。并且,如图23或图24所示,在使上部壳体6倒伏在连结43的前方的倒伏状态下,插口连接器4能够收纳在箱体f 2的内部(参照图23 ),并且也能够从箱体f2拉出(参照图24)。
[0138]另一方面,如图25所不,在将上部壳体6从开口 k2拉出,并使上部壳体6在箱体f2的外部立起的立起状态下,插头91能够插入到连结部43与上部壳体6之间,能够将插头91与插座20电连接(参照图26)。
[0139]参照图22,在多个联板5a、5b、5c、5d中,在一方的一对联板5a、5b设有对置的引导片51、51。所述引导片51、51能够引导插头壳体91h的一对侧面913、913 (参照图6)。由此,插头91被一对引导片51、51限制,从而能够与插座20准确地连接。
[0140](第二触头的结构)
[0141]参照图20至图22,第二触头42由具有导电性的弹片式触头构成。第二触头42的主体部排列在第二触头排列部41,所述主体部由多个导电性部件呈直线状地延伸。第一触头21的末端部21a与第二触头42的主体部的背面侧接触(参照图24或图25)。
[0142]在第二触头42的末端部设有弯曲部42a,所述弯曲部42a通过将导电性部件以翻转的方式弯曲并排列而成。弯曲部42配置在插口壳体4h的末端部侧(参照图21)。并且,插头91插入于连结部43与上部壳体6之间时,作为对象侧触头的触头91c可与弯曲部42a接触(参照图6或图26)。
[0143](导电部件的结构)
[0144]参照图22,插口连接器4还具备一对导电部件45a、45b。在一对导电部件45a、45b中,各自的基端部嵌合于插口壳体4h,且与一对加强翼片25a、25b接触。另一方面,一对导电部件45a、45b各自的末端部451、451从插口壳体4h的前表面稍稍突出。当人体与一对导电部件45a、45b的末端部451接触时,能够使人体所带的电荷经由加强翼片25a、25b流到印刷电路板2p。
[0145](模块化插座的作用)
[0146]下面,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座20的结构进行补充,并且在说明插座20的动作的同时,说明插座20的作用和效果。
[0147]图27中,(A)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沿图23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B)是(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28中,(A)是沿图24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B)是(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148]图2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沿图25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图3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座的结构的、沿图26的A-A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0149]如图18的(A)或图19的(A)所示,通常,插座20被收纳在箱体f2的内部。在箱体f2的侧面设置的开口 k2由上部壳体6的前表面封闭。
[0150]在图18的(A)或图19的(A)所示的状态下,插口连接器4嵌合于基座连接器I(参照图20或图23)。参照图27的(B),在槽22d的进深侧设有第一停止突起231。通过利用第一停止突起231将突片431卡定,从而保持插口壳体4h相对于基座壳体2h的收纳状态。当用能够使突片431越过第一停止突起231的强力相对于基座壳体2h拉动插口壳体4h时,插口壳体4h能够被从基座壳体2h拉出。
[0151]在将插头91与插座20连接的情况下,首先,将插口连接器4从箱体f2拉出。在该情况下,如图24或图25所示,在上部壳体6的底面设有凹陷,因此容易将插口连接器4拉出。
[0152]图18的(B)或图19 (B)和图24是将第二插口连接器4从第二箱体f2完全拉出的状态图。在该情况下,如图28的(B)所示,在槽22d的入口侧设有第二停止突起232,因此突片431被卡定于第二停止突起232。由此,插口壳体4h相对于基座壳体2h的拉出状态被保持在稳定的位置。当用能够使突片431越过第二停止突起232的强力相对于基座壳体2h拉动插口壳体4h时,对插口壳体4h的拉出状态的稳定的保持被解除。由此,例如能够防止基座连接器2的破损。
[0153]当从图18的(B)或图19的(B)和图24所示的状态起,如图18的(C)或图19的(C)所示地使上部壳体6向一个方向旋转时,能够形成上部壳体6在箱体f2的外部立起的立起状态(参照图25)。由此,插头91能够插入到连结部43与上部壳体6之间,能够将插头91与插座20电连接(参照图18的(D)或图19的(D))。
[0154]在图18的(D)或图19的(D)所示的状态下,插头91的一对卡定爪91n、91n卡定于在上部壳体6设置的切口槽6k (参照图21)。由此,插头91可被锁定于插口连接器4。而且,在图18的(D)或图19的(D)所示的状态下,经由按照触头91c —第二触头42—第一触头21的顺序的路径,插头91与印刷电路板2p电连接。
[0155]在解除插头91的连接的情况下,能够按照与前述的步骤相反的步骤释放插头91,插口连接器4能够收纳于箱体f2的内部。
[0156]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座20构成为,在使上部壳体6倒伏在插口壳体4h的前方的状态下,能够将插口连接器4收纳于箱体f2的内部。S卩,在上部壳体6的倒伏状态下,上部壳体6和插口壳体4h被收纳在基座壳体2h的凹部22,且上部壳体6和插口壳体4h的上表面形成得平坦,因此,插座20能够提供能使电子设备小型化的、高度更低的模块化插座。而且,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座2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座10相比具有印刷电路板的占有面积小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块化插座,所述模块化插座供具有锁定杆的模块化插头电连接, 所述模块化插座具备: 基座连接器,所述基座连接器设于箱体的内部,所述箱体在侧面具有开口 ;以及插口连接器,所述插口连接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基座连接器连结,并且所述插口连接器具有上部壳体和平行曲柄机构,所述上部壳体能够卡定于所述锁定杆,所述平行曲柄机构能够使所述上部壳体成为倒伏状态和立起状态, 在所述上部壳体的所述倒伏状态下,所述上部壳体的前表面封闭所述开口,并且能够将所述插口连接器收纳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在将所述上部壳体从所述开口拉出并使所述上部壳体在所述箱体的外部立起的所述立起状态下,所述模块化插头能够经由所述锁定杆卡定于所述上部壳体,并且所述模块化插头能够与所述基座连接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插座,其中, 所述模块化插座还具备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将所述基座连接器安装到所述箱体内部的印刷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插座,其中, 所述固定部件是设于所述基座连接器的侧壁部分的金属翼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插座,其中, 所述基座连接器的具有所述金属翼片的侧壁被沿着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缘部保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插座,其中, 所述基座连接器包括: 板状的基座壳体,所述基座壳体设有第一触头排列部和对置的一对引导臂,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位于比所述箱体的开口靠进深侧的位置,所述引导臂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朝向所述开口延伸;以及 板簧状的多个第一触头,所述第一触头的末端部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突出到所述一对引导臂之间,所述第一触头的中间部固定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所述第一触头的基端部向与所述引导臂相反的一侧突出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接合, 所述插口连接器包括: 板状的插口壳体,所述插口壳体设有第二触头排列部和基部,所述第二触头排列部配置在所述插口连接器的基端部侧,所述第二触头排列部以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相重叠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嵌合,所述基部配置在所述插口连接器的末端部侧,所述基部的两侧面被所述一对引导臂的内壁引导,并且,构成所述平行曲柄机构的多个联板各自的一端部侧以能够自如转动的方式与所述基部的两侧面连结;以及 板簧状的多个第二触头,所述第二触头排列在所述第二触头排列部,所述第二触头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触头的末端部接触,并且所述第二触头在末端部设有能够与对方侧触头连接的弯曲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插座,其中, 所述基座连接器包括: 矩形板状的基座壳体,所述基座壳体设有大致矩形的凹部和形成于所述凹部的底壁的第一触头排列部,所述凹部由对置的一对第一侧壁和将这些第一侧壁的一端部侧连结的第二侧壁包围而成;以及 板簧状的多个第一触头,所述第一触头的末端部从所述凹部的底壁突出,所述第一触头的中间部固定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所述第一触头的基端部突出至所述基座壳体的第二侧壁的外部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接合, 所述插口连接器包括: 板状的插口壳体,所述插口壳体设有第二触头排列部和连结部,所述第二触头排列部配置在所述插口连接器的中央部,所述第二触头排列部以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相重叠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对置,构成所述平行曲柄机构的多个联板各自的一端部侧以能够自如转动的方式与所述连结部连结,所述插口壳体的两侧面被所述一对第一侧壁的内壁引导,并且,所述插口壳体配置成被收纳于所述基座壳体的凹部;以及 板簧状的多个第二触头,所述第二触头排列在所述第二触头排列部,所述第二触头与所述第一触头的末端部接触并且在末端部设有能够与对方侧触头连接的弯曲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插座,其中, 所述多个联板具有每组一对的两对联板,其中一方的一对联板具有引导片,所述引导片引导所述插头壳体的一对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插座,其中, 所述多个联板具有每组一对的两对联板,其中一方的一对联板具有引导片,所述引导片引导所述插头壳体的一对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插座,其中, 一对所述引导臂具有从所述第一触头排列部侧至所述引导臂各自的末端的、相互对置的槽,` 所述插口壳体在所述基部的两端部具有被所述槽引导的向相反的方向突出的一对突片, 所述槽具有: 从所述槽的底面突出的第一停止突起,所述第一停止突起卡定于所述突片来保持所述插口壳体相对于所述基座壳体的收纳状态;以及 第二停止突起,所述第二停止突起卡定于所述突片来保持所述插口壳体相对于所述基座壳体的拉出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插座,其中, 所述一对第一侧壁具有从所述第二侧壁至所述第一侧壁各自的末端的、相互对置的槽, 所述插口壳体在所述插口壳体的两侧部具有被所述槽引导的、向相反的方向突出的一对突片, 所述槽具有: 从所述槽的底面突出的第一停止突起,所述第一停止突起卡定于所述突片来保持所述插口壳体相对于所述基座壳体的收纳状态;以及 第二停止突起,所述第二停止突起卡定于所述突片来保持所述插口壳体相对于所述基座壳体的拉出状态。
【文档编号】H01R24/64GK103682892SQ201310414193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
【发明者】东地昭博, 辻本将辉 申请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