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颡鱼专用开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34469发布日期:2018-06-08 19:33阅读:13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黄颡鱼专用开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颡鱼,学名:Pelteobagrusfulvidraco(Richardson,1846),为鲿科黄颡鱼属的一种鱼类,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辽宁等流域,是一种优质名贵经济鱼类,该鱼产量大、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供不应求,具有很高的养殖前景。受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方式等方面的影响,黄颡鱼与其他鱼在营养需求上还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由于黄颡鱼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营养要求亦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需要根据不同的养殖阶段,将人工配合饲料的各种原料进行不同的科学配合而成不同的复合饲料。另外,鱼苗的开口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鱼苗的成活率和增重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开口前,鱼苗受环境影响很大,死亡率很高。目前,关于黄颡鱼专用的开口料研究甚少,多以轮虫等天然饵料为开口料,存在成本高、易污染水质,质量不稳定,易引入寄生虫、细菌和病毒等病原等缺点。而且没有考虑不同鱼苗的开口规律、营养需求和摄食偏好等因素,诱食效果差,并不能很理想的促进鱼苗生长发育。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黄颡鱼专用开口饲料,针对黄颡鱼鱼苗的营养需求规律设计研发,可显著有效地促进仔稚鱼生长,且诱食性强,具有增强开口率、显著提高仔稚鱼成活率,促进鱼苗健康生长的优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黄颡鱼专用开口饲料。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黄颡鱼专用开口饲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鱼粉20~60%、鸡肉粉10~30%、虾壳粉3~10%、酵母3~10%、红虫10~30%、螺旋藻粉5~15%、面粉15~30%、豆油1~5%、磷脂1~3%、甜菜碱1~3%、维生素混合物1~2%、矿物元素混合物2~4%、DHA1~5%、微生物制剂1~5%、诱食剂1~2%。优选地,所述黄颡鱼专用开口饲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鱼粉20~30%、鸡肉粉10~20%、虾壳粉3~8%、酵母3~8%、红虫10~15%、螺旋藻粉5~10%、面粉15~20%、豆油1~4%、磷脂1~3%、甜菜碱1~3%、维生素混合物1~2%、矿物元素混合物2~4%、DHA1~4%、微生物制剂1~4%、诱食剂1~1.5%。更优选地,所述黄颡鱼专用开口饲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鱼粉25%、鸡肉粉12%、虾壳粉6%、酵母6%、红虫10%、螺旋藻粉7%、面粉15%、豆油3%、磷脂2%、甜菜碱2%、维生素混合物2%、矿物元素混合物3%、DHA3%、微生物制剂3%、诱食剂1%。另外,优选地,所述诱食剂为天麻和猴头菇的混合物。更优选地,天麻和猴头菇的质量比为1~2:1。优选地,所述维生素混合物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3、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钙、生物素、肌醇、叶酸、维生素C。更优选地,以所述维生素混合物的总量计,各组分的含量如下:35~45g/kg维生素A、2~4g/kg维生素D3、65~75g/kg维生素E、5~8g/kg维生素K3、35~45g/kg维生素B1、2~5g/kg维生素B2、60~80g/kg维生素B6、5~7g/kg维生素B12、20~40g/kg烟酸、20~40g/kg泛酸钙、0.2~0.25g/kg生物素、180~280g/kg肌醇、5~8g/kg叶酸、300~500g/kg维生素C。优选地,所述矿物元素混合物包括: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锰、氯化钴、亚硒酸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沸石粉。更优选地,以所述矿物元素混合物的总量计,各组分的含量如下:硫酸铜15~30g/kg、硫酸亚铁100~120g/kg、硫酸锌30~50g/kg、硫酸锰10~15g/kg、氯化钴0.3~0.8g/kg、亚硒酸钠0.3~0.8g/kg、磷酸二氢钾15~25g/kg、磷酸二氢钠15~25g/kg、沸石粉700~850g/kg。优选地,所述微生物制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粪肠球菌的混合物。另外,所述黄颡鱼专用开口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蛋白源原料超微粉碎成微粉;S2.将所得微粉与其余原料充分混合,加水调浆后乳化,制备成浓浆,均质;S3.步骤S2的产物经过喷雾、干燥、分筛、冷却后得微粒开口料。其中,步骤S1中所述蛋白源原料为鱼粉、鸡肉粉、虾壳粉、酵母、红虫、螺旋藻粉、面粉。优选地,步骤S1中超微粉碎至255~310目。优选地,步骤S2中乳化的时间为10~25min。更优选地,步骤S2中乳化的时间为20min。优选地,步骤S2中浓浆的质量浓度为15~45%。优选地,步骤S2中均质是在0.6~12MPa条件下进行。更优选地,步骤S2中均质是在10MPa条件下进行。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颡鱼专用开口饲料,该饲料针对黄颡鱼鱼苗的营养需求规律设计研发,可显著有效地促进仔稚鱼生长,且诱食性强,具有增强开口率、显著提高仔稚鱼成活率,促进鱼苗健康生长的优点。同时该饲料增加了虾壳粉及螺旋藻的使用,可在种苗时期进行体色的调控;添加适宜的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通过控制EPA/DHA比例以及整个配方的优化,可显著提高仔稚鱼的发育及成活率。另外,本发明制备黄颡鱼开口饲料的粒径符合黄颡鱼育苗的高要求,开口饲料粒径可达到几十到几百微米,满足了不同规格仔稚鱼对粒径适口性的要求,且工艺中增加了粉碎粒度及调制时间,增加了饲料的可消化吸收性,增加其诱食性;饲料耐水性强,突破了现有饲料悬浮性差,沉降速度快的缺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技术领域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实施例11、一种黄颡鱼专用开口饲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鱼粉25%、鸡肉粉12%、虾壳粉6%、酵母6%、红虫10%、螺旋藻粉7%、面粉15%、豆油3%、磷脂2%、甜菜碱2%、维生素混合物2%、矿物元素混合物3%、DHA3%、微生物制剂3%、诱食剂1%。其中,所述诱食剂为质量比1.5:1的天麻和猴头菇的混合物。所述维生素混合物的组成为:以所述维生素混合物的总量计,各组分的含量如下:40g/kg维生素A、3g/kg维生素D3、70g/kg维生素E、6g/kg维生素K3、40g/kg维生素B1、4g/kg维生素B2、70g/kg维生素B6、6g/kg维生素B12、30g/kg烟酸、30g/kg泛酸钙、0.2g/kg生物素、260g/kg肌醇、6g/kg叶酸、434.8g/kg维生素C。所述矿物元素混合物的组成为:以所述矿物元素混合物的的总量计,各组分的含量如下:硫酸铜24g、硫酸亚铁120g、硫酸锌45g、硫酸锰15g、氯化钴0.7g、亚硒酸钠0.7g、磷酸二氢钾26g、磷酸二氢钠26g、沸石粉742.6g。所述微生物制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粪肠球菌的混合物。2、上述黄颡鱼专用开口饲料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蛋白源原料超微粉碎成255~310目微粉;S2.将所得微粉与其余原料充分混合,加水调浆后乳化20min,制备成质量浓度15~45%的浓浆,在10MPa条件下均质;S3.步骤S2的产物经过喷雾、干燥、分筛、冷却后得微粒开口料。其中,步骤S1中所述蛋白源原料为鱼粉、鸡肉粉、虾壳粉、酵母、红虫、螺旋藻粉、面粉。实施例2一种黄颡鱼专用开口饲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鱼粉20%、鸡肉粉10%、虾壳粉8%、酵母8%、红虫10%、螺旋藻粉5%、面粉15%、豆油4%、磷脂3%、甜菜碱3%、维生素混合物2%、矿物元素混合物4%、DHA3.5%、微生物制剂3%、诱食剂1.5%。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黄颡鱼专用开口饲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鱼粉30%、鸡肉粉15%、虾壳粉3%、酵母3%、红虫15%、螺旋藻粉10%、面粉15%、豆油1%、磷脂1%、甜菜碱1%、维生素混合物1%、矿物元素混合物2%、DHA1%、微生物制剂1%、诱食剂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4一种黄颡鱼专用开口饲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鱼粉20%、鸡肉粉10%、虾壳粉3%、酵母3%、红虫10%、螺旋藻粉5%、面粉22%、豆油5%、磷脂3%、甜菜碱3%、维生素混合物2%、矿物元素混合物4%、DHA4%、微生物制剂4%、诱食剂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5一种黄颡鱼专用开口饲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鱼粉34%、鸡肉粉12%、虾壳粉5%、酵母5%、红虫12%、螺旋藻粉8%、面粉15%、豆油1%、磷脂1%、甜菜碱1%、维生素混合物1%、矿物元素混合物2%、DHA1%、微生物制剂1%、诱食剂1%。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61、分别利用实施例1~5的开口料养殖黄颡鱼刚刚孵化的鱼苗,以常规的天然饵料为对照,进行养殖实验。2、实验分组选择同一批次刚刚孵化的黄颡鱼鱼苗,分为六组进行试验,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00尾左右鱼苗。数据统计取平均值。饲喂管理按照常规养殖场操作。每隔2-4小时定时投喂一次。3、结果统计观察统计开口摄食情况,记录首次有鱼苗开始摄食的时间。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误差,各组三个重复的三批数据分别由三个人负责完成,结果取平均数。统计各组各重复鱼苗初始总重量,以及30日后的总重量,计算30日内增重。增重率(%)=100×(末重-初重)/初重统计计算45日后鱼苗的成活率。同时,统计计算饲料转化率和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100×(末重-初重)/饲料重特定生长率(%)=100×(ln末重-ln初重)/t(养殖天数)4、结果如表1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在本发明的黄颡鱼专用开口料中,各组分及其配比形成了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显示出了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可提高开口效果,显著提升饲料的诱食性,黄颡鱼幼鱼喜欢摄食,有助于鱼苗的生长发育。而且,饲料转化率高,可以显著提高成活率和生长率。表1实施例7方法参考实施例6,不同之处在于:投喂喂食时间是待孵化的鱼苗开口,口裂变宽后,开始投喂饲料;统计有鱼苗开始摄食时间和半数以上鱼苗摄食时间。结果如表2所示。表2组别开始摄食时间半数以上鱼苗摄食时间实施例18min后40min后实施例216min后2h后实施例320min后3h后实施例428min后5h后实施例532min后6h后对照组70min后10h后由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的黄颡鱼专用开口料具有显著的诱食性,黄颡鱼幼鱼喜欢摄食,有助于鱼苗的生长发育。实施例81、以实施例1为基础,不同之处在于替换饲料中的诱食组合,制备一系列开口料,进行试验;筛选最佳的诱食方案。每组设3个重复,结果取平均值。方法参考实施例6,不同之处在于:投喂喂食时间是待孵化的鱼苗开口,口裂变宽后,开始投喂饲料。2、结果如表3所示表3实验结果显示,黄颡鱼鱼苗有明显的取食偏好性,对于开口期的幼鱼苗,不同诱食组合对黄颡鱼鱼苗的诱食作用具有显著的差异。由数据可知,黄颡鱼开口期鱼苗更加偏好天麻和猴头菇的组合。实施例9饲料在水中的状态主要有漂浮在水面,悬浮于水中、沉入水底三种。各种水产动物由于生活习性不同,对饲料的沉浮性的要求也不同。通常水产幼苗在水的中上层采食,由于刚孵化的仔鱼游动能力弱,捕食能力差,处于不间断的摄食状态,对开口饵料的沉降速率与水稳定性(干物质保留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实施例以实施例1制备的饲料,测试本发明开口料的性质,包括悬浮性和水稳定性。1、测试方法悬浮性的检测:常以悬浮率衡量饲料的悬浮性。在100ml烧杯中加入100ml蒸馏水,称取一定质量m1(g)饲料均匀撒于蒸馏水表面,静置一段时间后,用移液管沿液面取出悬浮液,过滤后,将悬浮固体放入8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得到固体,质量分别标记为m2(g)。悬浮率(%)=m2/m1×100饲料的水稳定性测定参照美国饲料工业协会的方法,取饲料mg,至于200目的筛网上均匀铺开缓慢地放入27℃盛有40L去离子水的玻璃容器中,分别浸泡10min、30min和1h、2h、4h、6h、12h将筛网取出,干燥,称重,分别计算不同浸泡时间饲料对干物质保留率,每组设3个重复,水中稳定性即为最终干物质重量占初始干物质重量的百分比。2、结果如表4所示,本发明的开口料具有优异的悬浮性及水稳定性。表4饲料水悬浮性及水中稳定性(悬浮率,%)指标10min30min1h2h4h8h12h悬浮性95.74%70.75%65.84%61.97%58.34%46.4139.47%水稳定性96.85%92.24%88.85%84.03%79.14%60.55%53.15%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