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USB转接头盖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6269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USB转接头盖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USB转接头盖子。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电连接器,其包括有USB、Type-C、Micro-USB、Lighting等等各种规格,这些各种不同规格的连接器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电子设备,以USB连接器最为常见;为实现不同电子设备的通讯连接,需要使用到转接头,利用转接头可实现讯号的转换,从而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讯连接。

然而,目前的转接头仅仅于一本体上设置有彼此导通连接的USB插座连接器和其他规格的插头连接器,其插头连接器外露并凸出,容易沾染灰尘等杂物,并容易损坏,为此需要使用另外的盖子盖住,这必然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同时也会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USB转接头盖子,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转接头容易损坏或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USB转接头盖子,包括有彼此可分离或组合的第一转接头以及第二转接头;

第一转接头包括有第一本体、第一USB插座连接器和第一插头连接器,该第一本体具有第一接合面,该第一接合面上内凹形成有第一收容槽,该第一USB插座连接器和第一插头连接器均设置于第一本体内,第一USB插座连接器外露于第一本体的外表面,该第一插头连接器向外伸出第一接合面,且第一插头连接器与第一USB插座连接器导通连接;

第二转接头包括有第二本体、第二USB插座连接器和第二插头连接器,该第二本体具有第二接合面,该第二接合面上内凹形成有第二收容槽,第二收容槽与第一插头连接器相适配对插,该第二USB插座连接器和第二插头连接器均设置于第二本体内,第二USB插座连接器外露于第二本体的外表面,该第二插头连接器向外伸出第二接合面,第二插头连接器与前述第一收容槽相适配对插,且第二插头连接器与第二USB插座连接器导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插头连接器为Type-C插头连接器、Micro-USB插头连接器或者Lighting插头连接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 二插头连接器为Type-C插头连接器、Micro-USB插头连接器或者Lighting插头连接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USB插座连接器与第一插头连接器为一体式连接结构或分体式连接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USB插座连接器与第二插头连接器为一体式连接结构或分体式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第一转接头的第一接合面上设置第一收容槽,并在第二转接头的第二接合面上设置第二收容槽,利用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分别可收纳第一转接头的第一插头连接器和第二转接头的第二插头连接器,使得本产品的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可互为盖子,并且可独立使用进行讯号转换,本产品不使用时,还可作为U盘、读卡器、数据线和移动固态硬盘等带USB插头连接器之电子设备的盖子,通过转接头盖子让USB插头接口转换为其他的插头接口,互为盖子之后,可以转换为多个手机接口,实现存储产品的功能更多兼容性,还可以对插头连接器实施很好的保护,降低成本,并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便利。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组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组合状态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分离状态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三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三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第一转接头 11、第一本体

12、第一USB插座连接器 13、第一插头连接器

101、第一接合面 102、第一收容槽

20、第二转接头 21、第二本体

22、第二USB插座连接器 23、第二插头连接器

201、第二接合面 202、第二收容槽

30、U盘 31、USB插头连接器

40、移动固态硬盘 41、USB插头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彼此可分离或组合的第一转接头10以及第二转接头20。

该第一转接头10包括有第一本体11、第一USB插座连接器12和第一插头连接器13。该第一本体11具有第一接合面101,该第一接合面101上内凹形成有第一收容槽102,第一本体11为塑胶材质,其外形轮廓横截面呈多边形结构;该第一USB插座连接器12和第一插头连接器13均设置于第一本体11内,第一USB插座连接器12外露于第一本体11的外表面,第一USB插座连接器12用于供USB插头连接器插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USB插座连接器12的端口与第一本体11的端面平齐;该第一插头连接器13向外伸出第一接合面101,且第一插头连接器13与第一USB插座连接器12导通连接;所述第一插头连接器13可为Type-C插头连接器、Micro-USB插头连接器或者Lighting插头连接器等等,在本实施例中,其为Type-C插头连接器,不以为限。以及,所述第一USB插座连接器12与第一插头连接器13为一体式连接结构或分体式连接结构,不予局限。

该第二转接头20包括有第二本体21、第二USB插座连接器22和第二插头连接器23;该第二本体21具有第二接合面201,该第二接合面201上内凹形成有第二收容槽202,第二收容槽202与第一插头连接器13相适配对插,第二本体21为塑胶材质,其外形轮廓横截面呈多边形结构;该第二USB插座连接器22和第二插头连接器23均设置于第二本体21内,第二USB插座连接器22外露于第二本体21的外表面,第二USB插座连接器22用于供USB插头连接器插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USB插座连接器22的端口与第二本体21的端面平齐;该第二插头连接器23向外伸出第二接合面201,第二插头连接器23与前述第一收容槽102相适配对插,且第二插头连接器23与第二USB插座连接器22导通连接;所述第二插头连接器23可为Type-C插头连接器、Micro-USB插头连接器或者Lighting插头连接器等等,在本实施例中,其为Micro-USB插头连接器,不以为限。以及,所述第二USB插座连接器22与第一插头连接器23为一体式连接结构或分体式连接结构,不予局限。

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时,该第一转接头10和第二转接头20可独立分开使用以进行讯号的转换,如图5和图6所示,该U盘30的USB插头连接器31可插入第二转接头20的第二USB插座连接器22中导通连接,而第二插头连接器23可与外部设备的Micro-USB插座连接器插接,从而实现了Micro-USB的转换。

不使用时,如图1和图3所示,该第一转接头10的第一插头连接器13插入第二收容槽202中,同时第二转接头20的第二插头连接器23插入第一收容槽102中,使得第一转接头10和第二转接头20互为盖子;本产品还可作为U盘30的盖子,如图7所示。

请参照图8至图10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其所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转接头10的第一本体11和第二转接头20的第二本体21均与移动固态硬盘40相适配,使得本产品可适用于移动固态硬盘,可作为移动固态硬盘40的转接器,还可保护移动固态硬盘40的USB插头连接器41,本产品还可以适用于读卡器、数据线等具有USB插头连接器的设备,可作为这些带有USB插头连接器之设备的盖子,以对这些设备的USB插头连接器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第一转接头的第一接合面上设置第一收容槽,并在第二转接头的第二接合面上设置第二收容槽,利用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分别可收纳第一转接头的第一插头连接器和第二转接头的第二插头连接器,使得本产品的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可互为盖子,并且可独立使用进行讯号转换,本产品不使用时,还可作为U盘、读卡器、数据线和移动固态硬盘等带USB插头连接器之电子设备的盖子,通过转接头盖子让USB插头接口转换为其他的插头接口,互为盖子之后,可以转换为多个手机接口,实现存储产品的功能更多兼容性,还可以对插头连接器实施很好的保护,降低成本,并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便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