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和高频辐射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4470发布日期:2018-06-08 19:3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和高频辐射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基站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及其高频辐射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1710/2170MHz的高频辐射单元在双极化基站天线内部会大量阵列使用,而高频辐射单元的结构方式中会将馈电片安装到高频辐射单元中。对于馈电片在高频辐射单元馈电内腔里面的位置有严格要求。馈电片的歪斜,位移等不良现象会使天线的驻波、隔离、三阶互调等参数变差。

现有的高频辐射单元通常会通过卡接在馈电片上的定位环来对馈电片提供定位,但由于馈电片仅仅依靠定位环来提供定位,单一的馈电片定位环方式,容易在安装生产过程中出现安装不到位或歪斜现象,或天线在运输或使用环境过程中的大幅振动也容易使馈电片定位环产生位移及歪斜,而馈电片的过度的歪斜甚至会造成馈电片碰到高频辐射单元内腔臂导致短路,使天线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及其高频辐射单元,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具有馈电片定位功能,能为馈电片提供有效、可靠的定位,保证馈电片在高频辐射单元馈电内腔里的位置的一致性,从而保证高频辐射单元的各项电性能指标参数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包括两两对称且正交分布的四个辐射环,每一所述辐射环为方形环状结构;每一所述辐射环靠近所述高频辐射单元的中心的一端均连接一空心支撑柱,每一所述辐射环与所述空心支撑柱的连接处均设有开口;每一所述空心支撑柱靠近所述高频辐射单元中心的一侧均设有缺口,每一所述缺口与对应的所述开口连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还包括上馈电片和下馈电片,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均包括两段竖直部和连接两段竖直部的水平部;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卡接固定在所述辐射环上的倒扣件,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四个沿所述基座的中点正交分布且与所述开口一一对应并连通的通孔;所述基座位于四个所述通孔之间的表面朝所述倒扣件延伸的方向内凹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有四个定位卡槽,所述四个定位卡槽的深度相同,每一所述定位卡槽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并连通;其中,两个相对的所述定位卡槽的槽壁用于与所述上馈电片的水平部的两个侧面对应抵触配合,另外两个相对的所述定位卡槽的槽壁用于与所述下馈电片的水平部的两个侧面对应抵触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时,通过所述倒扣件卡接固定在所述高频辐射单元的辐射环上;所述倒扣件防止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上脱落。所述通孔在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后,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对应的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通孔使得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的竖直部可以通过所述通孔穿过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且可以经对应的所述开口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空心支撑柱的内部空间形成的馈电内腔里;所述凹槽在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后位于所述缺口之间,所述凹槽的侧壁上设置的定位卡槽则对应于每一所述缺口;所述凹槽使得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的水平部分别卡在两组相对的所述定位卡槽内,且经对应的所述缺口进入对应的所述馈电内腔里;所述通孔和所述凹槽保证了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尽可能多地包裹在所述馈电内腔里。此外,所述下馈电片和所述上馈电片依次按照俯视方向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后,两组相对的所述定位卡槽的槽壁分别与所述上馈电片的水平部的两个侧面和所述下馈电片的水平部的两个侧面对应抵触配合,从而对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提供X轴方向上的定位;所述定位卡槽为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定位,避免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出现晃动或歪斜。因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安装并固定在高频辐射单元的辐射环上,同时具有馈电片定位功能,能为馈电片提供有效、可靠的定位,保证馈电片在高频辐射单元馈电内腔里的位置的一致性,解决了仅仅依靠单一的馈电片定位环不能对馈电片提供可靠定位的问题,从而为天线提供稳定的驻波、隔离、三阶互调等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上馈电片的水平部和所述下馈电片的水平部上均设有两个卡接部;位于每一所述定位卡槽的槽底与所述凹槽的底面之间的所述凹槽的侧壁形成四个定位台阶;其中,两个相对的所述定位台阶的相对面分别用于与所述上馈电片的两个卡接部对应抵触配合,另外两个相对的所述定位台阶的相对面分别用于与所述下馈电片的两个卡接部对应抵触配合。

作为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所述下馈电片和所述上馈电片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后,两组相对的所述定位台阶的相对面(即朝向所述凹槽内的内侧面)分别与所述上馈电片的两个卡接部和所述下馈电片的两个卡接部对应抵触配合,从而对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提供Y轴方向上的定位;所述定位台阶为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提供了更好的定位效果,避免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出现晃动或歪斜。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卡接固定在所述上馈电片的水平部的第一卡接件和第三卡接件,所述凹槽内还设有用于卡接固定在所述下馈电片的水平部的第二卡接件和第四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三卡接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卡接件和所述第四卡接件的长度。

作为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所述下馈电片和所述上馈电片依次按照俯视方向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后,所述上馈电片的顶面和所述下馈电片的顶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接件、第三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第四卡接件的卡接头卡接配合,所述上馈电片的底面和所述下馈电片的底面分别与两组相对的所述定位卡槽的槽底抵触配合,从而对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提供Z轴方向上的定位;所述卡接件为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提供了更好的定位效果,避免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出现晃动或歪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三卡接件关于所述基座的中点中心对称,且所述第一卡接件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与所述第三卡接件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卡接件与所述第四卡接件关于所述基座的中点中心对称,且所述第二卡接件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与所述第四卡接件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侧壁外表面设有四个连接部,每一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并连接;每一所述连接部包括朝向且匹配于对应的所述空心支撑柱的内壁的圆弧面;每一所述连接部还包括用于与对应的所述空心支撑柱的靠近所述缺口两端的内壁抵触配合的卡接面。

作为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时,所述凹槽通过所述连接部的卡接面与所述空心支撑柱的靠近所述缺口两端的内壁的配合以卡接固定在所述高频辐射单元的所述缺口之间;所述连接部为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时提供有效的定位;此外,所述凹槽卡接固定在所述缺口之间后,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空心支撑柱的面为与所述空心支撑柱的内壁对应匹配的圆弧面,从而保持所述馈电内腔圆柱形的结构,使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更好地包裹在所述馈电内腔里。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直径。

作为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所述通孔的尺寸略大于所述空心支撑柱的开口的尺寸,从而可以在不需要将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上拆除下来的情况下,安装或拆除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便于对所述高频辐射单元进行维修及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相对的定位卡槽与对应的所述通孔的连接处还设有用于导入所述上馈电片的第一斜面,所述另外两个相对的定位卡槽与对应的所述通孔的连接处还设有用于导入所述下馈电片的第二斜面。

作为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每一所述定位卡槽的槽口处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均设有大角度的馈电片安装导入斜角,使得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安装时能更容易地卡入所述定位卡槽内,并且避免金属的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的边缘卡入所述定位卡槽时刮伤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影响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倒扣件包括第一倒扣件、第二倒扣件、第三倒扣件和第四倒扣件;所述第一倒扣件与所述第三倒扣件关于所述基座的中点中心对称,且所述第一倒扣件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与所述第三倒扣件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倒扣件与所述第四倒扣件关于所述基座的中点中心对称,且所述第二倒扣件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与所述第四倒扣件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倒扣件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和所述第三倒扣件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呈顺时针方向分布,且所述第二倒扣件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和所述第四倒扣件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呈逆时针方向分布。

作为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倒扣件和所述第二倒扣件的卡接头为背靠背的方式,所述第三倒扣件和所述第四倒扣件的卡接头为背靠背的方式;需要将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上拆卸时,作用力刚好相反,更符合人体手指的发力习惯;所述倒扣件的排列设计更符合人体发力方向,装拆简便,便于天线拆装维护,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包括两两对称且正交分布的四个辐射环,每一所述辐射环为方形环状结构;每一所述辐射环靠近所述高频辐射单元的中心的一端均连接一空心支撑柱,每一所述辐射环与所述空心支撑柱的连接处均设有开口;每一所述空心支撑柱靠近所述高频辐射单元中心的一侧均设有缺口,每一所述缺口与对应的所述开口连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还包括上馈电片和下馈电片,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均包括两段竖直部和连接两段竖直部的水平部;所述上馈电片的水平部和所述下馈电片的水平部上均设有两个卡接部;所述高频辐射单元还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通过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安装并固定在所述高频辐射单元的所述辐射环上,为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提供有效、可靠的定位,使所述上馈电片和所述下馈电片安装到所述高频辐射单元时保持位置一致性,从而保证所述高频辐射单元的各项电性能指标参数稳定,使得天线上的辐射单元阵列应用时电性能参数一致性得到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的高频振子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的高频振子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的上馈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的下馈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的倒扣件的排列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的倒扣件的排列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频辐射单元1,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包括两两对称且正交分布的四个辐射环11,每一所述辐射环11为方形环状结构,组成双极化辐射体;四个方形的所述辐射环11的一端(一角)均指向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的中心,关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的中心旋转对称,增强两个极化间的一致性。

参见图2,其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每一所述辐射环11靠近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的中心的一端均连接一空心支撑柱12。具体地,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包括四根空心支撑柱12,两根空心馈电支撑柱121(底部设置有馈电开口)以及两根空心巴伦支撑柱122;每一对称的所述辐射环中的一个辐射环靠近所述高频辐射单元的中心的一端连接一根空心馈电支撑柱,每一对称的所述辐射环中的另一个辐射环靠近所述高频辐射单元的中心的一端连接一根空心巴伦支撑柱;所述空心馈电支撑柱121和所述空心巴伦支撑柱122的内部空间形成馈电内腔。

参见图3和图4,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的高频振子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的高频振子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每一所述辐射环11与所述空心支撑柱12的连接处均设有开口13;每一所述空心支撑柱12靠近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中心的一侧均设有缺口14,每一所述缺口14与对应的所述开口13连接;四个所述缺口14的深度相同,这种设置增强了两个极化间的一致性,以及同一极化两臂间的一致性。

参见图5和图6,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的上馈电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的下馈电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还包括上馈电片15和下馈电片16,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均包括两段竖直部和连接两段竖直部的水平部;所述上馈电片15的水平部和所述下馈电片16的水平部上均设有两个卡接部。具体的,所述上馈电片15的水平部151包括向上的凸起部1511,所述下馈电片16的水平部161包括向下的凹陷部1611;所述上馈电片15的凸起部1511与所述下馈电片16的凹陷部1611对应;所述上馈电片15的凸起部1511的两端向下凸起形成所述上馈电片15的卡接部1512,所述下馈电片16的凹陷部1611的两端形成所述下馈电片16的卡接部1612。所述上馈电片15的两段竖直部包括主竖直部152和副竖直部153,所述下馈电片16的两段竖直部也包括主竖直部162和副竖直部163。

参见图1可知,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安装到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后,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呈十字交叉设置;所述上馈电片15的水平部151高于所述下馈电片16的水平部161,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在所述凸起部1511与所述凹陷部1611相互交叉;所述上馈电片15的主竖直部152固定在一根空心馈电支撑柱121的馈电内腔里,所述上馈电片15的副竖直部153固定在相对的一根空心巴伦支撑柱122的馈电内腔里,所述下馈电片16的主竖直部162和副竖直部163也对应分别固定在另一根空心馈电支撑柱121和相对的另一根空心巴伦支撑柱122的馈电内腔里;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空心馈电支撑柱121和所述空心巴伦支撑柱122的馈电内腔里组成馈电巴伦。

可以理解的,上述高辐射单元1的结构仅为示意性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有其他的设置。

再次参见图1和图2,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还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按照俯视方向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的中心安装并固定在所述辐射环11上,为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提供有效、可靠的定位,使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安装到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时保持位置一致性,从而保证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的各项电性能指标参数稳定,使得天线上的辐射单元阵列应用时电性能参数一致性得到大幅提高。

参见图7,其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包括基座20;所述基座20上设有用于卡接固定在所述辐射环11上的倒扣件201。

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时,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通过所述倒扣件201卡接固定在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的辐射环11上,所述倒扣件201防止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上脱落。

具体地,所述基座20为方形片状结构,所述倒扣件201包括第一倒扣件2011、第二倒扣件2012、第三倒扣件2013和第四倒扣件2014,分别位于方形基座20底面的四条边上,所述第一倒扣件2011与所述第三倒扣件2013关于所述基座20的中点中心对称,且所述第一倒扣件2011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与所述第三倒扣件2013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倒扣件2012与所述第四倒扣件2014关于所述基座20的中点中心对称,且所述第二倒扣件2012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与所述第四倒扣件2014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相反。

此外,参见图8,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的倒扣件的排列示意图。传统的防脱倒扣件的卡接头方向通常为按序排列,即所述第一倒扣件2011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第二倒扣件2012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第三倒扣件2013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和第四倒扣件2014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依次呈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分布(图8中所示为逆时针方向)。所述倒扣件的卡接头方向一致,然而在将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上拆卸下来时,人的手指是很难按照顺序方向用力。

参见图9,其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的倒扣件的排列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防脱倒扣件的卡接头方向为背靠背方式,所述第一倒扣件2011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和所述第三倒扣件2013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呈顺时针方向分布,且所述第二倒扣件2012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和所述第四倒扣件2014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呈逆时针方向分布。即所述第一倒扣件2011和所述第二倒扣件2012的卡接头呈90度背靠背,所述第三倒扣件2013和所述第四倒扣件2014的卡接头呈90度背靠背;从而所述第一倒扣件2011、第二倒扣件2012和所述第三倒扣件2013、第四倒扣件2014分别从所述辐射环11的环内侧卡接固定在相对的两个辐射环11上;当需要将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上拆卸下来时,作用力刚好相反,更符合人体手指的发力习惯;所述倒扣件201的排列设计更符合人体发力方向,装拆简便,便于天线拆装维护,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理解的,上述第一倒扣件2011、第二倒扣件2012、第三倒扣件2013、和第四倒扣件2014的排列方式只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倒扣件2011、第二倒扣件2012、第三倒扣件2013、和第四倒扣件2014也可以按照传统的按序排列的方式。

可以理解的,上述倒扣件201的结构只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倒扣件201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采用八个所述倒扣件201分别从所述辐射环11的环内侧卡接固定在每一所述辐射环11上。

参见图10,其是本实用新型较优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基座20上还设有四个沿所述基座20的中点正交分布且与所述开口13一一对应并连通的通孔202。

所述通孔202在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后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对应的所述开口13连通;所述通孔202使得所述下馈电片16和所述上馈电片15依次按照俯视方向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时,所述上馈电片15的两段竖直部和所述下馈电片16的两段竖直部可以通过所述通孔202穿过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且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安装到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后,所述上馈电片15的主竖直部152、副竖直部153可以经对应的所述开口13固定在对应的空心馈电支撑柱121、空心巴伦支撑柱122的馈电内腔里,所述下馈电片16的主竖直部162、副竖直部163也可以经对应的所述开口13固定在对应的空心馈电支撑柱121、空心巴伦支撑柱122的馈电内腔里。

具体地,所述通孔202分别两两位于所述方形基座20的对角线上,所述通孔202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13的直径。所述通孔202的尺寸略大于所述空心支撑柱12的开口13的尺寸,从而可以在不需要将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从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上拆除下来的情况下,安装或拆除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便于对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进行维修及检测。

可以理解的,上述通孔202的结构只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通孔202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依旧参见图10,所述基座20位于四个所述通孔202之间的表面朝所述倒扣件201延伸的方向内凹形成一凹槽203;所述凹槽203的侧壁上设有四个定位卡槽204,所述四个定位卡槽204的深度相同,每一所述定位卡槽204与所述通孔202一一对应并连通;其中,两个相对的所述定位卡槽204的槽壁用于与所述上馈电片15的水平部151的两个侧面对应抵触配合,另外两个相对的所述定位卡槽204的槽壁用于与所述下馈电片16的水平部161的两个侧面对应抵触配合。

为使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的两段竖直部分别被包裹在对应的空心馈电支撑柱121和空心巴伦支撑柱122的馈电内腔里,组成带线传输结构,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的高度应尽量低于所述辐射环11的顶面。因此在所述空心馈电支撑柱121和所述空心巴伦支撑柱122与对应的所述辐射环11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缺口14,而所述凹槽203在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后位于所述缺口14之间,所述凹槽203的侧壁上设置的定位卡槽204则对应于每一所述缺口14;所述凹槽203使得所述下馈电片16和所述上馈电片15依次按照俯视方向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后,所述上馈电片15的水平部151和所述下馈电片16的水平部161分别卡在两组相对的所述定位卡槽204内,且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安装到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后,所述上馈电片15的水平部151和所述下馈电片16的水平部161经对应的所述缺口14进入对应的所述馈电内腔里;这样,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安装到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后的高度低于所述辐射环11的顶面,即保证了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尽可能多地包裹在对应的所述馈电内腔里,从而增强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的阻抗匹配性能。

具体地,再次参见图7,所述凹槽203位于所述方形基座20的中心,所述凹槽203的侧壁外表面设有四个连接部205,每一所述连接部205与所述通孔202一一对应并连接;每一所述连接部205包括朝向且匹配于对应的所述空心支撑柱12的内壁的圆弧面2051;每一所述连接部205还包括用于与对应的所述空心支撑柱12的靠近所述缺口14两端的内壁抵触配合的卡接面2052。

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时,所述凹槽203通过所述连接部205的卡接面2052与所述空心馈电支撑柱121和空心巴伦支撑柱122的靠近所述缺口14两端的内壁的配合以卡接固定在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的所述缺口14之间;所述连接部205为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时提供有效的定位;此外,所述凹槽203卡接固定在所述缺口14之间后,所述连接部205朝向所述空心支撑柱12的面为与所述空心支撑柱12的内壁对应匹配的圆弧面2051,从而保持所述馈电内腔圆柱形的结构,使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更好地包裹在对应的所述空心馈电支撑柱121和空心巴伦支撑柱122的馈电内腔里。

可以理解的,上述凹槽203的结构只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03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此外,再次参见图10,所述下馈电片16和所述上馈电片15依次按照俯视方向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后,所述上馈电片15的水平部151和所述下馈电片16的水平部161分别卡在两组相对的所述定位卡槽204内;两组相对的所述定位卡槽204的槽壁分别与所述上馈电片15的水平部151的两个侧面和所述下馈电片16的水平部161的两个侧面对应抵触配合,从而对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提供X轴方向上的定位;所述定位卡槽204为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定位,避免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出现晃动或歪斜。

具体地,所述定位卡槽204设于所述圆弧面2051所在的所述凹槽203的侧壁上,且所述定位卡槽204两两关于所述基座20的中点中心对称。所述两个相对的定位卡槽204与对应的所述通孔202的连接处还设有用于导入所述上馈电片15的第一斜面2061,所述另外两个相对的定位卡槽204与对应的所述通孔202的连接处还设有用于导入所述下馈电片16的第二斜面2062。

每一所述定位卡槽204的槽口处的第一斜面2061、第二斜面2062均设有大角度的馈电片安装导入斜角,使得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安装时能更容易地卡入所述定位卡槽204内,并且避免金属的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的边缘卡入所述定位卡槽204时刮伤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影响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强度。

可以理解的,上述定位卡槽204的结构只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卡槽204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依旧参见图10,位于每一所述定位卡槽204的槽底与所述凹槽203的底面之间的所述凹槽203的侧壁形成四个定位台阶207;其中,两个相对的所述定位台阶207的相对面分别用于与所述上馈电片15的两个卡接部1512对应抵触配合,另外两个相对的所述定位台阶207的相对面分别用于与所述下馈电片16的两个卡接部1612对应抵触配合。

所述下馈电片16和所述上馈电片15依次按照俯视方向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后,所述上馈电片15的两个卡接部1512之间的凸起部1511固定在所述凹槽203内两个相对的所述定位台阶207之间,所述下馈电片16的两个卡接部162之间的凹陷部1611固定在所述凹槽203内另外两个相对的所述定位台阶207之间;两组相对的所述定位台阶207的相对面(即朝向所述凹槽203内的内侧面)分别与所述上馈电片15的两个卡接部1512和所述下馈电片16的两个卡接部1612对应抵触配合,从而对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提供Y轴方向上的定位;所述定位台阶205为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提供了更好的定位效果,避免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出现晃动或歪斜。

可以理解的,采用上述定位台阶207的结构只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对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提供Y轴方向上的定位,所述定位台阶207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所述凹槽203内还设有用于卡接固定在所述上馈电片15的水平部151的第一卡接件2081和第三卡接件2083,所述凹槽203内还设有用于卡接固定在所述下馈电片16的水平部161的第二卡接件2082和第四卡接件2084,所述第一卡接件2081和所述第三卡接件208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卡接件2082和所述第四卡接件2084的长度。

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接件2081与所述第三卡接件2083关于所述基座20的中点中心对称,且所述第一卡接件2081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与所述第三卡接件2083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卡接件2082与所述第四卡接件2084关于所述基座20的中点中心对称,且所述第二卡接件2082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与所述第四卡接件2084的卡接头凸起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卡接件2081、第二卡接件2082、第三卡接件2083和第四卡接件2084与四个通孔202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卡接件2081与所述第三卡接件2083设于所述用于固定所述上馈电片15的水平部151的相对的两个定位卡槽204的连接线的两边,所述第二卡接件2082与所述第四卡接件2084设于所述用于固定所述下馈电片16的水平部161的另外两个相对的定位卡槽204的连接线的两边。

所述下馈电片16和所述上馈电片15依次按照俯视方向卡入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后,所述第一卡接件2081和所述第三卡接件2083卡接固定在所述上馈电片15的凸起部1511,所述第二卡接件2082与所述第四卡接件2084卡接固定在所述下馈电片16的凹陷部1611;所述上馈电片15的凸起部1511的顶面和所述下馈电片16的凹陷部1611的顶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接件2081、第三卡接件2083和所述第二卡接件2082、第四卡接件2084的卡接头卡接配合,所述上馈电片15的水平部151的底面和所述下馈电片16的水平部161的底面分别与两组相对的所述定位卡槽204的槽底抵触配合,从而对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提供Z轴方向上的定位;所述第一卡接件2081、第二卡接件2082、第三卡接件2083和第四卡接件2084为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提供了更好的定位效果,避免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出现晃动或歪斜。

可以理解的,采用上述第一卡接件2081、第二卡接件2082、第三卡接件2083和第四卡接件2084的结构只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对所述上馈电片15和所述下馈电片16提供Z轴方向上的定位,所述第一卡接件2081、第二卡接件2082、第三卡接件2083和第四卡接件2084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有馈电片定位功能且定位效果好的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所述高频辐射单元定位夹2安装并固定在所述高频辐射单元1的辐射环11上,能从多个方向对馈电片提供有效、可靠的定位,使馈电片安装到高频辐射单元时保持位置一致性,解决了仅仅依靠单一的馈电片定位环不能对馈电片提供可靠定位的问题,从而为天线提供稳定的驻波、隔离、三阶互调等参数,保证高频辐射单元的各项电性能指标参数稳定。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