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Q扁平线共模电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3738阅读:4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SQ扁平线共模电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共模电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SQ扁平线共模电感。



背景技术:

共模电感(Common mode Choke),也叫共模扼流圈,常用于电脑的开关电源中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在板卡设计中,共模电感也是起EMI滤波的作用,用于抑制高速信号线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发射。

共模电感通常在磁体上缠绕两组线圈,每组线圈引出的部分分别与火线和零线连接,现有的共模电感一般都是采用圆环形磁体,并在磁体两端缠绕漆包线,而一般的漆包线由于是圆柱形的,在绕线时都需要人工操作,导致生产效率低,即使采用自动绕线机进行绕线,绕出的线圈都为多层绕线,体积大,存在匝间短路的危险,使用寿命较短,分布电容高,抑制干扰信号效果较差,使用频率范围有限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Q扁平线共模电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SQ扁平线共模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体、线圈、底座、锡包铜立柱,所述线圈对称地环绕在磁体的两端,所述磁体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底面上设有四个镀锡线针脚立柱,所述镀锡线针脚立柱设置在安装孔内,所述线圈的两端为垂直水平面向下的引线,引线从侧面向下缠住镀锡线针脚立柱并焊接固定,所述磁体为方形磁体且竖直设置,所述线圈为扁平漆包线圈,所述扁平漆包线圈单层环绕在方形磁体的两侧。

优选为,底座的表面设有固定所述磁体的卡槽,底座表面上设有绝缘隔板,底座设有与所述线圈引线对应的插孔,所述磁体通过放置在卡槽上卡紧固定,所述绝缘隔板设于两线圈间,所述线圈的引线穿过所述插孔与镀锡线针脚立柱缠绕并焊接固定。

优选为,引线间的距离为8-25mm。

优选为,设于磁体两端的线圈间的距离为3-2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磁体设置成方形,并采用扁平漆包线圈环绕在方形磁体的两侧,扁平漆包线可采用自动绕线机进行单层环绕,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能有效解决匝间短路的问题,产品性能分布(端间)电容超低,抑制干扰信号好,使用频率范围宽,产品体积可减少30%左右,且采用锡包铜立柱与线圈引线焊接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设备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SQ扁平线共模电感,包括磁体1、线圈2、底座3、锡包铜立柱4,所述线圈2对称地环绕在磁体1的两端,所述磁体1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3上,所述底座3底面上设有四个安装孔,所述镀锡线针脚立柱4设置在安装孔内,所述线圈2的两端为垂直水平面向下的引线21,引线21从侧面向下缠住镀锡线针脚立柱4并焊接固定,所述磁体1为方形磁体且竖直设置,所述线圈2为扁平漆包线圈,所述扁平漆包线圈单层环绕在方形磁体的两侧。

对于本实施例的各个部件进行解释说明:

1)底座3的表面设有固定所述磁体1的卡槽(图中未标出),底座3表面上设有绝缘隔板32,底座3设有与所述线圈2引线21对应的槽位33,所述磁体1通过放置在卡槽(图中未标出)上卡紧固定,所述绝缘隔板32设于两线圈2间,所述线圈2的引线穿过所述插孔33与锡包铜立柱缠绕并焊接固定。

2)引线21间的距离为8-25mm。

3)设于磁体1两端的线圈2间的距离为3-20mm。

本实施例通过将磁体设置成方形,并采用扁平漆包线圈环绕在方形磁体的两侧,扁平漆包线可采用自动绕线机进行单层环绕,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能有效解决匝间短路的问题,产品性能分布(端间)电容超低,抑制干扰信号好,使用频率范围宽,产品体积可减少30%左右,且采用锡包铜立柱与线圈引线焊接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设备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