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Ku宽带双频共用馈源网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8667阅读:862来源:国知局
一种C/Ku宽带双频共用馈源网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馈源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C/Ku宽带双频共用馈源网络。



背景技术:

在卫星通信技术领域中,多频段共用是扩大通信容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所谓多频共用就是指同一时间内使用多个频段进行通信。目前,双频共用的卫星地球站天线应用最为广泛,而双频共用地球站天线的关键技术则是双频共用馈源网络设计技术。

《通信技术与发展》杂志1996年第2期刊登了齐述堂发表的一篇名为“C/Ku双频馈源频谱复用网络”的文章,其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对C/Ku双频进行双频复用的馈源网络,该网络以C/Ku分波器为核心,分波后再对C波段和Ku波段分别处理。

但是,该文献中的C波段处理装置还存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问题,尚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C/Ku宽带双频共用馈源网络,该馈源网络能够提高C、Ku频段的使用带宽,且C波段具有多样化输出的特点。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C/Ku宽带双频共用馈源网络,其包括馈源喇叭和分波器,分波器具有一个输入端、四个C频段输出端以及一个Ku频段输出端,分波器的输入端与馈源喇叭连接,分波器的每一个C频段输出端均依次连接有一弯波导和一扭波导,所有扭波导均与一具有四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的C频段正交膜耦合器相连,C频段正交膜耦合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与第一移相器连接,第一移相器的末端通过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与第一正交极化分离器连接;分波器的Ku频段输出端连接有第二移相器,第二移相器的末端连接有第二正交极化分离器。

可选的,第一移相器包含管路以及位于管路两端的法兰盘,第一移相器通过法兰盘与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和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连接。

可选的,管路的横截面为方形,管路的一组相对内壁上具有移相所用的波纹槽,另一组相对内壁上为波导平面。

可选的,该馈源网络还包含用于驱动管路旋转的第一电机,管路的外壁上具有轮齿,管路附近设有与轮齿啮合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

可选的,第二移相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和第四圆波导旋转关节,第二移相器分别通过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和第四圆波导旋转关节与分波器的Ku频段输出端以及第二正交极化分离器连接,第二移相器附近设有用于驱动第二移相器转动的第二电机。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弯波导和扭波导对分波器输出的四路C频段波进行极化合成并输入到正交膜耦合器中,然后对耦合后的C频段波进行极化移相,可见,本实用新型不同于对比文件“C/Ku双频馈源频谱复用网络”中对四路C频段波分别进行极化移相的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简单,并且可使后续对C频段波的移相操作更加灵活。

2、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移相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和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因此第一移相器可以相对于第一正交极化分离器发生转动,这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适当设计第一移相器内壁的方式得到可变的极化输出。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样的特点,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是一个巨大进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C/Ku宽带双频共用馈源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移相器的管路的一种内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C/Ku宽带双频共用馈源网络,其包括馈源喇叭1和分波器2,分波器2具有一个输入端、四个C频段输出端以及一个Ku频段输出端,分波器2的输入端与馈源喇叭1连接,分波器2的每一个C频段输出端均依次连接有一弯波导3和一扭波导4,所有扭波导4均与一具有四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的C频段正交膜耦合器7相连,C频段正交膜耦合器7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5与第一移相器6连接,第一移相器6的末端通过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与第一正交极化分离器8连接;分波器2的Ku频段输出端连接有第二移相器10,第二移相器10的末端连接有第二正交极化分离器11。

本实施例采用弯波导和扭波导对分波器输出的四路C频段波进行极化合成并输入到正交膜耦合器中,然后对耦合后的C频段波进行极化移相,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此外,本实施例在第一移相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和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因此第一移相器可以相对于第一正交极化分离器发生转动,这使得本实施例可以通过适当设计第一移相器内壁的方式得到可变的极化输出。

可选的,如图2和3所示,第一移相器6包含管路以及位于管路两端的法兰盘,第一移相器通过法兰盘与第一圆波导旋转关节和第二圆波导旋转关节连接。

可选的,仍见图2和3,管路的横截面为方形,管路的一组相对内壁上具有移相所用的波纹槽,另一组相对内壁上为波导平面。

这种管路既能实现对C频段波的线极化,又能实现对C频段波的圆极化。

可选的,如图1所示,该馈源网络还包含用于驱动管路旋转的第一电机9,管路的外壁上具有轮齿,管路附近设有与轮齿啮合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一电机9传动连接。

第一电机9使得管路的旋转更加自动化,使用时,通过第一电机9驱动管路旋转,当管路相对于第一正交极化分离器8呈零度角时输出的波为线极化波,当管路相对于第一正交极化分离器8呈45度角时输出的波为圆极化波。

可选的,第二移相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和第四圆波导旋转关节,第二移相器分别通过第三圆波导旋转关节和第四圆波导旋转关节与分波器的Ku频段输出端以及第二正交极化分离器连接,第二移相器附近设有用于驱动第二移相器转动的第二电机。

这种第二移相器类似于第一移相器也可以发生转动,这样,通过适当设计第二移相器内壁的方式,可以实现对Ku波段的极化微调。

总之,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多样的特点,是对现有技术的一种重要改进。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顺序可以调整,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