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摇杆电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3730阅读:853来源:国知局
PSP摇杆电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摇杆电位器技术领域,具体为PSP摇杆电位器。



背景技术:

摇杆电位器在直流电路中作为电流调节使用时,将有电流通过摇杆电位器的滑动臂,此时由于阳极氧化的原因会导致电阻值异常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将连接电阻体的端子接负极,滑动臂接正极。如果直流电流直接通过摇杆电位器,摇杆电位器的阳极就会受到氧化损伤,从而让摇杆电位器的阻抗变大,因此最好是将电流的负极接在跟碳膜片接触的端子上,正极接在跟刷子(摇杆电位器接触片)的端子上。

目前摇杆电位器在组件使用和成品安装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采用高温包胶处理的碳片,电阻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导致有不良损耗。

(2)使用人工铆合刷子,在组装的时候,需要人工单个铆合,当刷子较小时铆合效率较低,时间成本过高,并且牢固性不够稳定,影响整体的使用寿命。

(3)零件组合时操作繁琐,并且需要专门的治具组装,组件间的配合不够紧密,在使用时有明显的声音。

(4)在封装时,容易出现上盖扣位变形,造成组装成品后不够牢固,会出现散架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PSP摇杆电位器,结构简单,组装紧凑牢固稳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接触性能也更加稳定,外观颜色多样化更美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PSP摇杆电位器,包括底盖、中盖和塑胶上盖,所述底盖和中盖之间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碳片、注塑刷子和止挡片,所述碳片为不包胶处理,所述碳片和中盖的中心位置上设有圆形穿孔,所述注塑刷子包括上刷子和下刷子,所述上刷子的两端设有限位板,所述下刷子安装在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止挡片套接在中盖内,所述上盖内表面设有以中心为圆点的圆柱槽,所述圆柱槽内部还设有穿孔,所述圆柱槽与穿孔之间内设有弹簧,所述穿孔内设有推柄,所述推柄与所述弹簧接触的圆边为圆弧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碳片的两个边上各设有三个通过螺栓固定的突出板,所述突出板间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碳片的两个边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底盖和中盖对应的两个边位置上设有与突出板对应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盖、中盖和碳片的四个角上均设有柱形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中盖中心位置的圆形穿孔外设有凸起槽,所述上刷子安装在凸起槽的两个边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盖的四个角上设有与柱形孔对应的铆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推柄包括圆柱盖和推杆,所述圆弧凹槽设置在所述圆柱盖的外表面上,并且所述圆柱盖的直径尺寸略大于穿孔的直径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性强,采用不包胶处理的碳片可有效的避免电阻性能的变化性,降低电能损耗的同时也优化减少工序,大大的节约了能源成本,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注塑包胶的料带式刷子,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经过包胶后的刷子更牢固,使用更安全,刷子在使用时的接触性能也更加稳定。

(3)本实用新型采用有圆弧凹槽的推柄,在组装时不需要治具,而且圆弧凹槽的设计也使得弹簧与推柄的接触面较大,在使用时不易脱落,推柄和弹簧的配合更紧密,手感更细腻,在电性回中更精准、电性的稳定性更强。

(4)本实用新型在组装的时候,采用热铆式固定的配合方式,先组好成品后进行热铆固定,使得零件更加精密牢固可靠,并且外观颜色多样化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推柄;2-弹簧;3-上盖;4-中盖;5-止挡片;6-下刷子;7-上刷子;8-碳片;9-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中」、「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和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PSP摇杆电位器,包括底盖9、中盖4和塑胶上盖3,所述底盖9和中盖4之间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碳片8、注塑刷子和止挡片5,所述注塑刷子包括上刷子7和下刷子6,所述上刷子7的两端设有限位板,所述下刷子6安装在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止挡片5套接在中盖4内,所述底盖9、中盖4和碳片8的四个角上均设有柱形孔,所述塑胶上盖3的四个角上设有与柱形孔对应的铆接杆,所述注塑刷子和止挡片5安装在中盖4内之后,所述塑胶上盖3的铆接杆依次将中盖4、碳片8和底盖9通过热铆式固定。

所述碳片8为不包胶处理,碳片8如果经过高温包胶后,电阻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导致有不良损耗,而碳片不包胶可避免电阻性能的变化性,降低损耗的同时,也优化减少工序,可大大的节约成本并且提高效率,在所述碳片8的两个边上各设有三个通过螺栓固定的突出板,所述突出板间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碳片8的两个边上,在所述底盖9和中盖4对应的两个边位置上设有与突出板对应的凹槽,所述突出板有一定的厚度,突出板可匹配的安装在凹槽内,所述碳片8和中盖4的中心位置上设有圆形穿孔,在所述中盖4中心位置的圆形穿孔外设有凸起槽,所述上刷子7安装在凸起槽的两个边之间。

所述上盖3内表面设有以中心为圆点的圆柱槽,所述圆柱槽内部还设有穿孔,所述圆柱槽与穿孔之间内设有弹簧2,所述穿孔内设有推柄1,所述推柄1包括圆柱盖和推杆,所述圆弧凹槽设置在所述圆柱盖的外表面上,并且所述圆柱盖的直径尺寸略大于穿孔的直径尺寸,所述推柄1与所述弹簧2接触的圆边为圆弧凹槽,所述弹簧匹配的安装在圆柱槽内,所述推柄上的推杆穿过所述穿孔。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组装方法如下:

(1)将弹簧2安装在推柄1外侧的圆弧凹上,然后放在中盖4上,将上盖3穿过所述中盖4进行组装;

(2)将止挡片5装入中盖4内并且与推柄1相配合,依次装上下刷子6、上刷子7和推柄配合;

(3)将碳片8、底盖9依次穿过中盖4的铆柱进行整合安装,最后进行整体铆合封装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性强,采用不包胶处理的碳片可有效的避免电阻性能的变化性,降低电能损耗的同时也优化减少工序,大大的节约了能源成本,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注塑包胶的料带式刷子,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经过包胶后的刷子更牢固,使用更安全,刷子在使用时的接触性能也更加稳定。

(3)本实用新型采用有圆弧凹槽的推柄,在组装时不需要治具,而且圆弧凹槽的设计也使得弹簧与推柄的接触面较大,在使用时不易脱落,推柄和弹簧的配合更紧密,手感更细腻,在电性回中更精准、电性的稳定性更强。

(4)本实用新型在组装的时候,采用热铆式固定的配合方式,将底盖和中盖内的部件先组好成品后,再将塑胶上盖的铆接杆穿过底盖和中盖对应的穿孔进行热铆固定,使得零件更加精密牢固可靠,并且外观颜色多样化美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