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敷设的辅助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448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工具,尤指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敷设的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敷设,主要操作顺序为前玻璃、EVA、电池串、汇流条互联、EVA和背板玻璃的铺设,其中,汇流条与互联条互联时,需要将汇流条和互联条焊接在一起,在焊接过程中,一般按照模板进行焊接定位,这种焊接方式在焊接时,易发生汇流条的跑位,导致汇流条与电池片之间的距离大小不一的现象,特别是在操作主边焊接时,连接接线盒的引出线定位,操作相对困难,如果间距偏差较大,将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且在焊接时,弯折处的焊带容易造成就近电池片的破损或隐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敷设的辅助工具,该辅助工具可以避免焊接时汇流条和互联条跑位,导致焊接不上或焊接不牢固,操作简单,并降低返工率。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敷设的辅助工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表面上设有汇流条落位槽和互联条入口槽,所述汇流条落位槽与所述互联条入口槽相互交叉设置,并且所述汇流条落位槽与所述互联条入口槽相互连通,所述汇流条落位槽内设有用于汇流条与互联条焊接的焊接孔。

可选地,所述焊接孔与所述互联条入口槽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焊接孔位于所述汇流条落位槽与所述互联条入口槽的相交处。

可选地,所述汇流条落位槽与所述互联条入口槽互相垂直。

可选地,所述汇流条落位槽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

可选地,所述互联条入口槽沿所述汇流条落位槽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互联条入口槽的一端与所述汇流条落位槽连通,其另一端贯穿所述主体,并在所述主体的边沿形成互联条进口。

可选地,所述焊接孔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

可选地,所述主体与所述互联条入口槽相对的一侧设有手柄。

可选地,所述汇流条落位槽连通有引出线入口槽,所述引出线入口槽与所述汇流条落位槽交叉设置。

可选地,所述引出线入口槽包括互相连通的半椭圆形第一凹槽和呈线条状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汇流条落位槽的底部,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其另一端贯穿所述主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汇流条落位槽和互联条入口槽用于对汇流条和互联条焊接时的定位,可以保证焊带与电池片的间距,确保引出线之间的爬电距离,减少误操作,提高产品质量。

2、本实用新型中焊接孔位于汇流条落位槽与互联条入口槽的相交处,当焊接时,互联条由互联条入口槽插入后,使互联条的插入端直接位于焊接孔处,便于焊接操作。

3、本实用新型中主体上设有手柄,便于本实用新型实施焊接操作。

4、本实用新型中的引出线入口槽,用于将引出线与汇流条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敷设的辅助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敷设的辅助工具,包括主体1,主体1为矩形的片状板体,主体1的材质为塑料透明材质,如PP、PE等,主体1的长度为280-320mm,宽度不少于22mm,厚度为3-6mm;主体1的外表面、临近其边沿处设有汇流条落位槽2,汇流条落位槽2为长条状的矩形槽,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即汇流条落位槽2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贯穿主体1,在主体1的两侧边分别形成开口,便于汇流条由该开口处伸入固定在汇流条落位槽2内,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工具还包括互联条入口槽3,互联条入口槽3呈圆柱状,其长度不少于3mm,宽度为1-2mm,互联条入口槽3沿主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互联条入口槽3的一端与汇流条落位槽2垂直相通,其另一端沿主体1的宽度方向贯穿主体1,使互联条入口槽3在主体1的边沿处形成互联条进口4;互联条入口槽3沿汇流条落位槽2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互联条入口槽3设置的数量根据串联的太阳能电池片的数目而定,即互联条入口槽3并排设置的数目不少于串联的太阳能电池片的数目,使每一个太阳能电池片的互联条在焊接时均能固定在互联条入口槽3内。

如图1所示,汇流条落位槽2的槽底设有用于汇流条与互联条焊接的焊接孔5,焊接孔5为通孔或凹槽,焊接孔5的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其他形状,其面积为烙铁头面积的1.2-1.5倍,焊接孔5沿汇流条落位槽2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且焊接孔5设置的数目与互联条入口槽3设置的数目一一对应,保证每一个互联条均能在焊接孔5处与汇流条焊接;在本实施例中,焊接孔5位于汇流条落位槽2与互联条入口槽3的相交处,便于互联条由互联条入口槽3插入后直接位于焊接孔5处进行焊接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与互联条入口槽3相对的一侧设有手柄6,手柄6便于本实用新型实施焊接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引出线入口槽7,引出线入口槽7与汇流条落位槽2垂直相通,其设置在主体1的中部,并沿主体1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条,一条引出线入口槽7为正极端引出线的入口槽,另一条引出线入口槽7为负极端引出线的入口槽;引出线入口槽7的深度为主体1厚度的1/3-1/4倍,引出线入口槽7包括互相连通的半椭圆形第一凹槽和呈线条状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设置在汇流条落位槽2内,半椭圆形第一凹槽的最小宽度不小于1.2倍的第二凹槽的宽度,以便于引出线的取出,同时两半椭圆形第一凹槽之间的距离不少于6-10mm,以确保电极间的爬电距离;线条状的第二凹槽的宽度为0.5-1.5mm,其一端与第一凹槽连通,其另一端沿主体1的宽度方向贯穿主体1,使第二凹槽的另一端在主体1的边沿处形成引出线入口;引出线入口槽7用于引出线的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可作为手动和自动汇流定位的工具,操作时,将主体1的正面朝下,使主体1的长边缘与短边玻璃对齐,然后将汇流条固定在汇流条落位槽2内,再将待串联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的互联条分别对应插入互联条入口槽3,并将互联条的插入端伸入到焊接孔5处,与汇流条相交,最后对垂直相交的互联条和汇流条进行焊接;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焊带与电池片的间距,确保引出线之间的爬电距离,减少误操作,提高产品质量。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