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4468发布日期:2018-06-08 19:33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短缺性、不可再生性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性,开发可再生、无污染能源成为能源研究的重要方向,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越来越受研究者的重视。太阳能的应用通常采用光伏组件(即太阳能电池板),将吸收的太阳光能转换成电能。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光伏组件通常通过支架设置在楼顶或地面上。目前所使用的支架一般为固定式结构,光伏组件固定在支架上后,只能以一个固定的倾角进行放置。一般的光伏支架结构复杂,体积和自重较大,甚至直接与底面固定,不可移动,且成本较高,不利于批量生产和实地安装。目前光伏支架各组件的实际使用存在安装繁杂,操作不便的问题,当各构件在装配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的形状和空间大小限制,难以将螺丝以及其他的连接件进行穿插。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其简单实用,使用便捷,且能够时刻保持光伏组件的最大发电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其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太阳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且设置于所述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端部,其包括光伏组件和汇流组件,所述汇流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光伏单元相连接,另一端与转换模块相连接;所述光伏组件固定在基础件顶端;转换模块,通过所述汇流组件与所述采集模块进行连接,所述转换模块将来自所述采集模块的直流电流进行逆变,转换成交流电流,且分别传输至存储模块和分配模块;存储模块,其包括接收端和发送端,所述接收端与所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接受并储存所述转换模块输出的电能;以及,分配模块,设置于所述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终端,其包括调控组件和末端设备,所述调控组件与所述末端设备相连接,且所述调控组件可接受所述发送端以及所述转换模块所输送的电能;

所述光伏组件固定于组装式光伏支架上,所述组装式光伏支架包括,基座件,设置于所述组装式光伏支架的底部,包括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所述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的结构互相配合且互相连接;以及,承托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件的上方,且所述承托件两侧的边缘件两端均连接有基座件。所述承托件通过定位件与所述基座件进行连接,所述定位件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基座件的侧边;所述连接件具有第一卡合件,其区分为第一螺栓柱、第二螺栓柱和第三螺栓柱,所述第一螺栓柱为中空的圆柱体,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外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二螺栓柱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三螺栓柱的外侧设有第三外螺纹,内部设有第二内螺纹;

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二螺栓柱套合于所述第一螺栓柱中;

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螺栓柱套合于所述第三螺栓柱中;

其中,所述第一螺栓柱的一端设有定位凹槽,所述第一螺栓柱和第二螺栓柱完全配合后,所述第二螺栓柱的插入端到所述第一螺栓柱带有定位凹槽一端的距离小于所述定位凹槽的槽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简单实用,使用便捷,且能够时刻保持光伏组件的最大发电量。本发明在基座件的上端设置有不同高度的定位孔,使得承托件以及光伏组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得到不同的俯仰角,同时,本发明整体为可拆卸和组装的结构,所有构件简单实用,易于批量生产,且组装方便快捷,适合大批量的生产和安装,无需实地固定,便于移位和更换场地,具备极高的灵活性。本发明中,由于连接件只需单面操作即可完成构件之间的连接和装配,因此其操作简单快捷,对操作面要求大大降低,便于实际安装的实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基座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及卡件连接详图。

图4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配合件结构示意图及固定件结构详图。

图5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配合件结构示意图及卡件结构详图。

图6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配合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基座件组装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承托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及内缘件结构详图。

图9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及定位件安装位置详图。

图10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定位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定位件下端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封堵件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安装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栓柱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螺栓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螺栓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的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块的整体结构反面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卡块的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卡块的反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整体结构实施板块无间隙时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整体结构实施板块有间隙时装置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所述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采集模块M-100、转换模块M-200、存储模块M-300以及分配模块M-400,此四大模块共同构成了家用光伏发电的系统的主体。进一步的,采集模块M-100,其用于采集太阳能并将其转换为电能,且设置于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端部,其包括光伏组件M-101和汇流组件M-102。其中,汇流组件M-102的输入端与光伏组件M-101的输出端相连接,且设置的输出端与转换模块M-200相连接。在本发明中,所述汇流组件M-102为汇流箱,其起到减少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与逆变器之间的连线;光伏组件M-101即为太阳能电池板,其固定在基础件M-500的顶端,基础件M为家用房屋的屋顶。转换模块M-200,起到本系统的转化作用,其通过汇流组件M-102与采集模块M-100进行连接,具体的,转换模块M-200将来自采集模块M-100的直流电流进行逆变,转换成交流电流,且分别传输至存储模块M-300和分配模块M-400,优选的,在本发明中,所述转换模块M-200为逆变器,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0Hz正弦波),其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存储模块M-300,用于储存电能,其包括接收端M-301和发送端M-302,接收端M-301与转换模块M-200的输出端相连接,接受并储存转换模块M-200输出的电能,较好的,存储模块M-300为石墨烯蓄电池,其利用锂离子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其高导电性、高强度、超轻薄等特性;以及,分配模块M-400,起到本发明合理分配电能的作用,其设置于家用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终端,其包括调控组件M-401和末端设备M-402,调控组件M-401与末端设备M-402相连接,且调控组件M-401可接受发送端M-302以及转换模块M-200所输送的电能,本实施例中,调控组件M-401为配电箱,末端设备M-402为家用电器。

参照图2,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装式光伏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包括基座件100,设置于所述组装式光伏支架的底部,包括第一配合件101和第二配合件102,第一配合件101和第二配合件102的结构互相配合且互相连接;以及,承托件200,设置于基座件100的上方,且承托件200两侧的边缘件201的两端均连接有基座件100。

具体的,基座件100在本发明中具有支撑上部结构和调节俯仰角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基座件100设置于本发明整体结构的底部位置,其用于支撑承托件200。进一步的,基座件100由两个互相配合的构件组装拼接而成,即基座件100由第一配合件101和第二配合件102所组成,两者的结构形式互相配合,对称设置,且两者在进行固定连接之后,共同用以支撑承托件200。

承托件200在本发明中用于放置光伏组件,其整体为矩形薄板结构,四周边缘均设置有边缘件201。边缘件201为条板状,具有一定的宽度,其垂直于承托件200的主体面板的下端。在本发明中,承托件200两侧的边缘件201均设置有基座件100,进一步的,每侧边缘件201的两端位置处各连接有一个基座件100单体。因此每个承托件200的两侧共对应设置有四个基座件100单体。

参照图3~12,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二个实施例的是:第一配合件101包括第一底板101a和第一对接板101b,第一对接板101b垂直设置于第一底板101a的一侧边缘。

具体的,第一底板101a为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其用于放置外界的重物。当第一底板101a放置于地面,且使用重物覆压在第一底板101a上表面时,即可实现第一配合件101整体的固定。第一对接板101b垂直设置于第一底板101a的边缘,且竖直向上延伸,其用于和第二配合件102的连接,即第一配合件101通过第一对接板101b与第二配合件102进行对接。

进一步的,第一对接板101b由第一区101b-1和第二区101b-2所组成,第一区101b-1和第二区101b-2互相连接。其中,第一区101b-1的高度大于第二区101b-2的高度,第一区101b-1的顶部具有嵌口Q,且第一区101b-1与第二区101b-2连接的一端所对应的上角端设置为斜边X。

具体的,第一对接板101b的整体轮廓为不规则几何图形。其包括有第一区101b-1和第二区101b-2,且两者首尾衔接,互为一体。其中,第二区101b-2整体为矩形薄板状的结构,其垂直于第一底板101a,且其外端与第一底板101a的外端相齐平。第一区101b-1的内端与第二区101b-2衔接,其外端与第一底板101a的另一端相齐平。需要的注意的是:第一区101b-1的高度大于第二区101b-2的高度,且在第一区101b-1的顶部具有嵌口Q,嵌口Q为缺口状,单边开口,且开口向上。此外,第一区101b-1的上角端裁割有斜边X,且斜边X设置在第一区101b-1的内端所对应的上角端。

进一步的,斜边X上设置有固定件G-1,固定件G-1由面片G-1a和凸块G-1b所组成,面片G-1a的一侧固定于斜边X上,且凸块G-1b垂直设置在面片G-1a上。

具体的,面片G-1a为片状结构,其一边与斜边X进行固定,且垂直于第一区101b-1进行设置,因此面片G-1a的上表面为非水平面的倾斜表面,其倾斜角度和方向与斜边X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面片G-1a的上表面还固定有凸块G-1b,凸块G-1b为圆柱状的短柱结构。其垂直于面片G-1a向上,且设置于面片G-1a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的,第二配合件102的整体结构与第一配合件101互相对应,其包括第二底板102a和第二对接板102b,第二对接板102b垂直设置于第二底板102a的一侧边缘。具体的,第二配合件102的整体结构与第一配合件101相似且互补,两者互相连接,且为对称设置。对应于所述第一配合件101的第一底板101a和第一对接板101b,第二配合件102也相应地包括第二底板102a和第二对接板102b,其中,第二底板102a的结构与第一底板101a完全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第一对接板101b的第一区101b-1和第二区101b-2,第二对接板102b也存在第三区102b-1和第四区102b-2,且两者互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三区102b-1的高度和轮廓与第一区101b-1相对应,第四区102b-2的高度和轮廓与第二区101b-2相对应。且在第一配合件101与第二配合件102互相连接之时,第三区102b-1与第一区101b-1的表面对接,第四区102b-2与第二区101b-2的表面对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区102b-1的顶部设置有配合于嵌口Q的弯折块Q-1,弯折块Q-1为片状结构,其宽度尺寸略小于嵌口Q的宽度,以保证弯折块Q-1能够嵌入第一区101b-1顶部的嵌口Q内。弯折块Q-1垂直于第三区102b-1,且向外延伸。与此同时,第三区102b-1与第四区102b-2连接的一端所对应的上角端也同样设置为相同规格的斜边X。

进一步的,第三区102b-1上的斜边X上设置有配合于固定件G-1的垫片G-2。垫片G-2主体为片状结构,其外部轮廓与固定件G-1相对应,但垫片G-2上也开设有与固定件G-1的凸块G-1b相配合的钩挂槽G-2a,钩挂槽G-2a的宽度略大于凸块G-1b的外径,以保证凸块G-1b能够嵌入钩挂槽G-2a内。

进一步的,第三区102b-1与第四区102b-2的外侧边缘均设置有卡件K。卡件K用于第二对接板102b和第一对接板101b的连接和固定。卡件K的截面为钩状,沟槽的宽度略大于第一对接板101b的板厚,以保证第一对接板101b的边缘能够插入卡件K的沟槽中。较佳的,为强化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卡件K整体被拉伸为长条形,具有一定的长度。

进一步的,承托件200的边缘件201内侧设置有内缘件202,内缘件202为条板状结构,其垂直设置于边缘件201的下边缘,并向承托件200的内部进行延伸。承托件200通过定位件400与基座件100进行连接。具体的,承托件200的内缘件202通过定位件400固定于基座件10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101b-1与第三区102b-1的顶部均设置有若干互相对应的定位孔500,同时,第二区101b-2与第四区102b-2的顶部也均设置有若干互相对应的定位孔500。定位孔500为圆孔状,用于将定位件400固定在基座件100的定位孔500上。

具体的,定位件400的一端与基座件100的定位孔500进行固定,另一端与承托件200的内缘件202进行固定,从而实现承托件200与基座件100的连接。其中,定位件400包括第一定位段401、第二定位段402和连接段403。第一定位段401主体为块状,中心位置处贯穿有螺栓孔L,外侧表面设置有凸齿T,凸齿T为紧密排布的一排排齿状突起物,可以增大接触面的摩擦。第二定位段402通过连接段403与第一定位段401进行固定,连接段403为块状的连接部位。而第二定位段402为弯钩状,其弯钩下层设置有螺栓孔L,弯钩上层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凸齿T,同样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摩擦。

在本发明中,由于第一区101b-1和第三区102b-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彼此正对的定位孔500,因此,可选择其中一组定位孔500安装定位件400,将第一定位段401的螺栓孔L对准此定位孔500,再穿插螺栓进行固定。与此相对的,由于第二区101b-2与第四区102b-2的顶部也均设置有若干彼此正对的定位孔500,因此,可选择另一组基座件100单体上的第二区101b-2与第四区102b-2所对应的定位孔500来安装定位件400,同样,将第一定位段401的螺栓孔L对准此定位孔500,再穿插螺栓进行固定。第一定位段401的凸齿T为接触面,且定位件400安装于基座件100的内侧面。

所有已经固定好的定位件400可以用其第二定位段402咬住承托件200的内缘件202,再用螺栓穿过第二定位段402的螺栓孔L,压紧内缘件202。最终实现基座件100与承托件200的连接和固定。

由于第一区101b-1和第三区102b-1所涉定位孔500的高度大于第二区101b-2与第四区102b-2所涉定位孔500,因此,这使得承托件200以及安装于其上的光伏组件具有一定的俯仰角,且可以通过调整定位件400所安装的定位孔500的位置来调整俯仰角的大小。在本发明中,基座件100可以批量生产、制造、安装,实际使用时等距排布两道,而承托件200则可以交叉安装在每两组相邻的基座件100上,实现光伏组件的有序、批量安装。

进一步的,本发明主体结构还包括封堵件300。封堵件300主体为薄板状,其安装于基座件100的斜边X上,封堵件300的一端设置有对应于凸块G-1b的圆孔,另一端设置有调节槽301。安装时,封堵件300一端的圆孔套入基座件100的凸块G-1b上,形成固定,而另一端的调节槽301搁置在另一个基座件100单体的斜边X上,并在调节槽301的外侧表面设置压板302进行固定,压板302为条板状的结构,用于按压封堵件300的一端,并将其进行固定。

参照图13~28,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三个实施例的是:承托件200通过定位件400与基座件100进行连接,定位件400通过连接件600固定于基座件100的侧边。连接件600具有第一卡合件601,其区分为第一螺栓柱601a、第二螺栓柱601b和第三螺栓柱601c,所述第一螺栓柱601a为中空的圆柱体,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R-1,外部设有第一外螺纹R-2,所述第二螺栓柱601b设有第二外螺纹R-3,所述第三螺栓柱601c的外侧设有第三外螺纹R-4,内部设有第二内螺纹R-5;

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外螺纹R-3与所述第一内螺纹R-1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二螺栓柱601b套合于所述第一螺栓柱601a中;

其中,通过所述第二内螺纹R-5与所述第一外螺纹R-2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螺栓柱601a套合于所述第三螺栓柱601c中;

其中,所述第一螺栓柱601a的一端设有定位凹槽601a-1,所述第一螺栓柱601a和第二螺栓柱601b完全配合后,所述第二螺栓柱601b的插入端到所述第一螺栓柱601a带有定位凹槽601a-1一端的距离小于定位凹槽601a-1的槽深b。

具体的,定位件400的与基座件100之间通过连接件600进行连接固定。连接件600具有第一卡合件601。在本发明中,第一卡合件601包括第一螺栓柱601a、第二螺栓柱601b和第三螺栓柱601c。其中,第一螺栓柱601a为中空的圆柱体,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R-1,外部设有第一外螺纹R-2,在第一螺栓柱601a的一端设有挡位块601a-2,另一端设有定位凹槽601a-1,每个定位凹槽601a-1的两边分别设有两个卡爪定位孔601a-3,为使得更为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定位凹槽601a-1以3个为例,故卡爪定位孔601a-3为6个。第一内螺纹R-1和第一外螺纹R-2的螺纹均自挡位块601a-2处向设有定位凹槽601a-1端延伸,且第一外螺纹R-2的设置成的宽度a与定位凹槽601a-1的槽深b之和不大于第一螺栓柱601a的总长c。第一螺栓柱601a还包括卡爪601a-4,卡爪601a-4两端设有卡爪定位柱601a-5,卡爪601a-4嵌合在定位凹槽601a-1中(参照附图,因为定位凹槽601a-1以3个为例作说明,因此卡爪601a-4也以3个做阐述),且卡爪定位柱601a-5置于卡爪定位孔601a-3中,使得卡爪601a-4可以绕着所述卡爪定位柱601a-5旋转。

第二螺栓柱601b设有第二外螺纹R-3,第二外螺纹R-3与第一内螺纹R-1相配合,使得第二螺栓柱601b套合在第一螺栓柱601a中,此时,第二螺栓柱601b的插入端到第一螺栓柱601a带有定位凹槽601a-1一端的距离小于定位凹槽601a-1的槽深b。第二螺栓柱601b与第一螺栓柱601a的配合插入端设有尖顶凸起D,当第二螺栓柱601b与第一螺栓柱601a完全配合时,尖顶凸起D顶起卡爪601a-4,使得卡爪601a-4绕着卡爪定位柱601a-5旋转,使得卡爪601a-4之间张开。

第三螺栓柱601c的外侧设有第三外螺纹R-4,内部设有第二内螺纹R-5,通过第二内螺纹R-5与第一外螺纹R-2的配合,使得第一螺栓柱601a和第三螺栓柱601c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初始状态时,第二螺栓柱601b微微旋进第一螺栓柱601a中,但是不完全旋进(使得此时第二螺栓柱601b的尖顶凸起D碰不到卡爪601a-4),第一螺栓柱601a完全旋进第三螺栓柱601c。将装置穿过基座件100和定位件400,然后旋转第二螺栓柱601b,卡爪601a-4张开,然后旋转第三螺栓柱601c,第三螺栓柱601c、第一螺栓柱601a和第二螺栓柱601b一起往后退,此时基座件100和定位件400两者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连接件600的主体还包括第二卡合件602,通过第二卡合件602和第一卡合件601相互配合,实现基座件100和定位件400可以存在间隙连接,也可以无间隙配合。

第二卡合件602包括第一卡块602a、第二卡块602b、第三卡块602c和第四卡块602d。第一卡块602a的内侧设有第三内螺纹R-6,第三内螺纹R-6与所述第三外螺纹R-4配合,使得第一卡块602a套设于第三螺栓柱601c。第一卡块602a设有第四凸起602a-1,第四凸起602a-1的形状与第二卡块602b相同。第二卡块602b包括第一嵌合端Q-1,第一嵌合端Q-1设有第三凹槽602b-1,第三卡块602c包括第二嵌合端Q-2,第二嵌合端Q-2设有第一凸起602c-1和第四凹槽602c-2,第四卡块602d包括第三嵌合端Q-3,第三嵌合端Q-3上设有第二凸起602d-1。其中,第三凹槽602b-1与第一凸起602c-1配合,使得第一嵌合端Q-1和第二嵌合端Q-2贴合,第二凸起602d-1和第四凹槽602c-2配合,使得第二嵌合端Q-2和第三嵌合端Q-3贴合。

需要说明说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螺栓柱601c上设有第一凹槽601c-1,第一凹槽601c-1上设有第二凹槽601c-2,第二凹槽601c-2的长度d、第三外螺纹R-4的长度e以及第二挡板601c-3厚度g之和,不大于第三螺栓柱601c的长度f。第四卡块602d中空的圆环内设有第三凸起602d-2,第三凸起602d-2与第二凹槽601c-2相配合,对第四卡块602d限位,使其不能旋转。

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卡件603和弹性垫604,弹性卡件603放置在第一凹槽601c-1中,对第二卡合件602进行限位,弹性垫604放置在第四卡块602d与定位件400之间,使得第二卡块602b、第三卡块602c和第四卡块602d之间能被弹性挤压。其中,定位件400和基座件100上分别设有螺栓孔L和定位孔500。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螺栓孔L的形状可以不为圆形,其与第二卡块602b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且两者互相配合。定位孔500的形状也可以不为圆形,其与第一卡块602a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且两者互相卡合,且这本实施例中,第三卡块602c和第四卡块602d的大小与第二卡块602b大小相同,所以第一卡块602a的第四凸起602a-1、第二卡块602b、第三卡块602c和第四卡块602d均可以穿过螺栓孔L和定位孔500。

在实施的过程中,处于初始状态时,将装置同时穿过螺栓孔L和定位孔500,且此时第二螺栓柱601b微微旋进第一螺栓柱601a中,但是不完全旋进(使得此时第二螺栓柱601b的尖顶凸起D碰不到卡爪601a-4),第一螺栓柱601a完全旋进第三螺栓柱601c。然后旋转第二螺栓柱601b,卡爪601a-4张开,然后旋转第三螺栓柱601c,此时基座件100和定位件400通过卡爪601a-4和第一卡块602a之间挤压,使得基座件100和定位件400两者固定连接,此时基座件100和定位件400之间无间隙连接。因为在旋转第三螺栓柱601c时,第四卡块602d的第三凸起602d-2与第二凹槽601c-2相配合,使得第四卡块602d随着第三螺栓柱601c一起旋转,此时第四卡块602d由于第三凸起602d-2与第二凹槽601c-2之间产生的力,迫使第二凸起602d-1与第四凹槽602c-2脱离配合,因为第四卡块602d上的第三嵌合端Q-3凸出于中空的圆环,因而第四卡块602d在旋转后第三嵌合端Q-3旋转至第二嵌合端Q-2的侧面,此时第三卡块602c和第四卡块602d两者相贴合,实现了基座件100和定位件400之间有间隙的连接。

较佳的,第四卡块602d设有斜面602d-3,当需要拆卸时,反转第三螺栓柱601c,使其带动第四卡块602d反转,反转过程中,第三卡块602c顺着斜面602d-3往上走,直至第二嵌合端Q-2和第三嵌合端Q-3贴合,此时第二卡合件602均嵌合在基座件100和定位件400的螺栓孔L和定位孔500中。再反转第二螺栓柱601b,使其远离第一螺栓柱601a,当第一螺栓柱601a的卡爪601a-4均闭合后,将该装置从基座件100和定位件400中抽出,实现拆卸。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